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家庭人際倫理之辯證轉化--情意VS名份之間
作者:黃囇莉 引用關係
書刊名: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漢學研究中心(主編)
頁次:411-444
出版日期:1999
出版項: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主題關鍵詞:家庭人際倫理
學門:社會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黃囇莉(19960600)。中國人的和諧觀/衝突觀:和諧化辯證觀之研究取徑。本土心理學研究,5,47-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國樞(1992)。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運作特徵、變遷方向及適應問題。1992年家庭與心理衛生國際研討會,行政院衛生署主辦,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承辦 。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仕強(1992)。傳統中國文化中的價值觀及其現代詮釋。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成中英(1986)。知識與價值:和諧、真理與正義的探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隆基(1983)。中國文化的深屬結構。香港:壹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勞思光(1972)。中國文化要義。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Granet, M.(1930)。Chinese Civilization。London: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new window
5.Giddens, Anthony(1979)。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Berkele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6.梁漱溟(1989)。中國文化要義。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Giddens, A.(1977)。Studies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y。New York:Basic Books。  new window
8.Warnke, G.(1987)。Gadamer's hermeneutics: A reading of truth and method。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9.張岱年、程宜山(1990)。中國文化與文化論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馮友蘭(1944)。中國哲學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韋政通(1991)。中國文化概論。臺北: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錢穆(1979)。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余英時(1984)。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囇莉(1999)。中國人的人際和諧與衝突:理論建構及實徵研究。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馮友蘭(1986)。新世訓(生活方法新論)。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Giddens, A.(1993)。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A Positive Critique of Interpretative Sociologie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7.Schwartz, B. I.(1985)。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8.王玉波(1988)。歷史上的家長制。臺北縣: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Giddens, Anthony(1984)。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20.李澤厚(1986)。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Glaser, Barney G.、Strauss, Anselm L.(1967)。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Aldine。  new window
22.Strauss, Anselm L.、Corbin, Juliet M.(1990)。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 and techniques。Sage。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亦園(1986)。現代倫理的傳統基礎。文化的圖像。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維明(1989)。談中西文化比較。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odde, D.(1962)。Harmony & conflict in Chinese philosophy。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4.鮑家麟(1991)。陰陽學說與婦女地位。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光國(19880000)。中國人的權力遊戲。中國人的心理。臺北:桂冠。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亦園(1988)。中國人的家庭與家的文化。中國人:觀念與行為。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文崇一(1987)。從價值取向談中國國民性。中國人的性格。臺北: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經熊(1984)。中國法律與政治哲學。中國人的心靈:中國哲學與文化要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亦園(1992)。和諧與均衡:民間信仰中的宇宙詮釋。文化的圖像。臺北:允晨文化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懋春(1971)。中國的家族主義與國民性格。中國人的性格。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榮捷(1984)。中國哲學史話。中國人的心靈:中國哲學與文化要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Hsu, F. L. K.(1971)。A Hypothesis on Kinship and Culture。Kinship and Culture。Chicago:Aldine。  new window
13.楊中芳(1991)。中國人真是具有「集體主義」傾向嗎?--試論中國人的價值體系。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