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李添春的行誼及其對臺灣佛教之研究
書刊名:高雄文獻
作者:邱敏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u, Min-chieh
出版日期:2019
卷期:9:1
頁次:頁30-53
主題關鍵詞:李添春齋教臺灣佛教佛教改革美濃Li Tian-chunChinese religions of fastingBuddhism in TaiwanReform of BuddhismMeino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4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林德林(1932)。忽滑谷、保坂二師臺灣巡教日記。南瀛佛教,10(4),55-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添春(1934)。寺廟管理人制度批判。南瀛佛教,12(2),7-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添春(1934)。寺廟管理人制度批判。南瀛佛教,12(3),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添春(1931)。齋教概說。南瀛佛教,9(1),6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見川(19990200)。臺灣佛教人物叢論。圓光佛學學報,3,305-3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添春(1928)。論臺灣的在家佛教。南瀛佛教,6(6),40-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江燦騰(20050700)。臺灣近代(1895-1945)佛教史研究之再檢討。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0,287-3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秋梧(1932)。現世的戰鬥勝佛忽滑谷快天老師。南瀛佛教,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添春(19600900)。臺灣的齋教與教匪。臺灣佛教,14(9),4-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添春(1929)。對臺灣佛教未來的私見。南灜佛教,7(4),25-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添春(1926)。僧侶帶妻論。中道,30,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添春(1934)。寺廟探尋。臺灣時報,1934(11月號),62-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添春(1933)。被誤解去了的佛教人生觀。南灜佛教,11(2),30-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添春(1932)。東來的達磨。南瀛佛教,10(2),27-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添春(1931)。現代中國佛教之展望。南灜佛教,9(2),32-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添春(1934)。寺廟管理人制度批判。南灜佛教,12(1),6-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添春(1940)。臺灣佛教の特質。南灜佛教,18(8),8-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添春(1940)。臺灣佛教の特質。南灜佛教,18(9),1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添春(19601000)。臺灣的齋教與教匪。臺灣佛教,14(10),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添春(19601100)。臺灣的齋教與教匪。臺灣佛教,14(1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德林(1928)。臺灣佛教之使命。中道,59,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秋梧(1930)。活殺自在之大乘佛教。南瀛佛教,8(5),26-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秋梧(1932)。《真心直說》註解--忽滑谷快天老師於第十二回講習會講述。南瀛佛教,10(3),37-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秋梧(1934)。和尚吃火腿--秀才罵和尚的唯物的考察。南瀛佛教,12(7),2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秋梧(1934)。從僧尼禁慾談到烏貓烏狗的出現。南瀛佛教,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忽滑谷快天、曾景來(1926)。禪學批判論。中道,38,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忽滑谷快天、曾景來(1927)。禪學批判論。中道,39,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忽滑谷快天、曾景來(1927)。禪學批判論。中道,40,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忽滑谷快天、曾景來(1927)。禪學批判論。中道,4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忽滑谷快天、曾景來(1927)。禪學批判論。中道,4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忽滑谷快天、曾景來(1927)。禪學批判論。中道,43,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忽滑谷快天、李添春(1932)。真心直說講義。南瀛佛教,10(5),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南瀛佛教》編輯者(1932)。對臺灣佛教改革之喊聲。南瀛佛教,10(8),64-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高執德(1936)。高雄州下巡回講演記。南瀛佛教,14(4),2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境野黃洋、林秋梧(1929)。龍樹世親二菩薩的教系。南瀛佛教,7(2),25-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曾景來(1932)。歡迎忽滑谷先生。南瀛佛教,10(2),17-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曾景來(1931)。台湾寺院管見。南瀛佛教,9(3),1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許林、李普現(1926)。佛教與社會事業之關係。南灜佛教,4(1),1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高賢治(19860900)。臺灣的齋教。臺灣風物,36(3),119-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境野黃洋、林秋梧(1929)。龍樹世親二菩薩的教系。南瀛佛教,7(3),25-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境野黃洋、林秋梧(1932)。惠遠與覺賢。南瀛佛教,9(10),25-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境野黃洋、林秋梧(1932)。惠遠與覺賢。南瀛佛教,10(1),25-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蔡欣欣(2010)。風行與箝禁:試論「殺子報」案的流播改編與在臺演劇現象。臺灣學誌,創刊號,99-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林秋梧(1933)。佛說堅固女經講話。南瀛佛教,11(12),18-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釋慧嚴(2002)。忽滑谷快天對臺灣佛教思想界的影響。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臺北:唐山。369-3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大野育子(2009)。日治時期佛教菁英的崛起--以曹洞宗駒澤大學台灣留學生為中心(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燦騰(2000)。殖民統治與宗教同化的困境---日據時期臺灣新佛教運動得頓挫與轉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岡松參太郎、陳金田(1990)。臺灣私法--臨時臺灣舊慣制度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忽滑谷快天、朱謙之(1994)。中國禪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燦騰、王見川(1994)。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燦騰(20120000)。認識臺灣本土佛教:解嚴以來的轉型與多元新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美容(2014)。臺灣民俗的人類學視野。臺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丸井圭治郎、臺灣總督府(1919)。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第十一篇人物篇。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興國(2007)。臺灣佛教著名居士傳。臺中:太平慈光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江燦騰(2011)。戰後臺灣漢傳佛教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添春(1956)。臺灣省通誌.人民志宗教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添春、王世慶(1971)。臺灣省通誌.人民志宗教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添春、陳國政(1984)。李添春教授回憶錄。臺北:冠芳印刷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知訥禪師、林秋梧(1991)。真心直說。臺北:法王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美容(2017)。臺灣的齋堂與巖仔:民間佛教的視角。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志明(1986)。中國社會與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闞正宗(2015)。臺灣佛教一百年。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見川(19960000)。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中村元、余萬居(1984)。中國佛教發展史。天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江燦騰(1997)。台灣當代佛教--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台山。南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江燦騰(19960000)。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臺北: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邱敏捷,江燦騰(20180424)。李添春與齋教的因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德林(1979)。臺灣佛教新運動之先驅。中國佛教史論集:臺灣佛教篇。臺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