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言文『不』一致」的起點--重論張我軍〈新文學運動的意義〉及其時代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學報
作者:呂美親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ī, Bí-chhi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30
頁次:頁141-187
主題關鍵詞:言文一致臺灣新文學運動張我軍新書面語新口語GenbunitichiTaiwan new literature movementTiunn Ngóo-kunJang Wo-JiunNew written languageNew spoken langu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34
  • 點閱點閱:9
期刊論文
1.植村正久(1920)。台灣の青年に望む。台灣青年,1(1),27-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洪南(1923)。誤解されたローマ字。台灣,4(5),48-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文杞(19240311)。對於臺灣人做的白話文的我見。臺灣民報,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連溫卿(19241021)。將來之臺灣話。臺灣民報,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朝琴(19230201)。續漢文改革論--唱設臺灣白話文講習會。臺灣,4(2),2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呈聰(1923)。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台灣,4(1),1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獻堂(1920)。祝臺灣青年雜誌之發刊。臺灣青年,1(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雲萍(19460900)。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回顧。臺灣文化,1(1),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連溫卿(19241011)。將來之臺灣話。臺灣民報,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我軍(19250826)。新文學運動的意義。臺灣民報,67,1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連溫卿(1931)。台灣に於けるエスペラント運動年代記。Informo de F. E. S.,1,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安田敏朗、呂美親(20121200)。日本「國語」的近代。東亞觀念史集刊,3,71-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梗(19240911)。討論舊小說的改革問題。臺灣民報,2(17),15-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16)。內國消息 台灣支部。Japana Esperantisto,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山口守(20170200)。北京時期的張我軍:被文化與政治夾擊的主體性。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0,57-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育德(1960)。中国五大方言の分裂年代の言語年代学的試探。言語研究,38,33-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市川春樹(20131000)。日治最初期臺灣福佬話教材編纂之相關考察:日本人對臺灣福佬話的認知與概念。臺灣學誌,8,29-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洪惟仁(19941200)。小川尚義與高本漢漢語語音研究之比較--兼論小川尚義在漢語研究史上應有的地位。臺灣史研究,1(2),25-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增銓(1935)。白話文用語の研究。語苑,2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蔡培火(1922)。新臺湾の建設と羅馬字。臺灣,3(6),45-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梗(19240921)。討論舊小說的改革問題。臺灣民報,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梗(19241011)。討論舊小說的改革問題。臺灣民報,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梗(19241021)。討論舊小說的改革問題。臺灣民報,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梗(19241111)。討論舊小說的改革問題。臺灣民報,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連溫卿(19250201)。將來之臺灣話。臺灣民報,3(4),1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捷(19360401)。臺灣文學の史的考察。臺灣時報,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蔡培火(19231211)。新臺湾の建設と羅馬字。臺灣民報,13,1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蔡培火(19231221)。新臺湾の建設と羅馬字。臺灣民報,14,1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逸民(19240311)。對在臺灣研究白話文的我見。臺灣民報,2(4),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田川大吉郎(19200915)。歐米の思潮と羅馬字。臺灣青年,1(3),33-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妙娟(2002)。《台灣教會公報》中林茂生作品之介紹。殖民地教育、日本留學與台灣社會--紀念林茂生先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日本同志社大學主辦 (會議日期: 2002.09.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梅蘭(2015)。賴和・台灣魂的迴盪:2014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賴和・台灣魂的迴盪:2014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馨儀(2010)。台湾語表記論と植民地台湾--教会ローマ字と漢字から見る(博士論文)。国立一橋大学,東京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安琪(2006)。日治時期台灣白話漢文的形成與發展(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美親(2016)。日本統治下における台湾エスペラント運動研究(博士論文)。一橋大學,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胡適(1999)。白話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為文(2011)。台語白話字文學選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俊州(2012)。台語文學導論。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瑞銘(2013)。舌尖與筆尖--台灣母語文學的發展。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南衡(1979)。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沈國威、陳力衛(2008)。漢字文化圏諸言語の近代語彙の形成--創出と共有。大阪:関西大学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淑清、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台北市志(卷首下)大事記。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力衛(2001)。和製漢語の形成とその展開。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阪口直樹(2002)。戦前同志社の台湾留学生:キリスト教国際主義の源流をたどる。東京:白帝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岩崎敬太郎(1916)。新撰日臺言語集。臺北:新撰日臺言語集發行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溪泮、李勤岸(2009)。Tshut Sí-suàⁿ:出死線。台南:開朗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島利郎(2003)。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俊雅(2012)。張我軍。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翠蓮、川島真、星名宏修(2013)。跨域青年學者台灣史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策縱、楊默夫(1981)。五四運動史。臺北:龍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育德、呂美親(2017)。漂泊的民族:王育德選集。台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培豐(2013)。想像和界限:台灣語言文體的混生。台北:群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飛田良文(2004)。言文一致運動。東京都:明治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翁聖峯(20070000)。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美娥(20040000)。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培豊(2012)。日本統治と植民地漢文:台湾における漢文の境界と想像。東京:三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育德、黃國彥(2010)。台灣話講座。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田部七郎、蔡章機(1896)。台灣土語全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安田敏朗(2007)。「國語」の近代史--帝国日本と国語学者たち。東京:中公新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京極純一(2008)。植村正久 その人と思想。東京:新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炳炎(2013)。林木順與台灣共產黨的創立。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俣野保和(1895)。臺灣日用土語集(臺灣語集)。東京:民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漢裕、張炎憲(2000)。蔡培火全集五 台灣語言相關資料。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力衛(2019)。近代知の翻訳と伝播:漢語を媒介に。東京:三省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黃曉蕾(2013)。民國時期語言政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楠精一郎(2006)。大政翼賛会に抗した40人 自民党源流の代議士たち。東京:朝日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東方(2007)。「五四」時期胡適的文體理論。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11)。臺灣文化叢書。台北: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11)。臺灣之文化。台北: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賴仁聲、李勤岸(2009)。俺娘ê目屎。台南:開朗雜誌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施正鋒(20020000)。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臺北市: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芳明(20110000)。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蕭阿勤(20120000)。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1986)。陳三五娘歌。新竹:竹林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金文京(20140400)。(書評)陳培豊『日本統治と植民地漢文--台湾における漢文の境界と想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070601)。上海博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150303)。鑿井瓦斯噴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150303)。淡水線車遲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力衛(2012)。和製漢語と中国語。比較日本学教育研究センター研究年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