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信仰到宗教的“實踐邏輯”--中國宗教社會學的基本問題
書刊名:社會理論學報
作者:李向平
作者(外文):Li, Xiangping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2:2
頁次:頁317-386
主題關鍵詞:中國宗教社會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42
  • 點閱點閱:17
期刊論文
1.盧雲峰(2008)。超越基督宗教社會學--兼論宗教市場理論在華人社會的適用性問題。社會學研究,2008(5),8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逸(1998)。基督信仰中國本土化的癥結。戰略與管理,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向平(2004)。宗教的權力表達及其形式。江西師範大學學報,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o, D.Y. F.(1998)。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Relationship Family Dominance: An Analysis Based on Methodological Relationalism。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1-16。  new window
5.方文(2008)。疊合認同:「多元一體」的生命邏輯--讀楊鳳崗《皈信、同化和疊合身分認同:北美華人基督徒研究》。社會學研究,2008(6),214-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Granovetter, Mark S.(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1(3),481-510。  new window
7.Saunder, H. H.(1998)。Whole Human Beings in Whole Bodies Politic。Kettening Review,1998(Fall),66-73。  new window
圖書
1.Wrong, Dennis H.、陸震綸、鄭明哲(2001)。權力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向平(2006)。信仰、革命與權力秩序--中國宗教社會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immel, G.、曹衛東(2003)。宗教社會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裴迪南•滕尼斯、林榮遠(2006)。新時代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lau, Peter M.(1975)。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Social Structure。New York:Free Press。  new window
6.傑西•洛佩茲、約翰•斯科特、允春喜(2007)。社會結構。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童星(2005)。發展社會學與中國現代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啟政(1992)。制度化的社會邏輯。台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青井和夫(2002)。社會學原理。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比爾•莫耶斯(2004)。美國心靈--關於這個國家的對話。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曼瑟爾•奥爾森(2003)。集體行動的通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羅納德•德沃金(2001)。自由的法--對美國憲法的道德解讀。上海:上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金耀基(1991)。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尼克拉斯•盧曼(2005)。權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曹正漢(2005)。観念如何塑造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S.N.艾森斯塔特(1992)。帝國的政治體系。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羅伯特.W.傑克曼(2005)。不需要暴力的權力--民族國家的政治能力。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向平(2006)。中國當代宗教的社會性詮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讓.皮埃爾.韋爾南、余中先(2001)。神話與政治之間。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南、張磊(200601)。社會資本--關於社會結構與行動的理論。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Simmel, Georg、曹衛東(1997)。現代人與宗教。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金燿基(1993)。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羅家德(2005)。社會網分析講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創楚、楊慶堃(1992)。中國社會:從不變到巨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科爾曼•詹姆斯、鄧方(1990)。社會理論的基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Dye, Thomas R.、柯勝文(2000)。社會科學導論--權力與社會。臺北:桂冠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銘銘(1997)。山街的記憶:一個臺灣社區的信仰與人生。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Turner, J. H.、邱澤奇(2001)。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楊慶堃、范麗珠(2007)。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與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Durkheim, Émile、渠東、汲喆(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Bourdieu, Pierre、譚立德(2007)。實踐理性:關於行為理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Bourdieu, Pierre、Wacquant, Loïc J. D.、李猛、李康、鄧正來(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Parsons, Talcott、張明德、夏翼南、彭剛(2003)。社會行動的結構。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孔飛力、陳兼、劉昶(1999)。叫魂:1768年的中國妖術大恐慌。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費孝通(1985)。鄉土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梁漱溟(1987)。中國文化要義。學林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羅德尼.斯達克、羅杰尼.芬克、楊鳳崗(2004)。信仰的法則--解釋宗教之人的方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楊慶堃(1961)。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39.牟斯、汪珍宜、何翠萍(2004)。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宗智(20050120)。認識中國--走向從實踐出發的社會科學。世紀中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布賴恩•特納(2007)。人權理論概要。公民身份與社會理論。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小楓(2003)。西美爾論現代人與宗教。現代人與宗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南(2004)。中國研究如何爲社會學理論做貢獻。中國社會與中國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立平(2004)。「關係」、社會關係與社會結構。轉型與断裂--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沛良(1993)。論中國式社會學研究的關聯概念與命題。東亞社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彥仁(2005)。中國宗教--定義、範疇與方法學芻議。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梁啟超(2003)。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宗教史。飲冰室文集•專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Lucy Tan(1985)。Ancestor Worship Judged by Scripture。Christian Alternatives to Ancestor practices。Taiwan:Asia Theological Association。  new window
10.Freedman(1979)。M. Ancestor Worship: Two Facests of the Chinese case。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Essays of Maurice Freedma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1.Lien-sheng Yang(1957)。The Norm of Reciprocity of 'Pao' as a basis for Social Relations in China。Chinese Thought & Institution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nese Press。  new window
12.詹姆斯•R.湯森(2004)。權力在任何政治體制中都難以定義,但它在中國特別模糊。中國政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倬雲(2002)。楊慶堃先生的治學生涯。許倬雲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國樞(2005)。中國人的社會取向 : 社會互動的觀點。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聯陞、段昌國(1987)。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Li, Yih-yuan(1976)。Chinese Geomancy and Ancestor Worship: A Further Discussion。Ancestors。Mouton Publishers。  new window
17.楊中芳(19910000)。試論中國人的「自己」:理論與研究方向。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