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船山對於《孟子.公都子問性章》的詮釋--心性情才之分立
書刊名: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
作者:蔡家和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ai, Chia-he
出版日期:2012
卷期:53
頁次:頁105-128
主題關鍵詞:變合NatureFeelingTalentWickednessTrans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09
  • 點閱點閱:135
期刊論文
1.陳祺助(20020900)。王船山論惡的問題--以情才為中心的分析。鵝湖,28(3)=327,25-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彰健(1976)。釋孟子公都子問性章的「才」字「情」字。經學理學文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明輝(2008)。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夫之(1996)。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熹、黎靖德、王星賢(1986)。朱子語類。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宗羲、沈善洪、吳光(2005)。黃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戴震、何文光(1982)。孟子字義疏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復觀(2005)。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曾昭旭(1983)。王船山哲學。遠景。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牟宗三(1969)。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蒙培元(1990)。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牟宗三(1985)。圓善論。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程顥、程頤、王孝魚、吳廷棟(1983)。二程集。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唐君毅(2006)。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唐君毅(1990)。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熹、郭齊、尹波(1996)。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熹、鵝湖月刊社(1984)。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