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儒學中有關天命流行一義之探討
作者:鄧秀梅
作者(外文):Teng Shiu Mei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楊祖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天命流行氣命理命妙運現象物自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2
論文提要
本文主要探討儒家道德的形上學之內涵,雖則道德最易為人所意識及,但未必人人皆有能力反省何謂道德,我是否真有能力足以實踐道德等一類的問題。所謂的「道德的形而上學」,乃是經由道德實踐,反身體證宇宙創造原來就是一種道德創造,道德創造的根源(本心、良知)原也是宇宙生生不息的本體,如是經由道德實踐,從道德性當身所見的本源滲透至宇宙之本源,此便是道德的形上學所欲討論的範圍。
如我們不設限道德僅為經驗的人文範圍,致力德性動源之開發,通過踐仁以知天,或如孟子所言盡心知性以知天,由道德心性通澈天命,知道德主體不僅主宰吾人之生命,同時也主宰宇宙之生命,從道德性當身所見的本源滲透至宇宙之本源,此時即是由「道德底形上學」進至「道德的形上學」了。
「天命流行」一語實包含甚深且廣之意義,幾可說包羅道德形上學的所有涵義,所以,探討「天命流行」一義之內涵,其實便是探究道德的形上學之內涵。本文實即一部討論道德之形上學的論文,而以「儒學中有關『天命流行』一義之探討」代之。
本文之寫作動機出於對熊十力先生的哲學體系之疑惑,以熊先生而言,他的哲學可說就是一部「本體論」,專論本體所行境界,與其如何朗現自己。總論熊氏哲學,幾可說是一部「天道顯現」論,而天道顯現的方式是綜合心、物二者之相反相成的辨證發展,而昭顯其自己;最終,宇宙所有(亦即心、物二者)又化歸天道,一切皆是天道的顯現。心物不過是天道藉以彰顯自己的兩大作用,心代表的是精神健闢之用,而物則是物質翕聚之用,心物看似截然相反,事實上卻是互助以完成天道朗現的兩大勢力,無「實質」的存在。
這樣的陳述固然精妙至極,也頗能展現儒家生生不息的創生動力觀,不過,這種陳論方式卻無法分別形上之道與形下之器,換言之,理氣之分不明,「氣化」完全沒有獨立而實質的意義,僅歸於天道之「幻現」而已。可是「氣」之研究一直是中國哲學一門十分重要的課題,雖然氣化之源免不了仍得上溯天道實體,可是它畢竟有它的實質內容與特殊結構,一概將之還原天道本體,不賦予它獨特的地位,總遺留些難以解決的疑惑。此乃十力先生建構其「體用不二」哲學必有的疑難。本文之所以將熊先生的哲學置於正文首章,原因便在他的說法引起寫作本論文之動機,從思以解決熊先生遺留下的困惑,故接續展開以下各章節之內容。
既然熊先生之說有難以釐清的困惑,假設不採其那套「體用不二」的方式,而取與他完全相反的觀點論述「天命流行」,效果會如何?於是就有繼第二章〈熊十力先生的「天命流行」觀〉之後,與熊氏哲學相反的,無「本體」觀念的「唯氣論」之內容。所謂無「本體」觀念者,即此輩之人認「天地間唯一氣而已」,論法則、理序也是氣化本身自有的規則、條理,與本體不相干;或者應說氣之上無本體主宰之、生發之,萬物之生化源於氣化生生,無須再另尋一個源頭做為萬物存在之源。此乃唯氣論者的共識。這種「唯氣無體」的想法,自然不能全盡「天命流行」之義,因為他們已經摒除「天命流行之體」,唯注目於「氣化」之事實。是以熊先生所論固有其缺失,而唯氣論者的過失更甚於熊先生,雖然他們保住「氣化」之獨立性與特殊性,卻將更重要的「本體」遺忘了。
能兼顧並重道與器(亦即理與氣)不失,又能區分二者形上形下之別者,朱子可稱得上是箇中翹楚,為儒門之一大家。可是朱子對本體天理的詮釋方式,導致他無法說明理如何主宰運化氣行,理與氣一分為二,不離不雜,永遠不交融。縱然他一再強調沒有無理之氣,也無無氣之理,可是理和氣依舊是兩個東西;再者,天理雖為萬物存在的根源,但是靜止而不活動的理如何「生」氣,換言之,便是理如何「妙運」氣,也叫人費解。而且依照朱子的分解,世界被分割成兩體,一為理的世界,一為氣化的生生不息,本體與萬物不能互為一整體,中間有一道深深的溝痕。體用不二、即體即用,在朱子的哲學架構下,是無法證成的,而此正是儒家形上學最終必達到的境界目標。此若無法證成,則示此體系有缺陷而不圓滿,朱子哲學正有此無法彌補的缺憾。此為第四章〈朱子的理氣論〉的內容。
朱子哲學的缺陷緣於他無法解釋「理生氣」如何可能,欲證明理生氣,首須肯定理不僅是萬物的存有之理,它同時也能活動,而為實現萬物存在的創生之源,如此方能充分保住「維天之命,於穆不已」的原初本義。但是理怎樣「生」氣呢?理生氣的法則是什麼?北宋三家--周濂溪、張橫渠與程明道皆有宏深精闢的析論,這些內容陳述於第五章〈理「生」氣之妙運義〉。濂溪與橫渠對天道生化著墨多些,明道則於理氣一本而化的圓頓境界獨擅其場。三家均不以為理是存有而不活動者,而是「即存有即活動」,源於理之活動,方有萬物的生發存在。可是天理之「即存有即活動」如何得知?此須反身自證,默而冥契,才能證知天理之「即存有即活動」,此中之關鍵便在「心」。
北宋三家除明道之外,其餘二家的敘述著眼於天道的部分多些,相對之下,對於「心」這一主觀實踐原則就少了。明道則是天道之客觀原則與心之主觀原則並重,兩面皆充實飽滿;至南宋陸象山,則純自孟子「心即理」這一路線發展,對探討天道生化的興趣,明顯降低。此表示儒學的發展漸漸由天道之客觀原則回歸到心之主觀原則,這發展是必不可免的,畢竟天道並非掛空的抽象原理,它得經由心體的實踐方能證得,因此自象山開始,除了朱子學派,後起之儒家學者較著意於以「心體」當作會通天道性命的支點。
明代最顯赫、最具影響力之學莫過於陽明學派,此學派自陽明始,經王龍溪、錢緒山等人之大力闡發,至羅近溪以「自然平常」為宗,寓化境於平常,極高明而道中庸,儒學已從理論建構邁向於落實在日常之用顯真實工夫,工夫踐履達至純熟之境,亦即是彰顯天命具體地流行於人間之際。這就是第六章〈天命流行之化境〉的扼要內容。
「天命流行」一義之引申發展,大體如同上述,其中包含甚深且複雜多端的問題,首要而迫切的問題乃是:「理生氣」(亦即天道之生化)應以何種方式界定較符合儒家的道德形上學?前文提到天命實體之流行乃「流無流相、行無行相」,必須顯現在具體的日用流行才能顯發它的「流行」義,那麼熊先生的分析命題式的「本體顯現論」是否可以全然表述「天命流行」之意?如若肯定氣化有不能化歸於天道的獨立性,以及個體生命具有實質意義,則大化之生生不息、滅滅不停依然能肯定否?這些錯綜複雜的疑問其實都指向一個核心問題--對於「存有」應當如何看待?
依照宋明理學諸家的闡釋,人心顯然有兩層意義,一是「習心」,另一則是「本心」。習心乃習於官能外逐、思慮計度之心,本心則為超拔一切感性情緒、思慮計度等習性之心。前者受制於感官結構與心理情緒,後者則不受任何制約,自我立法而行;相對於兩種不同的「心」,或說兩種觀照事物的「意識」,而有兩樣不同的存有面貌呈現,牟宗三先生借用西哲康德的理論分別兩者曰「現象與物自身」,現象為意識受限於自然的「執的存有論」,物自身則為不受制約的「無執的存有論」。兩重存有論非表兩種不同的東西,而是同一事物的兩重身分。現象顯現在受限的感性意識前,物自身呈顯於超脫感性限制的「智的直覺」;兩者的區別,端視主體以何種方式觀物。現象與物自身的區分若能釐清,則上述那些看似複雜淆亂的疑點將可一一釋清,此即是第七章〈兩重存有論〉的主要內容,目的是在解釋別析儒家形上學的某些引人質疑的問題。
本文之內容大致如此。儒家之學乃以道德為進路的「道德的形上學」,此種形上學有其特殊的基本立足點,雖然它的最高化境與風格頗類似釋、道兩家,但畢竟與佛老有異;它也談本體、實體,不過與西方式的實體論完全不相干。若以這些神似的風貌論斷儒家形上學,非但無法見識無聲無臭之至德境界,反損及儒家形上學之本質。先賢講學固然有其精妙處,但若以現代哲學的眼光審視,其中不無疏忽而說不清的地方,因此本文借用某些當代哲學學者的理論建構,為的便是釐析此中很難令人一目了然的複雜內涵。
探討儒家形上學之工作,當代某些知名學者已作了不少,本文再次重覆這項工作,主要用意在擷取多位學者的觀點,多方比較,試著找出最貼切天命流行一義之詮釋。其次,任何一位研究者均有他的特別著重的觀點,他的觀點也許是以往前人所無法兼顧的,或是昔日根本不曾有此問題發生,到了今日,各種詮釋之學通通出籠,有些詮釋觀點與儒學貌似神合,究其實,筆者以為仍有不能自圓其說的缺陷在。既有缺陷存在,可見這種詮釋方法無法完全貼合儒家義理,而須檢別出來,以免混淆視聽。儒家的道德形上學有其永不磨滅的價值存在,從各種角度立場再度釐清它的義理脈落與基準,剔除似是而非的說辭,如此更能保持儒學的純度,使其光芒永遠綻放不滅。
參考書目
一、古籍部分
(依年代順序排列)
十三經注疏,(清)阮元校刻,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0版。
王充《論衡》,陸費逵總勘,臺灣中華書局重校訂,1965年版。
周敦頤《周子全書》,清董榕輯,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版。
張載《張子全書》,台灣中華書局,1988年版。
程頤、朱熹《易程傳 易本義》,台北,世界書局,1993年版。
程顥、程頤《二程全書》,台灣中華書局,1976年版。
朱熹《朱子文集》,陳俊民校定,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出版,2000年。
朱熹《朱子語類》,宋黎靖德編,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版。
朱熹《朱子遺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版。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版。
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1980年版。
王守仁《傳習錄》,台北,金楓出版社,1978年版。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版。
王畿《王龍溪全集》,台北,華文書局,1970年版。
王艮《王心齋全集》,台北,中文出版社,廣文書局據日本永嘉元年和刻本印本。
羅近溪《盱壇直詮》,台北,廣文書局,1996年版。
劉宗周《劉子全書》,台北,華文出版社, 1968版。
黃宗羲《宋元學案》,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初版。
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版。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台灣中華書局,1990年版。
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老子道德經》,台北,華正書局,1992年版。
二、近人論著
(依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台北,正中書局,1985年版。new window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版。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版。new window
牟宗三譯註《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版。
牟宗三譯註《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版。
牟宗三《歷史哲學》,台北,學生書局,1976年版。new window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版。
《牟宗三先生紀念集》,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印行,85年版。
朱建民《張載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版。new window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1994年版。new window
李明輝主編《當代新儒家人物論》,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4年版。
李明輝主編《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 1997年版。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台北,華世出版社,1980年版。
吳光《儒家哲學片論》,台北,允晨文化圖書公司,1988年版。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版。
林安梧《存有‧意識與實踐》,台北,東大出版社,1993年版。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版。new window
范良光《易傳道德的形上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版。new window
胡適《戴東原的哲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版。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版。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版。new window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版。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中國文化與世界》,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版。new window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版。
島田虔次《熊十力與新儒家哲學》,台北,明文書局,1992年版。
郭齊勇《熊十力與傳統中國文化》,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台灣初版。new window
郭齊勇《天地間一個讀書人: 熊十力傳》台北,業強出版, 1994年版。
陳拱《王充思想評論》,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初版。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
陳來《宋明理學》,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陳榮捷《朱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版。new window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版。new window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版。new window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台北,無隱精舍,1973年初版。
陳俊民《張載哲學與關學學派》,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版。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版。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版。new window
秦家懿《王陽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初版。
張永 雋〈讀程明道定性書略論〉,《臺大哲學論評》第四期,臺大哲學系,1981年。
張永 雋《二程學管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版。
張德麟《程明道思想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版。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版。new window
張立文《戴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版 。new window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8年版。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8年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一卷,第三卷上,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版。
景海峰《熊十力》,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版。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版。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new window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台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版。new window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版。new window
楊儒賓先生主編的《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版 。
楊國榮《良知與心體∼王陽明哲學研究》,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版。new window
熊十力《新唯識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
熊十力《讀經示要》,台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初版。
熊十力《乾坤衍》,台北,學生書局,1976年版。
熊十力《體用論》,台北,學生書局,1976年版。
熊十力《原儒》,台北,明文書局,1997年版。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版。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版。
蔡仁厚《儒學的常與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版。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台北,三民書局,1974年初版。new window
談遠平《論陽明哲學之圓融統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版。
劉又銘《理在氣中》,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版。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學生書局, 1984年版。new window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台北,允晨文化圖書公司,1986年版。new window
鄭家棟《當代新儒學論衡》,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版。new window
蔣國保、王茂、余秉頤、陶清合著《清代哲學》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2
錢穆《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書局,1970年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版。
錢穆《陽明學述要》,台北,正中書局,1967年版。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初版。
戴瑞坤《陽明學漢學研究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初版。
三、單篇論文
(依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丁為祥〈張載人性論溯源〉,《鵝湖月刊》總號311期,2001∕5。new window
王開府〈戴東原性理思想述評〉,師大國文學報,第18期,1989∕6。new window
尤西林〈百姓日用是否即道──關於中國哲學世俗主義傳統的檢討〉,《哲學與文化》21卷第9期,1994.4。new window
岑溢成〈王心齋安身論今詮〉,《鵝湖學誌》第14期,1995∕6。new window
吳汝鈞〈程明道的圓頓的一本論〉,《哲學與文化》第22卷第2期,1995∕2。new window
周兆茂〈戴震與程朱理學〉,《哲學研究》,1992年第1期。
周昌龍〈戴東原哲學與胡適的智識主義〉,《漢學研究》,第12卷 第1期,民83∕6。new window
陳立驤〈張載天道論性格之衡定〉,《鵝湖月刊》總號311期,2001∕5。new window
陳振崑〈論天德流行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唐君毅先生的天德流行論初探〉,《哲學與文化》第26卷第8期,1999∕8。new window
陳郁夫〈王陽明的致良知教〉,《師大學報》,第28期,72年。new window
郭齊勇〈中國哲學史上非實體思想〉,《哲學與文化》第26卷第11期,1999∕1。new window
張永 雋〈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說〉,《革命哲學》,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74年。
張慶熊〈熊十力的新唯識論和胡塞爾的現象學〉,《鵝湖學誌》第12期,1994∕6。new window
張壽安〈戴震義理思想的基礎及其推廣〉,《漢學研究》,第10卷 第1期,民81∕6。new window
彭高翔〈康德與牟宗三之圓善論試說〉,《鵝湖月刊》第266期,1997∕8。new window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的觀點看韓儒「心體善惡」之論爭〉,收錄在由中央研究院與美國史丹福大學合辦之「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現代詮釋」學術研討會上,1999∕8。new window
劉述先〈陽明心學之再闡識〉,《中文大學新亞學術年刊》,第14期,61年,香港。
魏明政〈《中庸》天命思想承繼之初探──以勞思光先生為中心討論〉,《鵝湖學誌》第22期,1999∕6。new window
關鎮強〈牟宗三先生論圓教之根據:無限智心〉,《鵝湖學誌》第14期,1995∕6。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依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王財貴《王龍溪良知四無說析論》,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5號抽印本。new window
王國基《朱子心性論研究》,香港新亞哲學碩士論文,1992年。
方蕙玲《張載思想研究》,東海哲學博士論文,1994年。
方世豪《周敦頤誠體學說研究》,香港新亞哲學碩士論文,1994年。
石黑毅《周濂溪之研究以「形上思想」,「聖人思想」為中心》,台大哲學碩士論文,1994年。
李相勳《王陽明功夫論之研究》,東海哲學博士論文,1994年。
李得財《羅近溪哲學之研究》,東海哲學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宋河璟《王陽明心學之研究》,台灣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1986年。new window
林啟聰《王龍溪哲學思想之研究》,文化哲學碩士論文,1995年。
林日盛《程明道思想之研究》,文化哲學碩士論文,1994年。new window
周古陽《王龍溪的心學與易學》,中興中文碩士論文,2000年。
金根郁《張載哲學中「氣」之地位與意義》,文化哲學碩士論文,1995年。
金春植《張載氣化論之結構》,政大哲學碩士論文,2000年。
陳幼慧《王陽明功夫進路的省察》,東海碩士論文,1993年。
曾漢塘《王充命定觀之淵源與內涵探源》,台大哲學博士論文,1996年。new window
黎惟東《王充思想研究》,文化哲學博士論文,1984年。new window
劉啟崑《張橫渠「太虛即氣」之思想史結構》,台大哲學碩士論文,1995年。
鄭相峰《朱子心論研究》,台大哲學博士論文,1994年。new window
蔡家和《王龍溪思想的衡定》,中央哲學碩士論文,2000年。
潘南霏《周濂溪「天人關係」研究》,淡江碩士論文,2000年。
鍾偉強《張載道德哲學之衡定》,香港新亞哲學碩士論文,1990年。
魏月萍《羅近溪「破光景」義蘊》,台大中文碩士論文,2000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