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教科書與現實間的互映--從「梅樹飄香」課文出發
書刊名:教科書研究
作者:方志華張芬芬
作者(外文):Fang, Chih-huaChang, Fen-fen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2:2
頁次:頁1-35
主題關鍵詞:教科書編纂課程綱要學習媒材李梅樹三峽祖師廟Textbook compilationCurriculum guidelinesLearning materialsMei-Shu LiSanxia Zu-Shi temple in Taiw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5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許南村(1978)。人與歷史--畫家吳耀忠訪問記。雄獅美術,90(8),27-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清田、陳延興(20130700)。國民核心素養之課程轉化。課程與教學,16(3),59-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正華、李宗薇、陳穎青、何冠慧、陳振威、陳木城、吳明鴻、陳嬿而(20091200)。論壇:電子教科書趨勢與發展。教科書研究,2(2),111-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方志華、李琪明、劉秀嫚、陳延興(20151200)。臺灣1949~2014年品德教育沿革剖析及其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啟示。教育實踐與研究,28(2),33-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芬芬(2010040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麗華、葉韋伶(20180400)。學習者中心取向教材設計之規準與案例分析--以美國社會教科書為例。教科書研究,11(1),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瑞榮(20120500)。我國鄉土教育沿革與發展趨勢。教育資料與研究,105,161-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梅樹(1966)。自然與造型。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藝術學報,1,137-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芬芬(20190100)。十二年國教的統整課程與分科課程:對立?取代?互補?。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195-2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藍順德(2018)。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開羅宣言敘寫」與課綱變動。「2018 第六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教科書高峰」論壇,湖南第一師範學院(主辦) 。長沙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麗雲、蘇淑芬、陳瑞樺(2012)。尋畫: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Pingel, F.(2009)。UNESCO guidebook on textbook research and textbook revision。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Georg Eckert Institute for Intern。  new window
3.Crabtree, B. F.、Miller, W. L.(1992)。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Sage Publication。  new window
4.Fogarty, Robin、單文經、黃惠雯、陳宜宣、粱文蓁(2003)。課程統整的十種方法。學富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教育部(1998)。教育改革行動方案。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行政院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俊憲(2008)。本土課程教育改革。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藍順德(2010)。教科書意識型態:歷史回顧與實徵分析。華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梅樹(1982)。李梅樹油畫集。臺北市:李梅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2008)。兒童文學。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莊玉明(2014)。李梅樹藝術小學堂學習單。新北市:李梅樹紀念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莊玉明(2014)。李梅樹藝術講義學習單。新北市:李梅樹紀念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喻蓉蓉(2015)。走出畫框之外的藝術家--李梅樹。新北市:李梅樹紀念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湯皇珍(1995)。三峽.寫實.李梅樹。三峽:雄獅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鍾信昌、劉玉華(2007)。童話李梅樹。新北市:財團法人李梅樹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蘇振明(2001)。人親土親--李梅樹百年紀念特展專輯。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蘇振明(2001)。人親土親--李梅樹百年紀念特展專輯。臺北市:財團法人李梅樹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蘇振明(2011)。畫出家鄉的味道--李梅樹110美術教育展專輯。新北市:新北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倪再沁(1996)。茲土有情--李梅樹和他的藝術。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Miller, William L.、Crabtree, Benjamin F.(1999)。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21.呂秀蓮(2017)。課綱使用的理論與實例: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入門概念。新竹:大衛營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人間國寶梅樹先。李畫伯的繪畫作品,http://www.geocities.jp/skytenky/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財團法人李梅樹文教基金會。認識李梅樹,https://limeishu.org.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財團法人李梅樹文教基金會。聲動美術館--李梅樹的藝術花園,https://limeishu.org.tw/culture/news/5b4767f0d5c6ad07b37b04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戴筱蘭(19930129)。李梅樹的深情與摯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芬芬(2012)。文本分析方法論及其對教科書分析研究的啟示。開卷有益:教科書回顧與前瞻。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方志華、葉興華、陳昱宏(2018)。創新活化、師生共好--耕耘出課程與教學的阡陌縱橫。耕耘桃花源--中小學活化課程與教學社群經驗實錄。臺北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震峰(2011)。李梅樹數位典藏網站資源融入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學:超廣與超深的課程建構。畫出家鄉的味道--李梅樹110美術教育展專輯。新北市:新北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章五奇(2017)。臺灣第一套鄉土教育課程標準之課程史探究。課程改革2016回顧與展望。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永敏、楊淑華、李素君(2016)。眾聲齊唱中的複調獨頌:國小國語教科書編審委員的課程觀與教學取向。臺灣國民中小學教科書課程觀的演變--口述史的研究。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鈺琴(2011)。從博物館學習的角度觀看參與式的教育展。畫出家鄉的味道--李梅樹110美術教育展專輯。新北市:新北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嵐智(2016)。1947年德藝兼修、臺灣美術的先驅--李梅樹先生。生命之愛、愛在臺灣「典範學習」高中生命教育教材。新北市:世界宗教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清田(2012)。從課程學理論教科書的未來發展趨勢。課程改革2016回顧與展望。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蕭惠君(2011)。李梅樹與三峽藝術資產之文化產業能量。畫出家鄉的味道--李梅樹110美術教育展專輯。新北市:新北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文定、陳麗華(2012)。教科書設計與發展之未來趨勢探究。開卷有益--教科書回顧與前瞻。臺北市:高等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