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陳獻章哲學研究
作者:曾明泉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姜允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陳獻章陳白沙靜中養出端倪學貴自得學宗自然心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6
陳獻章是明代中葉的偉大哲學家、詩人、教育家。有關他的研究,尚未受到與其明代開創性哲學地位相當的重視。對於明朝哲學學風由理學轉向心學的開創性、關鍵性之偉大哲學家-陳獻章,不論有意之忽視或無心的疏漏,對整個明代哲學,甚至中國哲學思想史難以釐清其來龍去脈,導致片面的理解、詮釋,因而模糊了哲學思想史之視野,難以廓清明代心學脈絡,此對陳獻章個人固然不盡公允,更為哲學學術研究上之遺憾。
檢視華人地區臺、港、中出版之陳獻章研究專著。在架構陳白沙哲學上,往往著眼於體系之綿密謹嚴,而失去「人生境界」的體會探究,因而遺漏或矮化陳獻章哲學中最重要的成分與特色,此則不切於重「心學體驗」的中國哲學之特色,更不切於春陽台靜坐十餘年,功深力到體驗心性之陳獻章心學哲學;或者以傳統文學之角度,論述其文學,不能相應於白沙「以詩著道」之哲學意涵;或者基於鄉賢而多溢美之辭,缺乏客觀而理性之論述;或者聚焦於心學哲學體系,未能深入其詩篇、文藝、教育之意義世界,抉發其創造性之心學價值;有關陳獻章哲學體系、人生境界、現代價值,融為一體之論述,尚無周延縝密之著作,尤其缺乏能將其在詩、文、藝、教與其哲學融為一體之哲學著作。本文旨在對陳獻章整體哲學作探討論述,其範圍固以哲學範疇為主,其心學哲學所流注之詩、文、書、畫、教育,亦是其哲學開展、體現、呈現之所在,皆整合融會在相關之章節內完整論述,企求朗現陳獻章哲學體用之全貌。
陳獻章哲學的學術特色,屬明代開創性心學哲學思想,而其成就之極致,則為「鳶飛魚躍」、「自然真樂」之人生境界。在研究方法上,必須針對陳獻章哲學之學術特色擇定,兼顧「開創性哲學」與「自然真樂的人生境界」二個層面。陳獻章哲學的成學過程即為其哲學開展之過程,依其詩文繫年之整理、分析,可分為「靜坐養出端倪」、「學貴自得」、「學宗自然」三個階段,「養出端倪」是其開顯論;「自得」是其體現論;「自然」是其境界論;其中的主要立基是「心性體驗」:「靜坐」、「自得」、「自然」,皆含蘊著某種程度的神秘經驗成分,如欲以極嚴謹的邏輯分析體系對陳白沙哲學進行哲學理論論述,即充滿了方法論之吊詭,不論是「靜坐」的體驗,「自得」的體會,「自然」的境界,本身是難以言詞表述,此所以白沙以詩表述其哲學思想,以詩為教,以求學生「自得」之關鍵所在。所以,本論文特別反思陳獻章哲學之特性,建構一套研究進路。
通過對陳獻章哲學之特色分析,加上對陳獻章慣於以詩為載具進行其哲學表述及境界描述之理解,本文基本上以陳獻章之成學歷程為哲學開展之進路,即「靜坐養出端倪」、「學貴自得」、「學宗自然」為哲學論述之縱軸,展現陳獻章哲學體驗上達之學術歷程,意即其人生境界之體悟上達之進程,在縱軸的論述中鋪陳架構各相關橫軸之思想體系,然後全文再形成一個縱橫交錯周延深入之陳獻章哲學思想體系,此既兼顧陳獻章哲學思想的特色需求,也兼顧學術研究的方法論要求,此種進路,固在遵循學術研究方法論嚴謹的要求,也對以心性體驗為工夫進路之中國哲學,做更貼切的把握,更符合陳獻章哲學思想之特色,以求更能把握陳獻章所戮力探索的哲學真理與人生境界。
基於以上方法論之反思,本文採用發生研究法,體系分析法,比較法,詮釋法,文獻法。發生研究法旨在探討陳獻章開創性哲學發生之內因及外緣。時代背景、地理環境,個人際遇,探討存在處境與智慧的存在抉擇之問題;學術淵源則有原有本的呈現白沙如何面對時代給出的學術困境與哲學難題,透過自己的吸收、融鑄各家學說,產生視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因而「撤百家之藩籬,啟六經之關鍵」,創立「始入精微」、「獨開門戶」、「超然不凡」的心學哲學體系。體系分析法旨在探討白沙成學過程,即其哲學思想體系開展內涵,開展的縱軸以其生命進境為準,而橫軸則以組構相關哲學思想、文藝創作、教育活動、生活體驗為內容,透過縱橫交錯之建構,以把握陳獻章哲學的心性體驗與哲學思想相生相成之真貌、全體。對比法則旨在梳理與評述陳獻章同時及稍後不同學派之儒者對陳白沙攻擊、質疑、批判,旁及陳白沙與王陽明之間的傳承脈絡問題,以釐清陳獻章哲學之儒學本懷與心學傳承,並申論陳獻章哲學在現代的價值,以呈顯陳獻章哲學之永恆價值。
  在文獻資料上,力求引用原典以確保論述之正當性,而於哲學思想關鍵處,則引入現代哲學詮釋學之方法予以創造性之詮釋,以確保理論建構之現代性,俾能朗現白沙哲學的深層內涵,開顯陳獻章哲學之現代哲學義蘊。
陳獻章哲學的主題,即開放性與開創性,以其言以蔽之曰:「撤百氏之籓籬,啟六經之關鍵」,其所以「撤百氏之藩籬」,乃為呼應時代之問題與困境,蓋陳獻章所處的時代是政治暴虐專制,文網羅織甚密,程朱學術箝制人心之明代初、中期,一則為自己尋求安身立命,二則為突破程朱理學所拘羈人心,尋一源泉涓涓的道德創造心體,因而開創「心學」,此中既有個別性之人生哲學問題,亦有普遍性之時代哲學問題。而其開創之資源憑藉,則是因陳獻章以一開創性之人格,開放性之心胸,既繼承儒家學術脈絡,復吸收、會通、融鑄佛、道二家工夫、哲學之精華,其貢獻則是既解決個人安身立命之需求,更扭轉了明代學術之風氣。
陳白沙哲學作為一個明代開創性哲學體系思想,它必然是立足在他的時代給出的個人存在問題與學術困境上,透過吸收融鑄佛道學說精華,產生視域融合,而創造自己獨特的哲學思想體系,而此哲學體系建構,不只是概念的思考與建構,更是其心性體驗與探勘之智慧結晶,故其哲學之成學、開展,是陳獻章的鍥而不捨「功深力到」生命之學問,而此一開創性的學術體系,必然超越當時學術風氣與素質,亦必引發同門同派的誤解、批判,至於其真正的承繼關係,反而在批判的煙霧裡迷失了視域。
本著陳獻章「撤百氏之藩籬,啟六經之關鍵」之開放性與開創性之學術研究精神,廣泛吸收前賢研究陳獻章之學術資源,把握陳獻章「學貴自得」之態度,鎔鑄前賢之學術資源,構思並撰寫成本論文。反思閱讀、理解、撰寫之過程中,除增進自己學術研究能力,激昂自己學術研究興趣、熱情,提昇自己道德、文藝素養外,本論文呈現下列特色:針對陳獻章哲學特性,建構一套方法論;引入詮釋學觀點,闡釋陳獻章哲學之現代意義及新意;融文藝、哲學為一體,全面開啟陳獻章哲學之新風貌;打通陳獻章工夫論、文藝論、境界論之關節,使陳獻章哲學之脈絡更加朗現;論述自得教育、環保生態現代價值,抉發其永恆意義。
學海無止境,研究貴自得。面對智慧深如海,真理無盡藏之陳獻章哲學,本論文研究成果只是滄海一粟,牛山一毛。所幸在研究之中,已領會些許陳獻章之開放性與開創性精神,深信未來將立足在本論文之研究基礎上,對陳獻章哲學進行更精細、更高明之研究,以不負當初選擇陳獻章專題之初衷。
參 考 書 目
一、原典部份(依姓氏筆畫排列)
1. 丁福保註:《六祖檀經箋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2.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 王龍谿:《龍谿王先生全集》,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據日本江戶年間和刻本影印。
4. 朱弁:《西清詩話》,台北:廣文書局,1973年。
5. 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6. 朱熹集註:《四書集註》,台南:東海出版社,1988年。
7. 朱熹:《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8.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9. 李東陽:《麓堂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0. 李承箕:《大崖李先生詩集》,《四庫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11. 吳與弼:《康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751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12. 宋濂:《文憲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13. 宋濂:《宋學士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4. 宋濂:《宋景濂未刻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15. 李日華:《紫桃軒雜綴》,上海:中央書局,1935年。
16. 呂坤:《呻吟語》,台北:河洛圖書公司,1975年。
17. 況周頤著,屈興國輯注:《蕙風詞話輯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8. 邵雍:《皇極經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19. 胡居仁:《居業錄》,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據日本江戶年間和刻本影印。
20. 胡居仁:《胡文敬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21. 洪亮吉:《北江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2.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台北:中華書局,1985年。
23. 梁啟超:《飲冰室專集》,台北:中華書局,1987年。
24. 孫文:《國父全集》,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編輯委員會,1973年。
25. 耿天台:《耿天台先生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26. 孫奇逢:《理學宗傳》,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清康熙五年孫氏兼山堂刊本》影印。
27. 夏尚樸:《東巖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28. 夏燮,《明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29. 唐荊川:《荊川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30. 高攀龍:《高子會語》,《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31. 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8年。
32. 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3. 黃宗羲、黃百家、全祖望:《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34. 曹端:《曹月川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35. 陶淵明著,楊勇校箋:《陶淵明集校箋》,台南:平平出版社,1975年。
36.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台北:河洛圖書公司,1974年。
37. 陳獻章:《白沙子全集》,台北:河洛圖書公司,1974年,清乾隆辛卯年刻碧玉樓藏版。
38. 陳獻章:《白沙子全集》,香港:白沙基金會,1953年,清乾隆辛卯年刻碧玉樓藏版。
39. 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40. 張廷玉:新校版《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乾隆四年核校本》。
41.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
42. 焦竑:《獻徵錄》,上海:上海書店,1987年。
43. 張詡:《東所先生文集》,《四庫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44. 湛若水:《甘泉文集》,清同治丙寅年葺刻資政堂藏本。
45. 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46. 程顥、程頤:《二程遺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7. 張載:《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48. 楊慎著,王仲鏞箋注:《升庵詩話箋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9.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50. 劉辰翁:《須溪集》,卷六,台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四集,1973年。
51. 劉宗周:《劉子遺書》,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諸成集成續編(六)》,《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2. 鄭曉:《今言》,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53. 慧能:《六祖壇經流行本、敦煌本合刊》,台北:慧矩出版社,2000年。
54. 薛瑄:《讀書錄》,山東:友誼出版社,1991年。
55. 龍文彬:《明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56. 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韓昌黎先生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7. 羅欽順:《困知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58. 顧憲成:《小心齋劄記》,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諸子集成續編(六)》,《顧端文公遺書本》。
59. 顧炎武:《日知錄》,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
二、陳獻章研究專書(依姓氏筆畫排列)
1. 王曙星等主編,《陳白沙新論》,廣州:花城出版社,1995年。
2. 姜允明:《陳白沙其人其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3. 姜允明:《從陳白沙到王陽明》,台北:國科會專題研究,1996年。
4. 黃明同:《陳獻章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5. 章 沛:《陳白沙哲學思想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
6. 《陳白沙詩選》,新會岡州詩社編印,1981年。
7. 《陳白沙資料集》,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裝訂影印本,2000年。
8. 《陳白沙哲學思想討論》,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裝訂影印本,1958年。
9. 《陳白沙哲學思想的討論》,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裝訂影印本,1988年。
10. 陳奇思:《陳白沙詩箋》,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 陳郁夫:《江門學記—陳白沙及湛甘泉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12. 陳應燿:《白沙先生遺蹟》,香港:陳氏耕讀堂,1959年。
13. 陳應燿:《白沙先生紀念集》,香港:陳氏耕讀堂,1952年。
14. 黃桂蘭:《白沙學說及其詩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15. 章繼光:《陳白沙詩學論稿》,湖南:岳麓書社,1999年。
16. 章繼光:劉興邦、張運華合編《陳獻章研究論文集》,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17. 張大年編撰:《嶺南大儒陳白沙先生--白沙理學與江門學派》,香港:飲水書屋,1998年。
18. 劉興邦:《陳白沙心學價值審視》,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19.歐鍔:《白沙采青》,北京:中華華僑出版社,1997年。
20.簡又文:《白沙子研究》,香港:猛進書屋,1972年。
21.關步勛:《陳白沙詩文選》,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三、相關研究著作(依姓氏筆畫排列)
1.山井湧二:《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年。
2.毛以享:《維新奇士梁任公》,台北:國家出版社,1981年。
3.毛峰:《神秘主義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4.今關壽呂編撰:《宋元明清儒學年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5.尹繼佐、周山主編:《中國學術思潮興衰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
6.弗蘭克著,趙可式、沈錦惠合譯:《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到存在主義》台北:光啟出版社,1986年。
7.司馬雲杰:《文化主體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8.保羅.田立克著,魯燕萍譯:《信仰的動力》,台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
9.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10.古清美:《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台灣書店,1996年。
11.甲凱:《宋明心學述評》,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年。
12.江門市志編輯委員會:《江門市志》,1998年。
13.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年。
14.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1985年。new window
15.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0年。
16.牟宗三:《中國文化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0年。
17.何中華:《哲學-走向本體澄明之境》,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
18李申:《中國古代哲學與自然科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9.狄百瑞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3年。
20.狄百瑞著,何兆武、何斌譯,《東亞文明-五個階段的對話》,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21.宋志明、王熙元、陳清輝:《陳獻章、王守仁、李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22.吳思敬:《走向哲學的詩》,(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11月)
23.吳康:《宋明理學》,台北:華國出版社,1962年。
24.肖踕父、李錦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25.呂妙芬:《胡居仁與陳獻章》,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26.杜佛勒著,黃明堅譯:《第三波》,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年。
27.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28.李詠吟:《詩學解釋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9.李錦全:《嶺南思想史》,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30.李權實主編:《嶺南文化》,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
31.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年。
32.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3.岡田武彥等著:《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年。
34.屈向邦:《廣東詩話正續編》,香港:龍門書局,1968年。
35.苗潤田:《解構與傳承-孔子儒學及現代價值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36林繼平:《陸象山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37.林繼平:《明學探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38.林繼平:《李二曲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39.姜允明:《心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
40.姜允明:《當代心性之學面面觀》,台北:明文書局,1994年。
41.侯外廬等著:《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42.侯外廬等著:《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43.侯敏:《有根的詩學-現代新儒家文化詩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4. 威廉.狄爾泰著,胡其鼎譯:《體驗與詩》,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45.姜廣輝:《理學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46.羅森著,張輝譯:《詩與哲學之爭》,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47.莊天明:《書法的最高境界》,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48.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new window
49.涂光社:《莊子範疇新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50.維根斯坦,郭英譯,《邏輯哲學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85年。new window
51.樓宇烈:《康南海自編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52.馬行之:《中國書法養生》,呼和浩特市:遠方出版社,2003年。
53.高步瀛選注:《唐宋詩舉要》,台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54.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
55.秦家懿:《王陽明》,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56.郝啟龍等編:《開放的嶺南文化》,廣東:嶺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
57.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年。
58.海德格爾著,郜元寶譯:《人,詩意的安居》,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59.陳少明:《漢宋學術與現代思想》,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60.陳文新:《明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61.陳郁夫:《周敦頤》,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62.陳永正:《嶺南書法史》,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
63.康有為:《戊戌變法》,上海:神州國光社,1953年。
64.陳來:《朱熹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65.陳來:《有無之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66.陳來:《宋明理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67.陳來等著:《中國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68陳榮捷:《朱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
69.陳榮捷:《朱子門人》,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70.陳榮捷:《朱熹》,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new window
71陳榮捷:《朱子新探索》,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72.陳榮捷:《王陽明與禪》,台北:學生書局,1973年。new window
73.陳榮捷:《中國哲學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1994年。new window
74.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 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new window
75.崔陟編著:《中國書法藝術》,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76.許總主編:《理學文藝史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77.黃卓越:《明永樂至嘉靖初詩文觀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78.黃惇:《中國書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79.黃秀璣:《張載》,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88年。
80.黃公偉:《宋明清理學體系論史》,台北:幼獅書店,1971年。
81.張三夕:《通往歷史的個人道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82.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83.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84.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85.張立文:《走向心學之路──陸象山思想的足跡》,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86.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
87.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88.張立文:《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
89.張立文:《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90.張立文:《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
91.張立文:《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
92.張立文:《天》,台北:七略出版社,1996年。
93.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94.張永儁:《二程學管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95.張國雄等編:《五邑文化探源》,香港中流出版社。1998年。
96.張效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97.張瑞璠主編:《中國教育哲學史》,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98.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99.馮達文:《宋明新儒學略論》,廣東:廣東人民出社,1997年。
100.喬清舉:《湛若水哲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101.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102.曾春海:《陸象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103.勞思光:《中國哲學史》,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1980年。
104.董群:《慧能與中華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5.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106.楠本正繼主編:《明代儒學者一覽》,九州:九州大學文學部宋明思想研究室,昭和32年。
107.蒲正信:《禪修與靜坐》,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108.楊念群:《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型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比較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109.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110.楊國榮:《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的歷史衍化及其現代轉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1.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2.蒙培元:《心靈超越與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3.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114.熊十力:《十力語要》,台北:廣文書局,1962年。
115.熊十力:《新唯識論》,台北:廣文書局,1962年。
116.熊十力:《讀經示要》,台北:廣文書局,1960年。
117.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118.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
119.劉士林:《澄明美學-非主流之觀察》,河南:鄭州大學出版社,2002年。
120.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121.潘知常:《生命美學論稿-在闡釋中理解當代生命美學》,河南: 鄭州大學出版社,2002年。
122.劉宗賢:《陸王心學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123.劉宗賢:《儒家倫理-秩序與活力》,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124.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125.霍爾姆斯˙羅爾斯頓著,楊通進譯:《環境倫理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年。
126 錢明:《陽明學之形成與發展》,江蘇:江蘇古籍版社,2002年。
127.錢穆:《宋代理學三書隨劄》,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
128.錢穆:《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書局,1971年。
129.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
130.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131.蘇軾:《蘇軾詩集》,台北:莊嚴出版社,1990年。
132.譚元亨:《嶺南文化藝術》,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年。
133.譚召文:《嶺南禪文化》,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134.羅蒂著,李幼蒸譯:《哲學與自然之鏡》,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
135.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論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年。
四、論文
1.《白沙學刊》,1~4冊,香港:白沙文化教育基金會,1963-67年。
2.朱漢民:〈陳獻章-明代心學的「精微」〉,《中國文化月刊》第185期,1995年3月。
3.岑紹基:〈白沙先生的「樂、善、勇、敢」及其時代意義〉,僑港新會商會會刊,2004 年4月。
4.李錦全:〈陳獻章、海瑞、李贄思想異同述評〉,《中國文化月刊》第194期,1995年12月。
5.吳應平:〈從陳白沙「靜中養出端倪」談新課程改革的價值與情意教學〉,僑港新會商會會刊,2004年4月。
6.邱素雲,《陳白沙研究》,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期刊,第二十七號,1983年。
7.周漢光:〈陳白沙教育思想〉,《鵝湖月刊》第12卷第2期1987年8月。new window
8.陳郁夫:〈自然風韻寫天真──論陳白沙詩〉,《中國學術年刊》第9期,1987年6月。new window
9.陳郁夫:〈陳白沙的師友〉,《孔孟月刊》第25卷第1期,1986年9月。new window
10.陳郁夫:〈陳白沙學述(上)〉,《鵝湖月刊》第9卷第3期,1983年9月。new window
11.陳郁夫:〈陳白沙學述(下)〉,《鵝湖月刊》第9卷第5期,1983年12月。new window
12.陳郁夫:〈書「陳白沙學述」後:對白沙教人靜坐的再檢討〉,《鵝湖月刊》第9卷第3期,1983年9月。new window
13.傅玲玲,《陳白沙心學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14.馮炳奎:〈鳶飛魚躍的陳白沙-把人類的心體活生生的拿出來〉,《孔孟月刊》第24卷第7期,1986年3月。new window
15.張毅:<靜觀萬物皆自得-儒家心學與詩學片論>,《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冬之卷。
16.馮錦榮:〈從孔子到中國科技文化的認識到陳白沙的自然哲學〉,香港:僑港新會商會會刊,1998年4月。
17.蔡方鹿:〈宋代理學心性論之特徵及其時代意義〉,《中國文化月刊》第173期,1993年3月。
18.趙惠芬:〈明代思想家陳獻章著述版本介紹〉,僑光學報12期,1994年9月。new window
19.熊琬:〈明代理學與禪學〉,《國文天地》第7卷第2期,1991年7月。new window
20.熊琬:〈明代理學與禪學〉,《國文天地》第7卷第2期,1991年7月。new window
21.鄭宗義:〈明儒陳白沙學思探微──兼釋心學言覺悟與自然之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5期,1999年9月。new window
22.劉振維:〈從曹月到陳白沙-略論明初心學的緣起與發展〉,《哲學雜誌》第14期,1995年11月。
23.潘振泰:〈明代江門心學的崛起與式微〉,《新史學》第7卷第2期,1996年6月。new window
24.謝錫金:〈從陳獻章教育思想看看香港教育和課程改革〉,僑港新會商會會刊,2000年4月。
25.鍾彩鈞:<吳康齋生活與學術>,《中研院文史研究集刊》第十期,1997年3月。new window
26.魏宗禹:〈陳獻章思想與明代思維發展簡論〉,《開封大學學報》第十二卷,第四期,1998年12月。
四、英文參考著作
1. Martin Heidegger, 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2. Edmund Husserl, 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0)
3. Edmund Husserl, Formal and transcendental logic, (Martinus Nijhoff, 1978)
4. F. Fraser Darling, “Man’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nvironment,” in F. J. Ebling, ed., Biology and Ethics, Symposia of the Institute of Biology, No.18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69).
5. The Search for Mind Ch’en Pai-sha, Philosopher-Poet PAUL YUN-MING JIANG,1980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Kent Ridge, Singapore .
6. Arne Naess,The Shallow and The Deep,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Inquiry,1973.
7. Arne Naess;Ecology ,Community and Lifestyle,(Cambridge,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8. Robert Bocock:Hegemony(London:Tavistok Publication,198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