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老莊哲學中「道」之無限性與人之自主問題
作者:馬耘
作者(外文):Yun Ma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鼓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老子莊子宇宙發生根源主觀境界自主性應然之道自我LaoziZhuangziTaoOriginsSubjective State of MindSubjectivityOught-nessMin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05
本文乃老莊哲學之比較研究。本文以「求融貫」為研究之方法,嚴格依據《老子》、《莊子》之文字,詳細辨析並論證老莊二家對於「道」與「人之自主性」及其相關問題之明確主張。間亦針對時下流行之若干學術見解諸如「道」之「形上實體說」、「主觀境界說」、「本根說」加以商榷。
經由此研究,本文將系統展示老莊二家乃於「世界觀」、「形上預設」、「人存有之說明」及「人生哲學」等等各方面皆迥異之兩套哲學。本文認為,老子哲學中之「形上之道」,實即人確可以理智加以掌握之宇宙客觀規律,且此規律本身不顯現任何「價值」。莊子哲學之「形上之道」則為造物者所施之「化」之歷程,「人」對此「化」全無影響、干涉之餘地,人僅能知有此「化」之事實;至於「化」之詳情,諸如是否有「規律」或「目的性」,則全不可知也。由此世界觀及形上之預設,老莊二家對「人」之「存有」之說明及人生哲學乃大不相同,而可謂之有「積極應世」與「消極應化」之別。老子認為,人於宇宙之客觀規律中,自可保有「自主性」,「人」之「私」、「欲」一類自主之活動基本上即可判為有意義,人可利用此「道」之規律,作為達成「人」之「私」、「欲」之工具,並從而設定若干應然之作為。換言之,老子對人生可建立正面之肯定,亦認可人對「世界」可採取積極之作為也。莊子則不然,莊子哲學中,「道」或即「化」之事實,籠罩包含「人」在內之一切存有,全無「人」參與或掌控之餘地,莊子於此情形下,亦認為人有「自主性」,人生之困擾,即根源於妄圖以此「自主性」對「世界」加以掌控。因此,人之「自主性」及「應然作為」,實應表現於取消妄動之意圖,亦即對「心」加以處理,以求能坦然面對「化」之一切事實。換言之,莊子對人生採取一極消極之態度,與老子大不相同。
既可見老莊有種種根本且關鍵之差異,本文指出以老莊相異之處為研究面向,一方面更可深入掌握二家學說之義蘊,另一方面,亦能予治我國學術史者參考,以求避免因忽視老莊之根本差異,而雜用老莊命題與理論以論所謂「道家哲學」之病。
This dissertation i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aozi’s and Zhuangzi’s philosophies. Following the methodology of “cohesion,” we carefully analyze and argue about Laozi’s and Zhuangzi’s specific claims over “Tao,” “subjectivity” of human beings and related issues strictly based on the texts of Laozi and Zhuangzi. Besides, we also try to discuss the currently popular academic opinions, like the doctrines of “metaphysical reality” of “Tao,” “subjective state of mind,” and “origins.”
Through this study, we will systematically demonstrate how Laozi’s and Zhuangzi’s philosophie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in terms of “world views,” “metaphysical assumptions,” “explanations about humans’ being,” and “philosophies of life,’ etc. In this dissertation, it is assumed that the “metaphysical Tao” in Laozi’s philosophy is indeed an objective principle of the universe that one can grasp with his or her intelligence; moreover, this principle itself doesn’t show any values. The “metaphysical Tao” in Zhuangzi’s philosophy is the process of change given by the creator, on which “human beings” have no room of influence and intervention. Human beings can only be aware of the fact of this “change;” as for the circumstances and details of this “change,” such as whether it has “principles” and “purposiveness” or not, are totally unknown to them. From these world-views and metaphysical assumptions, it’s obvious that Laozi’s and Zhuangzi’s explanations about “human” and “being” and their philosophies about life are as different as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activeness” and “passiveness.” In Laozi’s opinions, 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 principle of the universe, human beings can retain their own “subjectivity;” therefore, their autonomous activities such as wills and intentions can be found basically meaningful. Human beings can employ the principle of “Tao” as a tool to fulfill their “wills” and “intentions” and thus set up several actions of ought-ness. In other words, Laozi approves the positive values of life and also acknowledges that one can take active actions toward the “world.” On the other hand, in Zhuangzi’s philosophy, the reality of “Tao” or “change” overwhelms all beings --including human beings—without any room of their participation or control.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Zhuangzi also acknowledges that one has “subjectivity,” as the disturbances encountered in one’s in life originate exactly from the delusive attempt to control the “world” through this “subjectivity.” Consequently, one’s “subjectivity” and “actions of ought-ness” should be expressed in the intentions to annul the delusive actions, that is, the treatment of the “mind” so as to face candidly the reality of “change.” In other words, Zhuangzi’s passive approach to life is totally distinct from Laozi’s
More than seeing the fundamental and cri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Laozi and Zhuangzi, in this dissertation, we also point out: studying these differences not only enables us to hav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hilosophies but also offers a frame of reference for the scholars of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to prevent them from applying, as a result of neglecting their differences, Laozi’s and Zhuangzi’s propositions and theories indistinctively to the arguments of “Taoist philosophy.”
參考文獻
(除原典按書名筆劃序外,悉依作者姓氏筆劃序排列)
《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阮刻本。
《史記》,殿本。
《四書》,世界書局影印朱熹集注本。
《玉篇》,古逸叢書本。
《老子》,古逸叢書本。
《列子》,浙江書局二十二子本。
《竹簡老子》,甲乙丙本,收於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
版社,1998。
《呂氏春秋》,浙江書局二十二子本。
《李注文選》,四部備要本。
《帛書老子》甲乙本,收於《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荀子》,浙江書局二十二子本。
《莊子》,續古逸叢書本。
《淮南子》,浙江書局二十二子本。
《新序》,四部叢刊本。
《經典釋文》,四部叢刊本。
《楚辭》,藝文印書館影洪興祖《補注》本。
《管子》,浙江書局二十二子本。
《說文解字》,續古逸叢書本。
《說苑》,四部叢刊本。
《漢書》,殿本。
《廣韻》,澤存堂叢書本。
《韓非子》,浙江書局二十二子本。
《韓詩外傳》,四部叢刊本。
《釋名》,四部叢刊本。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丁原植《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new window
丁福保輯《說文解字詁林》,臺北:鼎文書局影印本。
王力《漢語音韻》,北京:中華書局,1980。
---《詩經韻讀•楚辭韻讀》,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
---《同源字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6。
---《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王引之《經傳釋詞》,收於《高郵王氏五種》,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王先慎《韓非子集釋》,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本。
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本。
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9。(與劉武《內篇補正》合刊)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
王念孫《廣雅疏證》,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
---《讀書雜誌》,收於《高郵王氏五種》,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王叔岷《諸子斠正》,臺北:世界書局,1964。
---《古籍虛字廣義》,臺北:華正書局,1990。
---《先秦道法思想講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
---《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
王重民《老子考》,臺北:東昇出版公司,1981。
王筠《說文解字句讀》,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
王弼(樓宇烈點校)《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63。
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王輝《古文字通假釋例》,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
王蘧常《諸子學派要詮》,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7。
中國社會科院考古研究所編《甲骨文編》,中華書局,196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研究室《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商
務印書館,2000。
方東美《生生之德》,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
---《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
方勇《莊子詮評》,成都:巴蜀書社,1998。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
---《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9。
(日)宇野精一等著邱棨鐊譯《中國思想(二)道家與道教》,臺北:幼獅文
化事業公司,1994。
朱伯崑〈老莊哲學中有無範疇的再檢討——兼評馮友蘭先生的有無觀〉,收於《道
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朱起鳳《辭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朱珔《說文假借義證》,合肥:黃山書社影印本。
朱熹《楚辭集注》,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本。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63。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本。
(日)池田知久著黃華珍譯《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何保中《由天人之際論先秦儒家思想的傳承與演變》,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6月。new window
---〈死亡問題在莊子思想中的意義與地位〉,收於《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
第二十二期,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系,1999年1月。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94。
---《戰國古文字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98。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0。
杜保瑞《反者道之動》,北京:華文出版社,1998。
李天命《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臺北:鵝湖出版社,1993。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思維方法與獨立思考》,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3。
李日章《莊子逍遙境的裡與外》,高雄:麗文文化公司,2000。
李勉《老子詮證》,臺北:東華書局,1987。
---《莊子總論及分篇評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一)》,臺北:里仁書局,1986。
沈兼士《廣韻聲系》,京都:中文出版社,1986。
阮元《經籍纂詁》,臺北:鴻學出版社影印本。
余培林《新譯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5。
余嘉錫《古書通例》,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6。
---《四庫提要辨正》,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本(與《四庫提要》合刊)。
吳文祺主編《續辭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吳光明《莊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
吳怡《中國哲學發展史》,臺北:三民書局,1984。new window
---《新譯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1994。
---《新譯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00。
吳康《老莊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吳毓江《墨子校注》,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林明照《先秦道家禮樂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年7月。
林麗真《王弼》,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周法高《周秦名字解詁彙釋》,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出版年份不詳。
周祖謨《爾雅校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4。
---《方言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3。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金開誠《屈原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
宗福邦等輯《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屈守元《韓詩外傳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96。
邵晉涵《爾雅正義》,皇清經解本。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本。
胡承拱《小爾雅義證》,四部備要本。
胡楚生《老莊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俞樾《諸子評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俞樾等《古書疑義舉例等七種》,臺北:世界書局,1999。
姜亮夫《楚辭通故》,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
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本。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new window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
徐鍇《說文解字繫傳》,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
桂馥《說文解字義證》,濟南:齊魯書社影印本。
郝懿行《爾雅義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本。
高亨《莊子今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
---《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1979。
---《老子正詁》,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6。
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97。
高明《古文字類編》,臺北坊間印本。
---《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new window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編寫組《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馬敘倫《莊子天下篇述義》,收於《莊子研究論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
---《莊子義證》,上海:上海書店,1996。
---《老子校詁》,收於《四部要籍注疏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8。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四部備要本。
唐作藩《上古音手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
---《音韻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孫以楷《莊子通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
容庚《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2002。
(日)島邦男《老子校正》,東京:汲古書院,1973。
陸欽《莊子通義》,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
許抗生《帛書老子註譯與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老子研究》,臺北:水牛出版社,1992。
---〈再論《老子》第一章〉,收於《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北京:生活•
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頁70-77。
黃懷信《小爾雅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
---《小爾雅匯校集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9。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
郭沫若等《管子集校》,收於《郭沫若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章太炎《齊物論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58。
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
---《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陳奐《詩毛氏傳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影印本。
陳柱《老子韓氏說》,臺北:西南書局,1992。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
---《老莊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三次修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
黃焯《古今聲類通轉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經典釋文彙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
崔大華《莊子歧解》,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畢沅《釋名疏證》,臺北:廣文書局影印本。
湯一介《郭象》,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收於《魏晉思想乙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1995。
湯餘惠《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心》,臺北:七略出版社,1996。
---《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道》,臺北:七略出版社,1996。
---《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性》,臺北:七略出版社,1997。
張成秋《先秦道家思想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
---《老子王弼學》,臺北:中華民國老莊學會,1992。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2。
張金吾《廣釋名》,叢書集成本。
張松如《老子說解》,濟南:齊魯書社,1998。
張松輝《莊子考辨》,長沙:岳麓書社,1997。
張忠宏《戰國黃老的「天道」與「道」——以《黃帝四經》及《管子四篇》為中心》,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7月,
張恆壽《莊子新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張起鈞《老子哲學》,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
張耿光《莊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張揚明《老子學術思想》,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7。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北京:中華書局,1982。
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戒嚴時期臺北坊間印本。
---《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臺北:藍燈文化公司,1991。
馮契《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馮達甫《老子譯注》,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9。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二),臺北:三民書局,1993。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1。new window
(美)J.P.蒂洛著古平等譯《哲學-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89。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83。
葉海煙《莊子宇宙論試探》,臺北:嘉新水泥基金會,1979。
---《莊子的生命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
---《老莊哲學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楊伯峻《古漢語虛詞》,北京:中華書局,1981。
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
楊柳橋《莊子譯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楊琳《小爾雅今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
楊儒賓《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7。
---《莊周風貌》,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71。
---《老子古義》,收於《四部要籍注疏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8。
聞一多《莊子內篇校釋》,收於《聞一多全集》乙集,臺北:里仁書局,2002。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5。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從比較的角度反省老子「道」概念的形上性格〉,臺北:《哲學雜誌》
第七期,1994年1月。
---《傅佩榮解讀莊子》,臺北:立緒文化公司,2002。
---《傅佩榮解讀老子》,臺北:立緒文化公司,2003。
蒙文通《中國哲學思想探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
蒙文通輯《老子徵文》,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
蒙文通輯《道書輯校十種》,成都:巴蜀書社,2001。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new window
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臺北:廣文書局影印本。
趙善詒《說苑疏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新序疏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new window
鄭成海《老子河上公注疏證》,臺北:華正書局,1978。
鄭良樹《老子論集》,臺北:世界書局,1983。
---《老子新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鄭開《道家形而上學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廖名春《郭店楚簡老子校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劉光〈莊子言與不言〉,收於《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5,頁156-169。
劉光義《莊學蠡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劉坤生《莊子哲學本旨論稿》,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8。
劉武《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北京:中華書局,1999。(與《莊子集解》合刊)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老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劉振維《論先秦儒家思想中禮的人文精神》,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new window
論文,2002年5月。
---〈論《老子》書中的「一」與「道」〉,收於《朝陽學報》第八期,2003
年9月。
劉鈞杰《同源字典補》,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同源字典再補》,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
劉福增《老子哲學新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new window
---《老子精讀》,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4。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new window
蔣錫昌《老子校詁》,臺北:東昇文化公司,1980。
蔣禮鴻《義府續貂》,臺北:木鐸出版社,1981。
歐陽景賢歐陽超《莊子釋譯》,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黎建球《中國百位哲學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
錢基博《讀莊子天下篇疏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
---《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中國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莊老通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錢繹《方言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91。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鍾肇鵬等《管子簡釋》,濟南:齊魯書社,1997。
魏元珪《老子思想體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
魏啟鵬《楚簡老子柬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譚戒甫《莊子天下篇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嚴靈峰《老子達解》,臺北:華正書局,1979。
嚴靈峰輯《老子宋注叢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嚴靈峰《老子研讀須知》,臺北:正中書局,1992。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7。
顧實《莊子天下篇講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