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北美臺灣文學研究的發展:以「臺灣文學研究會」與《臺灣文學英譯叢刊》為例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作者:張俐璇
作者(外文):Chang, Li Hsua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3
頁次:頁73-119
主題關鍵詞:北美臺灣研究學會臺灣文學研究會臺灣文學英譯叢刊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中華民國筆會英文季刊North American Taiwan Studies Association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aiwan Literature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University of Iowa 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The Chinese PE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55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單德興(20120300)。齊邦媛教授訪談:翻譯面面觀。編譯論叢,5(1),247-2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梅香(20141000)。冷戰時代的臺灣文學外譯--美國新聞處譯書計畫的運作(1952-1962)。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9,223-2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翠蓮(20131200)。大正民主與臺灣留日學生。師大臺灣史學報,6,53-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娟(19931200)。臺灣文學研究會與我--十年的回顧與反省。臺灣文藝,20=140,94-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英雪(20061000)。一個歷史,各自解讀--二二八小說及其相關作品選集的多元論述。臺灣文學研究學報,3,287-3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瑞明(20081000)。兩種臺灣文學史--臺灣V.S.中國。臺灣文學研究學報,7,107-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880300)。國外的「臺灣研究」介紹--美國「臺灣文學研究會」簡介。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6,16-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杜國清(1996)。《臺灣文學英譯叢刊》出版前言。臺灣文學英譯叢刊,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杜國清(1997)。臺灣文學研究的國際視野。臺灣文學英譯叢刊,2,vii-xi。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杜國清(2000)。旅遊與還鄉。臺灣文學英譯叢刊,7,vii-xii。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杜國清(2007)。臺灣文學與懷鄉。臺灣文學英譯叢刊,21,xvii-xxiv。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杜國清(20110900)。臺灣文學走向世界,路有多遠?。臺灣文學館通訊,32,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杜國清(2008)。臺灣文學與童年。臺灣文學英譯叢刊,22,xiii-xvii。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杜國清(2011)。「翁鬧與巫永福專輯」卷頭語。臺灣文學英譯叢刊,27,xviii-xix。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馥儀(20181200)。在自由的異國思索臺灣:楊逵赴美交流活動與言論研究。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1,63-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衡哲(20180500)。境外之春--在美國南加州創立「臺灣文學研究會」的歷史回顧。鹽分地帶文學,74,70-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邱比特(20180500)。二十年來《臺灣文學英譯叢刊》散文選譯範圍及其意義(1996-2017)。漢學研究通訊,37(2)=146,19-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胡民祥(1989)。臺灣人追尋幸福的文學見證。臺灣文藝,118,35-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胡民祥(20160100)。臺美人談臺灣文學外譯。海翁臺語文學,169,4-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嘉如(2017)。導言‧抒寫動物:臺灣動物書寫。臺灣文學英譯叢刊,41,xl-xlvii。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芳明(1988)。文化上的稱霸與反霸--旁觀楊青矗與張賢亮的筆戰。民進報,10,28-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彭琪庭(2020)。北美臺灣研究學會與北美的臺灣研究。漢學研究通訊,39(2),2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娟(1989)。坎坷的歷程--「臺灣文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選集」序。臺灣文藝,118,39-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廖詩文(20140400)。政府公部門的翻譯贊助與臺灣文學的外譯--以《臺灣文學外譯書目提要(1990-2011)》為例。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8,305-3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廖天琪(1986)。中國現代文學會議在西德。文星,99,27-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楊棄(1983)。臺灣文學研究會與「鄉土文學」:訪許達然博士。夏潮論壇,1(10),77-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楊翠(1987)。兩大報合抱愛荷華,聶華苓望斷歸鄉路。民進報,21,54-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劉蕙苓(1986)。鄭愁予、李昂談:臺灣文學為什麼得不到國際公平待遇?。遠見雜誌,1986(11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榮彬(20160100)。英譯臺灣小說選集的編選史研究--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SPECTRUM,14(1),75-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梁欣榮、項人慧(20110900)。打開臺灣文學的世界視窗:中華民國筆會。編譯論叢,4(2),215-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史明(2003)。半世紀的海外臺灣獨立運動史。自覺與認同:1950-1990海外臺灣人運動研討會,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朝成(2011)。2011鹽分地帶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鹽分地帶文學學術研討會。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翁柏川(2006)。「鄉愁」主題在台灣文學史的變遷--以解嚴後(1987年-2001年)返鄉書寫為討論核心(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淑彩(2015)。當代臺灣文學英譯研究:一個文化政治的考察(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Kowalewski, Michael(1992)。Temperamental Journeys: Essays on the Modern Literature of Travel。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new window
2.國立臺灣文學館、李瑞騰(2010)。2009臺灣文學年鑑。國立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龍瑛宗、張恆豪(1990)。龍瑛宗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臺灣聯誼會、高信疆(1992)。現在,他是一顆星:懷念詩人保羅.安格爾。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千鶴、張良澤、林智美(1999)。人生的三稜鏡:一位傑出臺灣女作家的自傳。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娟(1993)。政治與文學之間。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彭瑞金、許素蘭、李敏勇(1995)。1994臺灣文學選。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千鶴(2001)。花開時節。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游勝冠(20090000)。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群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ennett, Eric(2015)。Workshops of Empire: Stegner, Engle, and American Creative Writing during the Cold War。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new window
11.王宏志(1994)。文學與政治之間:魯迅.新月.文學史。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芳玲(2013)。流動的鄉愁:從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國立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歐陽子(1978)。移植的櫻花。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杜國清(20150000)。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玉靜(2008)。探索與實踐:臺研會二十年來的腳步。財團法人臺灣研究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彭小妍(2001)。楊逵全集‧第十四卷‧資料卷。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俐璇(20160000)。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臺北:秀威資訊科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蔡雅薰(2001)。從留學生到移民:臺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1960-1999)。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賴香吟(2017)。翻譯者。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德威(1993)。小說中國。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玉靜(2003)。不畏權威、不斷追求:臺灣研究基金會成立十五週年專刊。臺灣研究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倩慧(2019)。活出愛:黃娟傳。世聯倉運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史明(2017)。簡明臺灣人四百年史。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博文(2016)。自由,凌駕一切:美國人文景觀的塑造者。臺北:大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衡哲(2020)。林衡哲八十回憶集。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許俊雅(2012)。低眉集:臺灣文學/翻譯、遊記與書評。新銳文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康詠琪(2013)。鹽分地帶文藝營研究。臺南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明柔(2009)。推窗望月:臺灣文學國際鼎談。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玉玲、杜文靖、莫渝、黃恆秋(1999)。1998臺灣文學選。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楊青矗(1986)。楊青矗與國際作家對話--愛荷華國際作家縱橫談。敦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潘美玲、林繼文、張隆志、楊孟軒(2016)。跨界跨代的臺灣研究--北美臺灣研究學會(NATSA)二十年。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鄭烱明(20170000)。文學的光影:從《文學界》到《文學臺灣》。高雄:春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賴香吟(2019)。天亮之前的戀愛:日治臺灣小說風景。印刻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應鳳凰、封德屏(2017)。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96)‧許達然。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聶華苓(2017)。三輩子。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Leung, Yanwing、Hsiang, Sarah Jen-hui(2013)。The Taipei Chinese Pen: Cumulative Index 1972-2012。The Taipei Chinese Center, PEN International。  new window
37.古添洪、陳慧樺(1976)。比較文學的墾拓在臺灣。臺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臺灣文學研究會(1989)。先人之血.土地之花:臺灣文學研究會論文精選集。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陳芳明(20110000)。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何榮幸(2014)。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台北:時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昂(19860820)。臺灣作家的定位--記「現代中國文學大同世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凌琪(19860917)。大同世界的餘波--劉紹銘眺望中國文學的大同世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維廉(19861022)。憤怒之外--「現代中國文學大同世界」會議的補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160218)。宋澤萊談臺灣文學系所以及愛荷華國際寫作班,https://twnelclub.ning.com/profiles/blogs/3917868:BlogPost:383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欣蘋(20171124)。募款、傳承與轉型,為臺灣研究尋找新生命--專訪NATSA會長湯舒雯,與她的團隊夥伴們,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89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衡哲(20181031)。從「新潮文庫」到「臺灣文庫」的心路歷程,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18/10/31/linhen-jer-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民祥臺語詩選」後記,http://www.taiwan543.org/made_in_taiwan/61.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建忠(20100929)。(2010秋季班)「海外臺灣文學」:一個新的問題意識,http://tai.tl.nthu.edu.tw/stu/viewtopic.php?CID=33&Topic_ID=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紹銘(19860625)。靈根自植:寫在現代中國文學大會之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應鳳凰(19880815)。第二屆「華文文學大同世界」國際會議今起在新加坡召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謝里法(19930831)。十年臺灣文學研究會回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IWP Cumulative Map,http://dsph-dev.provost.uiowa.edu/IWP/index.php/iwpmap。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