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族、學科、小說——來臺紅學四家論
作者:蕭鳳嫻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iao Feng-Hsie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系
指導教授:康來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國族學科小說紅學潘重規林語堂方豪薩孟武NationDisciplineNovelRedologyTaiw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3
本論文研究動機為臺灣中國文學系如何建構「中國」及「中國文學」、「中國文學學科」學術系統的問題。因此,臺灣的中國文學系的學術背景為何?認知思維為何?理論建構為何?分析方式為何?一直環繞在心中,希望能瞭解、分析此一問題。與民國同庚的紅學論戰,這些複雜的問題,龐大的學者陣容,其中學者的時代環境,切入問題的視點,思考問題的路徑,解決問題的方法,使我意識到這正是透過五四以來,現代中國文學學術史,觀察臺灣中國文學學術史的絕佳材料與路徑之一。
本論文研究方法,是將文學批評視為「學科」〔discipline〕在特定的制度下,組建的語言,製造的知識,訴說著自己的文化故事。觀察潘重規、林語堂、方豪、薩孟武四位學者,其紅學論述中,如何在國族的關懷下,回應西方衝擊,發展出以西方為對象,而鑄造的中國現代民族、文化認同,與學術思想。藉助薩依德的方法論,從策略位置的角度,詮釋潘重規、林語堂、方豪、薩孟武四人,是站在怎樣的位置?接受與書寫《紅樓夢》中的東、西方材料。以及安德森〔Benedict R.O’Gorman Anderson〕視民族為想像的共同體之看法,討論潘重規、林語堂、方豪、薩孟武四人,視《紅樓夢》為怎樣的歷史敘述?其中又有如何的民族想像?民族認同?屬於那一種想像的社群?
本論文章節安排,分為六章。第一章〈回顧小說世紀的紅學論述〉,分析「小說」是西方主義視域中,所建立的經典。並從潘重規、林語堂、方豪、薩孟武四人,相關的學術思潮,自晚清梁啟超、王國維以來,至胡適的新紅學、民國三十八年後,中國大陸與臺灣的紅學論述中。論證晚清、五四、民國三十八年後,中國大陸與臺灣學者,其紅學批評中的文化、焦慮想像與文化、民族認同圖像。
第二章至第五章,以四人的紅學論述發表時間為順序,展開論述。第二章用經學、索隱、遺民為標題,討論潘重規的紅學論述。第三章用文化、生活、性靈為標題,討論林語堂的紅學論述。第四章用歷史、交通、宣教為標題,討論方豪的紅學論述。第五章用政治、社會、家庭為標題,討論薩孟武的紅學論述。這四章中,所討論的主題,是四人如何認識小說與《紅樓夢》?如何理解文學傳統?使用怎樣的批評方法?其中又有怎樣學術思潮的認同?個人經歷的限制?而建構出的紅學論述中,有怎樣的中國文化焦慮?與中國現代性的焦慮?他們用什麼樣「世界性」標準,想像《紅樓夢》的中國性。並且,書寫、建構的「中國又現代」的文化、民族圖像是:潘重規視《紅樓夢》為中國民族精神的載體,認為《紅樓夢》反映了「民族沈痛」的血淚中國,林語堂視《紅樓夢》為中國民族心靈的反映,反映了「真實客觀」的文化中國,方豪視《紅樓夢》為清初中國與其他國家關係史的載體,建構出「基督與中國」的宗教中國,薩孟武視《紅樓夢》為中國民族精神的反映,建構出「家即國家」的政治中國。
第六章是結語,從二、三、四、五章的論述基礎,定位本論文的價值。總結潘重規、林語堂、方豪、薩孟武四人,其紅學論述,與中國文化價值中心論述,一樣是以國族為動力,與晚清時期,梁啟超、王國維注重世界性,五四時期胡適在西方知識體系中,建構「現代性」中國學術論述,三十八年以後的中國大陸研究者,以馬克思主義為圭臬,建構出的封建中國社會紅學。又有那些相同與相異?代表了怎樣的臺灣知識分子心態?以及在臺灣與中國、臺灣文化與中國文化、臺灣認同與中國認同,臺灣中國文學系現代化議題,成為潮流的時代,本論文討論來臺的紅學研究者:潘重規、林語堂、方豪、薩孟武四人,一方面是回應臺灣中國文學系現代化問題,由整理早期臺灣的中國文學系學術訓練、研究方向、中國文化學術體系問題,瞭解臺灣大學,文學、歷史、政治學科研究體制的組成,尋求學術自我定位。另一方面,則是回應臺灣主體化問題,由國族論述出發,探尋四人紅學論述中,中國想像、認同論述之構成與變化,由此瞭解「中國符號」在早期臺灣學術界的建構方式與來源,提供早期臺灣學術界,關於臺灣、中國、中國文化、臺灣認同與中國認同的研究資料。至於四人文化認同、歷史記憶、學術場域建構的權力網路,各類知識系統的連續性、斷裂性、複雜性,與競逐關係則是未來研究的方向。
參考書目〔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紅學四家文本
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臺北:自印本,民國五十八年。
方豪〈我所認識的姚從吾先生〉臺北:《傳記文學》,十六卷五期,一九七0年。
方豪〈與勵耘老人往返書札殘剩稿一〉臺北:《傳記文學》,十九卷五期,一九七一年。
方豪〈六十年來之中西交通史〉臺北:《華學月刊》,二十五期,民國六十三年一月。
林語堂《平心論高鶚》臺北:文星書店,民國五十五年。new window
林語堂《無所不談合集》臺北:開明書店,民國六十三年。
林語堂《林語堂的思想與生活》臺北:金蘭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
林語堂著郝志東、沈益洪譯《中國人》香港:三聯書店,二00二年。
潘重規《中國古代短篇小說選注》臺北:學生書局,一九七四年。
潘重規《紅樓夢新解》臺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九年。
潘重規《紅樓夢新辨》臺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九年。
潘重規《紅學六十年》臺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年。
潘重規《紅學論集》臺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一年。
潘重規《亭林詩考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一年。
潘重規《紅樓血淚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五年。
薩孟武《社會科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增定三版。
薩孟武《中年時代》臺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五年。
薩孟武《學生時代》臺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八年。
薩孟武《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七年二月五版。
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主編:《紅樓夢研究稀見資料彙編》北京:人民出版社,二00一年八月。
後人研究四家書籍、專文
王三慶《紅樓夢版本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new window
牟潤孫〈敬悼先師陳援菴先生〉香港:《明報月刊》,一九七一年十月。
李東華〈史學與天主之間:方豪的志業與生平〉,臺北:《歷史月刊》,一九八八年八月。
李東華〈方豪與中國現代史學的轉變〉臺北:《臺大歷史學報》,一九九七年。new window
李東華《方豪年譜》臺北:國史館,民國九十年十二月初版。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臺北:聯經出版公司,一九七八年。
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臺北:政治學報特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林太乙《林語堂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八年。
秦賢次〈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之一:林語堂卷二〉臺北:文訊月刊,二十二期,民國七十五年二月。
康來新《遺民血淚——臺灣戰後的索隱派紅學》臺北:國科會計畫報告,民國八十八年。
游志誠《敦煌石窟寫經生——潘重規教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
陳智超《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0年。
陳維昭《紅學與二十世紀學術思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二000年。
黃一農〈明末清初天主教傳華史研究〉臺北:《新史學》七卷一期,一九九六年三月。new window
張家昀〈對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一書的幾點看法〉臺北:《思與言》十八卷二期,一九八0年七月。new window
張寶坤編《名家解讀紅樓夢》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馮其庸、李希凡主編《紅樓夢大辭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劉夢溪《紅樓夢與百年中國》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其他專著、文部份
中文著作
王汎森〈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臺北:思與言,三十四卷三期,一九九六年九月。new window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王晴佳《臺灣史學50年》臺北:麥田出版,民國九十一年。
白盾主編《紅樓夢研究史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下卷》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初版。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公司,一九八二年。
余英時《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臺北:東大出版公司,民國八十八年。new window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九十年。new window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八十五年。new window
周錫山《王國維美學思想研究》山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周策縱《紅樓夢案——棄園紅學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二000年。
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00一年。
胡適《胡適文存》臺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六十四年。
胡適《胡適紅樓夢研究論述全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俞平伯《紅樓夢研究》臺北:里仁書局,民國八十六年。
孫本文《當代中國社會學》臺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一年。
孫承希《戊戌變法時期之時務報》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曹之《中國古籍版本學》臺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四年。
程繼隆編《社會學大辭典》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初版。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上冊》臺北:唐山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
陳國球等編《書寫文學史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臺北:麥田出版公司,民國八十六年。
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一八九七—一九一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
陳平原〈懷念「小說的世紀」——新小說百年祭〉中壢中央大學:新小說一百年研討會,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三十日。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臺北:書林出版社,二00年。
張京媛《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張德勝《思入風雲——現代中國的思想發展與社會變遷》臺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六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二00一年。
黃丘隆主編《社會主義辭典》臺北:學問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初版。
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八十三年。
黃克武〈發明與想像的延伸:嚴復與西方的再思索〉臺北:思與言,三十六卷一期,一九九八年三月。new window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年。
彭明輝《台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出版,民國九十年。new window
陶東風主編《文化研究》第一輯,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二000年六月。
楊澤主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
楊豫《西洋史學史》臺北:昭明出版社,二000年十月初版。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趙建文《叔本華》香港:中華書局,二000年。
蔡文輝《社會學理論》臺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九年十月再版。
鄧安慶《叔本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七年。
劉榮傑《紅樓夢隱語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六月。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臺北:麥田出版社,二00二年。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出版社,民國九十一年。new window
戴知賢《毛澤東文化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臺北:東大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七年。
龔鵬程《漢代思潮》嘉義:南華大學,一九九九年。
林毓生著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張灝著,崔志海、葛夫平譯《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一八九0—一九0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施耐德著,梅寅生譯《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臺北:華世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
Benedict R.O’Gorman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出版公司,二000年。
Edward W. Said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公司,民國八十八年。
Jerome B. Grieder〔格里德〕著,魯奇譯《胡適與中國的文藝復興》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六年。
John Higham著,黃俊傑譯〈思想史及其相關學科〉臺北:食貨月刊,七卷三期,民國六十六年六月。
(二)英文著作
Lydia H. Liu〔劉禾〕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1900—1937》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