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同志平權運動看我國兩性平等教育政策之變遷
作者:謝臥龍 引用關係
書刊名:霓虹國度中同志的隱現與操演
頁次:347-369
出版日期:2004
出版項:臺北:唐山
主題關鍵詞:同志平權運動兩性平等教育政策
學門:社會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3
期刊論文
1.蔡家廷(20011200)。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之立法精神.特色.內涵。師友月刊,414,1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明貞、林碧雲(199905)。無性別歧視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107-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雅各(20010500)。大學校園中的性取向教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5,101-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春蕤(19980700)。性/別教育中之偏見--性教育的動力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68-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教育部(2000)。八十九年十月份教育輿情摘要。教育部公報,311,35-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教育部(2001)。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更名爲「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教育部公報,313,34-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玨(2000)。性教育/兩性教育/性別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7,17-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庭宜(1998)。在荒棘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大事紀。兩性平等教育,1,8-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蘇芊玲(20010200)。臺灣推動兩性平等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4,1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畢恆達、吳嘉苓、紀惠容(20001200)。白絲帶運動系列座談--男人參與終止性(別)暴力及對傳統男性氣概的反思。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7,頁10-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游美惠(2001)。性別政治。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6,93-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謝臥龍(19970100)。促進兩性平等,教育應扮演的角色。學生輔導,48,50-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佳倩(2000)。中美兩性平等教育政策之比較(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同志工作坊(2000)。反歧視之約。台北:同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嘉麗、馬蕙蘭、張玨、彭婉如、蘇芊玲(1996)。落實兩性平等教育。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教育部(2002)。性別平等教育法草案支條文及立法理由。台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喀飛(2001)。認識同志手冊。台北: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McKay, A.(1998)。Sexual ideology and schooling: Towards democratic sexuality education。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ew window
6.蘇芊玲(1999)。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女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喬婷(2000)。馴服與抵抗:十位校園女菁英拉子的情慾壓抑。臺北: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雅各(19990000)。臺灣男同志平權運動史。臺北:開心陽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盈堃(20010000)。性別與教育:批判教育學觀點。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何春蕤(1998)。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元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謝蕙蓮(20001013)。學生是同志老師拿佛經要他轉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Jackson, S.(1998)。Sexual politics: Feminist politics, gay politics and the problem of heterosexuality。Politics of sexuality。New York:Routledge。  new window
2.謝小芩(2000)。台灣的性別教育:回顧與前瞻。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台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雅各(19990000)。婦女解放運動和二十世紀的性別現象。性屬關係 : 性別與社會、建構。臺北:心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