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原住民政治版圖的持續與變遷:1992~2008立委選舉的總體資料分析
書刊名:選舉研究
作者:包正豪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Pao, Cheng-hao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8:2
頁次:頁87-120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個人選票立委選舉跨層次推論Indigenous peoplePersonal voteLegislative electionsCross-level infere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9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42
  • 點閱點閱:88
本文摘要 本文以 1992到 2008年間 6屆立委選舉的得票資料來探究國內主要政黨的原住民選票分布情形,並同時以區位推論方法來估計得票穩定程度與其流向,以嘗試釐清影響國內主要政黨於原住民立委選舉當中的得票差異與穩定情形的原因,同時將更進一步闡述原住民政治版圖的持續與變遷對國內政黨體系發展的影響為何?研究結果顯示,國民黨在原住民選民內所獲得的選舉支持並未若想像中穩固。國民黨相當一部分的選舉支持植基於地方型政治人物的地盤選票,當此類政治人物與國民黨的結盟關係破裂,即導致國民黨社會支持的衰退,與政黨體系的重組。換言之,原住民選舉研究若以政黨為分析對象,而忽略地方型政治人物的組織力量的話,或將導致對原住民政治的認知偏誤。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aggregate data of indigenous legislative election results (1992-2008) to figure out the indigenous vote distribution and to discuss the reasons to cause the electoral stability and change by using the cross-level inference method. The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the KMT does not enjoy a stable support from Taiwan’s indigenous electorate. A certain part of the KMT’s electoral support is based on local politicians’ personal votes. Once the alliance between the KMT and local politicians is broken, the KMT’s electoral support will be immediately shrunk. In other words, political students who study Taiwan’s aboriginal electoral politics should regard not only political parties but also local politicians as research units. In fact, in order to have profound understandings about aboriginal electoral politics, this research suggests a new perspective, by using local politician’s personal votes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o do the researches.
期刊論文
1.Lay, Jinn-Guey、Yap, Ko-Hua、Chen, Yu-Wen(2008)。The Transition of Taiwan's Political Geography。Asian Survey,48(5),773-793。  new window
2.Reynolds, Andrew(2005)。Reserved Seats in National Legislatures: A Research Note。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30(2),301-310。  new window
3.徐永明(20001200)。「南方政治」的形成?--臺灣政黨支持的地域差別,1994-2000。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2(4),167-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偉立、洪永泰(20051100)。第五屆立委選舉臺聯候選人的得票分布:三種得票離散程度衡量工具的分析。選舉研究,12(2),189-2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atto, Nathan F.(20090600)。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the Personal Vote after Electoral Reform in Taiwan。Issues & Studies,45(2),99-123。new window  new window
6.徐永明(20010300)。政治版圖--兩個選舉行為研究途徑的對話。問題與研究,40(2),95-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世宏(20080300)。臺北市民進黨忠誠支持者變化之初探:1994年、1998年市長選舉與2000年、2004年總統選舉之差異比較。政治科學論叢,35,95-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Reed, Steven R.(1994)。Democracy and the Personal Vote: A Cautionary Tale from Japan。Electoral Studies,13(1),17-28。  new window
9.劉義周(19920300)。國民黨責任區輔選活動之參與觀察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4,209-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佑宗、趙珮如(20060600)。社會脈絡、個人網絡與臺灣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選民的投票抉擇。臺灣民主季刊,3(2),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盛杏湲(19981100)。政黨配票與侯選人票源的集散度: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五年臺灣地區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5(2),73-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洪永泰(19940500)。選舉預測:一個以整體資料為輔助工具的模型。選舉研究,1(1),93-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賴進貴、葉高華、張智昌(20070500)。投票行為之空間觀點與空間分析--以臺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選舉研究,14(1),33-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賴進貴、陳玉文、葉高華(20061200)。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DPP's Expansion between Taiwan's Presidential Elections。Issues & Studies,42(4),1-22。new window  new window
15.洪永泰(19950500)。分裂投票:八十三年臺北市選舉的實證分析。選舉研究,2(1),119-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繼文(19981100)。地盤劃分與選舉競爭:對應分析法在多席次選舉研究上之應用。選舉研究,5(2),103-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紀(20050500)。投票穩定與變遷之分析方法:定群類別資料之馬可夫鍊模型。選舉研究,12(1),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周應龍、陳陸輝(2008)。立法委員個人選票的估算:以趙永清為例。2008年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8年11月22-23日)。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雅軒(2005)。高雄市民政黨認同穩定度的空間分析:以1998到2004立法委員選舉為例。海洋首都前瞻發展學術研討會:都市發展、交通運輸與兩岸關係,(會議日期: 2005年12月17日)。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義周(1986)。國民黨責任區輔選制的效果:七十四年台北市議員選舉候選人得票率分析。投票行為與選舉文化研討會,417-4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義周(1991)。國民黨責任區輔選制效果之研究。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研討會。臺北:民主基金會。269-2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Pao, Cheng-hao(2009)。原住民籍民選菁英的政治甄補與流動。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海樹兒.犮剌拉菲(2007)。原住民參選立法委員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鈺婷(2008)。藍綠版圖之空間分布與變遷:第三屆至第七屆立委選舉結果之探討(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惠娟(2009)。臺灣2008年立法委員與總統選舉的空間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鮑彤(1999)。選舉地盤:候選人票源凝聚程度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若蘭(2001)。台北市選民投票變遷之研究:民國八十三年與八十七年台北市長選舉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包正豪(1997)。第三屆立法委員選舉新黨競選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臺北縣與桃園縣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益超(1999)。選民投票穩定程度之研究--嘉義市第四屆與第五屆市長選舉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Kao, Shih-yuan(2000)。選區服務與個人選票之建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Chang, Shih-ren(2001)。政治版圖之強度與穩定度分析:以台北縣1995年、1998年、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Chang, Jyh-jong(2007)。台北縣汐止市政治版圖變遷之分析:2001-2004的立法委員選舉為例。佛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King, Gary(1997)。A Solution to the Ecological Inference Problem: Reconstructing Individual Behavior from Aggregate Data。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黃秀端(19940000)。選區服務:立法委員心目中連任之基礎。臺北:唐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Central Election Commission(2010)。選舉資料庫,http://117.56.211.222/, 20101201。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