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韋伯論中國傳統法律:韋伯比較社會學的批判(中)
書刊名:社會理論學報
作者:林端
作者(外文):Lin, Duan
出版日期:2001
卷期:4:1
頁次:頁71-119
主題關鍵詞:韋伯中國傳統法律比較社會學Weber, Max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72
  • 點閱點閱:29
期刊論文
1.陳顧遠(19551100)。天理--國法--人情。法令月刊,6(11),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偉仁(19871200)。傳統觀念與現行法制:「為什麼要學中國法制史?」一解。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17(1),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偉仁(19881200)。清代的法學教育。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18(1),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端(19991200)。對人際關係與人際情感的構念化的評論:社會學者的看法。本土心理學研究,12,189-2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泰升(20000900)。清治時期的行政組織及司法運作。月旦法學,64,144-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unger, Karl(1972)。Max Webers Ansicht Uber Recht und Justiz im kaiserlichen China。Oriens Extremus,19,9-22。  new window
7.Shiga, Shuzo(1975)。Criminal Procedure in the Ch'ing Dynasty: With Emphasis on its Administrative Character and some Allusion to its Historical Antecedents。Memoirs of the Research Department of the Toyo Bunko,33,115-138。  new window
8.Shiga, Shuzo(1974)。Criminal Procedure in the Ch'ing Dynasty: With Emphasis on its Administrative Character and some Allusion to its Historical Antecedents。Memoirs of the Research Department of the Toyo Bunko,32,1-45。  new window
9.Zheng, Qin(1995)。Pursuing Perfection, Formation of the Qing Code。Modern China,21,310-344。  new window
10.林端(19930600)。德國歷史法學派--兼論其與法律信實論、法律史和法律社會學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2(2),39-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端(20000300)。「多元典範」的研究取向與「社會心理學」的本土化--知識社會學與科學社會學的觀點。社會理論學報,3(1),3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偉仁(19890600)。清代的法學教育。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18(2),1-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端(19990900)。韋伯論中國傳統法律:韋伯比較社會學的批判(上)。社會理論學報,2(2),221-2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日然(19590700)。民法第一條之研究。法學叢刊,4(3)=15,38-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中芳(19991200)。人際關係與人際情感的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105-1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端(20001006)。"情"的兩個面向:"人情"與"事情"。第二屆社會科學理論與本土化研討會:全球化與本土化的省思,嘉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端(20001209)。情、理、法:台灣"調解委員"的法律意識。家人關係及其心理歷程: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等主辧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端(20001027)。"情理法"或"法理情":中西不同法律文化對比下的廿一世紀法治社會。“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學術研討會,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翟學偉(20001208)。本土心理學研究中的本土資源--從研究對象到研究方法的轉化。家人關係及其心理歷程: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等主辧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王泰升(1998)。從淡新檔案觀察清治臺灣官府法律之運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峻立(1997)。調處:十九世紀臺灣社會民事紛爭解決途徑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雪峯(1981)。明代的審判制度。台北: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erman, Harold J.、梁治平(199108)。法律與宗教。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郝大維、安樂哲(1996)。孔子哲學思微。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道蘊、高道蘊、高鴻鈞、賀衛方(1994)。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俞榮根(1999)。道統與法統。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瞿同祖(1947)。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梁治平(1992)。法辨--中國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滋賀秀三(1984)。清代中國の法と裁判。東京: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秦(1988)。清代司法審判制度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瞿同祖(1998)。瞿同祖法學論著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龍韶華(1998)。明代司法初考。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宗智(1998)。民事審判與民間調解:清代的表達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薛允升、黃靜嘉(1970)。讀例存疑。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Hsiao, Kung-ch'uan(1979)。Compromise in Imperial China。Seattle: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new window
15.Hamilton, Gary G.、張維安(1990)。中國社會與經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Mokre, Hans(1932)。Theorie des Gewohnheitsrechts。Wien:Verlag von Julius Springer。  new window
17.Kruger, Herbert(1967)。Volkerrecht-Gewohnheitsrecht-Naturrecht。Hamburg:Alfred Metyner。  new window
18.Bernhardt, Kathryn、Huang, Philip C. C.(1994)。Civil Law in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9.Rehbinder, Manfred(1989)。Rechtssoziologie。Berlin:Walter de Gruyter。  new window
20.Allee, Mark Anton(1994)。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North Taiw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1.Kuhn, Philip A.(2000)。叫魂。台北:時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Van der Sprenkel, Sybille(1962)。Legal Institution in Manchu China, A Sociological Analysis。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Athlone Press。  new window
23.Lee, Tahirih V.(1997)。Basic Concepts of Chinese Law。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  new window
24.金勇義、陳國平(1989)。中國與西方的法律觀念。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馬克斯.韋伯、林榮遠(1998)。經濟與社會。韋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馬作武(1998)。中國古代法律文化。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趙爾巽(1981)。清史稿--刑法志。台北: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黃源盛(2000)。民初法律變遷與裁判,1912-1928。台北: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Jellinek, Georg(1922)。Allgemeine Staatslehre。Berlin:Julius Springer。  new window
30.王伯琦(1999)。王伯琦法學論著集。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伯琦(19890600)。近代法律思潮與中國固有文化。臺北:法務通訊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Bodde, Derk、Morris, Clarence、朱勇(1995)。中華帝國的法律。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朱勇(1987)。清代宗族法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葉孝信(1993)。中國民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吳吉遠(1998)。清代地方政府的司法職能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汪世榮(1997)。中國古代判詞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武樹臣(1994)。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張晉藩(1998)。清代民法綜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張溯崇(197412)。清代刑法研究。台北:華岡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梁治平(1992)。法意與人情。深圳:海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梁治平(1997)。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陳顧遠(1977)。中國文化與中國法系。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滋賀秀三(1967)。中國家族法の原理。東京: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滋賀秀三、王亞新(1998)。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童光政(1999)。明代民事判牘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戴炎輝(1987)。中國法制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瞿同祖(1962)。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8.Hall, David L.、Ames, Roger T.(1987)。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ew window
49.張中秋(1999)。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黃源盛(1998)。中國傳統法制與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那思陸(1982)。清代州縣衙門審判制度。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陶希聖(1972)。清代州縣衙門刑事審判制度及程序。臺北:食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張偉仁(19830000)。清代法制研究:輯1--盜案之初步處理及疎防文武之參劾。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Cohen, Paul A.、林同奇(1991)。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林端(19940000)。儒家倫理與法律文化:社會學觀點的探索。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梁治平(1996)。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戴炎輝(19790000)。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戴炎輝。淡新檔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寺田浩明、王亞新(1998)。日本的清代司法制度研究與對“法”的理解。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市: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宗智(1995)。國家與社會之間的第三領域。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寺田浩明(1995)。關於清代土地法秩序"慣例"的結構。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端(1994)。清末民初法律的繼受問題--韋伯社會學觀點的嘗試。儒家倫理與法律文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威廉.瓊斯(1994)。大清律例研究。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滋賀秀三(1993)。清代州縣衙門訴訟的若干研究心得--以淡新檔案為史料。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瞿同祖(1998)。清律的繼承與變化。瞿同祖法學論著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源盛(2000)。大理院民事審判與民間習慣。民初法律變遷與裁判(1912-1928)。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