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店丘陵的土地經營(1810-1890)
書刊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
作者:張瓊文
作者(外文):Chang, Chiung-wen
出版日期:2002
卷期:36
頁次:頁85-102
主題關鍵詞:新店土地利用世界經濟體系重商主義Shin-DianLand useWorld economy systemMerchant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00
  • 點閱點閱:16
     本文試圖以十八世紀末新店的丘陵土地利用的變遷過程為例,探討在時序脈絡中,區域如何通過社會再生產的體現以及土地資源與國家政策的交互辯證,而持續形塑其社會空間的實質內涵。在外部世界經濟體系的機制與內部國家重商主機的運作之下,新店丘陵因風土條件適宜而發展茶業,並成為市場需求的供應所在地,從而由邊際土地轉化成為可與世界經濟接軌的經濟丘陵。
     This essay tries to evalu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d use in Shin-Dian hills, which shifted from marginal area to profitable area by growing teas to enter world economy system vi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 within/without Taiwan during late 18th. I take Shin-Dian hills as an example, studying how its idiosyncrasy forms through social reproduction realization, and through mutual influences of those land resource, state policy in the sequence of time.
期刊論文
1.石再添(19821000)。「文山鄉街」自然環境調查分析。地理學研究,6,69-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騰嶽(1953)。劉銘傳特輯。文獻專刊,4(1/2),17-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文良(1996)。日治時期臺灣林業之展開過程: 以大嵙崁(大溪)為中心。臺灣史研究,3(1),144-1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坤輝(19830600)。劉銘傳的財政改革與中外交涉:以改革稅釐及官辦樟腦專賣為例。史聯雜誌,3,87-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富田芳郎(1934)。安坑溪谷の地理的所見。臺灣地理學記事,7,37-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富三(19950600)。板橋林本源家與清代北臺山區的發展。臺灣史研究,2(1),5-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玉雪(19761200)。臺灣茶的貿易--(公元1864-1890年)。臺北文獻 (直字),38,33-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富三(19751200)。台灣史上第一次土地改革。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29-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施添福(1990120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40(4),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富三(1999)。從劉銘傳開山撫番政策看清廷地方官、士紳的互動。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戴寶村、溫振華(1998)。大臺北都會圈客家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尹章義(1994)。新店市誌。新店市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澹然(1958)。劉壯肅公奏議。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新店市公所(1999)。新店瑠公圳開拓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1896)。臺灣產業調查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伊能嘉矩(1928)。臺灣文化志。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1905)。調查經濟資料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深坑廳總務課(1907)。深坑廳第二統計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齋藤完治(1912)。臺灣烏龍茶ノ概況同茶金融上ノ沿革。臺灣銀行總務部調査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井上房邦(1937)。臺灣に於ける茶樹栽培法。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富永豐(1944)。大溪誌。大溪郡役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海山郡役所(1933)。海山郡管內要覽。板橋:海山郡役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培桂、林豪(196308)。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鍾瑄、陳夢林、李欽文(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施添福(1982)。臺灣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大谷光瑞(1935)。臺灣島之現在。大阪:大乘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滿紅(19970000)。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Imbault-Huart, Camille、黎烈文(1958)。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Davidson, James Wheeler、蔡啟恆(1972)。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伊能嘉矩(1904)。臺灣蕃政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前田長太郎(1933)。臺灣茶葉の立地考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朝棨(1957)。土地志・地理篇。臺灣省通志稿。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添福(1996)。蘭陽平原傳統基層社會空間的形成及其演變。蘭陽平原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礎資料。宜蘭縣文化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秋坤(1995)。有關清代臺灣地權研究的幾個問題。臺灣史與臺灣史料。吳三連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溫振華(1990)。清朝臺灣北部的拓墾與族群關係。臺灣歷史與文化。稻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藤江勝太郎(1899)。臺北外二縣下茶葉。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報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世慶(20050000)。結首制與噶瑪蘭的開發--兼論結首制起自荷蘭人之說。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