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比較孟子與荀子的「性善說」
書刊名:鵝湖學誌
作者:何淑靜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o, Shu-ching
出版日期:2009
卷期:43
頁次:頁1-36
主題關鍵詞:孟子荀子性善說性善之性性惡善偽成善能力內在本有主謂式/重言式分析關係經驗之實然自然之性道德之性超驗之無限的創造性MenciusHsün TzeHsing-shang shuoHsing-shang che hsingHsing-o shang weiHsingThe good abilityOriginally innateOriginally innate/subject-predicate analytical relationshipEmpirical factNatural natureMoral natureTranscendental and infinite creativ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90
  • 點閱點閱:123
期刊論文
1.岑溢成(198004)。孟子告子篇之「情」與「才」論釋。鵝湖,5(10),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岑溢成(198005)。孟子告子篇之「情」與「才」論釋。鵝湖,5(11),7-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大齊(19670409)。孟子性善說與荀子性惡說的不相牴觸。孔孟學報,13,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淑靜(19830500)。論荀學中「性惡善偽」的意義。中國文化月刊,43,93-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淑靜(19830300)。論荀子是否以「心」為「性」之問題。中國文化月刊,41,108-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淑靜(19830400)。論荀子是否以「心」為「性」之問題。中國文化月刊,42,115-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薛保綸(19780500)。荀子的心學。哲學與文化,5(5),53-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淑靜(20081200)。論孟子「仁政」的根據與實現。鵝湖學誌,41,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唐端正(19770900)。荀子善偽論所展示的知識問題。中國學人,6,1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傅佩榮(1992)。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淑靜(2009)。再論孟、告辯「生之謂性」之邏輯推理問題。蔡仁厚與當代儒家研討會,東海大學哲學系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傅佩榮(2007)。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牟宗三(197310)。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錦昌(19890300)。從中國古代思考方式論較荀子思想之特色。臺北: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牟宗三(1985)。圓善論。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振維(20060000)。從性善到性本善:一個儒學核心概念轉化之探討。臺中:光鹽。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牟宗三(2003)。圓善論。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荀況、李滌生(1979)。荀子集釋。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何淑靜(200608)。論朱子對孟子「乃若其情」一段的詮解--由與趙歧的異同論起。艮齋學論叢。韓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淑靜(2009)。論荀子對「性善說」的看法。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個案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振維(2007)。論朱熹《四書集注》中人性論之引據暨其詮釋。新視野、新詮釋--朱熹思想與現代社會。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淑靜(19880000)。論荀學中「性惡善偽」的意義。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