:::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學藝術相關系所評鑑結果之分析
書刊名:教育研究月刊
作者:黃琡雅白亦方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2
卷期:218
頁次:頁51-61
主題關鍵詞:藝術相關系所大學評鑑系所評鑑評鑑機制教學空間規劃課程設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5
  • 點閱點閱:87
1995年《大學法》修正案通過,其中第5條規定:大學應定期對教學、研究、服務、輔導、校務行政及學生參與等事項,進行自我評鑑;其評鑑規定,由各大學訂定之。教育部為促進各大學之發展,應組成評鑑委員會或委託學術團體或專業評鑑機構,定期辦理大學評鑑,並公告其結果,作為政府教育經費補助及學校調整發展規模之參考;其評鑑辦法,由教育部訂定之。
期刊論文
1.謝顒丞(20041200)。大學校院藝術學門評鑑制度及工具之發展。藝術學報,75,173-1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慕萱、張郁蔚(20060600)。人文社會學者學術評鑑指標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4(1/2),17-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紀慧、曾憲政(20071000)。大學教師有效教學特質之研究。課程與教學,10(4),3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劭仁(20050300)。藝術類大學通識教育評鑑指標之建構。藝術評論,15,313-3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彭森明(20050900)。臺灣高等教育應如何進一步落實公平化的理念?。教育研究月刊,137,5-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保進、郭玟杏(20050900)。歐盟高等教育區域計畫之發展及其啟示。教育研究月刊,137,35-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曼玲(2007)。學界觀點:正視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領域評比的必要性。評鑑雙月刊,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曼玲(2008)。評鑑「大學評鑑與退場結合」政策。評鑑雙月刊,14,44-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白亦方(201005)。台灣高等教育課程發展議題分析。「兩岸教育高階論壇:教育功能與均等的省思」研討會,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 。臺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敦懿(2007)。我國高等教育餐旅學校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玉惠(2003)。大學學門評鑑政策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昱岑(2005)。我國大學評鑑政策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鎰明(2002)。我國大專體育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Kennedy, Donald、楊振富(2000)。學術這一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義明(2005)。學校經營管理與領導。臺北:心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東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丁學良(2004)。什麼是世界一流大學?。北京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保進(2011)。學生學習成效導向之大學校務評鑑實施計畫,http://www.tsu.edu.tw/~tsuevaluation/info/。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8)。97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http://www.heeact.edu.tw/fp.asp?fpage=lp&ctNode=482&CtUnit=212&BaseDSD=7&mp=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9)。成立宗旨,http://www.heeact.org.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0)。99年度大學校院校務評鑑實施計畫,http://www.heeact.edu.tw/public/Attachment/032297466.doc。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