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超越」與「內在超越」--牟宗三與康德之間
書刊名: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作者:鄭家棟
作者(外文):Zheng, Jiadong
出版日期:2000
卷期:17
頁次:頁339-369
主題關鍵詞:康德超越存有論KantTranscendenceOnt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74
  • 點閱點閱:29
以「超驗」取代中世紀的「超越」,乃是康德哲學的著意之筆,由此阻塞了由知識直接通向形而上學與信仰的道路;牟宗三哲學的出發點,原是要通過扭轉康德而恢復「超越」的古義,在肯定人有「智知」(智的直覺、自由無限心) 的前提下,重新賦予「超越」概念以某種存有、實有、實在的內涵,重建超越的存有論。但是,認同於康德主體主義的路向與徹底取消神、人之間的界限相統一,又使得牟宗三對於「超越」概念的理解與限定及其由此所展開的思想系統,似乎搖擺於前康德時代的超越存有論與後康德時代的人本主義哲學之間。
期刊論文
1.牟宗三(1956)。陸王一系之心性之學(三)--劉蕺山誠意之學。自由學人,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熊偉(1933)。先驗與超驗。世界思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Kant, Immanuel(1986)。道德形而上學原理。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適、劉公純、王孝魚、李哲夫(1961)。葉適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牟宗三、林清臣(1990)。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牟宗三(19760900)。現象與物自身。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熙(1985)。釋名。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慎、徐鉉(1963)。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牟宗三(1970)。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牟宗三(1968)。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牟宗三(1985)。圓善論。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唐君毅(1974)。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牟宗三(2003)。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Sartre, Jean-Paul(1989)。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存在主義哲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唐君毅(1943)。中國宗教思想之特質。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研究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牟宗三(1974)。天命下貫而為「性」。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Smith, Norman Kemp(1961)。康德「純粹理性批判」解義。康德「純粹理性批判」解義。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Kant, Immanuel(1978)。未來形而上學導論。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牟宗三(1984)。觀念的災害。時代與感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漢)桓寬(1990)。鹽鐵論,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明)馮夢龍(1955)。東周列國志,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釋道世。法苑珠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明)謝榛(1936)。四溟詩話,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漢)劉劭。人物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戴侗。六書故。四庫全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