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代臺灣客家族群經驗對東南亞客家論述發展的可能影響
作者:劉堉珊
書刊名:客家文化、認同與信仰 : 東南亞與臺港澳;張維安 (主編)
頁次:255-287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主題關鍵詞:客家族群經驗客家論述
學門:人類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Brubaker, Rogers(2002)。Ethnicity Without Groups。Archives Européens Sociologie,43(2),163-189。  new window
2.林正慧(20050900)。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為起點。國史館學術集刊,6,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堉珊(2014)。中文客家叢書目錄整理。全球客家研究,2,383-4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翰璧、張維安(20050400)。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馬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臺灣東南亞學刊,2(1),127-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蕭新煌、張維安、范振乾、林開忠、李美賢、張翰璧(20050600)。東南亞的客家會館:歷史與功能的探討。亞太研究論壇,28,185-2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翰璧、張維安(2011)。神的信仰、人的關係與社會的組織:檳城海珠嶼大伯公及其祭祀組織。福德正神研究國際研討會,(會議日期: 2011/09/17)。詩巫:永安亭大伯公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安煥然(2008)。客家人認同的多重與想像:馬來西亞柔佛客家人社群認同探析。第二屆臺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 (會議日期: 2008/12/20-12/21)。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正光(2000)。歷史與社會經濟: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開忠、林坊玲(2008)。臺灣東南亞研究:局限與展望。2008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亞洲大學主辦 (會議日期: 4月25-26日)。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正光(2000)。宗教、語言與音樂--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宗教、語言與音樂--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正光(2000)。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維安(2007)。誰是大伯公及誰的大伯公:馬來西亞檳城海珠嶼大伯公的族群議題。2007年臺灣社會學會年會,臺灣社會學會 (會議日期: 11月24-25日)。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維安、張翰璧(2011)。馬來西亞砂拉越大伯公節意義初探。福德正神研究國際研討會,馬來西亞砂拉越詩巫永安亭大伯公廟主辦,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協辦 (會議日期: 9月17日)。砂拉越詩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翰璧(2009)。新馬客家族群經濟:以典當業與中藥業為例。2009年族群、歷史與文化亞洲聯合論壇--華人族群關係與區域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新加坡大學主辦 (會議日期: 11月13-15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翰璧(2010)。客家族群產業的網絡與信任:新馬的典當業。東南亞客家的變貌國際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主辦 (會議日期: 8月2-3日)。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子堅(2006)。馬來西亞巴色基督教會與沙巴客家特質的認同。第一屆臺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承辦 (會議日期: 10月29-30日)。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羅烈師(2013)。砂拉越新堯灣跨種族地方社會的探討:一個瑟冷布文化遺產活化計畫的視角。第六屆「砂拉越華族文化研討會:多元族群視角下的砂拉越華族文化」,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與砂拉越華人社團聯合總會舉辦 (會議日期: 10月13日)。詩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維安、張翰璧、柯瓊芳、廖經庭(2007)。印尼客家社會探析:以桃園地區客語印尼配偶為例。2007台灣東南亞研究年會,實踐大學主辦 (會議日期: 2007年4月26-27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堉珊(2014)。東南亞客家研究在臺灣的發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新視野:族群、傳播、社會創新」學術研討會,國立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辦 (會議日期: 2014年11月14日)。新竹縣:國立交通大學客家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羅烈師(2012)。以悲劇英雄之名:砂拉越新堯灣的落童儀式。族群、社會與歷史:臺灣在地研究的實踐與開展(莊英章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6月26-27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建成(1983)。中華民國各大學研究所有關東南亞研究博碩士論文摘要匯編。臺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還月(1999)。臺灣客家風土誌。常民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Anderson, Benedict(1991)。Imagined Community: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Verso。  new window
5.鄧迅之(1982)。客家源流研究。臺中:天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維安(2000)。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重光(1999)。客家源流新探。臺北市:武陵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運棟(1978)。客家人。臺北:聯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還月(2000)。臺灣的客家人。臺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正光(2002)。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子堯(2006)。臺灣客家運動--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臺北縣新莊市:客家臺灣文史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梁榮茂(2004)。台灣客家族群史--學藝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還月(1999)。臺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台北:常民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江運貴(1996)。客家與臺灣。臺北:常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房學嘉(19960000)。客家源流探奧。臺北:武陵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雨村(2012)。族群遷移與宗教轉化:福德正神與大伯公的跨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鍾肇政(2004)。臺灣客家族群史:總論。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還月、陳逸君(1998)。台灣客家關係書目與摘要、專書、論文、研究報告類。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還月、陳逸君(2000)。臺灣客家關係書目與摘要:方志文獻卷。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蔡靜芬(2013)。「舊」娘?「新」娘?: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客家社群的婚姻儀式與女性。桃園縣中壢市:臺北市:中央大學出版中心: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鄧榮坤、李勝良(1997)。臺灣新客家人:客家三〇〇年。臺北:客家文化推廣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蕭新煌(2011)。東南亞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蕭新煌、黃世明(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羅肇錦(2000)。臺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麥留芳(1985)。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翰璧(20130000)。東南亞客家及其族群產業。國立中央大學: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林開忠(2013)。客居他鄉:東南亞客家族群的生活與文化。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維安(20130000)。東南亞客家及其周邊。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王甫昌(20030000)。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090223)。臺政府重視客家權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90223)。馬客家人認同感無關政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131122)。與臺文化部推動計畫,拉大將辦臺文化活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木生(20030119)。400人聚首臺北:探討客家文化多元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韋佩芬,梁慧芳(20090223)。東方議題:客家復興,舉步維艱--傾向當華人,客家認同有危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嵩傑(20101115)。客委會海外『挽救』客語文化:臺學者來馬開班教客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翰璧(2011)。族群政策與客家產業:以新馬地區的典當業與中醫藥產業為例。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臺北: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新煌、黃世明(2008)。臺灣政治轉型下的客家運動及其對地方社會的影響。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臺北市:南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偉權(2013)。國內外政策干預下之族群產業:越南胡志明市客家產業經營困境之初探。客居他鄉:東南亞客家族群的生活與文化。苗栗: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開忠(2011)。日常生活中的客家家庭:砂拉越石山與沙巴丹南客家家庭與日常生活。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翰璧(2007)。新加坡當鋪與客家族群。新加坡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翰璧、張維安(2011)。馬來西亞浮羅山背(Balik Pulau)的客家族群分析。族群、歷史與文化:跨域研究東南亞和東亞。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八方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美華(2011)。馬來西亞雪蘭莪烏魯冷岳客家聚落。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新煌(2013)。從臺灣客家經驗論東南亞客家研究的比較視野。客居他鄉:東南亞客家族群的生活與文化。苗栗: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蕭新煌、林開忠、張維安(2007)。東南亞客家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育建(2011)。客家族群商業網絡的形成與變遷:以馬來西亞太平中藥業為例。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施正鋒(2008)。臺灣民主化過程中的客家運動。多元族群與客家:美濃客家運動20年。新竹市:臺北市:臺灣客家研究學會: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維安(2013)。序:從互動中浮現客家文化特色。東南亞客家及其周邊。桃園縣中壢市:臺北市:中央大學出版中心: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維安(20130000)。馬來西亞檳城海珠嶼大伯公的族群性格 : 客家與福建人之間。東南亞客家及其周邊。桃園:臺北市: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賢強、賴郁如(20130000)。廟宇策略與新加坡閩客族群的發展 : 以天福宮和望海大伯公廟為例。東南亞客家及其周邊。桃園縣中壢市:臺北市: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蔣炳釗(1995)。試論客家的形成及其與畲族的關係。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維安、張容嘉(2011)。馬來西亞客家族群信仰。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洪馨蘭(2008)。批判、詮釋與再現:客家研究與美濃社會運動的對話。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臺灣客家研究學會: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