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電影《一八九五,乙未》中的後殖民微觀史論
作者:歐馨雲
書刊名:海洋、地理探索與主體性;劉石吉, 王儀君, 楊雅惠 (主編)
頁次:183-208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
主題關鍵詞:一八九五,乙未後殖民臺灣電影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黃惠禎(20100400)。母土與父國:李喬《情歸大地》與《一八九五》電影改編的認同差異。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0,183-2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家珍(20090200)。從《一八九五》看臺灣電影的運作圖像。新活水,22,88-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莊佳穎(20120400)。再/誤現1895:電影《一八九五》的產製與消費。臺灣學誌,5,85-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玉嬌(20100300)。電影【一八九五】與原著《情歸大地》比較。育達科大學報,22,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錦樹(20050900)。本質的策略,策略的本質與解釋的策略。文化研究,1,131-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江彥震(20071201)。乙未戰爭客家再次展現義民精神。客家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詩雲(20111000)。晉身帝國的焦慮--從森鷗外的《航西日記》及《徂征日記》之征旅文字出發。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3,69-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阿勤(1999)。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〇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6(2),77-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景淵(20070400)。日本文學經典作家傳記(3)--軍醫作家森鷗外。明道文藝,373,6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真一(2007)。留德文豪森鷗外的軍醫生涯及臺灣關聯。臺灣醫界,50(9),3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余昭玟(2011)。空間再現與族群認同--論《一八九五》、《插天山之歌》之歷史與記憶。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52,121-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淑慧(20110400)。日治時期啟蒙運動的再現:《滄溟行》、《荒村》的歷史敘事。臺灣學誌,3,75-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彭瑞金(1983)。大地的悲愴樂章--李喬的「寒夜三部曲」。文訊,6,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羅融(20090100)。作家李喬.義民史觀.電影「一八九五」。人本教育札記,235,57-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萬睿(2010)。「客家電影」如何可能?從客家文化的在地實踐到文化創意產業的初步嘗試。文化研究學會2010年會「文化生意:重探符號/資本/權力的新關係」研討會。台南:國立成功大學。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林欣宜(2009)。十九世紀中葉台灣的邊區事業經營--金廣福文書的利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歐馨雲(2012)。客家人與原住民的抗日歷史再現:電影《一八九五》與《賽德克‧巴萊》的後殖民戲劇張力、女性角色與觀眾反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如鎂(2010)。客家電影《一八九五》在不同族群青少年閱聽人下的解讀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素芬(2006)。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連成(2011)。客家義民形象與義民爺信仰的建構--文獻與影視的交融互證(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尹均(2009)。森鷗外與浪漫主義的關連性--以『舞姬』、『泡沫記』、『信使』為中心(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怡寧(2011)。歷史記憶建構的「民族」意涵:李喬台灣歷史書寫的認同流變與文學展演(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古佳惠(2010)。媒體框架與客家意象之研究--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喬(2010)。我的心靈簡史--文化台獨筆記。臺北:望春風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秀政(2007)。台灣史志新論。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Warraq, I.(2007)。Defending the west: A critique of Edward Said's orientalism。Amherst, NY:Prometheus Books。  new window
4.陳漢光(2000)。台灣抗日史。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aid, Edward W.(1978)。Orientalism。New York:Random House。  new window
6.許佩賢(1995)。攻台戰紀。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滿紅(20020000)。晚近史學與兩岸思維。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Ginzburg, Carlo、Rosenthal, Raymond(1991)。Ecstasies: Deciphering the Witches' Sabbath。London:Penguin。  new window
10.Ginzburg, Carlo、John、Tedeschi, Anne(1980)。The Cheese and the Worms: The Cosmology of a Sixteenth Century Miller。Baltimore:John Hopkins UP。  new window
11.王德威(2005)。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卡爾、王任光(1998)。歷史論集。臺北:幼獅編譯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惠足(2009)。「現代」的移植與翻譯。台北市: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1)。北埔新姜譜傳奇。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克勞塞維茲(1971)。戰爭論。台北:國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宋家妍(1900)。台灣客家婦女服飾之研究--西元1900年至2000年。台北:輔大織品服裝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哈鴻潛、高田(2003)。臺灣解剖學百年史。台北:合記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森鷗外、郭玉珊(2001)。舞姬。台北:小知堂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葉石濤(1987)。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古佳惠,游明潔(20100601)。從《情歸大地》看「一八九五」--李喬專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Levi, Giovanni(1991)。On Microhistory。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Cambridge:Polity Press。  new window
2.陳芳明(1987)。後戒嚴時期的後殖民文學--台灣作家歷史記憶之再現(1987-1997)。後殖民台灣。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建忠(2006)。後殖民歷史文本與研究者的歷史意識(代序)。神秘鱒魚的返鄉夢--李喬「寒夜三部曲」人物透析。台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森林太郎(1923)。能久親王事蹟。鷗外全集。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森鷗外(1975)。徂征日記。鷗外全集。岩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玉振(2008)。[情歸大地]主委序。情歸大地。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