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老子》「無為思想」的義蘊
書刊名:正修學報
作者:丁孝明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8
頁次:頁329-342
主題關鍵詞:以道為本道法自然自然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77
  • 點閱點閱:212
期刊論文
1.沈清松(19870600)。莊子的人觀。哲學與文化,14(6)=157,13-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丁原植(19910200)。老子思想中「聖人」觀念的提出。哲學與文化,18(2/3)=201/202,209-2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釗(2001)。關於研究出土簡帛文獻的方法論思考--回顧簡帛 《老子》研究有感。中國哲學史,2001(3),94-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秀瑾(199801)。道的科學性--從混沌論與複雜科學來談老莊自發之道的科學性。第一屆比較哲學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秋固(1995)。莊子的人學與超個人心理學(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宗定(2002)。老子「道」的詮釋與反思--從韓非、王弼注老之溯源考察(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蔣錫昌(1970)。老子校詁。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嚴靈峰(1987)。老子達解。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海煙(1999)。莊子的生命哲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釗(1999)。帛書老子校注析。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信芳(199901)。荊門郭店竹簡老子解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泰棻(1958)。老莊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樓宇烈(198009)。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釋憨山(1982)。老子道德經憨山解。臺北:琉璃經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怡(2003)。新譯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哲敷(198712)。老莊哲學。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趙衛民(1998)。莊子的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明田(1976)。老子的政治思想。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魏元珪(1997)。老子思想體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鼓應(1991)。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鼓應(1995)。道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老子、王弼(1994)。老子帛書老子。臺北市: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胡楚生(1992)。試論《老子》首章的句讀問題。老莊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鼓應(2000)。老子今註今譯及其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沈清松(1997)。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臺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郭象、成玄英、陸德明、郭慶藩、王孝魚(1993)。莊子集釋。臺北市: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夫之、王孝魚(1995)。莊子通.莊子解。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嚴靈峰(199204)。老子研讀須知。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詹劍峰(1982)。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唐君毅(1992)。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蔣錫昌(1980)。莊子哲學。臺北:鳴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崔大華(1992)。莊學研究:中國哲學一個觀念淵源的歷史考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徐復觀(1984)。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高明(1998)。帛書老子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君房、李永晟(2003)。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魏源(1980)。老子本義。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吳康(1992)。老莊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老子、張松如(1993)。老子說解。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吳汝鈞(1998)。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葉海煙(1997)。老莊哲學新論。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袁保新(1991)。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王淮(1990)。老子探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丁四新(2000)。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高柏園(19920000)。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市: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牟宗三(1997)。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嚴靈峰(1966)。老莊研究。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嚴靈峰(1976)。馬王堆帛書老子試探。河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錢穆(1991)。莊老通辨。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劉笑敢(1997)。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張揚明(1973)。老子斠證譯釋。維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王煜(1993)。老莊思想論集。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老子、余陪林(1990)。新譯老子讀本。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陳鼓應(1993)。老莊新論。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李耳、王弼、朱謙之(1986)。老子校釋。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高亨(1987)。老子正詁。臺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張揚明(1991)。老子學術思想。黎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池田知久、黃華珍(2001)。《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侯才(1999)。郭店楚墓竹簡老子校讀。大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王叔岷(1992)。先秦道法思想講稿。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