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五十年來臺灣地區中國古典文學批評研究綜述(1949-1999)
書刊名:漢學研究通訊
作者:高莉芬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ao, Li-feng
出版日期:2006
卷期:25:2=98
頁次:頁13-28
主題關鍵詞:臺灣中國古典文學文學批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83
  • 點閱點閱:49
期刊論文
1.張健(196402)。《誠齋詩話》與南宋文壇軼事。暢流,29(1),2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正治(19920500)。四十年來文學研究理論之探討。文訊,40=79,5-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顏崑陽(19980600)。從「言意位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清華學報,28(2),143-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景進(19880400)。論儒學對魏晉至齊梁文論之影響:兼論六朝文藝美學之特徵。中華學苑,36,81-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蔚卿(19671100)。六朝的文氣論。思與言,5:4,頁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復觀(19590600)。文心雕龍的文體論。東海學報,1(1),45-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崟(1933)。七閣四庫成書之次第及其異同。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廖蔚卿(1953)。劉勰的風格論。大陸雜誌,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廖蔚卿(1954)。劉勰論時代與文風。大陸雜誌,9(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廖蔚卿(1965)。劉勰的創作論。臺大文史哲學報,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宋哲(1965)。漫談鍾嶸詩品。建設,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炳良(1969)。鍾嶸詩品指要。大陸雜誌,3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健(1966)。蘇東坡的文學批評。現代學苑,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葉嘉瑩(1959)。由人間詞話到詩歌之欣賞。文學雜誌,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葉嘉瑩(1969)。從人間詞話看溫馮韋李四家詞的風格:兼論晚唐五代時期在詞意境方面的拓展。純文學,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曾永義(1975)。元代的文論、詩論和曲論。國立編譯館館刊,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健(1976)。呂本中的文學批評研究。幼獅學誌,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啟方(1977)。北宋的文論與詩詞論。國立編譯館館刊,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明德(1980)。金代文學批評析論。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葉嘉瑩(1973)。漫談中國舊詩傳統。中外文學,2(4),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88)。盛唐王孟詩派美學研究。師大國研所集刊,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楊昌年(1981)。美學批評初探─從王國維「紅樓夢評論」談起。教學與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曾昭旭(1985)。建構我們自己的文學理論。鵝湖,10(7),18-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鐘彩鈞(1992)。中國文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皮述民(1968)。鍾嶸詩品析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龔鵬程(1999)。中國文學理論在臺灣發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龔鵬程(2000)。中國文學理論在臺灣的發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鴻銘(1981)。荀子文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清雲(1988)。皎然《詩式》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靜二(1994)。文氣論詮。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紹虞(1969)。中國文學批評史。明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夢鷗(1964)。文學概論。台北:帕米爾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安德生‧阿特金斯、張雙英、黃景進(1991)。當代文學理論。臺北:合森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復觀(1966)。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耀德、孟樊(1990)。世紀末的偏航,80年代台灣文學論。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健(1969)。朱熹的文學批評研究。朱熹的文學批評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東潤(1960)。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柯慶明(1983)。文學美綜論•文學與生命。台北:長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拉瓦爾、Magliola, Robert(1987)。意識批評家─日內瓦學派文學批評導論。意識批評家─日內瓦學派文學批評導論。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夢鷗(1981)。古典文學的奧秘:文心雕龍。古典文學的奧秘:文心雕龍。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景濚。文心雕龍新解。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榮智(1982)。元代文學批評之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簡恩定(1986)。清初杜詩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夢鷗(1959)。文藝技巧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聰明(1986)。昭明文選研究初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夢鷗(1977)。初唐詩學著述考。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淑香(1974)。李義山詩析論。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沈謙(1979)。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葉嘉瑩(1982)。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臺北:源流文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健(1985)。文學批評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吳宏一(1977)。清代詩學初探。臺北:牧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金凌(1988)。中國文學理論史--六朝篇。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柯慶明(1977)。境界的再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師培、羅常培(1969)。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柯慶明(1987)。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臺北: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許清雲(1984)。皎然詩式輯校新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游喚(199306)。文學批評的實踐與反思。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金凌(198704)。中國文學理論史。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簡錦松(19890200)。明代文學批評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夢鷗(1987)。傳統文學論衡。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張健(1975)。宋金四家文學批評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廖蔚卿(1978)。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龔鵬程(1900)。文學批評的視野。台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龔鵬程(1986)。文學與美學。臺北市:業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徐復觀(1974)。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王夢鷗(1984)。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黃景進(1986)。嚴羽及其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蔡瑜(1998)。唐詩學探索。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王夢鷗(1971)。文藝美學。臺北市:新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柯慶明(1977)。境界的探求。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姚一葦(1968)。藝術的奧秘。臺北:臺灣開明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龔鵬程(1985)。文學散步。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顏崑陽(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柯慶明(2000)。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張高評(20000000)。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組。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臺靜農(1974)。百種詩話類編。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李正治(1988)。政府遷臺以來文學研究理論及方法之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龔鵬程(1986)。詩史本色與妙悟。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龔鵬程(1992)。文化符號學。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李道顯(1984)。王充文學批評及其影響。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張雙英(1993)。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際。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蔡英俊(1986)。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黃永武(1976)。中國詩學。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張健(1983)。明清文學批評。國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龔鵬程(1988)。文化、文學與美學。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劉勰、王禮卿(1986)。文心雕龍通解。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王金凌(1981)。《文心雕龍》文論術語析論。華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劉渼(20010000)。臺灣近五十年來「文心雕龍學」研究。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張淑香(1992)。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姚一葦(19780000)。美的範疇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呂正惠、蔡英俊(1994)。俄國形式主義。中國文學批評(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Cohen, Ralph(1989)。The Future of Literary Theory。The Future of Literary Theory。New York。  new window
66.柯慶明(1987)。中國現代文學批評述論。中國現代文學批評述論。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Wellek, Rene、Warren, Austin、王夢鷗、許國衡(1992)。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王夢鷗(1984)。古典文學探索。古典文學探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呂正惠、蔡英俊(1992)。中國文學批評(一)。中國文學批評(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傅庚生(1947)。中國文學批評通論。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駱鴻凱(1956)。文選學。文選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羅根澤(1966)。隋唐文學史。隋唐文學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李景濚(1967)。文心雕龍詳解。文心雕龍詳解。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張嚴(1969)。文心雕龍通識。文心雕龍通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王更生(1977)。六十年來之國學。六十年來之國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葉慶炳(1979)。中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中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Taipei。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張健、簡錦松(1979)。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張健(1979)。中國古典文學批評論集。中國古典文學批評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葉嘉瑩(1970)。迦陵談詩。迦陵談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柯慶明(1975)。分析與同情:中國古典文學的批評與理論。分析與同情:中國古典文學的批評與理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Unamuno, Miguel de(1979)。生命的悲劇意識。生命的悲劇意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高明(1977)。高明文學論叢。高明文學論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呂正惠(1991)。文學的後設思想。文學的後設思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May, Derwent(1983)。普魯斯特。普魯斯特。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Grebstein, Sheldon N(1978)。現代文學批評面面觀。現代文學批評面面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朱榮智(1982)。兩漢文學理論之研究。兩漢文學理論之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沈謙(1981)。文心雕龍文學理論與批評。文心雕龍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龔鵬程(1983)。江西詩杜宗派研究。江西詩杜宗派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姚振黎(1989)。沈約及其學術探究。沈約及其學術探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王金凌(1980)。文心雕龍文論術語析論。文心雕龍文論術語析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沈謙(1978)。期待批評的時代來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劉永濟(1954)。文心雕龍校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日剛(1969)。文心雕龍,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建元(1987)。臺灣二、三十年來文學批評的理論與方法。三十年來我國人文及社會科學之惠顧與展望。臺北: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更生(1969)。《詩品》總論。詩學集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