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國家安全的危機管理-以活動管理模式探討三類危機
作者:蘇恒宗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延輝
蘇進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國家安全危機危機管理國土安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8
論文提要內容
對於危機的研究,最早起於公共管理領域,在冷戰時期則集中在「危機處理」範圍,主要在避免核戰發生。1980年初,美國開始重視「危機管理」工作,並以聯邦危機管理局(FEMA)負責減災與後果管理的工作。1989年Nunamaker 等人提出組織危機管理的活動模式,將危機視為一個整體活動的流程,結合危機的發展階段,清楚描述危機發生的狀況,以及所須處理的工作項目與內容,然其活動模式仍缺乏完整的流程與生命活體的核心概念。
筆者乃整合美國「911事件」後的國家安全危機管理活動理念、FEMA的階段管理模式與路易斯.康佛(Louis Comfort) 的策略管理模式之優點,並以生物活體感官器官「看得見、說得通、動得了」的動力概念,整理出國家安全的危機管理活動模式。這個模式的主體內容,包括危機管理的三個主要活動階段(危機爆發的前、中、後)及一個危機管理的總計劃。
藉由這個模式,筆者用以觀察包括美國「911事件」後的國家安全危機管理活動,以及我國政府在1996年台海危機、1999年921地震、2003年SARS危機的整體危機管理活動流程;並從政府的每一項危機管理活動中,去檢視其每項作為的得失利弊。其次,這個模式的作用,也具指導性與指標性意義,所謂指導性意義,意指它可以作為指導政府做好國家安全危機管理的工作;而所謂指標性意義,意謂政府的危機管理活動,乃可以此標準作為國家安全危機管理的典範。
最後,本研究認為,在全球化趨勢與資訊時代裡,多元化的危機年代業已來臨,政府必須用「綜合性」的安全觀念,來解決國家安全之問題。因此,運用國家安全危機管理活動的模式概念,來發展「國土安全防衛」之目標,才能為我們美麗的家園-台灣,量身訂做一個屬於本土的「國土安全防衛網」。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丁學良(2004),〈應對SARS危機的三種體制:強制、法制、弱制〉,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第5卷第4期,頁1-32。new window
丁渝洲口述、汪士淳撰寫(2004),《丁渝洲回憶錄》,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中華戰略學會專稿(2002),〈我國動員戰力之檢討與策進〉,中華戰略學刊(台北),第91期(夏),頁45-82。
王一飛等箸,《消防安全管理概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
王世塗(1996),〈試評論我國之國家安全體制〉,國防雜誌(台北),第11卷第8期,頁36-47。new window
王鑫(1984),《台灣的地形景觀》,台北:渡假村出版社。
王俊南(2003),〈我國國家安全與兩岸危機管理機制之探討〉,國防雜誌(桃園),第18卷第8期,頁43-57。new window
王壽山(2000),〈軍事革命與國軍聯合作戰〉,國防雜誌(桃園),第16卷5期,頁1-54。new window
尤正才(2002),《我國國家安全會議憲政定位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富元(2003),〈從非典型肺炎看台灣災難學術的發展方向〉,國家衛生研究院簡訊(台北),第8卷第4期,頁5-12。
包宗和(1996),〈從中共文攻武嚇看兩岸問題的癥結〉,政治科學論叢(台北),第7期,頁305。
丘昌泰(2000),《災難管理學-地震篇》,台北:元照出版社(初版)。
司馬遼太郎(1995),〈生為台灣人的悲哀〉,《經營大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
田習如(2003),〈台灣最可怕的教訓是不記取教訓〉,財訊(台北:社會篇),6月號,頁136-141。
朱愛群(2002),《危機管理:解讀災難謎咒》,台北:五南。
朱延智(1999a),《小國軍事危機處理模式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朱延智(1999b),《搶救台灣:小國危機處理》,台北:時報文化。
朱景鵬(2002),〈構建中華兩岸秩序:全球化現象與本土化發展的省思〉,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台北),第33期,頁181-184。
朱蓓蕾(2001),《兩岸關係發展與治安》,內政部警政署編,警政白皮書(2001年版),台北:內政部警政署。
朱蓓蕾(2003),〈兩岸交流衍生的治安問題: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之概念分析〉,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6卷第5期,頁21-53。new window
朱蓓蕾(2004),〈全球化下中共安全觀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桃園),第34卷第4期,頁125-146。new window
江啟臣(2001),〈全球化與國家在政治經濟上之角色:舊劇本與新爭論〉,國際關係學報(台北),第16期,頁1-26。new window
行政院各有關機關(2003),《兩岸「直航」之影響評估》,台北:行政院陸委會編印。(未出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1998),《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第2冊)。
汪士淳、梁王芳、劉在武、王超群合著(2000),《第一時間-慈濟、國軍、北市府、台積電921危機應變實錄》,台北:天下文化。
李人岳(2004),《我國災害應變體系之研究(2000-2003):以決策的觀點分析》,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宗勳(1999),〈危機管理與戰略思維〉,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中央警察大學學報(桃園),第34期,頁105-134。
李宗勳(2000a),〈我國救災體系整建及運作功能之研究-以九二一地震為分析對象〉,中央警察大學學報(桃園),第36期,頁117-144。new window
李宗勳(2000b),〈重建我國救災體系及運作流程之研究〉,研考會月刊(台北),第24卷第1期,頁70-83。。
李宗勳、章光明(2004),〈反恐怖危機管理之新視野與跨域機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桃園),第35卷第2期,頁17-48。new window
李建良(2003),〈從正當法律程序觀點透析SARS防疫相關措施〉,台灣本土法學雜誌(台北),第49期,頁86-95。
李明亮(2003),〈非典型委員會-防SARS委員會實錄〉,衛生報導(台北),第115期,頁24-27。
余康寧(1991),《危機管理研究-政策設計面之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康寧(1994),〈危機管理研究-政策設計面之探討〉,中國行政(台北),頁35-52。
吳俊鴻(2002),《建構台灣地區整合性災害防救體制之研究-以總體戰略理論觀點》,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吳宜蓁(2004),〈SARS風暴的危機溝通與現階段宣導策略檢視:以台灣政府為例〉,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第5卷第4期,頁107-150。new window
吳再居(2000),〈我國災害防救組織之探討〉,研考雙月刊(台北),第24卷第5期,頁69-74。
吳俊傑(1999),〈颱風災害〉,科學月刊(台北),第30卷第8期,頁635-639。
吳耀庭(2000),〈台灣環境保護問題研究〉,三民主義學報(台北),第20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編印,頁173-189。
吳福生譯,Robert R. Leonhard著(1999),《資訊時代的戰爭原則》,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呂亞力(1991),《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何頻(1995),〈兩岸關係以誰的意志為轉移〉,《解放軍攻打台灣》,台北:明鏡出版社(2版)。
邱強口述,張慧英撰述(2001),《危機處理聖經》,台北:天下文化公司。
官政哲(2003),〈抗疫之危機處理-WHO之警告與反應模式〉,警光(台北),第563期,頁40-43。
彼得.聖吉(Peter M.Senge)著,郭進隆譯(2002),《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林中斌(1999),《核霸-透視跨世紀中共戰略武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林水波(1999),《公共政策新論》,台北:智勝文化。
林吉郎(1996),〈後冷戰時期「危機管理」應用之研析〉,國防雜誌(台北),第12卷第10期,頁16-25。new window
林吉郎(2002),〈我國國家安全與危機管理:整合性緊急管理政策與機制〉,國防雜誌(桃園),第17卷第9期,頁87-105。new window
林正義(1993),〈危機處理的原則與技巧〉,國策雙週刊(台北),收錄於楊志恆等著,《台灣的國家安全》,台北:國策研究院編印,頁104-148。
林正義(1996a),〈國家安全會議定位及功能調整芻議〉,台北:國家發展論壇,第2期,頁2-4。
林正義(1997),〈1995-1996年台海危機:美國國會的反應〉,1995-1996中美關係專題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頁161-165。
林碧炤(1999),〈台灣的綜合安全〉,戰略與國際研究(台北),第1卷第1期,頁1-15。
林哲夫(2002),台灣國家和平安全研究協會策劃,《全民國防與國家安全》,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志峯(2004),〈九一一事件後小布希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中華戰略學刊(台北),秋季刊,頁101-127。new window
林永和(2000),〈台灣九二一集集大地震〉,風險管理季刊(台北),第3期,頁1-24。
林文程(2001),〈預防外交與台海兩岸關係〉,戰略與國際研究(台北),第3卷第1期,頁38-59。
林佳谷(2001),〈縱談全球化〉,工業安全衛生月刊(台北),第149期,頁1-30。
林佳龍(2000),〈台灣半總統制的缺失與改革-論總統、閣揆與國會的三角關係〉,收錄於《「憲政體制與政黨政治的新走向」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與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舉辦,頁4。
林佳龍(2002),〈兩岸加入世貿組織和三通後的國家安全問題〉,國防雜誌(桃園),第17卷第8期,頁80-84。new window
林嘉誠、朱浤源(1992),《政治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
林昇德(2000),《我國緊急災難管理機制建立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鐘沂(2001),《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周世雄(1994),〈歐安會議之預警系統、衝突防制與危機管理〉,美歐月刊(台北),第9卷第11期,頁85-97。
周煦(1993),〈聯合國與國際政治〉,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易君博(1990),《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段家鋒、孫正峰、張世賢等合編(1992),《論文寫作研究》,台北:三民書局。
孫本初(1996),〈危機管理策略之探討〉,人事行政月刊(台北),第22卷第6期,頁17-29。
孫志鴻、朱子豪、蔡博文、林峰田、王聖銘、詹仕堅、謝奇峰(2000),〈災害管理決策支援系統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災害防救學報(桃園),第1期,頁1-28。new window
孫曼蘋(2000),〈921地震政府體系資訊傳佈之初探〉,台北:新聞學研究,第62期,頁165-170。new window
海基會經貿處整理(2003),〈政府因應SARS疫情相關防疫管制措施〉,兩岸經貿月刊(台北),第136期,頁2-7
翁耀南(2004),〈建構台灣邊境保護整合遠景-美國成立國土安全部之思考〉,今日海關(台北),第30期,頁28-33。
高政昇(2001),〈兩岸共同合作打擊犯罪之探討〉,2001年犯罪防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頁1-25。
梁亞文、周思源、洪錦墩(2003),〈SARS危機後之防疫省思〉,台灣醫界(台北),第46卷第8期,頁353-355。
梁杏绢(2002),《我國緊急應變體系整建之研究-以921地震為例》,南投: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瑜真、施金水(2003),〈從傳染病防治看台灣加入WHO的重要性〉,全國健康保險雙月刊(台北),第38期,頁19-21。
許瑜真(2003),〈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防疫因應措施〉,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台北),頁14-19。
陳欣之(2003),〈國際安全研究之理論變遷與挑戰〉,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第4卷第3期,頁1-38。new window
陳延輝(2005),《德國的分合-兩德接近政策的形成與實踐》,台北:開拓出版有限公司。
陳佩修(2004),〈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國土安全任務與反恐聯盟建構:兼論對東南亞安全情勢的影響〉,全球政治評論(台北),第5期,頁93-114。new window
陳勁甫、莊耀成(2005),〈美國成立國土安全部後國內緊急應變組織與機制之探討〉,中華戰略學刊(台北),春季刊,頁145-175。new window
陳國彥(2000),〈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的國際救援活動〉,台灣文獻(台北),第51卷第1期,頁155-177。new window
陳明通(2005),《民主化台灣新國家安全觀》,台北:先覺出版社(初版)。new window
陳愛娥(2004),〈疾病控制的憲法問題-以我國政府在SARS事件中的應變措施作為反省基礎〉,月旦法學雜誌(台北),第105期,頁32-44。
陳德昇(2004),〈兩岸SARS危機管理比較-政經面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第5卷第4期,頁71-106。new window
陳詩武(1993),《從全民國防理念建構平戰合一的動員制度》,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
陳耀祖(2003),〈從全球化的觀點看非典傳染病〉,亞洲研究(台北),第48期,頁27-54。new window
陳雙環(2004),《當前中華民國反恐對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台麟(1993),《各國危機處理組織及其運作》,台北:行政院研考會編印。
張中勇(1992),〈危機與危機處理之研究-一個研究概念與理論的分析〉,中央警官學校警學叢刊(桃園),第23卷第2期,頁137-158。new window
張中勇(1995),〈國安會、局的角色定位與功能調整〉,收錄於楊志恆等箸,《台灣的國防安全》,台北:業強出版社,頁100-101。
張中勇(2001),〈台灣海峽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之評估〉,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台北),第3卷第4期,頁1-35。
張中勇(2003a),《現行災害防救體系結合民防與全民防衛動員機制之相關研究案》,台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委託研究期末報告。
張中勇(2003b),〈美國「九一一」事件後國土安全作為對台灣安全的啟示〉,新世紀智庫論壇(桃園),第21期,頁59-82。
張中勇(2003c),〈「911」事件後美國國土安全政策之思考〉,警學叢刊(桃園),第33卷第6期,頁1-68。new window
張國城(1999),〈從九二一震災檢討國軍危機處理動員機制〉,新世紀智庫論壇(台北),第8期,頁31-36。
張溯(2003),〈對我國災害防救工作之反思〉,現代民防(台北),第100期,頁84-87。
曹瑞泰(2005),〈化危機為利機:成功的菁英之學〉,台北市:文英堂。
連經宇(2000),〈我國建立災害防救管理體系之初探研究〉,理論與政策(台北),第14卷第3期,頁137-156。new window
黃光宏(2003),〈由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論生物戰防護〉,陸軍步兵學術季刊,第209期,頁1-40。
黃新福(1992),《危機管理之研究-從組織層面來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榮村(2000),〈災後重建的政策性議題〉,理論與政策(台北),第14卷第1期,頁157-172。new window
黃茂嘉(2004),〈民防組織災害搶救及支援軍事作戰之研究〉,國防雜誌(桃園),第19卷第7期,頁104-116。new window
黃季敏、張建興(2000),〈我國災害防救體系之探討〉,收錄於第一屆全國災害危機處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頁1-37。
黃嘉華(2000),〈九二一地震對國內經濟之影響〉,台灣經濟金融月刊(台北),第36卷第6期,頁38-58。
曾祥穎譯,比爾.歐文斯(Bill Owens)、愛德華(Edward Offley)著(2002),《軍事事務革命-移除戰爭之霧》,台北:麥田出版。
童振源(2002),〈台灣對於大陸在1995-96年及2000年武力威脅的反應〉,中國事務(台北),第9期,頁71-89。
彭素玲(1999),〈九二一大地震對台灣經濟實質面影響之評估〉,經濟前瞻(台北),11月號,頁46-49。
彭光謙、陽明傑、魯石等著,《中國為什麼說不? 》,香港:新天地。
喬良、王湘穗(1999),《超限戰-對全球化時代戰爭與戰法的想定》,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詹中原(1990),〈美國政府之危機管理:組織發展與政策架構〉,美國政策月刊(台北),第5卷第5期,頁96-105。
詹中原(2004),《危機管理:理論架構》,台北:聯經。
詹中原、吳彣雪(2003),〈整合的危機管理體系:以九二一震災為例〉,研智論壇月刊(台北),第25期,頁20-30。
鄒景雯(2001),《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楊志誠(2003),〈兩岸新情勢下我國內部國家安全之探討〉,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台中),第6期,頁243-277。new window
楊大羽、張晉榮、賴奎魁(2003),〈嚴重非典型呼吸道症候群形成的管理典範轉移〉,J Taiwan Emerge Med(Taipei),Vol6.No1,頁61-66。
楊國樞等(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冊)》,台北:東華書局出版。new window
楊瑪利(1996),〈台灣環境總體檢〉,天下雜誌(台北),6月號,頁90-96。
萬仞(1995),〈國家安全新論-再檢討與新思維〉,國防雜誌(桃園),第10卷第9期,頁3-15。new window
廖訓詮(1999),〈危機管理理論及分析之概述〉,立法院院聞(台北),第27卷第12期。(本文轉載自88年度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中高層主管培訓班出國專題研究報告)
廖又生(2004),〈論SARS引發之法律問題〉,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台北),第10卷第1期,頁1-10。
熊光華、陳亮全(2000),〈我國災害防救法(草案)之立法理論概念與內容架構之探析》,收錄於第4屆全國防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內政部消防署,頁3-11。
閻中原、林政彥、葉明功(2003),〈某醫學中心SARS風暴應變作為案例〉,醫務管理期刊(台北),第4卷第2期,頁107-123。new window
蔡瑋(1996),〈第三次台海危機:美國、台灣、中共的三角互動〉,東亞季刊(台北),第27卷第6期,頁30-47。new window
蔡進雄(1998),〈組織危機管理策略〉,人力發展理論與實務月刊(台北),第57期,頁52-59。
鄭紹春(2001),〈我國災害防救機制不彰原因剖析〉,看守台灣(台北),第3卷第4期,頁31-33。
鄭麗香(2004),〈從永續發展的觀點探討台灣環境保護管制與環境品質〉,化工資訊與商情,第15卷,頁37-47。
劉世林(2005),〈國土防衛,homeland defense〉,日新(台北),第5期(副署長專欄),頁5-8。
劉廣華(2004),〈論中共可能犯台模式與我國因應之道〉,全球政治評論(台北),第6期,頁75-96。new window
劉復國(1997),〈台灣「國家安全」內涵擴大之必要性〉,國家政策雙週刊(台北),第173期,頁2-4。
劉復國(1999),〈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亞太安全概念適用性之檢討〉,問題與研究(台北),第38卷第2期,頁1-22。new window
劉智淵(2003),〈SARS風暴-台灣防疫總動員〉,衛生報導(台北),第113期,頁26-30。
劉麗雯、邱瑜瑾、陸宛蘋(2002),〈九二一震災的救災組織動員與資源連結〉,中國行政評論(台北),第12卷第2期,頁139-178。new window
賴松岡(2003),〈從SARS經驗探討我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問題〉,全國律師(台北),10月號,頁37-54。
盧台生、張寬勇合著(2004),〈因應國軍常後分立建構機制契機整合國土救災網〉,憲兵半年刊(台北),第59期,頁4-22。
鍾從定(2003),〈政府的危機管理〉,檔案季刊論著(台北),第2卷第4期,12月號,頁99-113。new window
鍾起岱(2001),〈集集大地震災後重建機制的建立〉,研習論壇月刊(理論與實務)(台北),第8期,頁43-48。
鍾堅(1999a),〈我國民防工作之檢討-儘速成立中央專責機構,平戰結合以支前安後〉,新世紀智庫論壇(台北),第8期,頁28-30。
鐘堅(1999b),〈共軍犯台能力與作戰方式之研究〉,收錄於《民國一百年敵情威脅評估論文集》,陸軍89年第一次軍事學術研討會(桃園),1999年11月2日。
韓應寧譯(1987),《危機管理》,台北:天下文化。
韓毓傑(2001),〈從法的觀點論全民防衛動員與國家安全之關係-兼評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草案〉,收錄於全民防衛動員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後備動員管理學校主辦(台北),頁5-1~5-35。
魏鏞(1971),《社會科學的性質與發展趨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羅正南(2002),〈九二一震災事件與美日兩國在震災事件中軍隊使用之比較與研究〉,軍法專刊(台北),第48卷第10期,頁46-61。new window
羅慶生(2002),《國防政策與國防報告書》,桃園:揚智文化。
羅慶生、許競任合著(2004),《國家安全概論》,台北:全華科技圖書。
譚溯澄(1978),〈政治科學與國家安全政策分析〉,問題與研究(台北),第18卷第1期,頁1-29。new window
蘇進強(2003),《全球化下的台海安全》,台北:揚智文化。
蘇瑞勇(2003),〈後SARS時代台灣醫療體系的省思〉,J Taiwan Emerge Med.(Taipei) Vol 6. No 1,頁52-56。
顧崇廉(2003),〈不對稱戰與近代軍務革命〉,國防雜誌(桃園),第18卷第11期,頁82-88。new window
羅傑.克里夫,謝豐安譯(2001),《中共商用科技的軍事潛力》,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頁24-25。
Alan C. Isaak(伊薩克),朱堅章譯(1991),《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幼獅文化。
Anthony Giddens(季登斯),鄭武雄譯(2001),《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台北:聯經出版社。
Bobert Nisbert(尼斯本),徐啟智譯(1991),《西方社會思想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Jack Kammer(肯美),力寰譯(1998),〈21世紀之戰場指管系統〉,收錄於資訊作戰譯文彙輯(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頁292。
Otto Lerbjnger(歐特),于鳳娟譯(2001),《危機管理》,台北:五南書局。
Robert L. Pfaltzgraff Jr. and James Dougherty(羅伯特等人), 胡祖慶譯(1995),《國際關係理論導讀》,台北:五南書局。
貳、英文部分
Buchan, Alastair(1979),“Crisis Management”, in Coral Bell,Crisis Diplomacy, Strategic Thought in the Nuclear Age(Baltimore,MD: John Hopkins) , pp. 28-35.
Boutros, Ghali (1992), “Agenda for peace: Preventive Diplomacy, peace-making and peace-keeping”, New York: The United Nations, pp.45-46.
Charles, McCelland(1977),“Crisis and Threat in the International Setting: some rational Concept,” quoted from, Michael Brecher, “Toward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Crisis, Behavi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21,No.1.pp.53-75.
Comfort, K. Louise (2002), “Governance under Fire: Organizational Fragility in Complex Systems,” Governance Public Security, Campbell Public Affairs Institute.pp.20-22.
David, A. Mcentire, Christopher Fuller, Chad W. Johnston, and Richard Weber (2002), “A Comparison of Disaster Paradigms: The Search for a Holistic Policy Guid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62, No.3, pp.28.
Dutton, Jane E(1986),“The Processing of Crisis and Non-crisis Strategic Issu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Vol.23, No.5, pp.8-10.
Davenant, R.A. and MacMillan, Ian C. (1990), “Crisis and Content of Managerial Communications: A Study of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op Managers in Surviving and Falling Fir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35, pp.634-657.
Edward, L. Morse(1973),“Crisis Diplomacy,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 cited in Raymond Tamter and Richard H. Wlman, Theory and Polic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inceton),pp.25-30.
Edward, Mickolus(1977),“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errorism,” in Terrorism: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ed. Yonah Alexander and Marxwell Finger(New York: McGraw Hill),pp.206-269.
Fink, Steven.(1986), “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for Inevitable”.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pp2-8.
Glenn, H. Snyder and Paul Diesing(1977), Conflict Among Nations: Bargaining, Decision Making and System Structure in International Crisi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p.10-15.
Godschalk, David R (1991)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Hazard Management.”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for Local Government, edited by Thomas E. Drabek and G. J. Hoetmer,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Ci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pp.1-145.
Harry, Harding(1993),“ Prospect for Cooperative Security Arrangement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 Studies, Vol. 13. No.3 (fall), pp. 29-41.
John, W. Garver(1997), Face Of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pp.125-126.
Mitorff, I.I. & Will Mcwhinney(1990),”Crisis Creation by Design.” In Fred Massarik ed., Advances in Organization Develpoment, Vol.1,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Co, pp.107.
Michael, Brecher and H.B. Yehuda(1978),“System and Crisi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pp.25-37.
Michael, S. Lund (1995), “Underrating Preventive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Vol.74. No.4, pp.162.
Mileti, Dennis S.(1999), “Disasters by Design: A reassessment of Natural Hazard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Joseph Henry Press,pp.26-30.
Mcentire, D.A. (2000), “Sustainability or invulnerable Development? Proposals for the Current Shift in Paradigms.” Australi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pp.272-273.
Nunamaker, J.F. Jr., Sue, W.E., & Chen, M. (1989), “Organiz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s: Planning for Intelligent Ac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Vol.5, No.4, pp.7-32.
Oran Young(1967), The Intermediate:Third Parties in International Crisis(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p.7-11.
Pauchant, T.C. & I.I. Mitroff(1992),”Transforming the Crisis-Prone Organization: Preventing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Tragedi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p.10-15.
Reilly, A.H. (1987), “Are Organization Ready for Crisis? A Managerial Score-board”,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Vol. 22, No.3, pp.36-88.
Rosenthal, U. Charles, M.T. & t'Hart(1989), “The Bureau-politics of Crisis Management."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 69, pp.10.
Ram’ee, John (1987), “Crisis Management: Looking for The Warring Sings” Management Solutions, January, pp.5-11.
Rogert S. Billings, Thomas W. Miburn & Mary Lou Schaalman(1988),”Model of Crisis perception: A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alysi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25.pp.300-305.
Shrivastava, Paul and Mitroff, I.I.(1987),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Corporate Crisis.”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spring, pp.5-11.
Seeger, M.W. Sellnow,T. L. & R.R. Ulmer (1998),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 Yearbook, No.21, pp.231-275.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1994), “Redefining Security: The Human Dimension,”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New York: United Nation) pp.230-234.
Wiener, Anthony J. & Herman Kahn(1962),Crisis and Arms Control (New York: Hudson Institute), cf. Alistair Buchan, Crisis Management (France: Atlantic Institute), pp.10-12.
Weick, Karl E.(1988),”Enacted Sense making in Crisis Situ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Vol.25, No. 4, July, pp.305-317.
Wisenblit, Joseph Z (1989), “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Among U.S. Corporation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a Proposed Framework.” Sam Advance Management Journal, (spring), pp.31-41.
William S. Lind, Keith M. Nightingale, John Schmidt, ET al(1989), “The Changing Face of War: into the Fourth Generation” Military Review, vol.69, No 10, pp.2-1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