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至漢代黃金製品工藝與身體技術研究─兼論其所反映的文化交流與身份認同問題
作者:李建緯
作者(外文):Lee, Chianwei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黃翠梅
龔卓軍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黃金製品工藝技術身體技術圖像品味譜系身份認同文化交流Gold ArtifactsCraftsBody TechniquesIconsTasteGenealogyStatus identificationCultural exchan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50
本文在探索中國先秦至漢代黃金製品的工藝技術與身體技術所代表的文化意涵,主要係從物質文化研究中的藝術史學和考古學兩種方法入手,另參酌身體研究,在中國早期物質研究中另闢蹊徑。
本研究將分成「研究回顧與方法」、「對黃金的認識與其工藝技術」、「工藝風格譜系與文化交流」、「身體技術譜系」以及「身份認同與身體觀」五個部份。首先,筆者將於第一、二章梳理黃金製品的研究成果與研究方法、古代對黃金的認識以及黃金的加工等問題;其次,第參章討論黃金製品的工藝以及風格成因,初步描繪黃金製品在中國漢代以前的時空分布與文化交流;第四章則透過墓葬分析黃金製品的身體技術所反映的身體慣習,釐清先秦至漢代黃金製品在各地身體技術的建構與影響,並且指出黃金製品在各地文化交流互動中所發展的技術,如同層位一般逐漸疊壓,呈現出身體技術的多元現象。
最後,論文從黃金製品的身體技術所代表的身份等級與身體觀角度切入。透過墓葬等級的分析發現,相較於青銅器與玉器在禮制上的規範性,黃金製品所代表的身份技術反映的身份等級則更靈活,反映出中國古代貴族對於正統禮制規範之外還有另一種更具彈性的世俗身份。在身體觀的部份,筆者更進一步透過中國東周至漢代之間的儒家禮制身體、道家氣化論、陰陽家天人感應的身體觀,以及漢代興起的養身、養形的身體技術中,尋找黃金製品所反映的身體技術的轉變問題。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about crafts and body techniques about Chinese gold artifacts in pre-Han and Han Dynasty, trying to find other possi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material context in early Chinese period by material culture and body theories.
The chapters of this study will be divided into five sections: “review of research and methods,” “knowledge and crafts about gold,” “genealogy of crafts and icons, and cultural exchange,” “ genealogy of body techniques,” and “identification and attitude toward the body.” First of all, I will render in first and second chapter the gold literature, related research and methods, recognition of gold in ancient period and the manufacture of gold artifacts. Next, I’ll point out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genealogy of crafts and form of gold products before Han Dynasty, describing its’ distribution of time and space, and clarifying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exchange. Furthermore, I’ll excavate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body idiom” of gold artifacts reflected from burial context,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body technique of gold in pre-Han and Han Dynasties. And I will excavat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body techniques, which revealing multi-phenomenon, among different areas.
Finally, I will also analyze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 rank and ideas of body reflected by those tombs with gold artifact. By analyzing burial rank from their scale and contents, we could find that status represented in gold were not normalized in comparing with the official bronze and jades, revealing another secular self-identicic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ristocracy. And in the part of ideas about body, I will discuss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body technique of gold in Han Dynasty, from the concepts of Confucianism’s ritual body, of Taoism’s Qi 氣body, of Yin Yangjia’s opinion about unity between supernature and human being, and of the self-conservation thoughts arising in Han period.
【參考書目】

一、黃金製品相關研究(按姓名筆劃排序)
(一)期刊(或專書之一章)
孔玉倩,〈錯金銀抱魚帶鉤〉,《文物春秋》,2001:3,頁71-72。
王永波,〈漢代黃金鑄幣計量標記研究〉,《古代文明》第4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頁263-301。
王殿明、楊綺華編譯,《漢英文物考古詞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冉萬里,〈從考古發現看春秋戰國時期的金銀製造業〉,《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95期,1997年第2期,頁96-100。
白黎璠,〈夏商西周金器研究〉,《中原文物》,2006:5,頁39-49。
安志敏,〈金版與金餅─楚、漢金幣及其有關問題〉,《考古學報》,1973:2,頁61-90。
安志敏、安家瑗,〈中國早期黃金製品的考古學研究〉,《考古學報》,2008:3,頁291-309。
李建緯,〈一方寸見一世界─試析戰國時期北方黃金牌飾的美學意涵〉,《藝術學報》82期,2008年4月,頁15-32。new window
李建緯,〈中外交流與品味變異之軌跡─中國早期黃金焊珠工藝初探〉,《史物論壇》第9期,2009年12月,頁67-98。new window
李建緯,〈商代黃金製品研究-從身體與物之空間現象分析〉,《美術考古與文化資產:以台灣地區學者的論述為中心》,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182-213。
李建緯,〈從器的觀點論當代金工創作的幾個面向〉,《現代美術學報》總12期,2006年12月,頁63-88。new window
李建緯,〈歐亞草原上流動的黃金文化:斯基泰黃金製品介紹〉,《歷史文物月刊》,2008年2月,頁52-71。new window
李學勤,〈金銀器、玉器〉,《東周與秦漢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頁274。
李學勤,〈益門村金、玉器紋飾研究〉,《文物》,1993:10,頁15-19。
肖璘、楊軍昌、韓汝玢,〈成都金沙遺址出土金屬器的實驗分析與研究〉,《文物》,2004:4,頁78-89。
段渝,〈商代中國黃金製品的南北系統〉,《殷商文明暨紀念三星堆發現七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集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頁212-221。
孫華、謝濤,〈金沙遺址出土金器〉,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金沙淘珍─成都市金沙村遺址出土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頁16-20。
孫機,〈中國古代的帶具〉,《中國古輿服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頁253-287。
孫機,〈步搖‧步搖冠‧搖葉飾片〉,《中國聖火》,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頁87-106。
孫機,〈東周、漢、晉腰帶用金銀帶扣〉,《中國聖火》,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頁64-86。
孫機,〈金銀器〉,《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增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頁428-431。
徐颷,〈先秦手工業〉,《成器之道》,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崔大庸,〈洛莊漢墓9號陪葬坑出土北方草原風格馬具試析〉,《中國歷史文物》,2004:4,頁16-25。
崔劍鋒、吳小紅等著,〈古滇國青銅器表面鍍錫和鎏金技術的分析〉,《古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頁339-352。
張天恩,〈初識古蜀王國的金箔工藝〉,《考古與文物》,2007:5,頁53-56。
張天恩,〈秦器三論─益門春秋墓幾個問題淺談〉,《文物》,1993:10,頁20-27。
張新芳,〈周代鏐金吹管劍探研〉,《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2卷第1期,1983:1,頁29-33。new window
梁宏剛、孫淑雲、何志國,〈四川綿陽雙包山漢墓出土金汞合金實物的研究〉,《文物》,2006:4,頁90-93。
陳良佐,〈古代的金屬工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2本第2分,1981年12月,頁323-390。
陳芳妹,〈殷墟工藝研究的新視野─社會藝術史研究的探索〉,《紀念殷墟發掘80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8年10月13-14日。
陳芳妹,〈論風格轉變的社會動力與域外交流─殷都工藝風格的形成〉,《周邊與中心:殷墟時期安陽及安陽以外地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主辦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年8月2日-5日。
陳彥良,〈中國古代的貨幣區系、黃金流動與市場整合〉,《臺大歷史學報》總36期,2005年12月,頁217-265。new window
陳慧屏,〈採金與觀光:金瓜石的選擇〉,《大地》,2003年4月號,頁18-33。
喬梁,〈美玉與黃金:中國古代農耕與畜牧集團在首飾材料選取中的差異〉,黃翠梅主編,《2003海峽兩岸藝術史學與考古學方法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2005年,頁215-229。
揚之水,〈宋元金銀首飾製作工藝雛論〉,《文物》,2007:10,頁79-86。
黃雪寅,〈匈奴和鮮卑族金銀器的紋飾藝術〉,《歷史月刊》,2002:12,頁16-23。
黃翠梅、李建緯,〈金玉同盟—東周金器和玉器之裝飾風格與角色演變〉,《中原文物》,2007:1,總133期,頁42-58。
黃翠梅、李建緯,〈商代蜀地的青銅與金玉藝術─視覺分析的考量途徑〉,《四川文物》,2007:2,頁47-58。
黃劍華,〈金沙遺址金冠帶〉,《文博》,2004:1,頁46-50。
楊伯達,〈中國古代金飾文化板塊論〉,《故宮博物院院刊》2007:6,頁6-31。
楊伯達,〈技精藝絕的中國金銀器〉,《中國古代藝術文物論叢》,北京:紫禁城出版社,頁175-186。
楊伯達,〈富麗華貴的中國古代金銀器〉,《中國金銀玻璃琺瑯器全集‧金銀器(一)》,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4年,頁2-16。
楊伯達,〈關於中國金銀器隱起圖案工藝定名的商榷〉,《中國古代藝術文物論叢》,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頁187-196。
賈振國,〈齊國金器工藝賞探〉,《故宮文物月刊》,總168期,1997:3,頁56-69。new window
路迪民、王大業編著,〈古代金銀冶金技術與文物鑑賞〉,《中國古代冶金與金屬文物》,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頁229-250。
趙愛軍,〈試論匈奴民族的金銀器〉,《北方文物》,總72期,2002:4,頁14-20。
齊東方,〈中國北方、西北地區的早期金銀器〉,《唐代金銀器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228-229。
齊東方,〈中國早期金銀工藝初探〉,《文物季刊》,1998:2,頁65-71/86。
齊東方,〈中國早期金銀器研究〉,《華夏考古》,1999:4,頁68-85。
齊東方,〈金銀器的發現及其利用〉,《唐代金銀器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頁201-227。
劉萬航,〈金銀錯〉,《故宮文物月刊》,第7期,1983:10,頁58-64。new window
譚前學,〈古代金銀器散論〉,《歷史文物》,2002:5,頁70-77。new window
譚前學,〈相容並蓄:唐代金銀器中的外來影響〉,《故宮文物月刊》,第244期,2003:7,頁84-91。new window
龔國強,〈簡論商周王國及其周邊地區的黃金器飾〉,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考古求知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頁353-360。
(二)金器圖錄或專書
「當代中國的黃金工業」編委會編,《中國古近代黃金史稿──「當代中國的黃金工業」附錄》,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9年
中國內蒙古文文物考古研究所、韓國高句麗研究財團,《內蒙古中南部的鄂爾多斯青銅器》,中韓共同學術報告書,2006。
中國美術全集編吉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金銀玻璃琺瑯器》,臺北:錦繡出版公司,1983年。
中國歷史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主編,《天山古道東西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王仁波、盧桂蘭,《金銀器》,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出版社,1995年。
北京鋼鐵學院《中國冶金簡史》編寫小組,《中國冶金簡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78年。
古越閣編,《商周青銅兵器》,台北:古越閣,1993年。
史樹青主編,《中國文物精華大全‧金銀玉石卷》,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94年。
申秦雁編,《陜西歷史博物館藏金銀器》,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金沙淘珍─成都市金沙村遺址出土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余炳盛、方建能,《台灣的金礦》,台北:遠足文化,2003年。
吳永琪編,《陜西出土秦金銀器》,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林西音,《首飾工藝品製造》,台北:五洲出版社,1981年。
唐羽,《臺灣採金七百年》,臺北:財團法人臺北市錦綿助學基金會,1985年。
孫秉君、蔡慶良,《芮國金玉選粹─陝西韓城春秋寶藏》,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
徐湖平編,《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金銀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馬飛海主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涂光熾、劉秉光、王秀璋編著,《金礦─人類最早認識和利用的礦產》,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
曹燕蘋編,《流金歲月:金銀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賀雲翱、邵磊著,《中國金銀器鑒賞圖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黃奇松編著,《黃金首飾》,香港:萬里書店,2005年。
黃雷開編著,《首飾鑲製技術》,台北:華聯出版社,1981年。
楊小林,《中國細金工藝與文物》,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
楊伯達編,《中國金銀玻璃琺瑯器全集》(1)金銀器(一),河北美術出版社。2004
經濟部工業局,《黃金與飾品》,台北:經濟部工業局,1994
經濟部工業局編,《黃金與飾品》,台北:經濟部工業局,1994年。
葉其峰,《古璽印與古璽印鑑定》,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漢陽陵博物苑編,《漢陽陵博物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蔡鋒,《中國手工業經濟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韓釗,《金銀器鑑賞》,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韓偉,《海內外唐代金銀器萃編》,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
鲁文生主編,《山東省博物館藏珍》,齊魯三聯印務有限公司,2005。
(三)中文翻譯(文章或書籍)
Andrea Aromatico著,李曉樺譯,《煉金術》,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Gee, George 張志純譯,《金銀匠技藝手冊》(Goldsmith’s and Silversmith’s handbooks),台北:徐氏基金會出版,1970年。
Lepidi, Jules(朱爾‧勒皮迪),《黃金》,彭寧兮、劉豔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Larmer, Brook(布魯克‧拉爾默),〈黃金代價〉,《National Geographic》中文版,2009:1,頁2-29。
Ledderose, Lothar(雷德侯),《萬物: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和規模化生產》(Ten Thousand Things: 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張總等譯,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英文2001年)。
Edwards, Mike(麥克‧愛德華斯),〈在馬背上打造黃金文化〉,《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03年6月號,頁32-49。
O’Keefee, Stephen 《珠寶製作的祕訣與捷徑》陳國珍譯,永和: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Petroski, Henry,《利器》(The Evolution of Useful Things),台北:時報文化,1997年。
(四)外文研究
◎英文
Anderson, J. G. “The Collection in Ancient China,” in BMFEA, No.7, 1935, pp.1-38.
Andersson, J. G. “ Hunting magic in the animal style,” in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BMFEA), vol 4, 1932, pp.221-317;
Andersson, J. G. “Selected Ordos bronzes,” in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BMFEA), vol 5, 1933, pp.143-154;
Bunker, Emma. “Ancient Chinese and Ordos Bronzes,” in Ancient Chinese and Ordos Bronzes, Hong Kong: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1990, pp.288-307.
Bunker, Emma., “Gold in The Ancient Chinese World: A Cultural Puzzle,” in Artibus Asiae, vol.53, 1/2, 1993, pp.27-50.
Bunker, Emma., Adornment for Eternity: Status and Rank in Chinese Ornament, Denver Art Museum, 1996.
Camilla Trever, Excavations in Northern Mongolia, Leningrad, 1932.
Chait , M. Ralph, “Some Comments on The Dating of Early Chinese Cloisonné,” in Oriental Art, vol III, 1950, number 2, pp.67-78.
Cherry, John, Medieval Craftsmen: Goldsmiths, London: British Museum Press, 1992.
Fronty, Laura, “The Splendor of Gold,” in A Passion for Jewellry, N.Y.: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Inc., 2007, pp.13-33.
Galanina, Liudmia & Nonna Grach, Scythian Art, trans. Nikolai Kutovoi, Leningrad: Aurora Art Publishers, 1986.
Herrington, Richard, Chris Stanley & Robert Symes, Gold, London: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1999.
Hiebert, Fredrik & Pierre Cambon, Afganistan: Hidden Treasures from the National Museum, Kabul, Washington, D.C.: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2008
Jenyns, R. Soame & William Watson, “Gold,” in Chinese Art: The Minor Arts, N.Y.: University Books, 1963, pp.9-43.
Joan Aruz(Editor), Art of the First Cities:The Third Millennium B.C. from the Mediterranean to the Indus,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129-130.
Joan Aruz(editor), The Golden Deer of Eurasia, N.Y.: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0.
Louis Malleret, L’archaéologie du Delta du Mekong, Paris: École fraçaise d’Extrême-Orient, 1959- 1963, 4 tomes en 7 vils.
Max Loehr, Chinese Bronze Age Weapons,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6;
McCreight, Tim, The Complete Metalsmith: an illustrated Handbook, revised Edition, Mprcester: Davis Publications, 1991.
McGrath, Jinks, The Jeweller’s Directory of Decorative Finishes, London: Quarto Publishing plc, 2005.
Rawson, Jessica. Chinese Jade:From the Neolithic to the Qing, London: British Museum Press, 1995, pp.61-66.
Rawson, Jessica., “Jade and Gold: Some Sources of Ancient Chinese Jade Design,” Orientations, vol.26, no.6, 1995, June, p.26-37.
Richard Herrington, Chris Stanley & Robert Symes, Gold, London: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1999.
S.I. Rudenko, Frozen Tombs of Siberia, The Pazyryk Burials of Iron Age Horsem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
Sarianidi, V.I. “The Treasure of Golden Hill,” in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vol. 84, no.2, April, 1980, pp.125-131.
Schadt, Hermann, Goldsmiths’ Art: 5000 years of jewelry and Hollowware, Stuttgart: Arnoldsche, 1996.
So, Jenny F. & Emma C. Bunker, Traders and raiders on China's northern frontier, Seattle, London: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995.
Visser, H. F. E., “Some Remarks on Gold Granulation Work in China”in Artibus Asiae, Vol. 15, No. 1/2 , 1952, pp. 125-128.
◎日文
Miho Museum,《古代バクトリア遺寶》,Miho Museum,2002。
大阪市立美術館,《中國戰國時代の美術》,大阪:大阪市立美術館,平成3年(1991)。
加藤九祚,〈黄金のシルクロード〉,《黄金のシルクロード展:东西文明の交差を访ねて》,东京:黄金のシルクロード展実行委员会,1998。
江上波夫等編,《世界最古の黃金文明展:ブルガリアの遺寶》,日本テレビ放送網文化事業團,1982。
町田章,〈古代帶金具考〉,《古代東アジアの裝飾墓》,京都:同朋舍,昭和62年(1987年),頁80-89。
東西國立博物館編,《シルクロードの遺寶─古代‧中世の東西文化交流》,東京:東京國立博物館、大阪:大阪市立美術館,1985。
津屋修編,《中國戰國時代の靈獸》,Tokyo:Miho Museum,2000。
高濱秀,〈新疆にあはる黃金文化〉,《シルケロード‧絹と黃金の道》,東京:東京國立博物館,2002。
梅原末治,《洛陽金村古墓聚英》,京都:小林出版部,昭和十八年(1943)。

二、相關考古報告與考古研究
(一)考古發掘簡報(期刊或專書一章)
--〈曲沃發掘晉侯邦父墓及夫人墓〉,《中國文物報》,1994年1月30日第1版。
山西忻州地區文物管理處,〈原平縣劉莊塔崗梁東周墓〉,《文物》,1986:11,頁21-26(22)。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侯馬工作站,〈山西侯馬上馬村東周墓葬〉,《考古》,1963:5,頁229-245。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晉東南地區文化局,〈山西省潞城縣潞河戰國墓〉,《文物》,1986:6,頁1-19。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曲沃縣文物局,〈山西曲沃羊舌墓地發掘簡報〉,《文物》,2009:1,頁4-14/26。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單家莊墓地〉,《臨淄齊墓》第一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頁137-158。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沂水縣文物管理站,〈山東沂水劉家店子春秋墓發掘簡報〉,《文物》,1984:9,頁1-10(6)。
山東省淄博市博物館,〈西漢齊王墓隨葬器物坑〉,《考古學報》,1985:2,頁223-265。
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益都蘇阜屯第一號奴隸殉葬墓〉,《文物》,1972:8,頁17-30。
山東省博物館,〈曲阜九龍山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72:5,頁42-43。
山東省博物館,〈臨淄郎家庄一號東周殉人墓〉,《考古學報》,1977:1,頁73-10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陽市花園莊54號商代墓葬〉,《考古》,2004:1,頁7-1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工作隊,〈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發掘簡報〉,《考古》,1984:5,頁405-416/40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山東滕州市前掌大商周墓地1998年發掘簡報〉,《考古》,2000:7,頁13-28。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滕州前掌大商代墓葬〉,《考古學報》,1992:3,頁365-39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69-1977年殷墟西區墓葬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9:1,頁27-14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殷墟大司空M303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08:3,頁353-394(38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殷墟大司空M303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08:3,頁353-39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新疆且末縣加瓦艾日克墓地的發掘〉,《考古》,1997:9,頁22-2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寶雞發掘隊,〈陜西寶雞福臨堡東周墓葬發掘記〉,《考古》,1963:10,頁536-543。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內蒙古涼城縣小雙古城墓地發掘簡報〉,《考古》,2009:3,頁15-27。
天津市歷史博物館考古部,〈天津市薊縣張家園遺址第三次發掘〉,《考古》,1993:4,頁311-323。
天津市文物管理處考古部,〈天津薊縣圍坊遺址發掘報告〉,《考古》,1983:10,頁877-893。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物保護管理所,〈新疆庫爾勒市上戶鄉古墓葬〉,《文物》,1999:2,頁32-40(39)。
文啟明,〈河北靈壽縣西岔頭村戰國墓〉,《文物》,1986年,第6期,頁20-24。
王永剛、崔風光、李延麗,〈陜西甘泉縣出土晚商青銅器〉,《考古與文物》,2007:3,頁11-22。
王效軍、程雲霞,〈寧夏固原地區出土的金銀器〉(上),《收藏家》,2007:4,頁93-94。
王國道、崔趙年,〈青海卡約文化出土的金器〉,《故宮博物院院刊》,總109期,2003:5,頁43-48。
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馬─曲村遺址北趙晉侯墓地第二次發掘〉,《文物》,1994年,第1期,頁4-28。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山戎文化考古隊,〈北京延慶軍都山東周山戎部落墓地發掘紀略〉,《文物》,1989:8,頁22-23。
北京市文物管理處,〈北京市平谷縣發現商代墓葬〉,《文物》,1977:11,頁1-8。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等,〈四川開縣紅華村崖墓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89:1,頁32-44(43)。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2006年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馬家塬戰國墓地發掘簡報〉,《文物》,2008:9,頁4-28。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禮縣博物館,〈甘肅禮縣圓頂山98LDM2、2000LDM4春秋秦墓〉,《文物》,2005:2,頁4-27。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甘肅臨潭縣磨溝齊家文化墓地〉,《考古》,2009:7,頁10-17。
甘肅省博物館,〈甘肅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頁139-153。
田廣金、郭素新,〈內蒙古阿魯柴登發現的匈奴遺物〉,《考古》,1980:5,頁333-338/364
石家莊地區文物研究所,〈河北新樂縣中同村戰國墓〉,《考古》,1984:11,頁971-973。
石璋如,〈小屯C區的墓葬群〉,《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3本,1952年,頁447-487。new window
石樓縣文化館,〈山西永和發現殷代銅器〉,《考古》,1977:5,頁355-356。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內蒙古東勝市碾房渠發現金銀器窖藏〉,《考古》,1991:5,頁405-408。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內蒙古文物工作站,〈西溝畔匈奴墓〉,《文物》,1980:7,頁1-10。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內蒙古文物工作站,〈西溝畔漢代匈奴墓地〉,《鄂爾多斯式青銅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頁375-393。
吐魯番地區文管所,〈鄯善縣蘇巴什古墓群的新發現〉,《新疆文物考古新收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頁199-204。
安緯、奚正芳,〈蒙古匈奴貴族墓地初步研究〉,《考古學報》,2009:1,頁78-87。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金沙遺址I區”梅苑”地點發掘一期簡報〉,《文物》2004:4,頁4-65。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靖安縣博物館,〈江西靖安李洲坳東周墓發掘簡報〉,《文物》,2009:2,頁4-17。
江蘇泗陽三庄聯合考古隊,〈江蘇泗陽陳墩漢墓〉,《文物》2007:7,頁47-50。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西安北郊龍家莊二十號戰國墓發掘簡報〉,《文物》,2004:1,頁4-16(頁6-9)。
吳振錄,〈保德縣發現的的殷代青銅器〉,《文物》,1972:4,頁62-64。
呂恩國、常喜恩、王炳華,〈新疆青銅時代考古文化淺論〉,《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頁176-177。
李水城、水濤,〈四壩文化銅器研究〉,《文物》,2000:3,頁36-44。
李有成,〈定襄縣中霍村東周墓發掘報告〉,《文物》,1997:5,頁4-17。
李延祥、賈海新、朱延平,〈大甸子墓地出土銅器初步研究〉,《文物》,2003:7,頁78-84。
李玲,〈河南省博物院藏漢代封泥印章〉,《中原文物》,2009:2,頁94-97。
李學文,〈山西襄汾縣吳興庄漢墓出土銅器〉,《考古》,1989年,第11期,頁981~983(982)。
李曉青、南寶生,〈甘肅清水縣劉坪近年發現的北方系青銅器及金飾片〉,《文物》,2003:7,頁4-17(10-12)。
李濟,〈安陽最近發掘報告及六次工作之總估計〉,張光直、李光謨編,《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 1990年,頁269-283。
定縣博物館,〈河北定縣43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73:11,頁8-20。
宜昌地區博物館、宜都縣文化館,〈湖北宜都陸城發現一座東漢墓〉,《考古》,1988:10,頁910-917(917)。
林梅村,〈羅馬人與東西方海上交通的開闢〉,《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151-153。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站,〈河北懷來北辛堡戰國墓〉,《考古》,1966:5,頁231-242(237、241-242)。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河北定縣北庄漢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64:2,頁127-160。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盧龍縣東闞各庄遺址〉,《考古》,1985:11,頁980-984/989。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臺市文物管理處,〈河北邢臺市葛家莊10號墓的發掘〉,《考古》,2001:2,頁45-54。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邢台南郊西漢墓〉,《考古》,1980:5,頁403-40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平頂山應國墓地八十四號墓發掘簡報〉,《文物》,1998:9,頁4-17。
河南省文物局文物隊,〈河南安陽薛家莊殷代遺址、墓葬和唐墓發掘簡報〉,《考古通訊》,1958:8,頁23-26。
河南省博物館,〈鄭州商城遺址發掘報告〉,《文物資料叢刊》(一),1977年,頁1-31。
河南省博物館、扶溝縣文化館,〈河南扶溝古城村出土的楚金銀幣〉,《文物》,1980,頁61-66。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望城風篷嶺漢墓發掘簡報〉,《文物》,2007:12,頁21-41。
阜陽地區展覽館,〈安徽阜陽地區出土的楚國金幣〉,《考古》,1973:3,頁162-165。
南京博物院(姚遷),〈江蘇盱眙南窯莊楚漢文物窖藏〉,《文物》,1982:11,頁5-12。
南京博物院,〈江蘇邗江甘泉二號漢墓〉,《文物》,1981:11,頁1-11。
南京博物院,〈江蘇漣水三里墩西漢墓〉,《考古》,1973:2,頁80-87/89。
咸陽市博物館,〈咸陽市近年發現的一批秦漢遺物〉,《考古》,1973:3,頁167-168。
姜保國,〈西漢金「諸國侯印」〉,《文物》,2000:7,頁95。
姚生民,〈陜西淳化縣出土的商周青銅器〉,《考古與文物》,1986:5,頁12-22。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河南洛陽市唐宮路戰國車馬坑〉,《考古》,2007:12,頁3-7。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市西工區C1M3943戰國墓〉,《文物》,1999:8,頁4-13。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西工區M7602的清理〉,《文物》,2004:7,頁12-16(13)。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東周王城第5239號大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0:4,頁3-8。
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洛陽道北戰國墓〉,《文物》,1996:7,頁39-41。
唐金裕、郭清華,〈陜西勉縣紅廟東漢墓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83:4,頁30~33。
孫守道,〈「匈奴西岔溝文化」古墓群的發現〉,《文物》,1960:8,9合刊,頁25-34(27)。
徐州博物館,〈徐州西漢宛朐侯劉執墓〉,《文物》,1997:2,頁4-21。
徐州博物館、南京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徐州北洞山西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88:2,頁2-18/68。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等編,〈紹興306號戰國墓發掘簡報〉,《文物》,1984:1,頁10-26。
秦都咸陽考古隊,〈咸陽市黃家溝戰國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2:6,頁6-7。
馬得志等,〈一九五三年安陽大司空村發掘報告〉,《考古學報》第9冊,1955年,頁25-79。
陜西省文物局文物鑑定組,〈記西安北郊譚家鄉出土的漢代金餅〉,《文物》,2000:6,頁50-59;
陜西省文物局文物鑑定組,〈譚家鄉漢代金餅整理報告〉,《文博》總96期,2000:3,頁40-55。
陜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戰國鑄銅工匠墓發掘簡報〉,《文物》,2003:9,頁4-14。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漢陽陵帝陵東側11-21號外藏坑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8:3,頁3-32。
陜西省雍城考古隊,〈鳳翔馬家庄一號建築群遺址發掘簡報〉,《文物》,1985:2,頁23-24。
國家文物局,〈北京老山漢墓〉,《2000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頁72-77。
國家文物局主編,〈山西黎城黎國墓地〉,《2007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頁40-42。
國家文物局主編,〈山東青州西辛戰國墓〉,《2004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頁75-79。
國家文物局主編,〈甘肅臨潭陳旗磨溝齊家、寺洼文物墓葬發掘〉,《2008中國重要考古發現》,文物出版社,頁42-45。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韓城梁帶村柳周遺址〉,《2005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頁78-84。
國家文物局主編,〈湖南長沙望城鳳蓬嶺西漢長沙國王后墓〉,《2006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頁113-116。
國家文物局編,〈甘肅張家川馬家塬墓地2008年發掘〉,《2008中國重要考古發現》,頁94-97。
國家文物局編,〈江西靖安李洲坳東周墓〉,《2007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頁56-61。
國家文物局編,〈遼寧建昌東大杖子戰國墓地的勘探與試掘〉,《2000年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頁57-61。
國家文物局編〈山西曲沃羊舌:發掘的又一處晉侯墓地〉,《2006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頁69-73。
崔大庸,〈洛庄漢墓9號陪葬坑出土北方草原風格馬具試析〉,《中國歷史文物》,2002:4,頁16-25。
梅建軍、劉國瑞、常喜恩,〈新疆東部地區出土早期銅器的初步分析和研究〉,《西域研究》,2002:2,頁1-10。
淄博市博物館,〈山東臨淄商王村一號戰國墓發掘簡報〉,《文物》,1997:6,頁14-26。
郭大順,〈試論魏營子類型〉,蘇秉琦主編,《考古學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頁79-98。
郭勇,〈石樓後蘭家溝發現商代青銅器簡報〉,《文物》,1962:4、5期,頁33-34。
郭建邦,〈河南襄城出土一批古代金幣〉,《文物》,1986:10,頁87-90。
郭政凱,〈山陜出土的商代金耳墜及其相關問題〉,《文博》,1988:6,頁30-32。
郭寶鈞,〈一九五O年春殷墟發掘報告〉,《中國考古學報》第五冊,1951年,頁1-61。
喬梁,〈二克淺墓地出土三鹿紋飾牌的年代〉,《北方文物》,2005:4,頁24-29。
廊坊市文物管理所、香河縣文物保管所,〈河北香河縣慶功台村夏家店下層文化墓葬〉,《文物春秋》,1999:6,頁26-32。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十偃市博物館、丹江口市博物館,〈湖北丹江口市吉家院墓地的清理〉,《考古》,2000:8,頁55~64(63)。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州市芝山區文物管理所,〈湖南永州市繇子嶺二號西漢墓〉,《考古》,2001:4,頁45-62。
湖南省博物館,〈長沙五里牌古墓葬清理簡報〉,《文物》,1960:3,頁38-50。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常德東漢墓〉,《考古學集刊》,1981:1,頁158-176。
貴州省博物館考古組、貴州省赫章縣文化館,〈赫章可樂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86年,第2期,頁199-251。
項春松、李義,〈寧城小黑石溝石槨墓調查清理報告〉,《文物》,1995:5,頁4-21。
黃盛璋,〈關於圓餅金幣若干問題新考〉,《考古與文物》,1984:6,頁85-90/79。
黑龍江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龍江訥河市二克淺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墓葬〉,《考古》,2003:2,頁19。
塗書田,〈安徽省壽縣出土一大批楚金幣〉,《文物》,1980:10,頁67-71。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魯番交河故城溝北1號臺地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99:6,頁18-25。
新疆考古研究所,〈新源鐵木里克古墓群發掘簡報〉,《新疆文物考古新收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頁153-158。
新疆考古研究所,〈鄯善縣洋海、達浪坎兒古墓群清理簡報〉,《新疆文物考古新收獲》,頁186-193。
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帕米爾高原古墓發掘報告〉,《新疆文物考古新收獲》,頁159-175。
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阿拉溝豎穴木槨墓發掘簡報〉,《文物》,1981:1,頁18-2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文物處、新疆大學歷史系文博幹部專修班,〈哈密焉不拉克墓地發掘報告〉,《新疆文物考古新收獲》,頁52-87。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文物處、新疆大學歷史系文博幹部專修班,〈新疆哈密焉不拉克墓地〉,《考古學報》,1989:3,頁325-362。
獅子山楚王陵考古發掘隊,〈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發掘簡報〉,《文物》,1998:8,頁4-33。
賈振國,〈齊國金器工藝賞探〉,《故宮文物月刊》168期,1997:3,頁56-69。new window
鄒厚本、韋正,〈徐州獅子山西漢墓的金扣腰帶〉,《文物》,1998:8,頁37-43。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寧夏固原博物館,〈寧夏固原楊郎青銅文化墓地〉,《考古學報》,1993:1,頁13-56。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考古隊,〈寧夏中寧縣青銅短劍墓清理簡報〉,《考古》,1987:9,頁773-777。
寧夏考古研究所、寧夏固原博物館,〈寧夏固原揚郎青銅文化墓地〉,《考古學報》,1993:1,頁13-56(47)。
蓋山林,〈內蒙古察右後旗趙家房村發現匈奴墓群〉,《文物》,1977:2,頁139-141。
趙振華,〈河南洛陽新發現隨葬錢幣的東周墓葬〉,《考古》,1991:6,頁515-516。
劉雲濤,〈山東莒縣雙合村漢墓〉,《文物》,1999:12,頁25-27。
劉謙,〈遼寧義縣保安寺發現古代墓葬〉,《考古》,1963:1,頁53/8。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廣西西林縣普馱銅鼓墓葬〉,《文物》,1978年,第9期,頁43-49。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廣西貴縣羅泊灣一號墓發掘簡報〉,《文物》,1978年,第9期,頁25~47。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考古寫作小組,〈廣西合浦西漢木槨墓〉,《考古》,1972:5,頁20-30。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登封市文物局,〈河南登封告成東周墓地三號墓〉,《文物》,2006:4,頁4-16。
遼寧省昭烏達盟文物工作站、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東北工作站,〈寧城縣南山根的石槨墓〉,《考古學報》,1973:2,頁27-39。
遼寧省博物館,〈遼寧凌源縣三官甸青銅短劍墓〉,《考古》,1985:2,頁125-130。
遼寧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遼寧朝陽魏營子西周墓和古遺址〉,《考古》,1977:5,頁306-309。
戴應新、孫嘉祥著,〈陜西神木縣出土匈奴文物〉,《文物》,1983:12,頁23-30。
謝青山等,〈山西呂梁縣石樓鎮又發現銅器〉,《文物》,1960:7,頁51-52。
韓偉,〈罕見的文物,重要的發現─甘肅禮縣金箔飾片紀實〉,《周秦文化研究》,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頁566-571。
韓偉,〈論甘肅禮縣出土的秦金箔飾片〉,《文物》,1995:6,頁4-11。
韓偉、焦南峰,〈秦都雍城考古發掘研究綜述〉,《考古與文物》,1988:5、6合輯,頁111-127。
魏堅,〈內蒙古地區鮮卑墓葬的初步研究〉,《內蒙古地區鮮卑墓葬的發現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頁211-229。
羅豐、韓孔樂,〈寧夏固原近年發現的北方系青銅器〉,《考古》,1990:5,頁403-418。
譙慧,〈滇國金器藝術簡說〉,《收藏家》,2007:7,頁67-70。
邊成修,〈山西長治分水嶺126號墓發掘簡報〉,《文物》,1972:4,頁38-46。
嚴文明,〈論中國的銅石並用時代〉,《史前研究》,1984:1,頁36-44/35。
寶雞市考古工作隊,〈寶雞市益門村二號春秋墓發掘簡報〉,《文物》,1993:10,頁3-6。
黨浩、王惠明,〈中商文化墓地在海岱地區首次發現〉,《中國文物報》總1170 期,2003年12月3日。
龔國強,〈新疆地區早期銅器略論〉,《考古》,1997:9,頁7-20。
(二)考古報告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太原晉國趙卿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考古報告集》,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1年。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臨淄齊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曲阜魯國故城》,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
中研院史語所編,《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三、侯家庄、第四本‧1003號大墓》,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年。
中研院史語所編,《侯家庄‧第九本‧1443號大墓》,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6年。
中研院史語所編,《侯家庄‧第五本‧1004大墓》,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
中研院史語所編,《侯家莊‧第七本‧1500號大墓》,臺北:史語所,1974年。
中研院史語所編,《侯家莊‧第二本‧1001號大墓》,臺北:史語所,1962年。
中研院史語所編,《侯家莊‧第八本‧1550號大墓》,臺北:史語所,1976年。
中研院史語所編,《侯家莊‧第三本‧1002號大墓》臺北:史語所,1965年。
中研院史語所編,《侯家莊‧第六本‧1217號大墓》臺北:史語所,1968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張家坡西周墓》,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滿城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安陽殷墟花園庄東地商代墓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洛陽中州路》,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大甸子─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與墓地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大甸子─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與墓地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的發現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婦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輝縣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
中國科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元君廟仰韶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62年。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上村嶺虢國墓》,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王永波,《山東長清西漢濟北王陵》,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組編著,《商周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軍都山墓地:玉皇廟》,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三星堆祭祀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綿陽博物館,《綿陽雙包山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北方考古研究室編著,《民樂東灰山考古─四壩文化墓地的揭示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榆樹老河深》,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榆樹老河深》,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安特生,樂森璕譯,《甘肅考古記》(地質專報甲種第五號),實業地質調查所,1925年。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巢湖漢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安徽省博物館,《壽縣蔡侯墓出土遺物》,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墓─戰國中山國國王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戰國中山國靈壽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編,《藁城台西商代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門峽市文物工作隊,《三門峽虢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固始侯古堆一號墓》,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編,《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北窯西周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頁181-185。
祝中熹編,《秦西垂陵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銅車馬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張增祺,《晉寧石寨山》,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1998年。
郭寶鈞,《山彪鎮與琉璃閣》,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郭寶鈞,《濬縣辛村》,北京:科學出版社出版,1964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湖北省荊州博物館,《荊州天星觀二號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湖南省博物館等,《長沙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川李家山第二次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洋墓葬》,文物出版社,1990年。
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東省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盧兆蔭,《滿城漢墓》,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盧連成、胡智生著,《寶雞魚國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閻根齊主編,《芒碭山西漢梁王墓地》,文物出版社,2001年。
(三)相關考古學研究
◎文章
尹達,〈論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分期問題-關於安特生中國新石器時代分期理論的分析〉,《新石器時代》,北京:三聯書店,1979年(1955年初版),頁121-142。
王明珂,〈鄂爾多斯及其鄰近地區遊牧社會的形成〉,《華夏邊緣》,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頁142-143。
石雲濤,〈春秋戰國時期中西交通與交流〉,《早期中西交通與交流史稿》,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頁92-95。
李水城,〈西北與中原早期冶銅業的區域特徵及交互作用〉,《考古學報》,2005:3,頁239-278
李水城、水濤,〈四壩文化銅器研究〉,《文物》,2000:3,頁36-44;
汪濤,〈創建中國考古學派─兼談西方考古學界對蘇秉琦學術思想的認識〉,宿白編,《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年,頁33。
林梅村,〈吐火羅神祇考〉,《古道西風:考古新發現所見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頁3-32。
李曉岑、韓汝玢、蔣志龍,〈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金屬器的分析和研究〉,《文物》,2004:11,頁75-85。
李延祥、賈海新、朱延平,〈大甸子墓地出土銅器初步研究〉,《文物》,2003:7,頁78-84。
林澐,〈夏代的中國北方系青銅器〉,《邊疆考古研究》第一輯,科學出版社,2002年。
孫岩、楊紅育,〈中國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男女葬俗及其所反映的社會觀念─以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為例〉,《性別研究與中國考古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頁15-32。
孫淑雲,〈東灰山遺址四壩文化銅器的鑑定及研究〉,《民樂東灰山考古》,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8年,頁191-195。
邵望平,〈考古學文化區系類型理論帶來的史學變革〉,《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頁16;
林澐,〈商文化青銅器與北方地區青銅器關係之再研究〉,《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頁267。
林澐,〈夏代的中國北方系青銅器〉,《邊疆考古研究》第一輯,科學出版社,2002年。
林澐,〈關於青銅弓形器的若干問題〉,《吉林大學社會科學論叢‧歷史專集》,1980年。
林澐,〈關於中國的對匈奴族源的考古學研究〉,《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頁368-386。
孫華,〈三星堆器物坑的年代及性質分析〉,《文物》,1993:11,頁71-76。
孫機,〈商周的”弓形器”〉,《中國古輿服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頁71-81。
烏恩,〈我國北方古代動物紋飾〉,《考古學報》,1981:1,頁45-61。
烏恩,〈略論歐亞草原早期遊牧人藝術中的卷曲動物形象〉,《考古》,2002:11,頁60-68。
烏恩,〈歐亞大陸草原早期游牧文化的幾點思考〉,《草原文化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年,頁110-111。
烏恩,〈論我國北方古代動物紋飾淵源〉,《考古與文物》,1984:4,頁53。
郭大順,〈論考古學文化區系理論在實踐中的發展〉,《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頁20。
張忠培,〈中國考古學的展望〉,《考古、文明與歷史》,臺北: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年,頁63-75。
張增祺,〈雲南青銅時代的「動物紋」牌飾及北方草原文化遺物〉,《考古》,1987:9,頁813。
梅建軍、劉國瑞、常喜恩,〈新疆東部地區出土早期銅器的初步分析和研究〉,《西域研究》,2002:2,頁1-10。
單月英,〈匈奴墓葬研究〉,《考古學報》,2009:1,頁60。
劉莉、陳星燦,〈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從二裏頭和二里岡時期的中心和邊緣之間的關係談起〉,《古代文明》,第一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頁117。
黃翠梅,〈中國新石器時代玉器文化譜系初探〉,《史評集刊》創刊號,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2002年,頁1-30。
楊建芳,〈區系類型原理與中國古玉研究─從考古學區系類型理論談起〉,《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頁517-524。
劉緒、趙福生,〈圍坊三期文化的年代與劉家河M1的屬性〉,《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頁149。
凌勇、梅建軍,〈新疆公元前一千紀金屬技術的幾點思考〉,《西域研究》,2008:4,頁42-49。
鄧淑蘋,〈中國古代玉器文化三源論〉,《中華文物學會年刊》,台北:中華文物學會,1995年,頁44-58。
霍巍,〈廣漢三星堆青銅文化與古代西亞文明〉,《四川文物:廣漢三星堆遺址研究專輯》,1989年,頁37-43。
韓茂莉,〈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形成與氣候變遷〉,《考古》,2005:10,頁66。
◎專書
尹達,《新石器時代》,北京:三聯書店,1979年(1955年初版),頁121-142。
后俊德,《楚國的礦冶髹漆和玻璃製造》,。
李伯謙,《中國青銅結構體系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
李伯謙編,《商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李海榮,《北方地區出土夏商周時期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初版1984年)。
林嘉琳、孫岩編,《性別研究與中國考古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
保羅‧巴恩(Paul Bahn)著,覃方明譯,《考古學》,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科林‧倫福儒、保羅‧巴恩,《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英文第一版1991年)。
烏恩嶽斯圖,《北方草原與考古學文化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
宿白編,《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年。
張光直,《考古專題六講》,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年。
張光直,《考古學:關於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論的再思考》,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張光直,《考古學》,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張光直,毛小雨譯,《商代文明》,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9年。
張光直、李光謨編,《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頁283。
張忠培,《考古、文明與歷史》,台北: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年。
郭寶鈞,《中國青銅時代》,北京:三聯書社,1963年。
湖北省博物館等,《江漢地區先秦文明》,香港:中文大學博物館,1997年。
楊建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北方文化帶的形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楊建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北方文化帶的形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聯書社,1999年。
◎網站
邢義田,《漢代墓葬與文化》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1999年12月,網址:http://proj1.sinica.edu.tw/~hantomb/index3.html
(四)外文
Chang, K. C., “ The Chinese Interaction Sphere and the Foundation of Civilization,”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234-245.
Hodder, Ian., “Post-modernism, post-structurism and post-processual archaeology,” in The Meanings of Thing: Material Culture and Symbolic Expression, London: Harper Collins Academic, 1989, pp.64-78.
Rudolph, Wolf.,“Some Remarks on Context,” in Ancient Jewelry Archaeology, Blooming &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14-16.
Shuicheng Li(李水城),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orthwest China and Central Asia During the Second Millennium BC: an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in Ancient Interactions: East and west in Eurasia, UK: McDonald Institute Monographs, 2000, pp.174-179.
Wason, Paul K. “Mortuary data as evidence of ranking, part 2,” in Archaeology of Ran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91-92.
Yün, Lin. “A 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onzes of the Shang Culture and of the Northern Zone,” in Studies of Shang Archaeology,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264-266.



三、身體研究
(一)中文期刊或專書之一章
丁亮,〈「老子」文本中的身體觀〉,《思與言》,第44卷第1期,2006:3,頁197-246。new window
何乏筆,〈能量的吸血主義:李歐塔、傅柯、德勒茲與中國房中術〉,《修養與批判:跨文化視野下的晚期傅柯》,發表於「自我轉化與能量美學工作坊」,台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所、藝術創作理論所博士班合辦,2007年5月21日-25日。new window
余舜德,〈物與身體感的歷史:一個研究取向的探索〉,《思與言》,第44卷第1期,2006年3月,頁5-47。new window
宋灝(Mathias Obert),〈生活世界、肉身與藝術─梅洛龐帝、華登菲與當代現象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總63期,2005年11月,頁225-250。
宋灝(Mathias Obert),〈跨文化美學視域下的中國古代畫論〉,「跨文化視域下的中國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2007年5月。new window
李俊杰、林佳勳,〈從歲時節慶到身體文化之初探〉,《身體文化學報》,第一輯,2005年12月,頁1-10。new window
杜維明,〈身體與體知〉,《當代》,第35期,1989年3月,頁46-52。
汪民安,〈身體的技術:政治、性和自我的毀滅〉,《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頁23-50。
汪民安,〈身體轉向〉,《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頁3-22。
周翊雯,〈解構或是實踐:由郭象註莊子的身心關係論其逍遙境界〉,《天體、身體與國體》,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年,頁105-143。
孫機,〈中國古代的帶具〉,《中國古輿服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頁253-292。
孫機,〈周代的組玉佩〉,《文物》,1998:4,頁4-14。
孫機,〈服飾:帶鉤、帶頭、帶扣、帶銙〉,《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增訂本),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頁290-294。
高去尋,〈戰國墓內帶鉤用途的推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3本,1952年,頁493-494。
崔銳,〈秦漢時代的女性觀〉,《周秦漢唐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張榮明,〈老莊哲學與印度奧義書及東方神秘主義〉,《從老莊哲學至晚清方術--中國神秘主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郭靜雲,〈論中西古代個人像藝術及其概念〉,《考古學報》2007:3,頁267-294。
黃俊傑,〈中國古代思想史中的「身體政治學」:特質與涵義〉,《歷史月刊》,1999年10月,頁82-90。new window
葛兆光,〈永生,如何永生?話說古代中國的道教(上)〉,《古代中國文化講義》,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頁220-221。
劉宛如,〈身體與記憶:六朝志怪中的性別錯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快的異常論述與小說美學》,中央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頁37-87。
蔡欣延,〈歐尼爾五種身體觀之省思〉,《身體文化學報》,第一輯,2005年12月,頁281-290。new window
鄭金川,〈梅洛‧龐蒂論身體與空間性〉,《當代》,第35期,1989年3月,頁34-46。new window
鄧聰,〈東亞玦飾四題〉,《文物》,2000:2,頁35-45。
鄧聰,〈東亞玦飾的起源與擴散〉,《東方考古》第一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頁23-35。
賴錫三,〈莊子「真人」的身體觀─身體的社會性與宇宙〉,《臺大中文學報》,14期,2001年5月,頁1-34。
龔鵬程,〈以人為藥〉,《「道教養生文化與當代世界」國際研討會論文》,2005年10月11日四川大學,道教學術資訊網站,網址為http://www.ctcwri.idv.tw/INDEXA3/A302/A3005/A3-05004.htmnew window
(二)專書
丁常春,《伍守陽內丹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伍偉民,《易山道海得涓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余舜德,《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周慶華,《身體權力學》,台北:弘智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林素娟,《空間、身體與禮教規訓》,台北:學生書局,2007年。
金正耀,《道教與鍊丹術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楊賓儒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劉成紀,《形而下的不朽:漢代身體美學考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劉成紀,《漢代美學中的身體問題》,武漢:武漢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的身體觀》,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年。new window
龔卓軍,《身體部署》,台北:心靈工坊,2006年。
(三)外文譯本
Baudrillard, Jean(讓‧鮑德里亞),陳永國譯,〈身體,或符號的巨大墳墓〉,汪民安、陳永國編,《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頁35-68。
Bergson, Henri(柏格森),肖聿譯,《材料與記憶》(Matière et Memoire),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譯本),1999年。
Bourdieu, Pierre(布爾迪厄),蔣梓驊譯,〈第四章:信念與身體〉,《實踐感》,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年,頁101-123。
Brooks, Peter(彼得‧布魯克斯),朱生堅譯,《身體活:現代敘述中的欲望對象》(Body Works:Objects of Desire in Modern Narrative),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Entwistle, Joanne(喬安妮‧恩特維斯特爾),《時髦的身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Furth, Charlotte(費俠莉),蔣竹山譯,〈再現與感知─身體史研究的兩種取向〉,《新史學》,10卷4期,1999年4月。new window
Goffman, Erving(高夫曼)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4年。
Gulik, Robert Hans van(高羅佩),李零譯,《中國古代房中術:中國古代的性與社會》(Sexual lofe in Ancient China,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China sex and society from ca. 1500 B.C. till 1644 A.D., 1961),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Gulik, Robert Hans van(高羅佩),楊權譯,《秘戲圖考》,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Kaiser, Susan B.(蘇珊‧凱瑟),李宏偉譯,《服裝社會心理學》(全六冊),台北:商鼎文化,1997年。
Mauss, Marcel(馬塞爾‧毛斯),佘碧平譯,〈各種身體的技術〉,《社會學與人類學》,上海:上海譯本出版社,2003年,頁299-319。
Norberg-schulz, Christian(諾伯舒茲),施植明譯,《場所精神》,台北:尚林出版社,1986年。
O’Neil, John(歐尼爾)著,張旭春譯,《五種身體》,台北:弘智出版社,2001年。
Simmel, Georg(齊奧爾格‧西美爾),費勇等譯,〈時尚的哲學〉,《時尚的哲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Strathern, Andrew J.(安德魯‧斯特拉桑),王業偉、趙國新譯〈吸引人的身體〉,《身體思想》(Body Thoughts),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頁83-138。
Turner, Brian(布萊恩‧透納),汪民安譯,〈身體問題:社會理論的新近發展〉,《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頁3-34。
今井宇三郎,〈戰國諸子中的氣〉,小野澤精一等編,《氣的思想》,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
西蒙‧威廉姆斯、吉廉‧伯德洛,朱虹譯,〈身體的控制─身體技術、相互肉身性和社會行為的呈現〉,《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頁399-423。
栗山茂久,〈身體觀與身體感─道教圖解和中國醫學的目光〉,《古今論衡》,第3期,1999年12月。
栗山茂久,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出版公司,2001年。
湯淺泰雄,盧瑞容譯,〈「氣之身體觀」在東亞哲學與科學中的探討─及其與西洋的比較考察〉,《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頁63-99。
馮友蘭著,涂又光譯,〈陰陽家和先秦的宇宙發生論〉,《中國哲學簡史》,台北:藍燈文化,1991年(原文為英文,發表於1948年)。
(四)外文
Atkinson, Tiffany (editor), The Body, N.Y.: Palgrave Ma公分illan, 2005.
Bourdieu, Pierre., “Belief and the Body,” in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rans by Richard Nice, 1990.
Foucault, Michel. Surveiller et Punir: Naissance de la prison, Paris: Gallimard, 1975.
Georg Simmel, “Philosophy of Fashion,”in Simmel on Culture: Selected Writings.,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97.
Goffman, Erving.,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1956)1959。
Hung, Wu, Body and face in Chinese visual cultu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Marcel Mauss, “Les techniques du corps,” Sociologie et anthropologie(Sixième partie), Paris: L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34, pp.363–386
Marcel Mauss, “Techniques of the body”, in Economy and Society, Trans. B. Brewster., Routledge, 1973.
Mauss, Marcel,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Essays, trans. By Ben Brewster, London; Bost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9.
Shiling, Chris, “The Socially Constructed Body,” in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2003, pp.62-87.


四、總論類
(一)中文期刊(或專書之一章)
文崇一,〈楚的經濟制度〉,《楚文化研究》,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67年,頁35-38。new window
王明珂,〈「驚人考古發現」的歷史知識考古─兼論歷史敘事中的結構與符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6本,第4分,2005年12月,頁569-624。new window
王明珂,〈記憶、歷史與族群本質〉,《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仲高,〈歐亞草原動物紋樣的角色轉換〉,《西域研究》,2004:2,頁101-107。
巫鴻,〈「墓葬」:美術史學科更新的一個案例〉,《美術史十議》,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頁75-87。
巫鴻,陳星燦譯,〈禮儀中之美術:馬王堆的再思〉,《考古學的歷史、理論、實踐》,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頁404-430。
李建緯,〈三門峽虢國墓用玉等級之探討─從用鼎制度談起〉,《故宮文物月刊》總236期,2002:11,頁86-111。new window
李零,《中國古代方術考》(修訂本),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杜正勝,〈動物紋飾與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內蒙古文物考古》,1993,第1、2合期,頁49-80。new window
杜正勝,〈歐亞草原動物文飾與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64本第2分,1993年,頁266-288。new window
邢義田,〈「猴與馬」造型母題:一個草原與中原藝術交流的古代見證〉,《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6集,2009年,頁193-224。
邢義田,〈古代中國及歐亞文獻、圖象與考古資料中的「胡人」外貌〉,《美術史研究集刊》第9集,2000年,頁15-99。new window
曹瑋,〈試論茹家庄西周墓地的器用制度─兼論西周後期器用制度的源流〉,《中國考古學跨世紀的回顧與前瞻─1999年西陵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頁274~279。
郭寶鈞,〈古玉新詮〉,《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20期(下),1948年,頁11-22。new window
陳芳妹,〈藝術史學與考古學的交會--殷商青銅器考古藝術史研究方法〉,「慶祝中研院史語所成立七十週年學術討論會論文」,1998年10月。new window
黃進興,〈「文本」與「真實」的概念─試論德希達對傳統史學的沖擊〉,《新史學》,十三卷三期,2002年9月,頁43-77。
黃翠梅,〈不是藝術也不是歷史〉,《2000年珊瑚潭藝術季‧跨界藝談論文集》,台南:國立臺南藝術學院,2000年,頁9-21。
黃翠梅,〈晉國墓葬用玉制度所顯示的性別差異〉,《性別研究與中國考古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頁123-142。
黃翠梅,〈從寺墩三號墓到南越王墓:論史前到漢代玉器角色的轉變〉,《東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發現60周年紀念文集》,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年,頁353-365。new window
黃翠梅,〈變動中的疆界-藝術史與考古學的學科對話〉,《海峽兩岸藝術史學與考古學方法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暨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頁1-24。
黃應貴,〈物的認識與創新─以東埔社布農人的新作物為例〉,黃應貴主編,《物與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年,頁379-448。new window
賈峨,〈春秋戰國時代玉器初探〉,《中國玉器全集3‧春秋戰國》,台北:錦繡出版,1994年,頁1-41。
漢斯‧貝爾廷,〈藝術史終結了嗎?--關於當代藝術和當代藝術史學的反思〉,《藝術史終結了嗎?》,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頁290-340。
劉永華,《中國古代車輿馬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
(二)中文專書
李澤厚,《美的歷程》,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
王璡等著,《中國古代金屬化學及金丹術》,上海:中國科學圖書儀器公司,1955年。
杜正勝,《周代城邦》,台北:聯經出版,1979年。new window
汪聖鐸,《中國錢幣史話》,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林建鳴,《秦漢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頁68-76。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許倬雲,《西周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黃石,《獨目人山谷:秘域青河》,外文出版社,2005年。
楊明綺,《漢代以前北方金屬動物紋牌飾之演變:兼論北方與中原地區的文化交流》,(指導教授 黃翠梅博士)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三)中文譯本
Belk, Rusell W.(羅素‧W‧貝爾克),〈財產與延伸的自我〉,孟悅、羅鋼主編,《物質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112-150。
Edward B. Taylor(愛德華‧B‧泰勒)著,連樹聲譯,《人類學:人及其文化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Gombrich, E.H.(貢布里希),《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譯,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
Gombrich, E.H.(貢布里希),范景中、楊思梁、徐一維譯,《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
James George Frazer(詹‧弗雷澤)著,劉魁立譯,《金枝提要─巫術與宗教之研究》,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Rawson, Jessica(羅森),《中國古代的藝術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Riegl ,Alois(里戈),《羅馬晚期的工藝美術》,陳平譯,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
Roux, Jean-Paul(魯保羅)著,耿昇譯,《西域的歷史與文明》,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White, Hayden(海登‧懷特)著,陳永國譯,〈歷史中的闡釋〉,《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頁63-100。
柳宗悅,《工藝美學》,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許倬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春秋展國時期的社會流動》,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英文版1965年)。
(四)外文
Ackerman, James S., “Style,” in Art and Archaeology, New Jersey: Englewood Cliffs, 1963, pp. 164-186.
Barthe, Roland, Fragments d’un discours amoureux, 1977.
Belk, Russell W., “Possession and the Extended Self,” i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5, Setember 1988, pp.139-168.
Bunker, Emma & Jenny F. So, Traders and raiders on China's northern frontier, Seattle, London: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995.
Carneiro, Robert L.., “The Chiefdom: precursor of the state,” in The Transition to Statehood in the New Worl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p.37-79.
Damisch, Hubert., “Semiotics and Iconography, ” in The Art of Art History: A Critical Antholog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234-241.
Debord,Guy., 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1967, numerous editions; in English: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Zone Books 1995.
Gombrich, E. H., “The Logic of Vanity Fair: Alternatives to Historicism in the Study of Fashions, Style and Taste,” in Ideals and Idol: Essays on values in History and in Arts, London: Phaidon, 1979, pp.60-92
Gombrich, E. H., the Sense of Order: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Decorative Art, London:Phaidon Press, 1979.
Gombrich, E.H., Art and Illusion, N.Y.:Phantheon Book Inc., 1960.
Habermas, Jürgen, 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 Frankfurt: Suhrkamp, 1981.
Hauser, Arnold, “The Scope and Limitations of a Sociology of Art,” The Philosophy of Art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1959,pp.3-17.
Hong, Wu., “A Great Beginning-Ancient Chinese Jade and the Origin of Ritual Art,” in Chinese Jade from the Mu-Fei Collection, London:Bluett & Sons, 1990.
Hung, Wu., 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63-76.
Kleinbauer, W. Eugene, “Genres of Modern Scholarship,” in Modern Perspectives in Western Art Histor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71, pp. 37-105.
Kleinbauer, W. Eugene, “What is Art History,” in Modern Perspectives in Western Art Histor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71, pp. 1-12.
Kubler, George, The Shape of Time: Remarks on the History of Thing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2.
Lawton, Thomas. Chinese Art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change and continuity, 480-222 B.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82.
Lévi-Strauss, Claude, “Split Representation in the Art of Asia and America,” in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N.Y.: Basic Books, 1963, pp.245-268.
Linduff, Katheryn M., “Art, Death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Mortuary Remains,” 發表於「藝術‧禮儀‧宗教:物質文化與精神信仰」國際研討會(Art, Ritual, Ceremony, Religion: Materi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Beliefs),臺灣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文博學院主辦,2009年11月13-14日。
Melas, E. M., “Etics, emics and empathy in archaeological theory,” in The Meaning of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ymbolic Expression, London; HarperCollins Academic, 1989, pp.137-155.
Panofsky, Erwin, “Iconography and Iconology,” in 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1939 first print), pp. 26-54.
Rawson, Jessica. “Changing Values of Ancient Chinese Bonzes, ”in Ancient Chinese and Ordos Bronzes,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of Hong Kong, 1990, pp. 17-61.
Rawson, Jessica. “Changing Values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 in Ancient Chinese and Ordos Bronzes,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of Hong Kong, 1990, pp. 45-47.
Schapiro, Meyer, “Style,” in A Modern Book of Esthetic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53, pp.336-34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