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少年犯罪行為成因之模型建構研究-以結構方程模型(SEM)檢驗
作者:林千芩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富源、謝邦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少年犯罪結構方程模型明恥整合理論探索性因素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4
有鑑於少年犯罪行為近十年來,並未因少子化而有減緩之趨勢,特別是近幾年吸食迷幻藥物問題的嚴重,顯示出對於少年犯罪行為的防治與過去的研究可能仍有不夠周延的狀況,因此本研究以明恥整合理論為基礎,收集過去台灣地區進行過的相關文獻,整理與少年犯罪行為有關的影響概念,透過結構方程模型的技術與概念,歸納出五項重要的因素:家庭功能薄弱、社區環境不良、同儕關係負向、個人特質不佳及學校適應困難,進行模型之檢定。
結構方程模型檢定結果發現:「家庭功能薄弱」與「社區環境不良」之間有高度相關,「家庭功能薄弱」與「個人特質不佳」有直接正向關係,「家庭功能薄弱」與「同儕關係負向」有直接正向關係,也就是家庭功能愈差,越可能導致個人特質不佳,越可能導致同儕關係負向,而同儕關係負向也會引發個人特質不佳。另外「同儕關係負向」及「人特質不佳」對於「學校適應困難」都有直接正向關係,且透過「學校適應困難」對「少年犯罪嚴重」有直接正向關係。
在資源有限的社會環境中,少年犯罪行為的防治也應該要對症下藥,研究結果顯示學校功能可能是少年犯罪行為防治最關鍵之因素,更多元的教育政策以適應不同的少年,對於犯罪行為的降低應有所幫助。
In spite of decreasing birthrate in Taiwan, juvenile crime has not been slowing over the past decade. Serious psychedelic drug problem of teenagers shows that juvenile crime prevention and past researches may still be insufficient. Therefore,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Reintegrate Shaming Theory to compile the relev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juvenile crime by collecting past literature conducted in Taiwan. Through the techniques and concept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re are five key factors concluded in this thesis: weak family function, poor community environment, negative peer relationships, poo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 and bad school adaptability.
The outcom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re the followings:
(1)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weak family function” and “poor community environment”
(2) Direct positive relationship through “weak family function” to “poo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
(3) Direct positive relationship through “weak family function” to “negative peer relationships”
(4) Direct positive relationship through “negative peer relationships” to “bad school adaptability”
(5) Direct positive relationship through “poo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 to “bad school adaptability”
(6) Direct positive relationship through “bad school adaptability” to “serious juvenile crime”
With limited resources of social environment, taking adequate measures for juvenile crime prevention is essential. The findings show the school function may be the most critical key factor in juvenile crime prevention. Adopting diverse education policies to different teenagers should help to reduce juvenile crimes.
一、中文部分
王枝燦(2000),同儕影響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梅香(2002),臺北市青少年休閒參與型態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王伯頎(2004),犯罪少年生活歷程及思考型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石泱(2008),單親家庭青少年偏差行為成因之研究:權力控制理論的觀點,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10:51-90。new window
石友馨(2008),家庭教養行為、社區鄰里關係與自我概念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國立台北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
吳明隆(1998),少年家庭結構、學業成就及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訓育研究,37(4):35-54。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法。台北:濤石文化。
吳柳蓓(2004),自我控制、同儕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英璋、溫明晶(2005),從整體學業自我效能感談青少年偏差行為與犯罪行為之形成,日新,5:34-44。
吳淑華(2007),理性選擇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以社會連結為中介變項,人口特質為調節變項,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梅芬(1994),國中生的社會連結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威辰(2001),父母社經地位、青少年緊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研究-以雲嘉南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應觀(2003),雲林地區有無犯罪少年之隔代教養與衝突之比較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君儀(2004),犯罪少年與非犯罪少年法律集體意識之研究,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的應用,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杜建人 (1997),城市犯罪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邱怡瑜 (2002),家庭暴力經驗對青少年性格影響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正皓(2006),結構方程模式:LISREL 的理論、技術與應用,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林弘茂(1992),高中生偏差行為成因之社會學理論分析與驗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山田、林東茂、林燦璋(2002),犯罪學,三民書局。
林秀怡(2002),心理特質、緊張對少年偏差及犯罪行為影響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林巧翊(2003),折翼與展翅~~犯案少年與家庭系統相互影響歷程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玉茹(2005),偏差行為少年之休閒心理特質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林大為(2006),社會連結與青少年偏差行為-赫胥社會控制理論的實證檢驗,台北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
林萬億、王靜惠、黃韻如等箸(2004),學校輔導團隊工作-學校社工師、輔導教師與心理師的合作。台北:五南。
林滄崧(2008),台灣地區住宅竊盜犯罪被害危險因素模型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施彥卿(2009),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精神障礙者的自我概念-以南部某醫學中心為例,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金蓮玉(2003),學校適應與自我概念對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影響,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愫嫻 (1997),變遷中的犯罪問題與社會控制-台灣經驗,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周愫嫻(2001),愛上學的孩子,不會變壞嗎?論學校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11:93-115。new window
周美智(2001),家庭因素、子女道德觀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美慧(2006),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新台灣之子的生活適應 -以台中縣國小學童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淑如(2006),家庭暴力經驗、社會支持及國中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研究,11:25-43。
柳勝國(1999),一般少年與非行少年自我概念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雪雅(2004),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整合分析,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俞曼萍(2005),犯社會之職對少年非行影響之比較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淑文(1989),同儕關係與少年犯罪,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徐淑美(2003),家庭與學校因素對國中生偏差行為影響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國峰(2007),非行同儕、負向情緒與效能影響少年偏差行為發展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馬傳鎮等人(1996),我國台灣地區女性少年犯罪相關因素及其防制對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new window
許春金、楊士隆(1993),社區與少年偏差行為:社區解組犯罪理論之實證研究,學政學報第23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new window
許文耀(1999)影響中途輟學學生扮演「學習者」的因素及其犯罪的關係。台北:教育部。
許春金、侯崇文(1996),兒童、少年觸法成因及處遇方式之比較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研究報告。
許春金(2005),犯罪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許甄育(2005),緊張因素、負面情緒、制握信念與與男女性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瓊華(2008),一般青少年與非行少年家庭概念之比較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生玉(1984),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郭慧敏(2005),從家庭結構、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理論探討青少年不良行為,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綠蓉(2005),家庭與學校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淑湘(1998),青少年休閒生活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休閒同儕關係、休閒活動選擇與休閒無聊感之型態分析,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陳南翰(2003),低自我控制、性行為、飲酒行為與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珍(2003),自我控制、家庭教養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中壢市國中生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景圓(2004),家庭、學校及同儕因素與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陳正祥(2004),保護事件少年家長教養態度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貞(2005),非行少年依附、解釋風格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new window
陳恆霖、戴嘉南(2006),生態系統觀中輟生輟學歷程案例分析研究,現代教育論壇,15。
陳雯君(2007),親子關係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卿(2008),青少年刺激尋求動機、同儕關係、休閒阻礙與偏差行為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易甫、吳齊殷及林桂琇(2009),The Dynam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 Delinquency:A Group-Based Model Approach。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12:59-100。
張劭勳、張劭平和林秀娟(2000),SPSS For Windows多變量統計分析,台北:松崗出版社。
張麗鵑(2002),媒體閱聽、同儕關係與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偉豪、鄭時宜(2012),與結構方程模型共舞:曙光出現,前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富源(1992),明恥整合理論--一個整合共通犯罪學理論的介紹與評估,警學叢刊23卷2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new window
黃家珍(1998),緊張與少年偏差行為:Agnew一般緊張理論之實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富源等人(2000),少年暴力犯罪相關因素之研究─家庭結構、動力與社會學習觀點以論,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new window
黃俊傑、王淑女 (2001),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學研究,11:45-68。new window

黃軍義、謝靜琪(2001),青少年輟學與犯罪行為之研究,犯罪學期刊,7:99-126。new window
黃惠玲(2004),父母管教方式、差別同儕結合與少年偏差行為相關之探討,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06),犯罪學概論,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黃玉清(2007),少年法庭法官審理觸法少年認知基模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青霏(2006),睡眠與情緒、學校適應和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怡芳(2001),緊張、負面情緒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明晶(2003),青少年偏差行為與整體學業自我效能及主觀人際環境之探討,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有慶(2006),金門地區少年偏差行為成因及其防制對策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曾志全(2008),單親家庭管教方式、同儕關係及學校學習環境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以新竹市高中為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new window
莊耀嘉(1996)犯罪的心理成因:自我控制或社會控制。國科會研究會刊:人文與社會科學第6卷第2期,235-257頁。
楊宗憲(2000),心理特質與環境因素對國中生中途輟學犯罪行為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士儀(2005),青少年暴力犯罪台北地區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芳梅a(2007),國中生目睹父母婚姻暴力、親子關係與偏差行為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
楊芳梅b(2007),母親監控、家庭依附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榮泰生(2006),SPSS與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美玲(2006),重複性婚姻暴力加害者研究-從生態系統觀點探究其生命經驗,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玲雅(2008),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一臺北少年觀護所為例,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穎峰(2009),青少年家庭依附與偏差行為之動態分析,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行五(2002),青少年搶奪犯罪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淑媛(2003),父母婚姻關係、教養方式與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肖泓(2003),犯罪少年再犯之家庭、學校、社會成因研究─以彰化少年輔育院為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英瑋(2003),網路使用對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臥龍等人(2004)質性研究,台北:心理。
謝忠榥(2004),影響高職學生偏差行為因素之研究-以台南縣高職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志娟(2003),從生態系統理論看父母教養態度與子女行為表現,文教基金會會訊,69。
簡瑞隆(2004),參與運動校隊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及其相關因素影響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松瑜(2002),國中生之父母教養知覺、家庭生活適應暨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美雪(2005),生活壓力、制握信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漢璁(2008),非行少年家庭界限與非行行為相關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蕭世慧(2005),高中職生父母教養方式、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外文部分
Akers, Ronald L & M. D. Drohn, Lanza-Kaduce & M. j. Radosevich(1989). Social learning and deviant behavior: A specific test of a general theory. American Socilogical Review, 44:635-655.
Agnew, R. (1992). Foundation for a general strain theory of crime and delinquency. Criminology, 30(1), 47-87.
Bentler P.M. & Chou C.P.(1987).Practical issues in structural modeling, Sociological Methods and Research.16(1),78-117.
Bollen K.A.(1989).Structural equations with latent variables.New York:Wiley.
Braithwaite. J.(1989). Crime, shame, and reintegration. New York:Cambridge.
Chang-Hun Lee(2010),An Ecological Systems Approach to 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Interpersonal Violence,25(8),USA:SAGA。
Curran P.J., West S.G. & Finch J.F.(1996). The robustness of test statistics to nonnormality and specification error in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Psychological Methods. 1,16-29.
Fornell C. & Larcker D.F.(1981).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asearch. 18(2),39-50.
Hirschi, Travis(1969). 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eley:Univera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ir J.F. Jr., Anderson R.E., Tatham R.L. & Black W.C.(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5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Hershberger, S.(2003). The growth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1994-2001.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10:35-46.
Jensen, Gary F.(1986). Parents, Peers, and Delinquent Action:A Test of the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Perspectiv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562-575.
Johnson, Richard E. & Anastasios C. Marcos and Stephen J. Bahr(2002). The Role of Peers in the Complex Etiology of Adolescent Drug Use. Criminology,25:323-340.
Jöreskog, K. G.(1973). A general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linear structural equation system. In A. S. Goldberger & O. D. Duncan(Ed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in the social science.(pp. 85-112). New York: Academic.
Keesling, J. W.(1972). Maximum likelihood approaches to causal analysi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Miller, W. B. (1958). Lower class culture as a generating milieu of gang delinquenc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4(3): 5-19.
Raykov,T & Marcoulides G.A.(2006).A first course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2nd ed. Lawrence Erlbaum.
Sampson, R.J. & Laub, J.H.(1994)Crime in the Make:Pathway and turning points through life. Camd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llin, T. (1938). Culture conflict and crime, New York: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Shaw, C. R. and Mckay, H. D. (1972). 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urban area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hort, J. F.(1957).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and delinquency. Social Problems, 4:233-239.
Strickland, D. E.(1992). Social learning and behavior: A comment and critiqu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7:162-167.
Sutherland, E. H. and Cressey, D. R. (1970). Criminology, 8th edition, J. B. Lippincott Company.
Thompson, William E. & Jim Mitchell and Richard A. Dodder(1994). An Empirical Test of Hirschi’s Control Theory of Delinquency. Deviant Behavior,5:11-22.
Thornberry, T. P. (1987)Toward an interactional theory of delinquency. Criminology 25(4):863-892.
Wolfgang, M. & Francis Ferracuti (1981). The subculture of violence, Beverly Hills, Cal., Sage.
Wiley, D.E.(1973). The identification problem f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measured variables. In A. S. Goldberger & O. D. Duncan (Ed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in the social science. (pp.69-83). New York: Academic.
Wright,E.B.,Caspi,A.,Moffitt,T.,& Silva,P.(2001)The effect of social ties on crime vary by criminal propensity:A life-course model of interdependence. Criminology 39(2):321-35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