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閱讀理解策略課程方案對師資生專業成長影響之研究
作者:張純
作者(外文):Chang, Chun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幸曼玲
詹寶菁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師資培育閱讀理解策略課程方案學習責任移轉模式知識轉換模式teacher educationcurriculum program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ygradual release of responsibility modelmodes of knowledge convers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本研究目的有二,一為瞭解師資生所知所感的閱讀理解策略;二為探討師資生閱讀理解策略的學習與教學的情形。本研究整合漸進釋放責任明示教學模式、知識轉換模式及閱讀理解教學社群,並透過研究者及5位閱讀種子教師所組成的課程發展小組,針對理解監控策略及課文大意策略,建構出二層次四階段的課程方案,分別為學策略及教策略等二層次,以及認知、演練、實踐及省思等四階段,各階段皆採小組協同學習。計有23名師資生參與,採質性研究方法蒐集相關資料,進行分析以瞭解其影響。
  研究發現師資生「做為學生學兩策略」,能瞭解兩策略的理念、學會兩策略的教學步驟及學習責任移轉的教學方式;「從學習跨越到教學的準備」師資生更瞭解兩策略教學的祕訣以及教學前的備課要點;「練習展翅教策略」師資生能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逐步精進教學能力、專業成長,並獲得成就感。課程方案能促進師資生學習之原因可歸納為七點:一、二層次學習責任移轉有助於師資生兩策略的學習;二、具實踐智慧之閱讀種子教師適合擔任學習責任移轉的起點;三、營造學習社群,互動對話;四、體驗式學策略,印象深刻;五、密集性的學習,不易被干擾;六、省思貫穿四階段,師資生發現差距;七、即時回饋,多次的實作、回饋、再實作中,逐漸跨越差距,往目標前進。最後,本研究進行課程方案的調整規劃,並分別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師資培育機構、師資生及未來學術研究等四方面提出研究建議。
  To cultivate preservice teachers with these teaching ability, this research aims to: 1) understand the perceived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curriculum program by preservice teachers; 2) explore what learnt and taught about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by preservice teachers. Adopting the gradual release of responsibility model and through a curriculum development group consisting of the researcher and 5 elementary teachers, a curriculum program with two levels and four stages was constructed. The two levels were learning strategy and strategy teaching; the four stages were cognition, rehearsal,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Each of these four stages employed group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ere were 23 preservice teachers enrolled in this curriculum program. Utilizing qualitative approach methods, data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o answer the research question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1) learning as elementary students helps preservice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 ideas and teaching step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and the way to teach the gradual release of responsibility model; 2) the process from learning to teaching helps preservice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 tricks of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and key points of preparation before teaching; 3)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strategies facilitates preservice teachers to understand what is the learner-centered teaching and to enhance their teaching competence, obta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The researcher concludes seve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preservice students’ learning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revises the curriculum program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of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preservice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
于鵬、徐富明、焦毓梅(2004)。閱讀理解監控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5,76-80。
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發中心(2009)。教學實務能力檢核。取自http://teachernet.moe.edu.tw/MAIN/Article/ArticleDetail.aspx?proid=A-6&aid=33
方吉正(2003)。情境認知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頁345-402)。臺北市:心理。
方金雅、鍾易達、邱上真(1998)。國小學童閱讀摘要能力評定規範之發展。載於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院舉辦之國小教學評量的反省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頁123-137)。臺南市:臺南大學。
王如哲、黃月純譯(2004)。教育知識管理(E. Sallis & G. Jones原作,2002年出版)。臺北市:五南。
王俊良(2006)。部落格小組互評在五年級國語文大意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嘉義縣。
王秋絨(1987)。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育實習設計上的蘊義。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秋絨(1991)。批判教育論在我國教育實習制度規劃上的意義。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道維(2010)。鷹的成長:荊棘、翱翔、與蛻變。取自:http://blog.udn.com/dawweiwang/9223245
王瓊珠(1992):國小六年級閱讀障礙兒童與普通兒童閱讀認知能力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石中英(2001)。緘默知識與教學改革。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65,101-108。
何縕琪、張景媛(2003)。合作省思專業成長模式對國小教師的教學知識與信念以及社群關係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4(2),157-178。
余建華(2002)。閱讀教學中理解監控能力的培養。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1(2),97-98。
吳心楷、宋曜廷、簡馨瑩(2010)。錄影分析在教育研究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4),1-37。
吳和堂、鍾明翰(2011)。國小實習教師的角色知覺、工作投入與專業成長之因果關係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3(2),419-438。
吳武典(2005)。專業標準本位的師資培育制度之建構。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頁231-248)。臺北市:心理出版。
吳訓生(2002)。國小高、低閱理解能力學生閱讀理解策略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65-104。
呂美慧(2012)。教育大辭書。引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453903/。
李弘善譯(2000)。思考教學(R. J. Sternberg & L. Spear-Swerling原作,1996年出版)。臺北市:遠流。
李俊湖(2011)。實踐本位教師專業學習規劃。教師天地,175,31-37。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C. Marshall & G. B. Rossman原作,1999年出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李倩鈺(2002)。教育實習中實習輔導教師與實習教師師徒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博士)。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臺東縣。
李淑華(2008)。電腦化課文摘要動態評量效益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國立臺南大學測驗統計研究所,臺南市。
李渺(2013)。培養專業情感關注學習特點-師範生MPCK學習中應注意的兩個基本問題。數學教育學報,22(5),82-86。
李樹英譯(2001)。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M. van Manen原作,1991年出版)。北京市:教育科學。
李麗君(2004)。提昇未來師資的教學品質:從檢視與導正師資生的教學信念做起。教師之友,45(4),2-11。
杜振亞主編(2007)。學習導向的教學設計原理。高雄市:麗文。
周健、霍秉坤(2012)。教學內容知識的定義和內涵。香港教師中心學報,11,145-163。
官美媛(1998)。國小學生摘取文章大意策略之教學研究-以五年級說明文為例(未出版之碩士)。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岳修平譯(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E. D. Gagn’e, C. W. Yekovich, & F. R. Yekovich原作,1993年出版)。臺北市:遠流。
幸曼玲(2008)。閱讀的心理歷程與閱讀教學。教師天地,154,4-8。
幸曼玲(2015)。閱讀師資培訓區域人才培育中心進階研習手冊。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
林小慧、曾玉村(2017)。科學多重文本閱讀理解能力之評量發展暨性別差異研究-以核四廠續建與停建爭議題本為例。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0(2),81-109。
林心茹譯(2004)。啟導初任教師:貴人啟導制的引導、反思與教練方法(J. Boreen, M. K. Johnson, D. Niday & J. Potts原作,2000年出版)。臺北市:遠流。
林志成、張淑玲(2010)。師資培育的回顧省思與前瞻展望。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危機與轉機(頁1-24)。臺北市:五南。
林秀玲(2008)。發問策略教學對學生提問能力與閱讀理解之影響——以國小四年級國語科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臺北市。
林素秋(2017)。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中年級弱勢低閱讀能力學童為對象。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0(2),81-109。
林清山譯(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R. E. Mayer原作,1987年出版)。臺北市:遠流。
林凱胤、王國華(2011)。從知識移轉觀點看實習教師的教學知能發展。中等教育,62(3),90-113。
林凱胤、王國華、葉辰楨、黃世傑、林素華、李淑雯、王瑋龍、溫媺純、林忠毅(2006)。應用知識移轉策略建構實習教師專業成長輔導模式。課程與教學季刊,9(3),65-81。
林凱胤、王國華、蔡維真(2007)。部落格在師資培育課程應用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5(4),461-490。
南一出版社(2012)。國語三上。臺南市:編者。
南一出版社(2012)。國語四下。臺南市:編者。
姚如芬(2011)。緣案例研討之路徑學習教數學—以職前教師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9(4),283-308。
柯華葳(2009)。培養super小讀者。臺北市:天下。
柯華葳(2013)。閱讀是新世紀必要的學習管道。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4),4-11。
柳雅梅譯(2006)。學校是專業的學習社群:專業發展的合作活動與策略。(S. M. Roberts & E. Z. Pruitt原作,2003年出版)。臺北市:心理。
段曉林(2006)。科學教師的學習與成長。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洪月女譯(1998)。談閱讀(K. Goodman原作,1996年出版)。臺北市:心理。
洪慧芳譯(2015)。再見,平庸世代:你在未來經濟裡的位子(T. Cowen原作,2013年出版)。臺北市:早安財經講堂。
洪蘭(2012)。日本能,為什麼臺灣不能?載於黃郁倫、鍾啟泉譯。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頁9-10)(佐藤學原作,2006年出版)。臺北市:天下。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唐淑華(2017)。培養閱讀素養,何必遠求?從設計一本以學生為主體的中學課本開始。教科書研究,10(2),1-31。
師資培育法(1994)。
師資培育法(2017)。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50001
高熏芳(2002)。師資培育 : 職前教師教學系統發展。臺北市:高等教育。
高熏芳、江玟均(2007)。教育科技領域發展中的研究方法:設計本位研究之評析。教學科技與媒體,80,4-15。
高熏芳、蔡宜君(2001)。案例教學法在師資培育之發展與應用。淡江人文社會學刊,7,265-305。
康軒出版社(2012)。國語四上。新北市:編者。
康軒出版社(2013)。國語三上。新北市:編者。
康軒出版社(2014)。國語三下。新北市:編者。
張文哲譯(2013)。教育心理學(R. E. Slavin原作,2012年出版)。臺北市:學富。
張可婷譯(2013)。質性研究分析方法(H. Boeije原作,2010年出版)。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佳琳(2012)。有效促進理解的閱讀教學方法。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3),83-90。
張芬芬(1991)。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張芬芬(2001)。教師學生活-:新手教老師的成長之路。載於黃政傑、張芬芬主編,學為良師-在教育實習中成長(頁1-31)。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芬芬(2014)。教師的實踐智慧。臺北市立大學研習發表。
張芬芬、陳政宏(2015)。三位退休教師個人理論研究:默會之知、實踐之本。教育研究月刊,260,58-77。
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M. B. Miles & A. M. Huberman原作,1994年出版)。臺北市:雙葉。
張純(2017)。建構師資生閱讀理解策略課程模式:階段式學習責任移轉模式之應用。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0(2),1-28。
張菀真,辜玉旻(2011)。國小高、低閱讀能力學童圖文閱讀的理解策略。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學報,42(2),93-122。
張貴琳、黃秀霜、鄒慧英(2010)。從國際比較觀點探討臺灣學生PISA 2006閱讀素養表現特徵。課程與教學,13(1),21-45。
張新仁(2006)。寫作的認知歷程研究: 跨教育階段別、不同寫作能力的學生在不同寫作文體上的寫作歷程和寫作表現(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3- 2413-H-017-014),未出版。
張新仁(2009)。臺灣閱讀摘要研究回顧與前瞻。載於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舉辦之臺灣閱讀研究回顧與展望座談會手冊(頁84-94)。桃園市:中央大學。
張毓仁、柯華葳、邱皓政、歐宗霖、溫福星(2011)。教師閱讀教學行為與學生閱讀態度和閱讀能力自我評價對於閱讀成就之跨層次影響:以 PIRLS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2),69-105。
張德銳、王淑珍(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與實踐。載於張德銳等人,攜手同心: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故事集(頁3-42)。臺北市:五南。
張麗華、孫雪嬌、馮敬一(2011)。小學生理解監控能力與閱讀成績、自我調節學習的關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178,10-12。
教育部(2007)。專業標準及教師專業表現指標。臺北市:編者。
教育部(2009)。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方案。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600/cp.aspx?n=0723925ABB92D9E4&s=4061A3F0B105B5AE
教育部(2013)。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133
教育部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發揚師道、百年樹人。臺北市:編者。
符碧真、黃源河(2016)。實地學習:銜接師資培育理論與實務的藥方。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1(2),57-84。
莊景益(2007)。心智繪圖結合摘要教學法與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國立屏東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論文,屏東市。
許瑛玿、莊福泰、林祖強(2012)。解析設計研究法的架構與實施:以科學教育研究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7(1),1-27。
連思漢、熊召弟(2010)。師資培育機構及小學現場對職前教師科學學科教學知識發展之影響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57,21-54。
連啟舜(2002)。國內閱讀理解教學研究成效之統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郭妙芳譯(2004)。飛向閱讀的王國(R. Routman原作,2003年出版)。臺北市:阿布拉。
陳文安(2006)。國小學生摘要策略之教學研究-以六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屏東市。
陳木金、許瑋珊(2012)。從PISA閱讀評量的國際比較探討閱讀素養教育的方向。教師天地,181(12),4-15。
陳正治(2008)。國語文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2a)。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2b)。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
陳向明等人(2011)。搭建實踐與理論之橋—教師實踐性知識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陳志強、陳禎祐、白博仁、陳文俊、劉淑甄、呂美慧、翁碧慧、楊淑敏(2007)。少子化趨勢下台灣師資培育之困境與省思。載於第106 期國小校長儲訓班專題研究彙編(頁45-58)。臺北市: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陳易芬(2008)。國小實習教師之實習經驗與對師資培育課程之建議。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8,1-37。
陳易芬(2009)。國小師資培育課程對職前教師關切事項的影響。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9,63-93。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美玉(2003)。從實踐知識論觀點看師資生的專業學習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77-106。
陳美玉(2006)。從內隱知識的觀點論教師學習與專業發展。課程與教學季刊,9(3),1-13。
陳美玉(2008)。教師學習-有效教學的關鍵動力。課程與教學季刊,11(1),173-192。
陳茹玲(2010)。三種閱讀策略教學課程對低閱讀能力大學生閱讀策略運用與摘要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陳國泰(2006)。學習教學:一位國小初任教師教學知識成長的歷程。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0,33-66。
陳國泰(2011)。反省取向的二階段集中實習課程對國小師資生實務知識發展的影響。教育實踐與研究,24(1),25-66。
陳惠瑜(2008)。圖形組體運用於國小三年級低成就學生國語大意摘取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臺北市。
陳漢強(1997)。師範教育臨床教授實施之探討。載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主編,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八十五學年度師範教育臨床教學學術研討會(頁156-174)。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陳碧祥(2001)。理想與現實的調適:教學成長三部曲。載於黃政傑、張芬芬主編,學為良師-在教育實習中成長(頁293-326)。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靜靜(2011)。教師實踐性知識論:中日比較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麗華、葉韋伶(2018)。學習者中心取向教材設計之規準與案例分析-以美國社會教科書為例。教科書研究,11(1),1-36。
陸怡琮(2011)。摘要策略教學對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摘要能力與閱讀理解的成效。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3),91-118。
陸怡琮(2017)。促進國小教師摘要策略教學的專業發展。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0(2),59-80。
陸怡琮、方志豪、林怡君、李燕芳(2017)。摘取大意。載於柯華葳主編,閱讀理解策略教學(頁39-68)。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單文經譯(2004)。班級經營(M. L. Manning & K. T. Bucher原作,2003年出版)。臺北市:學富。
曾世杰譯(2010)。有效的讀寫教學:平衡取向教學(M. Pressley原作,2006年出版)。臺北市:心理。
游家政(2001)。教育改革:新手老師應有的認識與因應。載於黃政傑、張芬芬主編,學為良師-在教育實習中成長(頁357-382)。臺北市:師大書苑。
程仲凱(2004)。以電腦閱讀註記輔助提昇學童大意摘要的學習成效(未出版之碩士)。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桃園市。
程志、范愛華(2006)。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專業隱性知識顯性化的初探。中國電化教育,230,25-28。
程炳林(2001)。教育大辭書。臺北市:文景。
辜玉旻(2016)。國小高年級學童的閱讀理解監控能力。教育研究月刊,269,45-59。
黃玉佳(2003)。概念構圖與摘要策略對不同性別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黃冠達(2017)。種子教師推動閱讀理解教學及其教學知識共享之研究-活動理論徑(未出版之博士)。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黃冠達,張純,幸曼玲(2015)。國小教師參與閱讀理解教學實踐社群與其專業成長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1(1),57-80。
黃敦晴、李岳霞譯(2011)。全局式學習(D. Perkins原作,2009年出版)。臺北市:天下。
黃蔓婷(2007)。自我解釋學習策略運用於國小四年級學童摘取大意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黃營杉、汪志堅譯(2002)。研究方法(F. N. Kerlinger & H. B. Lee原作,2000年出版)。臺北市:華泰。
黃顯華、霍顯坤、徐慧璇(2014)。現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係和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楊子江、王美音譯(1997)。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I. Nonaka & H. Takeuchi原作,1995年出版)。臺北市:遠流。
楊智穎(2013)。師資培育大學與小學合作推動臨床教學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9(1),1-24。
趙金婷(2000)。學習社群理念在教學上的運用。教育資料與研究,35,60-66。
劉惠卿(2006)。概念構圖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國語文摘取大意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劉曉明(2014)。聽障大學生閱讀理解監控的眼動研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歐用生(2010)。課程研究新視野。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建忠(2005)。從年級、元理解策略指數看小學生閱讀說明性文本的理解監控策略。心理科學,28(4),917-921。
蔡炳綱、吳漢明(2005)。玩好團隊:探索體驗活動。臺北市:幼獅。
蔡進雄(2017)。大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實踐與省思。評鑑雙月刊,70,40-42。
蔡雅泰(2005)。概念構圖融入國語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理解、大意摘要能力與語文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鄭谷苑、郭俊賢譯(2004)。學習原理:心智、經驗與學校(J. D. Bransford, A. L. Brown, R. R. Cocking, M. S. Donovan & J. W. Pellegrino原作,2000年出版)。臺北市:遠流。
翰林出版社(2014)。國語三上。臺南市:編者。
翰林出版社(2014)。國語三下。臺南市:編者。
翰林出版社(2014)。國語四下。臺南市:編者。
賴萱和、黃台珠(2000)。新制實習制度下生物實習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科學與教育學報,4,219-236。
賴慧玲譯(2002)。教學模式(M. A. Gunter, T. H. Estes & J. Schwab原作,1999年出版)。臺北市;五南。
賴麗珍譯(2006)。教學生做摘要—五十種改進各學科學習的教學技術(R. Wormeli原作,2005年出版)。臺北市:心理。
賴麗珍譯(2008)。重理解的課程設計(G. Wiggins & J. McTighe原作,2005年出版)。臺北市:心理。
錢富美(2012)。從教學檔案分析國小教育實習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3,113-142。
謝錫金、林偉業、林裕康、羅嘉怡(2006)。兒童閱讀能力進展:香港與國際比較。香港:香港大學出版。
謝寶梅(1993)。師範學院學生教育實習問題與改進之探討。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學報,7,157-184。
鍾靜、趙曉美(2014)。國小數學教學實習輔導內涵之探討。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7(2),21-48。
簡馨瑩(2007)。國小教師之教學專業發展研究:以閱讀策略教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簡馨瑩(2013)。需要我們掛念的摘要教學。教師天地,187,27-31。
魏靜雯(2004)。心智繪圖與摘要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摘要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蘇宜芬(2017)。理解監控。載於柯華葳主編,閱讀理解策略教學(頁141-156)。臺北市:教育部。
饒見維(1997)。從臨床教學邁向專業發展學校。載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主編,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八十五學年度師範教育臨床教學學術研討會(頁19-35)。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Alexander, J. E., & Heathungton, B. S. (1988). Assessing and correcting classroom reading problem.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Arends, R. I. (2003). Learning to teach (7th ed.). New York, NY: Mc Graw Hill.
Baker, L., & Anderson, R. I., (1982). Effects of inconsistent information on text processing: Evidence for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17(2), 281-294.
Ball, D. L., Thames, M. H., & Phelps, G. (2008). Content knowledge for teaching: What makes it special?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9(5), 389-407.
Betts & Frost (2000). Subject knowledge and teacher preparation. Education Canada, 40(1), 38-39.
Brown, A. L., & Day, J. D. (1983). Macrorules for summarizing texts: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22(1), 1-14.
Brown, A. L., Day, J. D., & Jones, R. S. (1983). The development of plans for summarizing text. Child Development, 54(4), 968-979.
Carlsen, W. (1999). Domains of teacher knowledge. In J. Gess-Newsome, N. G. Lederman (Eds.), Examining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he construc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 (pp. 133-144). Boston, MA: Kluwer Academic.
Chall, J. (1996).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Coady, J. (1979). A psycholinguistic model of the ESL reader. In R. Mackay, B. Barkman, & R. R. Jordan (Eds.), Read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pp. 5-12).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Di Vesta, F. J., Hayward, K. G., & Orlando, V. P. (1979).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monitoring text for comprehension. Child Development, 50, 97-105.
Dirksen, J. (2012). Design for how people learn. Berkeley, CA: New Riders.
Dole, J. A. (2006). Help with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al frameworks. The Reading Teacher, 59(8), 742-753.
Durkin, D. (1978/1979). What classroom observations reveal about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14(4), 481-533.
Elbaz, P. (1983). Teacher thinking: 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 London, UK: Croom Helm.
Gess-Newsome, J. (1999).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n introduction and orientation. In J. Gess-Newsome, N. G. Lederman (Eds.), Examining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he construc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 (pp.3-17). Boston, MA: Kluwer Academic.
Gill, S. (2008). The comprehension matriz: A tool for design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62(2), 106-113.
Gregory, G. H. & Chapman, L. (2011). Creating a climate for learning. In G. H. Gregory, (Ed.), The best of Corwin: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pp.1-12). Washington: Corwin Press.
Grossman, P. (1990). The making of a teacher: Teacher knowledge and teacher education.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attie, J. (2012). Visible learning for teachers: Maximizing impact on learning. New York, NY: Routledge
James, M. A. (2006). Teaching for transfer in ELT.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60(2), 151-159.
Lanning, L. A. (2009). Four powerful strategies for struggling readers, grades 3-8: Small group instruction that improves comprehension.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Lau, K. L. (2006). Reading strategy use between Chinese good and poor readers: A think-aloud stud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 29(4), 383-399.
Lau, K. L., & Chan, D. W. (2003). Reading strategy use and motivation among Chinese good and poor reader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 26(2), 177-190.
Lynn, A. S. (2006). Think-aloud mysteries: Using structured, sentence-by-sentence text passages to teach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The Reading Teacher, 59(8), 764.
Magnusson, S., Krajcik, J., & Borko, H. (1999). Nature, sources, and development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 science teaching. In J. Gess-Newsome, N. G. Lederman (Eds.), Examining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he construc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 (pp. 95-132). Boston, MA: Kluwer Academic.
Masingila, J. O., & Doerr, H. M. (2002). Understanding preservice teachers’ emerging practices through their analysis of a multimedia case study of practic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5(3), 235-263.
Mishra, P., & Koehler, M. J. (2006).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teacher knowledg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8(6), 1017-1054.
National Reading Panel (2000). 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An evidence-based assess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ture on read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ading instruc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wton, D. P. ( 2000).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What it is and how to do it. NewYork, NY: RoutledgeFalmer.
Nonaka, I. (1994).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5(1), 14-37.
Onofrey, K., & Theurer, J. (2007). What’s a teacher to do: Suggestions for comprehension strategy instruc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60(7), 681-684.
Palincsar, A. S., & Brown, A. L. (1984).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2), 117-175.
Paris, S. G., Lipson, M. Y., & Wixson, K. K. (1983). Becoming a strategic reader.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hology, 8(3), 293-316.
Park, S., & Oliver, J. S. (2008). Revisiting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PCK as a conceptual tool to understand teachers as professionals.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38, 261-284.
Pearson, P. D., & Gallagher, M. (1983). The instruction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 317-344.
Pilonieta, P., & Medina, A. L. (2009). Reciprocal teaching for the primary grades: we can do it, too. The Reading Teacher, 63(2), 120-129.
Pressley, M. (2000). What should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be the instruction of? In M. L. Kamil, P. B. Mosenthal, P. P. Pearson, & R. Barr (Eds.),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 (Vol. III) (pp. 545-561).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ressley, M. (2002). Metacognition and self-regulated comprehension. In A. E. Farstrup & S. J. Samuels (Eds.), What research has to say about reading instruction (pp. 291-309).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Rosenshine, B., & Meister, C. (1997). Cognitive strategy instruction in reading. In S. Stahl & D. Hayes (Eds.), Instructional models in reading (pp.85-107).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hulman, L. S.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2), 4-14.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s, 57(1), 1-22.
Shulman, L. S. (1992). Toward a pedagogy of cases. In J. H. Shulman (Ed.), Case methods in teacher education (pp. 1-30).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hulman, L. S. (1997).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In Wilson, S. M. (Ed.). (2004), The wisdom of practice: Essays on teaching, learning, and learning to teach (pp. 503-520).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Weinstein, C. E., & Underwood, V. L. (1985).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how of learning. In J. Segal, S. Chipman, & R. Glaser (Eds.), Relating instruction to basic research. Hillso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