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志願役軍人福利制度之研究
作者:韓敬富
作者(外文):Han, Jin-Fu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福利系
指導教授:王正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福利榮民年金所得志願役薪資所得定位militarywelfareveteranpensionincomevolunteerwagethe orientation of incom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4)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4
現代社會的軍人所得內容,包括軍人薪資和福利。本研究建構了軍人所得定位的分析架構,透過國家、市場、民間社會等不同觀點,來探討不同軍人所得定位下的軍隊福利理論邏輯。
本文就國家介強制力介入軍人所得對價與否,以及軍人所得對價的商品化和去商品化,區辨出軍人所得定位的分析模型,分別是市場定位的傭兵制模型、國家定位的恩給制模型、國家定位的軍人權利義務模型、民間社會定位的崇功報勳模型等。透過政府遷台以來我國軍人薪資率調幅的探討,我國軍人由國家定位下的「低薪資」搭配「恩給制配給式福利」的完美組合,在1980年代軍人薪資超越了平均國民所得水準後,軍人所得定位特性逐漸轉趨市場定位。
在市場定位的軍隊福利制度變革之中,軍隊福利逐漸強調補償和外部效果,於是,軍人職務風險保障逐年提升;與軍人薪資連動的福利制度,形成了政府沉重的財政負擔,於是,福利財政私有化的措施,使軍人恩給制退撫金改制為儲金制;在恩給制配給式的軍眷福利措施方面,受了軍人薪資購買力替代,於是軍眷優待和配給式福利逐漸撤退;而榮民福利受制於資深榮民和二代榮民的不同所得定位特性,而有雙元化的發展走向,對於老榮民以恩給制福利,賡續提供恩給制配給式的就養、就醫福利,對於二代榮民則提供市場化的輔導措施,輔導退伍軍人進入就業市場賺取薪資,以及得到與薪資連動的勞、健保和勞退金的保障。
The incomes of military servicemen are both wages and welfares. On the different orientations of the military servicemen’s incomes, the rate of wages is different. Which are depending on the solider who were recruited from the labor market or civil society. But,the functions of the military welfares are so similar between the different fixed positions of the military servicemen of the States. No matter the resources were provided from the States, markets, or civil society, the policies are focus on the honor of the soldiers or veterans, to maintain the livelihood of the soldiers' family, health cares, and the hazard management policies. The military welfares were provided for the soldiers to inspire the moral, duty, honor, and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secur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the volunteer welfare institutions of R.O.C.. In 1949, after the civil war of China , the sovereign and military of R.O.C. withdrew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stayed with Taiwan area. The old veterans were recruited from the community of mainland China, away from the original community and family. They had sacrificed their life for the national defense's security of ROC with low wage and encompassment welfares. When they retired, the VA of R.O.C. offer the honor and welfares institutions for their income maintenance and life care.
The new generations of the military camp and the new veterans, got higher wages and facing the reform of the military welfares. On the first , the military servicemen's pensions, related to the wages system , had burden the public financing, and finally had reform the financing system to the partial funding system. On the hazards management of warfare, set the life insurance for 3.5 million to provide the external benefits on national defenses. On the soldier's family , the higher wage rate had substitute the functions of the subsidies ,and the new family care system are not constructed yet. On the veteran welfare, the new generations of veterans had limited on the ten years constraints, and be exploited the honor and the rights of VA welfare. Nowadays, the VA institutions are not fit for new veterans' needs and national defenses' manpower policy. This Paper suggests the policies must be reformed and take care about the new veterans' ture needs , but keep the quality of life care and income maintenance about the old veterans.
丁樹範(1996)中共軍事思想的發展:1978-1991,台北:唐山。new window
王正、徐偉初(1993)財政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王正勤(1994)台灣地區威權體制下的福利政策,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之瑜(1992),中國大陸政治經濟原理:變遷中的市場社會主義,台北:五南。
立法院(1970)立法院公報第五十九卷第八期院會紀錄。
立法院(1996)立法院公報第八十五卷第四十二期院會紀錄。
立法院(2002)立法院公報第九十一卷第五十四期院會紀錄。
行政院退輔會(1996)中老年榮民狀況調查報告,台北:退輔會。
行政院退輔會(1998)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工作報告書,台北:華欣。
行政院退輔會一處(1997)榮民(眷)服務手冊。
行政院退輔會統計處(2000)外住就養榮民狀況調查報告,台北:退輔會。
何應欽(1962)何上將抗戰期間軍事報告上、下,台北:文星。
吳仁全(1967)兵役法制論集,台北:奮鬥出版社。
李福井(1999)古寧頭戰記,台北:稻田。
周憲文譯(1973)政治經濟國防講義,台北:台灣銀行。
林鐘雄(1984)經濟學,台北:三民。
社史編篡委員會(1991)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社史(續編一),台北:軍人之友社。
施治(1981)中外軍制和指揮參謀體系的演進,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洪鐮德(1984)馬克思與社會學,台北:遠景。
孫金銘(1970)中國兵制史,台北:國防研究院。
徐知謹(1986)軍人權益制度,台北:三民。new window
留守業務署(2001)軍眷服務手冊,聯勤留守業務署。
郝柏村(1998)教戰記,台北:聯經。
國史館史料處(1982)金門古寧頭舟山登步島之戰史料續輯,台北:國史館。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篡小組(1996)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國防報告書,台北:黎明。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
國防部史編局(1999)1998美國國防報告書,國防部史編局。
國防部軍務局史政處(1998)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八軍軍史,國防部軍務局。
基準企業管理顧問(股)公司(2000)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委託辦理基金第一次正式精算案精算報告,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
張台航等譯(1999)1998美國國防報告書,桃園:三軍大學。
張東江、聶和興主編(2001)當代軍人社會保障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
張茂柏譯(1984)法律的理念,台北:聯經。
張華青等譯(1991)政治社會學,台北:五南。
張楓(1980)古寧頭大戰,台北:全國。
梁懷茂(1993)軍隊的動能,台北:黎明。
許慶雄(1992)社會權論,台北:眾文。new window
陳秉璋(1984)政治社會學,台北:三民。
陳菁雯等人譯 (1998) 政治學方法論,台北:韋伯文化。
章璿(1985)軍人權益之理論與實務,中央警官學校。
傅凌譯(1994)。《新戰爭論》。台北:時報文化。
曾清貴等譯(1990)1989年日本防衛白皮書,台北:國防部史編局。
(1991)1990年日本防衛白皮書,台北:國防部史編局。
鈕先鍾(1991)科技與戰爭,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鈕先鍾譯(1991)。《科技與戰爭》。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黃瑞祺(1994)馬克思論方法,台北:巨流。new window
黃璧川、楊鴻儒譯(1994)中國人民解放軍,台北:英瑞。
楊世發等譯(1985)一九七九年西德國防白皮書,台北:黎明。
楊碧川(1999)中國人民解放軍,台北:一橋。
聞鈞天(1971)中國保甲制度,台北:台灣商務。
趙本立(1987)軍隊社會工作之研究,作者自行。
(1998)困知勉行錄----趙本立自傳,台北:正中。
輔導工作紀要編輯委員會(1974)輔導工作紀要第一輯。行政院退輔會。
輔導工作紀要編輯委員會(1984)輔導工作紀要第六輯(自民國六十九年一月至七十三年十二月),台北: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劉恒垣(2000)海峽兩岸兵役制度及其比較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蔣百里(1971b)蔣百里全集第二輯,台北:傳記文學。
蔡宏昭(1990)社會福利政策—福利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
蔡啟明譯(1983)發展理論的反省—第三世界發展的困境,台北:巨流
鄭文輝(1993)我國社會福利支出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
鄭文輝等撰(1990)我國社會安全及社會福利支出之計算標準及規劃模式之探討,行政院研考會。
總政戰部(1997)86年9月政戰工作通訊,國防部總政戰部。
聯勤總部(1991)聯勤留守業務手冊,台北:聯勤總司令部。
韓敬富(1995)國軍福利工作網絡各種觀點之研究,政戰學校政治所碩士論文。
蘇進強(1995)台海安全與國防改革,台北:業強。
我國軍隊福利的法規體系
一、優待條例
優待出征抗敵軍人家屬條例,1938,國民政府。
台灣省在營常備兵及其家屬優待扶助實施辦法,1955,台灣省政府。
動員時期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1947,國民政府。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1960,總統。
現役軍人家屬用電優待付費辦法,1991,經濟部、國防部。
現役軍人子女就讀中等以上學校減免學費辦法,1999,教育部。
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現役軍人之薪餉免所得稅),2003,總統。
應徵召服役軍人家屬無力耕作助耕辦法,1981,內政部。
臺灣地區應徵召軍人貧困家屬就醫減免費及補助辦法,2000,內政部、國防部。
志願役軍人家屬就醫優待辦法,1968,國防部。
現役軍人家屬使用自來水優待付費辦法,1992,內政部、國防部。
現役軍人進入歌劇影院等公共娛樂場所優待辦法,1962,內政部。
現役軍人乘坐公營交通運輸工具優待辦法,1997,交通部。
現役軍人及其家屬承租公有基地房屋優待辦法,1963,內政部。
國軍官兵作戰或因公失蹤被俘人員家屬待遇處理辦法,2002,國防部。
後備軍人轉任公職考試比敘條例,2002,總統。
退伍軍人報考專科以上學校優待辦法,1991,教育部。
現役軍人子女就讀中等以上學校減免學費辦法,1999,教育部。
國軍隨營補習及進修教育實施辦法,2002,國防部、教育部。
國軍服務作業單位及國軍英雄館管理辦法,2002,國防部。
二、軍人權利制度
兵役法(第44條軍人權利),2000,總統。
國防法(第三章軍人義務及權利),2003,總統。
軍公教遺族就學費用優待條例,2000,總統。
軍人權利實施辦法,1958,行政院。
軍人公墓管理規則,2000,內政部。
國軍作戰或因公亡故官兵安葬紀念表揚實施辦法,2002,國防部。
國軍示範公墓及忠靈塔管理辦法,1996,國防部。
國軍育幼院院生收容教養作業規定,2002,國防部。
三、留守業務制度
留守業務規程,1970,國防部、內政部。
軍人保險條例,1953,總統。
軍人撫卹條例,2002,總統。
軍人危險卹金給與標準,1976,國防部。
軍人功績卹金給與標準,1976,國防部。
軍人一次卹金增發基數標準,2003,行政院。
國軍軍眷業務處理辦法,1997,國防部。
國軍軍眷業務處理作業要點,2002,國防部。
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2001,總統。
戰士授田憑據處理條例,1997,總統。
國軍衛生勤務規則,1999,國防部。
四、榮民福利制度
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九項,2000,總統。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2002,總統。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施行細則,2000,退輔會。
國軍退除役官兵建築住宅租用公有土地減租優待辦法,1984,退輔會。
各機關優先錄用退除役官兵實施辦法,1972,退輔會。
國軍退除役官兵就醫辦法,1996,退輔會。
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安置辦法,1997,退輔會。
國軍退除役官兵就養安置辦法,2002,退輔會。
國軍退除役官兵就學實施辦法,1999,退輔會。
國軍退除役官兵就學補助及獎勵辦法,2003,退輔會。
國軍退除役官兵支領退休俸或生活補助費人員使用自來水優待付費辦法,1992,內政部、退輔會。
國軍退除役官兵參加公務人員考試及轉任公務人員優待辦法,考試院,1987。
國軍退除役官兵安置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1999,行政院。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自費安養中心組織規程,1995,退輔會。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訓練中心組織規程,1997,退輔會。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技術勞務中心組織規程,1994,退輔會。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服務處組織規程,1995,退輔會。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譽國民之家組織規程,1995,退輔會。
五、軍人年金制度
退伍除役軍官士官退除給與補助金發給辦法,2002,行政院。
支領退休俸軍官士官就任公職停發退休俸辦法,2002,行政院。
退伍除役軍官士官退除給與其他現金給與補償金發給辦法,2002,行政院。
陸海空軍退伍除役官兵退除給與及保險退伍給付優惠儲蓄存款辦法,2002,國防部、財政部。
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2002,總統。
公務人員俸給法,2002,總統。
全國軍公教員工待遇支給要點,2001,行政院。
Almond, G.A. & Powell G.B.(1992)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A World View, Fourth Edition, Boston: Scott.
Bergmann, Thomas J. & Scarpello, Vida Gulbinas(1998)Compensation Decision Making, USA:The Dryden Press.
Bonner, John (1995)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Social Justice: The Development Of Utilitarian Ideas In Economics From Bentham To Edgeworth, England: E. Elgar.
Borjas, George J. (1996). Labor Economics. USA: McGraw-Hill.
Cutright, Paul Russell (1967) Inequality: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2: 562-578.
Gillion, Colin & John turner, Clive Bailey, Denis Latulippe(2000) Social Security Pensions: Development And Reform,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Highum, Erick George (1995) Political Economy And Quality Of Life: The Performance Of States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USA: UMI.
Kooiman, Jan (1993)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 SAGE.
Milkovich, George T.& Newman, Jerry M.(1999) Compensation, USA: McGraw-Hill.
Moskos, Charles C.(1988) A Call To Civic Service : National Service For Country And Community, New York: Macmillan.
North, Douglass C.(1971)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31(1):118-125.
Ruffin, Roy J. & Gregory Paul R. (1983)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Taipei: Hwa-Tai.
Skocpol, Theda (1995) Social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Future Possibilitie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mith, Adam (1976)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Tollison, Robert D & Congleton, Roger D.(1995)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Rent Seeking, USA: Edward Elgar.
Werhane, Patricia H. (1991) Adam Smith And His Legacy For Modern Capit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ensky, Harold L. & Charles N. Lebeaux (1965) Industrial Society And Social Welfare,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