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鄭玄《三禮注》論「推致」之法
書刊名:漢學研究
作者:羅健蔚
作者(外文):Luo, Jian-wei
出版日期:2019
卷期:37:2=97
頁次:頁57-93
主題關鍵詞:鄭玄推致推次約法三禮注Zheng XuanSanli ZhuTuizhiYuefaTuic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2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閻云翔(2006)。差序格局與中國文化的等級觀。社會學研究,2006(4),201-213+245-2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葛志毅(2007)。鄭玄三《禮》學體系考論。中華文化論壇,20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俞偉超、高明(1978)。周代用鼎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8(2),84-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乾益(20060600)。后倉與兩漢之禮文化。興大中文學報,19,145-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俞偉超、高明(1978)。周代用鼎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8(1),84-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俞偉超、高明(1979)。周代用鼎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9(1),83-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顧頡剛(1979)。『周公制禮』的傳說和《周官》一書的出現。文史,6,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彭美玲(20020600)。君子與容禮--儒家容禮述義。臺大中文學報,16,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鄭雯馨(2014)。從鄭玄經注談「周公制禮」的學術意義。第九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翼隆(2008)。禮記中的陰陽五行思想研究(碩士論文)。玄奘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健蔚(2015)。鄭玄會通三《禮》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車行健(1996)。禮儀、讖緯與經義--鄭玄經學思想及其解經方法(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馬增強(2003)。《儀禮》思想研究(博士論文)。西北大學,西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致文(2003)。朱熹《儀禮經傳通解》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杜維運(2008)。史學方法論。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車垓(1983)。內外服制通釋。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錢基博(1975)。古籍舉要。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杜預、孔穎達、阮元(2001)。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沈文倬(2006)。菿闇文存--宗周禮樂文明與中國文化考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錢穆(2002)。國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玄、陸德明、賈公彥(2001)。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玄、陸德明、賈公彥(2001)。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司馬遷、裴駰、司馬貞、張守節、楊家駱(1981)。新校本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壽祺、曹建墩(2012)。五經異義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毛亨、鄭玄、孔穎達(2001)。毛詩正義。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馬國翰(1967)。玉函山房輯佚書。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金鶚(1986)。求古錄禮說。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徐乾學(1983)。讀禮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玄、孔穎達(2001)。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惠言(1986)。儀禮圖。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班固、顏師古(1996)。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胡培翬、段熙仲(1993)。儀禮正義。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丁晏(1995)。佚禮扶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澧、鍾旭元、魏達純(2012)。東塾讀書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史應勇(2007)。鄭玄通學及鄭王之爭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雲光(2012)。三禮鄭氏學發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高明(1977)。禮學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何休、陸德明、徐彥(2001)。春秋公羊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章景明(1971)。先秦喪服制度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班固、陳立、吳則虞(2012)。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葉國良(2017)。禮學研究的諸面向續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啟發(2006)。禮學思想體系探源。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林素英(2000)。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林慶彰、葉純芳、橋本秀美(2001)。楊復再脩儀禮經傳通解續卷祭禮。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費孝通(1998)。鄉土中國.生育制度。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葉國良(2005)。經學側論。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劉師培(1965)。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大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皮錫瑞(2003)。經學通論。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錢穆(2003)。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彭林(2009)。《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黃以周、王文錦(2007)。禮書通故。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孫詒讓、王文錦、陳玉霞(1987)。周禮正義。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應麟(2005)。漢書藝文志考證。史記兩漢三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