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書寫郭松棻:一個沒有位置和定義的寫作者
作者:簡義明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萬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郭松棻保釣運動現代主義現世性Kuo Sung-FenDefense Movement of Tiao-yu Tai Islands Sovereigntymodernismworldlin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9)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38
這份關於郭松棻的研究,副標題是:「一個沒有位置和定義的寫作者」,它指出了郭松棻文學的意義和精神。在客觀條件上,他不是很容易被現有的台灣文學研究給標定位置,劃入流派與社群;在主觀意志上,他的文學與思想精神,有著一種對「無法定義」、「拒絕位置」的認知與精神向度,當我們真正深入到他一生的知識追尋、獻身保釣運動的毅力與態度、小說書寫的反省與實踐精神時,終究會明瞭,真正深刻的心靈是不容易、也拒絕被簡單分類與劃位的。
在上述問題意識之下,本論文以六章進行書寫: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研究的問題意識,對現有研究成果進行反思與討論,並進而審視,台灣文學研究當前所面臨的「國族計畫」和「學術商場」的結構性問題,然後,以薩依德為例,我想從他身上吸取更有生命力的論述態度與實踐力量,事實上,我想借薩依德來提出的並不是一種體系、或一套理論,恰恰相反,它是一種反體系、反主導性論述的觀念,借用薩依德的詞彙,是所謂「現世性」(worldliness),這種精神事實上才是貫穿他一生的學術與志業的核心,帶著這樣的態度,薩依德希望我們能夠「航向他者」。
第二章為「學術與行動主義:知識份子的言說與實踐」,首先,我試著把郭松棻放在1960年代全球基進青年世代的感覺結構裡,受到越戰、搖滾樂與學生運動浪潮洗禮的郭松棻,彼時正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攻讀博士,剛好在1970年代初期遇上「釣魚台事件」,這種歷史的偶然卻是改變了作家的一生,於是,郭松棻將啟蒙他思想的沙特哲學,放大了「介入」這個觀念的意涵,他將彼時的行動上接到「五四運動」的啟蒙論述裡,左手寫文論,右手高舉著在街頭演講,但這場烏托邦的建構,結局終究是幻滅。1974年的「祖國」之行,徹底撼動了郭松棻對「社會主義」中國的幻想,但這階段的他並未對馬克思主義灰心,他認為是執行和思想的問題。所以,在這之後,他用心苦讀西方哲學、社會學、左翼思想等艱澀書籍,沙特依舊是他融會這一切的主要線索。但我認為,郭松棻即使是在梳理西方學術的議題,或者分辨沙特和卡繆論戰雙方的孰是孰非,或者翻譯馬克思主義者的論著,都還是指向他永不放棄的烏托邦,亦即中國(包括台灣和大陸)社會的正義可能和幸福想望。
第三章為「文學觀念的生成與辯證」,從一個獻身的行動者走向安靜的書寫者之前,我用這一章做為理解的橋樑,將郭松棻在不同時期的文學觀念做一些梳理與辯證,郭松棻對於「什麼是文學?」這個問題的看法並非一成不變的,如果我們將他在不同階段涉及「文學」的文獻置放在作家生命史的脈絡中加以審視的話,會發現一段「建立」與「推翻」相互更迭的過程,也因為這樣的過程,我們才能更加逼近與理解,郭松棻是如何艱辛地推開層層疊疊的框架與意識形態,將那些政治的和革命的大敘述瓦解,進而以餘生的專注和努力,在文學的範疇裡,致力於精神的自由與超越。
第四章為「記憶、存有與歷史想像」,本章主要是透過郭松棻再現「記憶」的幾種關懷,對他的小說寫作進行綜觀的分類與細部的解讀,接著,再從他幾個關乎歷史想像與存有召喚的文本,試著去理解,郭松棻是怎樣藉由書寫抵抗大寫的歷史,保留住敗者的生命意義,創造出文學的精神空間。
第五章為「敘事、語言和現代主義再思考」,本章先分析了福樓拜對郭松棻在視覺敘事和小說語言風格上的影響;接著,在1990年代後,胡蘭成的思想和文體也變成郭松棻小說寫作的摹寫對象,這些美學與形式層次的分析,是以往的郭松棻研究較少觸及的面向;最後,則是藉由郭松棻的案例,反思當前台灣文學界對「現代主義」研究的認識侷限和可能缺失。
第六章為「結論」,總結本論文的貢獻與限制,並指出日後可繼續延伸和擴展的研究方向。在目前後殖民與後現代相互競奪文化領導權的時空底下,現代主義已經成為歷史足跡了嗎?還是,它依舊有可能提供我們一種往前追尋的態度和方案?薩依德提醒我們要「航向他者」,郭松棻的實踐軌跡與書寫關懷也在提醒著我們,現有的台灣文學研究在追求「史」的框架這種邊界意識,和「典律」的追尋這種根源歸屬的過程中時,要時時檢視自身的排他與暴力成分,郭松棻的文學精神所應許的遠方,不是一個位置,不是一種定義,而是一種解消、自由與希望的可能。
This is a study about Kuo Sung-Fen. The subtitle is, “A Writer without a Position and a Definition”, which points out the meaning and spirit of Kuo’s writing. Current Taiwanese literature study found it difficult to pinpoint Kuo’s position, or to categorize him in any literary society. In fact, Kuo’s writing and thoughts had originally resisted to be defined and positioned in anyway. When digging deeper into Kuo’s life, which includes his continuous pursuing of knowledge, devotion to “Defense Movement of Tiao-yu Tai Islands Sovereignty”(保釣運動), and self-reflection in novel writing, we can finally conclude that a truly profound mind is not to be simply labeled.
This dissertation has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brings in the research problem by critically analyzing the related current studies. It points out that the field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study is encountering two structural problems: ideology of nationalism and capitalism of academia. Further, I juxtapose Kuo’s work with Edward Said’s lively attitude in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What I adopted from Said is not a system or a theory. On the contrary, I adopted his concept of anti-system and anti-hegemony. In Said’s word, it is “worldliness,” a core concept that guided Said’s work throughout his life. With this attitude, Said wanted us to “sail to the other”.
The second chapter “Academic Works and Activism: Intellectuals’ Thoughts and Practices” pictures Kuo in the progressive 1960 era. The Vietnam War, Rock ‘n’ Roll music, and student activism had greatly influenced Kuo, who at the time was a doctoral student in U.C. Berkeley. It was then the70s’“ Defense Movement of Tiao-yu Tai Islands Sovereignty” completely changed his life. Applying Jean-Paul Sartre’s philosophy, Kuo expended the concept of engagement and connect such activism with “The May Fourth Movement”(五四運動)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He wrote about his idea and at the same time spoke out on the street. But, his Utopian ideal was eventually crashed.
A trip to the “motherland,” Kuo’s fantasy toward a socialist China was completely shaken. However, he did not lose confidence in Marxism. He believed that it was the ways of thinking and executing that caused the problem. Thus, he later immersed himself in Western philosophy, sociology, and left-wing thoughts. Above all these, Sartre’s philosophy was still the main guideline of his intellectual exploration. Nevertheless, I argue that all of Kuo’s actions, such as dealing with issues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alyzing Sartre and Camus’s debates, and translating Marxists’ writings have ultimately pointed to his Utopia—a social justice in China (including both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nd a happier life for its people.
The third chapter, “The Emergence of Literary Concepts and Dialogue” provides a context for Kuo’s transformation from a devoted activist to a writer. It analyzes Kuo’s literary concepts in his various life stages. For Kuo, the explanation of “What is literature?” was not always the same. His text related to “literature” was a repetitiv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This helped us to understand how Kuo had struggled to push away layers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s and ideologies, decomposed the grand narratives of politics and revolution, and then spent the rest of his life to concentrate on freedom in literature.
The fourth chapter, “Memory, Existence, and Historical Imagination” dealt with issues of memory in Kuo’s novels. From some of his texts regarding historical imagination and meaning of existence, I attempted to identify how Kuo fought against the historical “grand narratives” through his writing, in which he preserved the historical “loser’s” meaning of existence.
The fifth chapter, “Re-thinking Narratives, Language, and Modernism” analyzes that Flaubert had influenced Kuo’s visual narrative and style of novel language. Later, Hu Lan-Cheng’s thoughts and writing style also became Kuo’s novel writing example after the 1990s. Lastly, I used Kuo’s case as an example to reflect on the limited understanding and possible shortcomings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study on “modernism”.
The sixth chapter “Conclusion” states the contribution and limit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t also points out related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As colonialism and postmodernism are fighting for the cultural leadership of this age, has modernism already become a history or still provides certain valuable attitude and direction? Said reminded us to “sail to the other.” Kuo’s writing and activism also prompted current Taiwanese literature study not to focus solely on pursuing fundamentalism. We have to also examine the intentions of excluding the others and the elements of violence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What Kuo’s literary spirit promised is not a position or a definition but a hope for freedom and liberation?
參考書目

一、郭松棻文本(如用筆名發表,另外註記在文本後)

1958,〈王懷與他的女人〉,《大學時代》10期,頁23-24。
1961,〈沙特存在主義的自我毀滅〉,《現代文學》9期,頁5-28。
1964,〈這一代法國的聲音——沙特〉,《文星》76期,頁16-18。
1966,〈大台北畫派1966秋展〉,《劇場》7、8合期,頁218-224。
1968,〈文學與風土病〉(乙龠欠),《大學》(美國)1卷4期,頁10-11。
1970,〈中國近代史的再認識〉,《大風通訊》(美國)手稿。
1971a,〈阿Q與革命〉(鐵曇),《盤古》(香港)36期,頁32-33。
1971b,〈當頭棒打自由主義者〉,《戰報》(美國)1期,頁17-21。
1971c,〈「五四」運動的意義〉,《戰報》(美國)1期,頁56-60。(收入《春雷聲聲:保釣運動三十週年文獻選輯》,頁314-317。)
1971d,〈組織學生法庭 展開人權保障運動〉(賀靈),《戰報》(美國)2期,頁24-26。
1971e,〈打倒博士買辦集團!〉(羅龍邁),《戰報》(美國)2期,頁40-48。(收入《春雷聲聲:保釣運動三十週年文獻選輯》,頁269-289。)
1971f,〈台獨極端主義與大國沙文主義〉(簡達),《戰報》(美國)2期,頁52-59。(收入《春雷聲聲:保釣運動三十週年文獻選輯》,頁206-223。)
1971g,〈三種中國人,一種前途〉(龍貫海),《柏克萊快訊》(美國)。
1972a,〈保釣運動是政治性的,也是民族性的,而歸根結底是民族性的〉(簡達),《東風》(美國)1期,頁4-6。
1972b,〈台灣的前途〉(心台),《東風》(美國)1期,頁28-29。
1972c,〈揭穿國民黨所謂「聯俄阻共」的陰謀〉,《盤古》(香港)46期,頁11-15。
1972d,〈五一五前夕的感言〉(胡飛),《柏克萊快訊》(美國)9。
1972e,〈拆穿「小市民」的假面具〉(羅龍邁),《柏克萊快訊》(美國)10。
1972f,〈有關「台灣人民」部份〉,《通訊一號》(美國)。
1972g,〈把運動的矛頭指向台灣〉(簡達),《東風》(美國)2期,頁4-7。
1972h,〈處變大驚下的一劑定心丸:駁「小市民心聲」〉(羅龍邁),《東風》(美國)2期,頁14、35。
1973a,〈談三反運動〉(簡達),《東風》(美國)4期,頁14-15、25。
1974a,〈談談台灣的文學〉(羅隆邁),《抖擻》(香港)1期,頁48-56。
1974b,〈戰後台灣的改良派〉(簡達),《東風》(美國)5期,頁2-5。
1974c,〈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1(羅安達),《抖擻》(香港)2期,頁1-10。
1974d,〈蓋世比——美國七十年代的英雄典型?〉(張澍),《抖擻》(香港)5期,頁12-17。
1977a,〈從「荒謬」到「反叛」——談卡謬的思想概念(一)〉(李寬木),《夏潮》2卷5期,頁18-22。
1977b,〈自由主義的解體——談卡謬的思想概念(二)〉(李寬木),《夏潮》2卷6期,頁15-20。
1977c,〈冷戰年代中西歐知識人的窘境——談卡謬的思想概念(三)〉(李寬木),《夏潮》2卷7期,頁7-9。
1977d,〈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2(羅安達),《抖擻》(香港)23期,頁1-10。
1977e,〈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3(羅安達),《抖擻》(香港)24期,頁1-6。
1978a,〈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4(羅安達),《抖擻》(香港)26期,頁1-12。
1978b,〈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行動中的列寧主義〉5(羅安達),《抖擻》(香港)27期,頁1-17。
1978c,〈國家對社會〉(翻譯Santiago Carrillo《歐洲共產主義與國家》第一章,羅安達),《抖擻》(香港)29期,頁20-28。
1978d,〈國家的意識型態機器〉(翻譯Santiago Carrillo《歐洲共產主義與國家》第二章,羅安達),《抖擻》(香港)30期,頁27-39。
1979a,〈國家的強制機器〉(翻譯Santiago Carrillo《歐洲共產主義與國家》第三章,羅安達),《抖擻》(香港)31期,頁43-59。
1979b,〈民主的社會主義模式(上)〉(翻譯Santiago Carrillo《歐洲共產主義與國家》第四章,羅安達),《抖擻》(香港)32期,頁34-44。
1979c,〈郭雪湖筆下的自然美〉(史紀),《人民日報》(中國)1979年8月11日。
1986,〈喜劇•彼岸•理性——談木心的散文〉,《中報》(美國)副刊1986年6月20日。
1989,〈一個創作的起點〉,《當代》42期,頁84-89。
1993,《郭松棻集》,台北:前衛。
2001,《雙月記》,台北:前衛。
2002,《奔跑的母親》,台北:麥田。
2005,〈落九花〉,《印刻》23期,頁68-109。


二、郭松棻研究目錄(2006年底為止)

(1)論述

王德威
2002,〈冷酷異境�堛漱齛堙r,《奔跑的母親》,頁3-9。
王韶君
2004,〈想像、象徵與真實——釋郭松棻作品中的母親形象〉,《淡水牛津台灣文學研究集刊》,頁83-104。
羊子喬
1993,〈橫切現實面•探索內心世界——郭松棻集序〉,《郭松棻集》,台北:前衛,頁11-13。
李桂芳
1997,〈終戰後的胎變——從女性、歷史想像與國族記憶閱讀郭松棻〉,《水筆仔:台灣文學研究通訊》3期,頁6-22。
李順興
2001,〈追憶似月年華:評《雙月記》〉,《中國時報•開卷》,2001年3月4日。
李娜
2005,〈在記憶的寂滅與復燃之間——關於台灣的“二二八”文學〉,《文學評論》(中國)2005年5期,頁113-124。
2006,〈「美國」與郭松棻的文學╱思想旅程〉,「2006青年文學會議」會議論文,台北:文訊雜誌社。
何雅雯
2003,〈震耳欲聾的寂靜——讀郭松棻、想像台灣〉,「第一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會議論文,南投:暨南大學中文系。
吳達芸
1993,〈齎恨含羞的異鄉人——評郭松棻的小說世界〉,《郭松棻集》,台北:前衛,頁517-543。
吳靜儀
2006,《文學的寂寞單音:郭松棻小說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吳叡人
1999,〈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台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思與言》37卷3期,頁47-100。
東方花花
1995,〈初訪郭松棻的〈論寫作〉〉,《誠品閱讀》23期,頁120-124。
林文義
2000,〈看那片清冷的潮汐:讀《郭松棻集》〉,《文訊》177期,2000年7月,頁32-33。
林姵吟
2006,〈Two Lonely Idealists: History and Memory in the Works of Chen Yingzhen and Guo Songfen〉,「台灣文化論述─1990以後之發展」研討會會議論文,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
南方朔
1997,〈廢墟中的陳儀:評郭松棻〈今夜星光燦爛〉〉,《中外文學》25卷10期,頁80-84。
范銘如
2002,〈亞細亞的新孤兒:郭松棻《奔跑的母親》〉,《聯合報》2002年10月20日。
唐文標
1985,〈無邪的對視:「月印」評介〉,《一九八四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頁269-271。
許素蘭
2002,〈流亡的父親,奔跑的母親——郭松棻小說中性╱別烏托邦的矛盾與背離〉,《奔跑的母親》,頁277-301。
陳明柔
2002,〈當代台灣小說中歷史記憶的書寫——以郭松棻為觀察主軸〉,「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陳建忠
2001,〈月之暗面〉,《自由副刊》2001年11月29日。
2005,〈流亡者的思想病歷〉,《中國時報•開卷》,2005年7月18日。
張恆豪
1995,〈二二八的文學解釋——比較月印和泰姆山記〉,《台灣文學與社會:第二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師大人文中心,頁351-363。
黃小民
2005,《郭松棻小說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黃錦樹
2005,〈未竟的書寫:閱讀郭松棻〉,《自由副刊》2005年8月8日。
2006a,〈詩,歷史病體與母性〉,《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頁249-287。
2006b,〈游魂:亡兄、孤兒、廢人〉,,《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頁325-343。
董維良
1993,〈小說初讀九則〉,,《郭松棻集》,台北:前衛,頁553-604。
楊美紅
200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郭松棻的小說創作與美學世界〉,《自由副刊》2003年4月6日。
劉雪真
2006,〈在歷史的想像中重生——以「新歷史主義」觀點解讀郭松棻〈今夜星光燦爛〉〉,《南榮學報》復刊9期,頁1-16。
魏偉莉
2003,〈論郭松棻文化身份的思索〉,第九屆《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
2004,《異鄉與夢土:郭松棻思想與文學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聖母的塑造與顛覆——論八0年代男性政治小說中的女性形象〉,2005年「賴和台灣文學研究論文獎」博士班組佳作,彰化:賴和文教基金會。
2007,〈創傷與重生——從早期作品論郭松棻創作基調的形成〉,《台灣文學研究》創刊號,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頁33-71。

(2)訪談

李怡訪談
1982,〈昨日之路:七位留美左翼知識份子的人生歷程〉(郭松棻部分的小標題是「長期鑽研理論的郭松棻」),《七十年代》(香港),1982年七月。這裡所引用的版本是:《春雷聲聲》,林國炯等編,台北:人間,2001年,頁752-760。
廖玉蕙訪談
2003,〈生命裡的暫時停格:小說家郭松棻、李渝訪談錄〉,《聯合文學》225期,頁114-122。
舞鶴訪談,李渝整理
2005,〈不為何為誰而寫——在紐約訪談郭松棻〉,《印刻》23期,頁39-54。
簡義明訪談
2004,〈郭松棻訪談記錄〉,時間:2004年20-25共六日,地點:紐約郭松棻住宅。

(3)傳記資料

李渝
1999,〈作者序〉,《應答的鄉岸》,台北:洪範,頁1-5。
2001,〈藝術的共和國〉,《族群意識與卓越風格》,台北:雄獅美術。
2006,〈漂流的意願,航行的意志——給松棻〉,《明報》月刊(香港)2006年7月號,頁97-99。
2007,〈交腳菩薩〉,《聯合報》副刊,2007年7月3日。
李歐梵
2005,〈悼念我的老同學郭松棻〉,《明報》日報(紐約),2005年9月16日。(收入《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週年文獻選輯》(參),頁2578-2579。)
林文義
2001,〈遠方來信——試寫郭松棻〉,《雙月集》,台北:前衛,頁1-5。
2005a,〈陌路與望鄉——認識郭松棻〉,《印刻》23期,頁56-65。
2005b,〈孤挺花 小說家郭松棻最後一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5年7月18日。
林衡哲
2005,〈一位永遠望鄉的理想主義台灣作家:懷念郭松棻〉,《自由副刊》2005年8月8日。
邱立本
2005,〈郭松棻雜憶〉,《世界日報》(紐約),2005年8月15日。(收入《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週年文獻選輯》(參),頁2580。)
曹又方
2006,〈懷念郭松棻〉,《印刻》29期,頁182-185。
劉大任
2000,《我的中國》,台北:皇冠。
2002,《紐約眼》,台北:印刻。
2003,《空望》,台北:印刻。
2004,《冬之物語》,台北:印刻。
2005,《月印萬川》,台北:印刻。
2007,《晚晴》,台北:印刻。
鄭鴻生
2001,《青春之歌》,台北:聯經。
謝里法
2006,〈二00五年,飄的聯想——追念陳其茂、蔡瑞月、郭松棻〉,《文學台灣》57期,頁80-93。
戴天
1982,〈記郭松芬〉,《信報》(香港)1982年8月5日。
顏元叔
1977,《離台百日》,台北:洪範書店。

三、其他研究與文獻

Auerbach,Erich(奧爾巴赫,埃里希)
1984,Scenes from the Drama of European Literature,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2002,《摹仿論——西方文學中所描繪的現實》,周新建等譯,天津:百花文藝。
Ashcroft,Bill(阿希克洛夫特,比爾);Griffiths,Gareth(格里菲斯,嘉雷斯);Tiffin,Helen(蒂芬•凱倫)
1998,《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劉自荃譯,台北:駱駝。
Boehmer,Elleke(博埃默)
1998,《殖民與後殖民文學》,盛寧譯,香港:牛津大學。
Bove,Paul A.(鮑威,保羅)編
2003,《向權力說真話:薩依德和批評家的工作》,王逢振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Bradbury,Malcolm(布雷德伯里,馬爾科姆)&McFarlane,James(麥克法蘭,詹姆斯)
1992,《現代主義》,胡家巒等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Bullock,Alan(布洛克,亞倫)
2000,《西方人文主義傳統》,董樂山譯,台北:究竟。
Burner,David(柏納,大衛)
1998,《60年代》,許綬南譯,台北:麥田。
Calinescu,Matei(卡林內斯庫,馬泰)
2002,《現代性的五副面孔》,李瑞華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Calvino,Italo(卡爾維諾)
1996,《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吳潛誠校譯,台北:時報。
2005,《為什麼讀經典》,李桂蜜譯,台北:時報。
Dirlik,Arif(德里克,阿里夫)
1999,《後革命氛圍》,王寧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2004,《跨國資本時代的後殖民批評》,王寧等譯,北京:北京大學。
Dylan,Bob(迪倫,鮑伯)
2006,《搖滾記》,吳貞儀譯,台北:大塊文化。
Garin,Eugenio(加林,歐金尼奧)
1998,《義大利人文主義》,李玉成譯,北京:三聯。
Hunter,Ian(亨特,依恩)
1999,〈充當一種志業的人格:人文學科的政治理性〉,薛翠譯,《學科•知識•權力》,北京:三聯書店,頁154-212。
Jameson,Fredric R.(詹明信)
2004,〈現代主義和帝國主義〉,陳永國譯,收於王逢振編《現代性、後現代性和全球化》(詹明信文集第4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頁182-201。
Kennedy,Valerie(甘乃迪,瓦勒瑞)
2003,《認識薩依德:一個批判的導論》,邱彥彬譯,台北:麥田。
Klein,Julie Thompson(克萊恩,朱麗•湯普森)
2005,《跨越邊界:知識、學科、學科互涉》,姜智芹譯,南京:南京大學。
Kundera,Milan(昆德拉,米蘭)
1993,《小說的藝術》,孟湄譯,香港:香港牛津大學。
Nabokov,Vladimir(納博科夫)
2005,《文學講稿》,申慧輝等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Robbins,Bruce(羅賓斯,布魯斯)
2000,〈現世主義,精英主義,進步,以及其他超越常規的理論:論愛德華•薩義德的“歸航”〉,《全球化中的知識左派》,徐曉雯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Said,Edward W.(薩依德,艾德華)
1975,Beginnings:Intention and Method,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1983,The World,the Text,and the Critic,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97,《知識份子論》,單德興譯,台北:麥田。
1999a,《東方主義》,王志弘等譯,台北:立緒。
1999b,《薩依德自選集》,謝少波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2000,《鄉關何處》,彭准棟譯,台北:立緒。
2001,《文化與帝國主義》,蔡源林譯,台北:立緒。
2002,《遮蔽的伊斯蘭》,閻紀宇譯,台北:立緒。
2004,《文化與抵抗》(和Barsamian,David合著),梁永安譯,台北:立緒。
2005,《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Viswanathan,Gauri(瓦納珊,薇思)編,單德興譯,台北:麥田。
2006a,《人文主義與民主批評》,朱生堅譯,北京:新星。
2006b,《最後的天空之後:巴勒斯坦人的生活》,金玥玨譯,北京:新星。
2006c,《並行與弔詭: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話錄》,Guzelimian,Ara(古策里米安,亞拉)編,台北:麥田。
Sartre,Jean-Paul(沙特)
1980,《沙特文學論》,劉大悲譯,台北:志文。
Schmidt,James(施密特,詹姆斯)編
2005,《啟蒙運動與現代性》,徐向東等譯,上海:上海人民。
Tuchman,Barbara(塔其曼,芭芭拉)
2007,《實踐歷史》,孟慶亮譯,北京:新星。
Vico,Giambattista(維柯)
2006a,《新科學》,朱光潛譯,合肥:安徽教育。
2006b,《論義大利最古老的智慧》,張小勇譯,上海:上海三聯。
2007,《論人文教育》,王楠譯,上海:上海三聯。
Wallerstein,Immanuel(沃勒斯坦,伊曼紐爾)
2006,《知識的不確定性》,王昺等譯,濟南:山東大學。
Wardega,Artur K.(萬得化)
2007,《安德烈•紀德《偽幣製造者》一書中的紋心結構》,柳效華譯,北京:中央編譯。
Williams,Raymond(威廉斯,雷蒙)
2002,《現代主義的政治》,閻嘉譯,北京:商務。
2007,《現代悲劇》,丁爾蘇譯,南京:譯林。
Wolin,Richard(沃林,理查)
2000,《文化批評的觀念》,張國清譯,北京:商務。
2006,《非理性的魅惑》,閻紀宇譯,台北:立緒。
Wright,Gerog Henrik von(賴特,馮)
2003,《知識之樹》,陳波等譯,北京:三聯。

三好將夫
2003,〈轉讓中的象牙塔〉,姚建彬譯,《疆界2》,北京:人民文學,頁3-51。
反思會議工作小組編
2005,《全球化與知識生產:反思台灣學術評鑑》,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史書美
2007,《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何恬譯,南京:江蘇人民。
宋國誠
2004,《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台北:擎松圖書。
呂慶廣
2005,《60年代美國學生運動》,南京:江蘇人民。
汪暉
2006,〈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權的多重構成與六十年代的消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4期,頁267-324。
周大計、劉培寶
2006,〈20世紀70年代中國留美學生“保釣運動”述論〉,《抗日戰爭研究》(中國)2006年3期,頁215-249。
邵玉銘主編
1991,《風雲的年代——保釣運動及留學生生涯之回憶》,台北:聯經。
金耀基
1989,《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
邱貴芬
2003,《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
柯慶明
2000,〈六十年代現代主義文學?〉,《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頁389-460。
2006,〈「現代主義」小說序論〉,《台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台北: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頁27-60。
柳鳴九
2005a,《超越荒誕——法國二十世紀文學史觀》,上海:文匯。
2005b,《從選擇到反抗——法國二十世紀文學史觀》,上海:文匯。
南方朔
1991,《憤怒之愛:六0年代美國學生運動》,台北:久大文化,1991。
段義孚
2006,《逃避主義》,周尚意、張春梅譯,台北:立緒。
袁梅芬
2006,《卡謬作品中的反抗精神》,淡江大學法文所碩士論文。
夏曉鵑
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許平、朱曉罕
2004,《一場改變了一切的虛假革命》,上海:上海人民。
郭紀舟
1999,《7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
陳映真,
2006,〈突破兩岸分斷的構造,開創統一的新時代〉,收於龔忠武等合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週年文獻選輯》(三冊),台北:人間出版社,頁4-14。
陳光興
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
陳芳明
2002,《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
陳海文
2002,《啟蒙論:社會學與中國文化啟蒙》,香港:香港牛津大學。
陳昭瑛
1998,〈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頁101-181。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
2007,《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
張忠棟
1998,《自由主義人物》,台北:允晨。
張惠菁
2002,《楊牧》,台北:聯合文學。
張誦聖
2001,〈現代主義與台灣現代派小說〉,《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頁7-36。
黃錦樹
2003,〈中文現代主義——一個未了的計劃?〉,《謊言或真理的技藝》,台北:麥田,頁21-57。
單德興
2001,《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台北:麥田。
程巍
2006,《中產階級的孩子們:60年代與文化領導權》,北京:三聯書店。
孫歌
2001,《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台北:巨流。
2005,《竹內好的悖論》,北京:北京大學。
2006,〈學者的責任〉,《讀書》月刊2006年12月號,北京:三聯,頁79-88。
崔衛平
2003,《積極生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正義之前》,北京:新星出版社。
傅大為
1990,《知識與權力的空間》,台北:桂冠。
廖咸浩
2000,〈一種「後台灣文學」的可能〉,何寄澎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導言,台北:文建會,頁xi-xxv。
2002,〈最後的鄉土之子─論林宜澐的《耳朵游泳》〉,《自由副刊》2002年9月10日。
廖炳惠
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
2001,《另類現代情》,台北:允晨。
2006,《台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台北:聯合文學
廖瑾瑗
2001,《四季•彩妍•郭雪湖》,台北:雄獅。
劉禾
2002,《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宋偉杰等譯,北京:三聯書店。
劉亮雅
2006,《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
蕭阿勤
1999,〈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3期,頁1-51。
2000,〈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0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6卷2期,頁77-137。
2003,〈認同、敘事、與行動:台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社會學》5期,頁195-250。
蕭延中
2007,〈文革的政治思想根源:史華茲論盧梭、孟子與毛澤東〉,《思想》5期,頁1-25。
藍建春
2002,《「台灣文學」敘述的演變歷程:民族計畫與歷史條件》,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
顧敏耀
2007,〈2006青年文學會議側記〉,《文訊》256期,頁86-92。
龔忠武等合編
2001,《春雷聲聲:保釣運動三十週年文獻選輯》,台北:人間出版社。
2006,《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週年文獻選輯》(三冊),台北:人間出版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