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化建構與復振之研究--以阿美族〈Pancah〉會所文化內涵與核心價值為例
書刊名: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作者:楊仁煌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
頁次:頁67-102
主題關鍵詞:阿美族會所文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02
  • 點閱點閱:212
台灣有二千三百多萬人口,其中有十三支原住民族,人口合計約460,000 人,阿美族人口數最多,約160,000 人,阿美族又可分北部(南勢阿美)、中 部(秀姑巒阿美、海岸阿美)、南部(馬蘭阿美、恆春阿美)三群,阿美族處 在多元文化與各族群政治、經濟、宗教、部落主義合流的自治思潮中,具有原 住民族運動的代表性與影響力。特就其固有的會所文化內涵與核心價值,作為 文化建構和文化復振研究的主軸。 阿美族會所是部落文化之特質,與現代社會文化不產生衝突及矛盾,其中 具政治、經濟、社會、宗教之部落文化特色與內涵者,如年齡階級,老人社會 福利、傳統語言、歲時祭儀、知識藝能、宗教信仰……等等,能與周遭的大社 會可融合相處且可以不迷失自我。台灣地區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原住民各族既 不能永久山居野宿,而其人口只占總人口之百分之二,是絕對少數,相對之 下,漢人文化自然成為絕對的強勢,我們原住民族在這種環境下,鮮有不遺失 母語的,因此要想保持傳統的語言習俗,就必須借重會所文之化建構與復振。 筆者經過多年來的生活體驗及田野調查,從不同族群的報導人及公部門和 民調資料,發現文化建構與文化復振是各族群的心聲,近代國家是怎樣地與這 塊土地的主人衝突,造成痛苦,烙印在原住民部落生活上歷歷可見。在人類的 發展史上,不同民族的接觸是不可避免的,而在現代社會,這種接觸,因文化差異所造成的衝突,在可預見的將來都是不能迴避的問題,要怎樣承擔民族與 文化永續發展之責任及實踐,唯有靠建構與復振足以使民族永續發展的會所文 化,才能保存原住民族的文化及命脈。在阿美族社會就是建構復振會所文化之 內涵及核心價值。再之,在全球化的挑戰與考驗下,一方面為原住民族文化尋 根,一方面又要為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建構并創塑無人競爭之全新市場,提昇其 競爭力,激發其族群生命力,豐富其多元民族文化的內涵。 基於以上背景、認知、使命及責任激起筆者選擇台灣原住民阿美族會所文 化內涵與核心價值及發展之主題做研究,使大家了解會所文化在阿美族社會 扮演的角色,並深知會所是阿美族的古早學校,它是原住民的文化精神堡壘, 是文化倉庫和民族命脈之傳承與延續之所在,以此緣起,建構與復振並創塑原 住民族文化,使阿美族文化不失傳統優質文化之前提及基礎上,發揮其創新會 所在大社會的適應力、競爭力、生存力、永續力,實現每一阿美族渴望其民族 與文化永續發展之美夢成真。
期刊論文
1.Diamond, Jared M.(2000)。Linguistics: 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Nature,403(6771),709-710。  new window
2.衛惠林(1956)。台灣土著社會的二部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阮昌銳(19651100)。臺灣土著民族的今昔。中國邊政,11,3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阮昌銳(1967)。港口阿美族年齡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仁煌(19781100)。從外婆家回到爸爸家--一個阿美族人在社會變遷中的自述。中國論壇,7(4),16-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Schlereth, Thomas J.(1989)。Repres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the social sciences:Sun, sex, sights, saving and servility。Aunual Reviews in Anthropology,18,307-344。  new window
7.伊能嘉矩(1906)。DvakのHead Houseと台灣の公廨。東京人類學雜誌,21(2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岡田謙(1932)。年齡階級の社會史的意義。社會經濟史學,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岡田謙(1932)。青年集會所の軍事意義。社會學季刊,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浦忠成(19960100)。原住民教育改革的思考前提。山海文化雙月刊,11,55-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丘其謙(19600900)。馬太安阿美族的漁撈生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0,57-81+83-84+84_1-84_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石磊(19600900)。太巴塱的製陶工業。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0,85-123+125-126+126_1-126_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貴潮、黃宣衛(19890300)。宜灣阿美族的竹占'Daw。民俗曲藝,58,134-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古野清人(1953)。高砂族の宗教生活。民族學研究,18(1/2),34-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衛惠林(19580300)。阿美族的部落制度。臺灣文獻,9(1),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光直(19561100)。花蓮南勢阿美族命名禮與名譜。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8,53-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亦園(19570900)。南勢阿美族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135-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凌純聲(19530500)。本系[臺大考古人類學系]花蓮南勢阿美初步調查簡報。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10-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簡美玲(19941200)。阿美族起源神話與發祥傳說初探--兼論阿美族亞群的類緣關係。臺灣史研究,1(2),85-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貴潮、黃宣衛(19890600)。宜灣阿美族的傳統adada 觀念。臺灣風物,39(2),125-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貴潮、黃宣衛(19881100)。宜灣阿美族的傳統Kawas 觀念。思與言,26(4),341-3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馬淵東一(1953)。高砂族の分類--學史的回顧。民族學研究,18(1/2),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衛惠林(19610900)。阿美族的母系氏族與母系世系群。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2,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衞惠林(19530500)。臺灣東部阿美族的年齡階級制度初步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慧端(19950600)。由儀式到節慶--阿美族豐年祭的變遷。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0,54-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楊仁煌(1994)。談文化與族群關係。民主憲政,2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楊仁煌(1997)。族群發展與文化延續--教育文化。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伊能嘉矩(1911)。台灣アミ蕃族に行る分級制。東京人類學雜誌,2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安信明義(1935)。恒春パンツアハ(アミ族)リユル集會所生活。南方土俗,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岡田謙(1932)。アミ族サクル社青年集會所に就て。南方土俗,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馬淵東一(1953)。高眇族の移動及び分布。民族學研究,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宮本廷人(1985)。台灣の原住民族: 回想私の民族學調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Beattie, John(1980)。Representations of the self in traditional Africa。Africa,50(3),313-320。  new window
34.Ngo, T.P.(1984)。Some archeological question of the northerun Vietnamese coastal areas in relation to Austronesian origins。Asian pers pectires,26,147-152。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宣衛(1998)。阿美族的年齡階級組織與社會記憶--一個海岸村落例子。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木柱(1998)。阿美族的起源與擴散。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55-2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木柱(1992)。台灣與菲律賓母系社會的文化類緣關係--方法論的探索。「區域研究的回顧」小型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區域研究組主辦 (會議日期: 1992.10.16-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木柱、陳叔倬(2000)。台灣是南島民族的原鄉? 阿美族的初步分析。花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仁煌(2004)。台灣阿美族(Pancah)搭蘆庵(TaLuan)會所文化內涵與發展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惠美(1997)。花蓮南勢阿美族服飾研究,臺北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仁煌(1978)。變遷中的薄薄阿美族社區(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吉野清人(1942)。原始文化の探求。東京:白水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cCovern, J.B.M.(1922)。Among the Head Hunting of Formosa。Boston。  new window
3.Dixson, John、Schearell, Robert(1995)。Social welfare with Indigenous people。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4.藤崎濟之助、黃文新(1930)。台灣の蕃族。台北:南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aradat, L. P.(1984)。Political Ideologies: Their Origins and Impact。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Inc.。  new window
6.Schlereth, Thomas J.(1985)。Material Culture:A Research Guide。Kansas: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new window
7.許木柱(1987)。阿美族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適應。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喬健(1996)。花蓮光復與太巴塱、馬太鞍社區總體營造規劃案。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與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宣衛、黃貴潮、廖守臣(1991)。東部海岸風景特區阿美族社會文化之調查研究。臺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案風景特定區管理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鈴木作太郎(1931)。台灣の蕃族研究。台北:台大人類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Ogbu, John U.(1978)。Minority Education and Caste: The American System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Academic Press。  new window
12.North, Douglass C.(1980)。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New York:London:W. W. Norton & Company, Inc.。  new window
13.康培德(199912)。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板橋: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喬健(1999)。台灣南島民族起源神話與傳說比較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Lea, John(1988)。Touris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New York:Routledge。  new window
16.Anaya, S. James(1996)。Indigenous Peoples in International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7.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1935)。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市: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古野清人(1945)。高砂族の祭儀生活。東京:三省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的研究。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來旺、吳明義、黃東秋(1992)。牽源。臺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淑雅(20000000)。第一民族: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臺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小泉鉄(1933)。臺灣土俗誌。東京:建設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仲庚、張雨新(1990)。人格心理學。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阮昌銳(19690000)。大港口的阿美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Erikson, Erik Homburger(1963)。Childhood and Society。W. W. Norton Publishing Co.。  new window
26.李亦園(1962)。馬太鞍阿美族的物質文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Schultz, Theodore W.(1964)。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8.Howard, Michael C.、李茂興、藍美華(1997)。文化人類學。臺北市: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李亦園(19820000)。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Bennett, Christine I.(1990)。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Allyn and Bacon。  new window
31.林道生(1996)。阿美族的歴史風土傳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林信來(1979)。台灣阿美族民謠研究。台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趙建民(1993)。中國大陸少數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2000)。台灣原住民史. 阿美族篇。南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許功明(1998)。阿美族的物質文化--變遷與持績之研究。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伊能嘉矩(1918)。理蕃誌稿。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佐山融吉(1914)。蕃族調査報告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鳥居龍藏(1897)。東部台灣阿美の土器製造に就て。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Banks, James A.(1989)。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ce。Boston, MA:Allyn and Bacon。  new window
40.Murdock, G.P.(1949)。Social Structure。New York。  new window
41.高德義(1996)。台灣原住民的政治建設與政治議題。兩岸少數民族問題。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高德義(1998)。原住民當前政治議題解析。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Tryon, Darrell(1995)。proto-Austronesion and the major Austronesia subgroup。The Austronesians: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Canberra。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丘其謙(1962)。馬太安阿美族的知識。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Pitt-Rivers, A.、Lane, Fox(1875)。On the Evolution of Culture。The Evolution of Cultures and Other Essays。oxford:Clarendon press。  new window
3.高德義(1994)。邁向「多元一體」的族群關係:原住民基本政策的回顧與展望。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台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憲、任金剛(19860000)。南勢阿美族人的飲酒問題。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木柱(1991)。弱勢族群問題。臺灣的社會問題。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岡田謙(1939)。原始母系家族一パンツァハ族の家庭生活。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哲學科研究年報。台北:台大人類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Stenton, Max E.(1989)。The 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 A Multi-Ethnic Model of seven pacific cultures。Hosts and Guests: Anthropology and Tourism。Oxford:Blackwell。  new window
8.Rupert, Breitling(1980)。The concept of pluralism。Three Faces of pluralism。Gower Publishing co.。  new window
9.Hess, R. D.、Torney, J. V.(1970)。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 in Children。Political socialization。New York:Atherton press。  new window
10.Ross, M. D.(1994)。Some current issues in Austronesion linguistics。Comparative Austronesian Dictionary: An introduction to Austronesian Studie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