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化圖紋、符號與密碼的轉化、形成與行銷--以原住民族為例
書刊名: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
作者:王昱心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Yu-hsi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4:1
頁次:頁113-125
主題關鍵詞:文化圖紋藝術創作原住民文化Cultural patternsArt creationIndigenous cul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2
  • 點閱點閱:12
儘管台灣原住民族沒有創造文字系統,來記錄生活經驗與心思波動,不過卻用各類形式來嘗試摹寫自然天地的遞嬗,以及人類社會的各種接觸。譬如布農族獨有的木板曆畫,或是排灣族的雕刻與琉璃、陶壺製作,以及各族因應生活需求而製作的獵具、漁具、農具與形製色彩千變萬化的服飾等,形成一個複雜多樣的工藝技術整體系統。隨著環境的變動,原住民族的文化與藝術產生形式與內涵上的變化,那是有機生命企求存續的能量釋放與極力追索。而原住民神話也伴隨著原住民族藝術的實踐,不停地蔓延。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 don't create alphabetical system to record, but they record things around via other different ways. The Bununs' board paintings, and Peiwans' carving, Liuli, and clay pots are such examples. Different colorful clothes, hunting equipment, fishing equipment, and farm implements constitute a complex and various crafts system. With the change of the environment, the culture and art of the indigenous changed. It shows indigenous myth keeps extending via the practice of indigenous art.
圖書
1.易中天(2010)。藝術人類學。台北:泰電電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約翰‧杜威、高建平(2010)。藝術即經驗。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ombrich, E. H.、雨云(2012)。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撒古流•巴瓦瓦隆(2006)。祖靈的居所。屏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France, Peter、梁永安(2001)。隱士 :透視孤獨。臺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亦園(1992)。文化與行為。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Fontana, David、何盼盼(2003)。象徵的名詞。臺北:米娜貝爾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Gadamer, Hans-Georg、洪漢鼎(19990100)。詮釋學I: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舒憲(2005)。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建成(2009)。民族的美感:台灣原住民藝術與西洋藝術的對話。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巴蘇亞‧博伊哲努(2012)。庫巴之火:Pulima 的光芒,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4806, 20140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