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閩歌仔戲之比較研究
作者:楊馥菱
作者(外文):Yang Fu Li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系
指導教授:曾永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歌仔戲台灣歌仔戲閩南歌仔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4)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4
提 要
本論文《台閩歌仔戲之比較研究》係以台閩歌仔戲為研究對象,探討兩者之間相互交融的關係,與各自發展的變化,以及形成各自體系之藝術內涵為研究範疇。概言之,有從歷史層面,探討台灣歌仔戲之淵源、形成與發展,歌仔戲流入閩南的情形,與傳播、發展的情況;從藝術層面,分析比較兩者在劇目、音樂、導演、舞台美術幾個方向之不同特質與風格;從薪傳層面,對照兩者之歌仔戲教育體制與傳習方式;從交流層面,評估兩者在研究與演出經驗上之差異,並思考其相互截長補短,相互學習之契機;從展望層面,試圖為歌仔戲的未來理出共生共榮之道。
因之,本論文除緒論與結論外,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台灣歌仔戲之淵源、形成與發展」;第二章為「歌仔戲流入福建及其傳播與發展」;第三章為「台閩歌仔戲之劇目與音樂比較」;第四章為「台閩歌仔戲之導演風格與舞台美術比較」;第五章為「台閩歌仔戲之現況比較與交流情形」;第六章為「台閩歌仔戲共生共榮可行之道」。經由上述章節的論證,企圖為兩岸同根並源的歌仔戲,建構出全面性的研究成果。
參考資料
一、以下所列參考書目,分為學位論文、專著、期刊(包括報刊)、調查報告、單篇論文、論文集、工具書七類。
二、每一類按作者(編者)姓氏筆劃排列,同一作者的作品係按發表或出版的時間先後排列。而同姓氏者再依名字之第二字筆劃排列。翻譯書籍則按原著作者姓名之英文字母排列。
三、專書及期刊類中凡作者不詳者,即按出版時間先後排列,並置於後。
四、期刊類中作者不詳的部份即按發表時間先後排列,並置於後。
一、學位論文
李珮君,《現今舞台歌仔戲劇本之探究舉隅》,高雄:高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七年六月
李雅惠,《葉青歌仔戲表演藝術之研究》,台北: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七年六月
林素春,《宜蘭本地歌仔之研究》,台北:文大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四年六月
邱秋惠,《野台歌仔戲演員與觀眾的交流》,台北:文大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八年六月
施如芳,《電影歌仔戲研究》,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八年六月
徐麗紗,《台灣歌仔戲唱曲來源的分類研究》,台北:師大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七年六月
孫惠梅,《台灣歌仔戲劇團經營管理之研究─以宜蘭縣職業歌仔戲劇團為例》,台北:文大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八年六月
陳秀娟,《台灣歌仔戲的演變過程─一項人類學的研究》,台北:台大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七年六月
曾子良,《台灣閩南說唱文學「歌仔」之研究及閩台歌仔敘錄與存目》,台北:東吳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九0年六月
黃秀錦,《歌仔戲劇團結構與經營之研究》,台北:文大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七年六月
黃玲玉,《台灣車鼓之研究》,台北:師大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六年六月
黃雅蓉,《野台歌仔戲演出風格之研究》,台北:文大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五年六月
莊桂櫻,《論歌仔戲唱腔即興方式之應用》,台北:文大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三年六月
游宗蓉,《元明雜劇之比較研究─以題材為核心之探討》,台北:台大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九九年一月new window
楊馥菱,《楊麗花及其歌仔戲藝術之研究》,台中:東海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七年六月
廖杏娥,《中國『戲曲導演』之回顧與展望》,台北:文大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四年六月
劉安琪,《歌仔戲唱腔曲調的研究》,台北:師大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三年六月
劉秀庭,《「賣藥團」─一個另類歌仔戲班的研究》,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九年六月
劉南芳,《由拱樂社看台灣歌仔戲之發展與轉型》,台北:東吳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八年十月
劉美菁,《由劇團看高雄市歌仔戲之過去現在與未來》,高雄:高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六年六月
劉信成,《台灣「歌仔戲導演」之探討》,台北:文化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六年六月
鄭宜峰,《河洛歌仔戲劇團歌仔戲舞台演出本之研究》,台北:文化藝研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八年六月
簡上仁,《台灣福佬系民歌的淵源及發展研究》,台北:師大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0年六月
蘇碩斌,《戰後台灣歌仔戲流變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二年六月
二、專著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台北:里仁,一九九六年十月new window
王洪鈞,《大眾傳播與現代社會》,台北:正中,一九八七年九月
王禛和,《電視電視》,台北:遠景,一九八0年三月再版
王嵩山,《扮仙與作戲》,台北:稻香,一九八八年五月
王新民,《中國當代戲劇史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著,《民族音樂概論》,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二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第十一屆中全會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全會重要文件選編》,上下冊,一九九七年十月
石光生,《現代劇場藝術》,台北:書林,一九八六年
田本相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戲劇思潮》,北京:文化藝術,一九九六年六月
朱育和,《當代中國意識型態情態錄》,北京:清華大學,一九九七年六月
任立,《衝突與轉折─現代文化建設關係論》,湖南:人民,一九九九年四月
呂上訴,《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一九六一年九月
汪季蘭,《中國民間藝術的今昔》,大華晚報,一九七二年
汪志勇,《歌仔戲劇本集(一)》,台北:學海,二000年三月
李春池,《宜蘭縣志》卷二人民志第四禮俗篇第五章「娛樂」第三節「戲劇」,宜蘭文獻會, 一九六三年
李紫貴,《李紫貴戲曲表導演藝術論集》,北京:中國戲劇,一九九二年三月
杜學知、廖漢臣,《台灣省通誌》卷六藝志藝術篇第一章第八節「歌仔戲」,台灣文獻會,一九七一年
何綿山,《閩文化概論》,北京:北京大學,一九九六年十一月new window
沈清標主編,《閩南戲劇》(一)(二),一九八九年十月
沈清標主編,《陳開曦劇作選》,一九九三年十月
邱坤良,《民間戲曲散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一九七九年九月
邱坤良,《現代社會的民俗曲藝》,台北:遠流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四月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台北:自立晚報,一九九二年八月
邱坤良,《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台北:臺原,一九九七年十月new window
邱婷,《明華園:台灣戲劇世家》,台北:獨家,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邱婷,《戲臺明滅》,台北:幼獅,一九九六年三月
邱曙炎、羅時芳,《歌仔戲音樂》,北京:光明日報,一九九七年三月
林尚義,《劇場表演空間的架構:以台灣鄉鎮地區為探討對象》,台北:成長基金會,二000年一月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一九九四年八月new window
林勃仲、劉還月合著,《變遷中的台閩戲曲與文化》,台北:台原,一九九0年十月new window
林峰雄,《中國戲劇史論稿》,台北:國家,一九九五年七月
林蔭宇,《導演檔案》,北京:中國戲劇,一九九九年三月
林鶴宜,《台灣歌仔戲》,台北:行政院新聞局,二000年十一月new window
吳紹蜜、王佩迪,《蕭守梨生命史》,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一九九九年
姚一葦,《戲劇與文學》,台北:聯經,一九八九年九月new window
姚一葦,《戲劇原理》,台北:書林,一九九二年new window
紀慧玲,《廖瓊枝:凍水牡丹》,台北:時報,一九九九年九月
胡星亮,《二十世紀中國戲劇思潮》,江蘇:文藝,一九九五年九月
施叔青,《台上台下》,台北:時報,一九八五年九月
施淑,《日據時代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一九九二年
姜龍昭,《電視劇編寫與製作》,台北:黎明,一九七六年一月
姜龍昭等五位作家,《電視編劇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中國電視公司出版部,一九八一年一月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台灣》,台北:南天,二000年三月new window
徐進堯,《客家三腳採茶戲的研究》,台北:育英,一九八四年
徐麗紗,《台灣歌仔戲唱曲來源的分類研究》,台北:學藝,一九九二年,六月
高鑫,《電視藝術學》,北京:師範大學,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簡史》,北京:中共黨史,一九九七年三月
莫光華,《台灣歌仔戲論文輯錄》,台北:台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一九九六年一月new window
莫光華,《台灣各類型地方戲曲》,台北:南天,一九九九年五月
許常惠,《台灣福佬系民歌》,台北:百科文化,一九八二年new window
崔小萍,《表演藝術方法》,台北:書林,一九九四年十一月
陳正之,《草台高歌─台灣的傳統戲劇》,台北:台灣省政府新聞處,一九九三年六月
陳志亮、黃石鈞,《台灣歌仔戲薌劇音樂》,福建:龍溪地區行政公署文化局編,一九八0年
陳志昂主編,《電視藝術通論》,北京:知識,一九九一年六月
陳建銘,《野台鑼鼓》,台北:稻香,一九八九年六月
陳耕,《台灣文化概述》,福建:海峽文藝,一九九三年十一月
陳耕、曾學文,《百年坎坷歌仔戲》,台北:幼獅,一九八五年十一月
陳耕、曾學文、顏梓和,《歌仔戲史》,北京:光明日報,一九九七年三月
陳彬、陳松民,《薌劇傳統曲調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九月
陳清華等人,《楊麗花─她的傳奇演藝生涯》,台視文化公司出版部,一九八二年四月第三版
陳雷、劉湘如、林瑞武,《福建地方戲》,福建:人民,一九九七年七月
陳慶元,《福建文學發展史》,福建:教育,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陳嘯高、顧曼莊,<福建和台灣的劇種─薌劇>,《華東戲曲劇種介紹》,第三集,華東戲曲研究院編輯,上海:上海新文藝出版社,一九五五年
郭亮,《戲曲導演學概論》,長沙:湖南人民,一九八二年
戚嘉林,《台灣史》,台北:自立,一九八六年再版
張庚、蓋叫天,《戲曲美學論文集》,台北:丹青,年代不詳
張庚,《戲曲藝術論》,北京:中國戲曲,一九八六年六月第二版
張炫文,《台灣歌仔戲音樂》,台北:百科文化,一九八二年九月
張炯、鄒紹基、樊駿主編,《中華文學通史》第九卷,北京:華藝,一九九七年九月
張錦華,《媒介文化、意識型態與女性》,台北:正中,一九九四年
舒其惠、鍾友循,《影視學教程》,湖南:師範大學,一九九八年五月
黃仁,台灣電影史叢書〔4〕《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一九九四年六月
黃心穎,《台灣的客家戲》,台北:台灣書店,一九九八年
黃文博,《跟著香陣走:台灣藝陣傳奇續卷》,台北:臺原,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黃在敏,《戲曲導演藝術論》,台北:文津,一九九九年十月
黃宗羲,《賜姓始末》(明朝末年撰),文叢(二五),台北:台銀,一九五八年
曾永義,《說俗文學》,台北:聯經,一九八0年五月
曾永義,《說民藝》,台北:幼獅,一九八七年六月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一九八八年四月
曾永義,《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台北:聯經,一九八八年五月new window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台北:正中,一九九一年十一月new window
曾永義,《參軍戲與元雜劇》,台北:聯經,一九九二年五月
曾永義,《論說戲曲》,台北:聯經,一九九七年五月new window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台北:立緒,二000年四月new window
曾慶瑞,《電視劇原理》卷一本質論,北京:廣播學院,一九九七年六月
曾學文,《廈門戲曲》,福建:鷺江,一九九六年七月
焦桐,《台灣戰後初期的戲劇》,協和藝術文化基金會,台原出版社,一九九0年六月new window
賈亦棣,《表演藝術》,台北:正中,一九八二年
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所編,《一代宗師邵江海》,北京:光明日報,一九九七年三月
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所編,《歌仔戲資料匯編》,北京:光明日報,一九九七年三月
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所編,《歌仔戲論文選》,北京:光明日報,一九九七年三月
廈門文化藝術志編纂委員會,《廈門文化藝術志》,廈門:廈門大學,一九九九年七月
楊子崴,《楊麗花傳奇》,台北:知青頻道,一九九六年二月
楊村彬,《導演藝術民族化求索集》,北京:中國戲劇,一九九一年六月
楊渡,《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一九二三─一九三六)》,台北:時報,一九九四年八月new window
楊馥菱,《台灣歌仔戲》,台北:漢光,一九九九年六月
詹竹莘,《表演藝術與表演教程》,台北:書林,一九九七年
詹惠登,《大陸沿海地區重要城市表演場地概況》,台北:陸委會,一九九九年
趙如琳,《戲劇藝術之發展及其原理》,東大圖書,一九七七年十一月
當代中國叢書編輯部編輯,《當代中國戲曲》,北京:當代中國,一九九四年四月
福建省藝術研究所編,《福建劇作選》第六七、七一期
福建省藝術研究所、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室編,《閩台民間藝術散論》,廈門:鷺江,一九九一年六月
福建省藝術研究所、漳州市文化局、漳州市戲劇家協會編印,《緬懷薌劇一代宗師邵江海》,一九九五年十月
曹樹基,《中國移民史》卷六,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七月
葉長海,《戲劇發生與生態》,台北:駱駝,一九九0年
葉龍彥,《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一九九五年一月
葉龍彥,《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一九九八年九月
葉龍彥,《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錄》,台北:博揚文化,一九九九年九月
廖漢臣修訂,《台灣省通誌》,<學藝志─藝術篇>卷文,一九八0年四月
蔡琰,電視文化研究叢書〔11〕《電視歷史劇價值系統與社會意識分析》,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一九九六年八月
漳州市文化局編,《漳州文化志》,一九九九年
劉美菁,《歌仔戲概論》,台北:學海,一九九九年六月
劉春曙,《福建民間音樂簡論》,上海:新文藝,一九八六年六月
劉春曙、王燿華,《福建南音初探》,福州:福建人民,一九八九年十二月
劉春曙,《錦歌》,廈門:廈門市文化館翻印,一九七九年
劉寧顏主編,《當前台灣所見各省戲曲選集》上下集,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一九八二年十二月
蔣伏心、左用章,《中國現代化曲折三十年》,南京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一九四九─一九九四)》,台北:遠流,一九九八
薛汕,《書曲散記》,書目文獻,一九八五
謝柏梁,《中國當代戲曲文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一九九五年十一月
戴嘉枋,《樣板戲的風風雨雨》,北京:知識,一九九五年
關文蔚,《女扮男裝戲劇人生》,台北:暢流,一九八六年十一月
聶光炎,《舞臺技術》,台北:黎明,一九七二年
韓幼德,《戲曲表演美學探索》,台北:丹青,一九八七年二月
譚達先,《中國民間戲劇研究》,台北:商務,一九八八年八月
蘭陽戲劇叢書〔1〕《台灣戲劇館專輯》,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一九九三年五月
《台灣史》,台北:台灣省文獻會,一九七七年
《台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成立三十週年紀念特刊》,一九八三年
David Morley 著,馮建三譯,《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Television,Audiences&Cultural Studies),台北:遠流,一九九五年六月一日
J.Friske &J.Hartley著,鄭明椿譯,《解讀電視》(Reading Television),台北:遠流,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一日
Klaus B.Jensen,Nicholas W.Jankowski著,唐維敏譯,《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A Handbook of Qualitation Methodologie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台北:五南,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Raymond Williams著,馮建三譯,《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rom),台北:遠流,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
S.W.Littlejohn 著,程之行譯,《傳播理論》(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台北:遠流,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一日初版
三、期刊
于會泳,〈讓文藝舞台永遠成為宣傳毛澤東思想的陣地〉,《文匯報》,一九六八年五月二十三日
王亞維,〈電視歌仔戲所面臨的問題〉,《民俗曲藝》四十二期,一九八六年八月new window
王順隆,〈台灣歌仔戲的形成年代及創始者的問題〉,《台灣風物》第四十七卷第一期,一九九七年三月new window
王振義,〈語言聲調和音樂曲調的關係─台灣閩南歌謠的『詩樂諧和』傳統研究〉,《台灣風物》第三十三卷第四期,一九八三年十二月
王振義,〈語言聲調和音樂曲調的關係─台灣閩南歌謠的『詩樂諧和』傳統研究之二〉,《台灣風物》第三十四卷第一期,一九八四年三月
王振義,〈台灣歌仔戲學會的成立理念、工作及展望〉,《台灣田野研究通訊》第二十七期,一九九三年六月
王禎和,〈歌仔戲仍是尚未定型的地方戲─訪陳聰明導演〉,《電視週刊》,第七四二期,一九七六年十二月
王雲龍,〈笙歌動舞顯風華─歌仔戲當家旦角陳旺欉〉,《國魂》第五三六期,一九九0年七月
李安和,〈論台灣『唸歌─歌仔戲』的戲曲語言詩美之所據:從音樂、語言、美學的觀點來探討〉,《民俗曲藝》第五十八期,一九八九年三月
余泉,〈觀地方戲劇比賽有感〉,《聯合報》藝文天地,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呂秀蓮,〈台灣人的音樂心靈:『台灣的歌』序〉,《台灣文藝》第九十七期,一九八五年
林茂賢,〈歌仔戲概況〉,《民俗曲藝》第四十二期,一九八六年八月
林茂賢,〈傳統歌仔戲的再生〉,《民俗曲藝》第五十九期,一九八九年五月new window
林茂賢,〈歌仔戲舞臺道具簡介〉,《民俗曲藝》第六十一期,一九八九年九月new window
林茂賢,〈民間劇團的淡季與旺季〉,《大舞台》第十五期
林茂賢,〈台灣的電視歌仔戲〉,《靜宜人文學報》第八期,一九九六年七月
林諍,〈浮沈戲海六十年:一位老歌仔戲人的心靈記錄〉,《鄉城生活雜誌》第四期,一九九六年七月
林諍,〈地方戲團的扎根與興盛─歌仔戲傳承的新火種〉,《鄉城生活雜誌》第三十期,一九九六年七月
林顯源,〈由西方導演理論看台灣歌仔戲的『戲先生』與『導演』〉,《復興劇藝學刊》第二十二期,一九九八年一月
林鋒雄主講 高淑媛 王雅萍記錄整理,〈試談歌仔戲在台灣地區的文化地位〉,《台灣風物》第四十三卷四期,一九九三年十二月new window
林寶津,〈台灣戲劇與宗教祭祀之關係及其在民間藝術上之價值〉,《台北文獻》第三十八期,一九七六年十二月
邱坤良,〈台灣民間戲曲活動的參與〉,《幼獅文藝》第五十二卷第五期,一九八0年十一月
邱坤良,〈台灣近代民間戲曲活動之研究〉,《國立編譯館》第十一卷二期,一九八二年十二月
邱坤良,〈台灣的開發與戲曲活動〉,《民俗曲藝》第十七期,一九八三年六月new window
邱昭文,〈瞎子摸象乎?歌仔戲在現代舞臺上過招〉,《表演藝術》第二十七期,一九九五年一月
周以謙,〈從【七字調】七十二變音樂會淺談歌仔戲音樂的展望〉,《大舞台》第六期,一九九七年五月
周榮杰,〈歌仔戲的代表性『歌仔調』及其背景〉,《高雄文獻》第三十二期,一九八八年一月
洪清雪,〈一曲秋風迴金關〉,《大舞台》第三十一期
紀慧玲,〈教材師資兩不足 本土劇種如何茁壯〉,《民生報》,一九九六年十月十九日
紀慧玲,〈結合歌仔戲與現代小劇場 金枝演社演胡撇仔戲〉,《民生報》,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紀慧玲,〈戲曲教育亟待慎思〉,《民生報》,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紀慧玲,〈明華園建校 陳勝福築夢〉,《民生報》,一九九七年一月三十日
胡惠禎,〈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及實驗劇展〉,《表演藝術》第三十六期,一九九五年十月
施叔青,〈歌仔戲的沿革─「歌仔戲研究」之一〉,《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九卷第十一期,一九七六年十一月
施博爾,〈五百舊本「歌仔冊」目錄〉,《台灣風物》第十五卷四期,一九六五年十月
祐華,〈「台視歌仔戲劇團」正式成立 楊麗花全力發揚地方戲曲〉,《電視週刊》第九0七期,一九八0年二月
徐麗紗,〈台灣歌仔戲演進及唱曲形成之探討〉,《台中師院學報》第五期,一九九一年六月new window
陳世慶,〈台灣地方舊大戲與新劇〉,《台灣文獻》第十五卷第三期,一九六四年九月
陳世慶,〈國劇在台的消長與地方戲的發展〉,《台灣文藝》第十五卷第一期,一九六四年
陳君玉,〈日據時期台語流行歌概略〉,《台北文物》第四卷第二期,一九五五年
陳松民,〈民俗與戲曲─兼談慈濟宮祭祀與歌仔戲的興起和傳播〉,《民俗曲藝》第七十二期,一九九一年七月new window
陳健銘,〈傳統歌仔戲的蛻變〉,《民俗曲藝》第四十二期,一九八六年八月new window
陳健銘,〈歌仔戲的推進與轉徹〉,《民俗曲藝》第五十六期,一九八八年十一月
陳彬,〈國樂加入歌仔戲音樂的伴奏(上)〉,《表演藝術》第四十期,一九九六年二月
陳彬,〈國樂加入歌仔戲音樂的伴奏(下)〉,《表演藝術》第四十一期,一九九六年三月
陳德利,〈認識劇場(四)〉,《大舞台》第三十期
陳龍廷,〈尋找台灣戲劇的生命力─明華園歌仔戲的劇場特質初探〉,《台灣風物》第四十三卷第一期,一九九三年三月new window
陳豔秋,〈譜出台灣女性堅貞純情嬌媚的旋律:訪作曲家陳秋霖〉,《台灣文藝》第八十五期,一九八三年十一月
游素凰,〈學演相濡的新科苗─復興劇校歌仔戲科〉,《表演藝術》第四十九期,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黃秀錦,〈現階段歌仔戲劇團結構與經營之比較分析〉,《民俗曲藝》第五十期,一九八七年十一月new window
黃邁,〈獻身歌仔戲十四載擅為英雄美人寫姻緣 狄珊空閨寂寞美中不足〉,《電視週刊》第一一七三期,一九八四年三月
莫光華,〈略談歌仔戲演員之生涯〉,《台灣文獻》第三十七卷四期,一九八六年十二月new window
莫光華,〈台灣歌仔戲歌調之介紹〉,《台灣文獻》第四十三卷第一期,一九九二年三月new window
莫光華,〈歌仔戲興盛與衰退之初探〉,《台灣文獻》第四十四卷第一期,一九九三年三月new window
莫光華,〈歌仔戲改進之管見〉,《台灣文獻》第四十四卷第二期,一九九三年九月new window
曾學文,〈同根文化的異樣走向─參加閩台地方戲曲研討會的台灣同行談島內戲曲〉,《福建戲劇》第三期,一九九0年
曾學文,〈歌仔戲傳入廈門初期的演出形態初探〉,《民俗曲藝》第八十八期,一九九四年三月new window
曾學文,〈歌仔戲戲曲化過程的再認識〉,《民俗曲藝》第九十四期,一九九五年五月new window
張文義,〈尋找老歌仔戲的故鄉〉,《宜蘭文獻雜誌》第五期,一九九三年九月new window
張有為,〈歌仔戲的觀感〉,《聯合報》,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游源鏗,〈給我一個舞臺─歌仔戲的野台怎麼變〉,《表演藝術》第七期,一九九三年五月
楊馥菱,〈台南縣六甲鄉甲南村牛犁車鼓陣訪查記〉,《傳統藝術》第二期,一九九九年八月
楊馥菱,〈台南新營『竹馬陣』源流考〉,《台灣戲專學刊》創刊號,二000年二月new window
廖煥之,〈電視劇演出的特性─基本演技〉,《電視週刊》第二七九期,一九六八年一月
劉秀庭,〈失去舞台的彩繪布景─曾耀宗回顧歌仔戲布景的繁華時光〉,《表演藝術》第四十期,一九九六年二月
劉秀庭,〈歌仔戲最佳消費品牌─評明華園《燕雲十六州》〉,《表演藝術》第四十八期,一九九六年十月
劉秀庭,〈本地歌仔演藝初探兼述歌仔戲的初期發展與影響〉,《復興劇藝學刊》二十一期,一九九七年十月
劉南芳,〈都馬班來台始末〉,《漢學研究》第八卷第一期,一九九0年六月
劉南芳,〈追求戲曲藝術的個性─台灣歌仔戲發展上的幾個基礎〉,《當代》第一三一期,一九九八年七月
劉春曙,〈閩台錦歌漫談 ─歌仔戲形成三要素〉,《民俗曲藝》第七十二期,一九九一年
劉春曙,〈閩南車鼓辨析─歌仔戲形成三要素〉,《民俗曲藝》第八十一期,一九九三年一月new window
鄭溪和,〈歌出豁達大度論《燕雲十六州》音樂〉,《表演藝術》第四十七期,一九九六年十月
鄭麗真,〈台灣鄉土教材及教學之現況─以國立復興劇校歌戲科為例〉,《史聯雜誌》第三十期,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蔡秀女,〈光復後的歌仔戲電影〉,《民俗曲藝》第四十六期,一九八七年三月new window
蔡蕙如,〈歌仔戲中的角色〉,《文史論集》第一期,一九九0年一月
蔡懋堂,〈近三十五年來的台灣流行歌〉,《台灣風物》第十一卷第五期,一九六一年
謝家群,〈看水仙同蕊─漳州薌劇和台灣歌仔戲比較對話〉,《藝術論叢》第十九期,福州福建省藝術研究所,二000年七月
顏綠芬,〈從民族音樂學觀點談歌仔戲音樂的研究─舉曲趣不同的實例試析都馬調的曲調特性〉,《藝術評論》第三期,一九九一年十月new window
顏綠芬,〈歌仔戲傳承在正規學校體制下之問題探討─以復興劇校歌仔戲科為例〉,《復興劇藝學刊》第二十期,一九九七年七月
蘇友泉,〈語文科鄉土教材的新秀─談歌仔戲的傳習〉,《國教之友》第四十七卷第三期,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蘇離,〈歌仔戲忠於原味還是要加味〉,《中國時報》,一九九六年九月十四日
〈歌仔戲要怎麼禁〉,《台灣民報》第一三九號,一九二七年一月九日
〈歌仔戲的流弊〉,《台灣民報》,一九二七年七月十日
〈良風美俗與不良演劇的取締〉,《台灣民報》,一九二八年一月十五日
〈劇場許可問題,市民皆甚注目〉,《台灣民報》第二六九號,一九二九年七月十四日
〈歌仔戲放電光有害鄰居安眠〉,《台灣新民報》第三七四號,一九三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台灣的戲劇〉,《中央日報》,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五日
〈第一部台灣克難拍製的台語片─『西廂記』即將首輪開映〉,《聯合報》,一九五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向台灣地方戲劇界進一言〉,《聯合報》藝文天地,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五日
〈戲劇一定要表現新的群眾時代─記周揚同志和演員們的一次談話〉,《戲劇報》第九期,一九五八年
〈以現代劇目為綱─戲曲表現現代生活座談會確定戲曲工作方針〉,《戲劇報》第十五期,一九五八年
〈歌仔戲的前途及補述〉,《文星》第七卷第四節,一九六一年二月一日
〈努力塑造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的光輝形象〉,《紅旗》,一九六九年十一月
〈從電視布袋戲荒誕的劇情說起〉,《台灣日報》第六版,一九七0年五月十日
〈楊麗花與歌仔戲〉,《電視週刊》第一0四九期,一九八二年十一月
〈民俗曲藝的薪傳〉,《社教雙月刊》第十一期,一九八六年一月
《福建省第二十一屆戲劇會演(專刊)》廈門版,一九九九年
〈真情流露、告慰阿母─走近河洛名角許亞芬〉,《大舞台》第四十一期,二000年五月
四、調查報告
林鋒雄主持,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台灣戲劇中心研究規畫報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一九八八年四月
邱坤良主持,《兩岸表演藝術交流現況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出版年不詳
徐亞湘主持,《桃園縣傳統戲曲與音樂錄影保存及調查研究計畫報告書》,一九九六年七月
陳進傳主持,《宜蘭縣傳統藝術資源調查報告書》,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一九九七年
曾師永義主持,《歌仔戲劇本整理計畫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曾師永義主持,《閩台戲曲關係之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國科會,一九九八年一月
五、單篇論文
王安祈,〈戲曲現代化風潮下的逆向思考─從兩岸創新劇作概況談起〉,發表於「兩岸傳統戲曲現代化學術研討會」,一九九六年new window
王安祈,〈改扮、雙演、代角、反串─關於演員、角色和劇中人三者關係的幾點考察〉,發表於「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一九九七年六月十至十一日
邱坤良,〈『內台戲』的劇本創作與舞台演出─以拱樂社為例〉,發表於「傳統藝術研討會」,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
邱坤良,〈戲曲與新劇的舞台轉換─以廖和春劇團(一九一八─一九九八)劇團生活為例〉,發表於「兩岸戲曲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至二十三日
林鶴宜,〈台北地區野台歌仔戲之劇團經營與演出活動〉,發表於「兩岸戲曲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至二十三日new window
楊馥菱,〈楊麗花歌仔戲之角色運用─兼論歌仔戲演員妝扮的幾個問題〉,發表於「第三屆宜蘭研究學術研討會」,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三至十五日
楊馥菱,〈也談台灣歌仔戲「哭調」之緣起〉,發表於「民俗與文學學術研討會」,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五至十六日
楊馥菱,〈有關台灣車鼓戲之幾點考察〉,發表於「海峽兩岸小戲大展暨學術會議」,二000年十二月十一至十三日new window
蔡欣欣,〈台灣劇場歌仔戲現代化歷程初探─以一九八0年到一九九七年台北市劇場演出為例〉,發表於「戲曲藝術的文化意義與展望」學術研討會, 一九九八年五月三十日
蔡欣欣,〈九0年代台灣歌仔戲表演藝術之探討〉,發表於「兩岸戲曲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至二十三日
劉南芳,〈戲曲藝術的共性與個性─從台灣歌仔戲的發展途徑談起〉,發表於「戲曲藝術的文化意義與展望」學術研討會,一九九八年五月三十日
六、論文集
《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一九九六年六月
《海峽兩岸歌仔戲創作研討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一九九七年六月
《台灣新加坡歌仔戲的發展與交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一九九九年一月
七、工具書
《中國戲曲曲藝辭典》,湯草元、陶雄主編,上海:上海辭書,一九八一年九月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八月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正體字版),台北:錦繡出版,一九九二年十月
《常用漢字台語詞典》,許極燉編著,台北:自立晚報,一九九二年
《中國戲曲志.福建卷》上下卷,北京:文化藝術,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一九九五年六月
《福建省戲劇年鑑》一九八三至一九九八年年卷,福建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