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當代女性主義視覺藝術的再現與傳播方式
作者:許如婷
作者(外文):Ju-Ting Hsu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含博士班)
指導教授:齊隆壬
王雅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視覺藝術女性藝術女性主義再現傳播婦女運動性別意識Visual ArtWomen's ArtFeministRepresentationCommunication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Gender Consciousn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0
本研究以台灣當代女性視覺藝術,即傳統視覺藝術(雕刻、油畫、版畫、素描與彩畫)、影像視覺藝術(電影為主)及數位視覺藝術(動畫、虛擬互動、空間裝置)等多元面向為主題,深入探究它們透過美術館、影展與藝術空間所再現的符號、象徵意義及性別意識之意涵。並且,研究試圖關注台灣女性藝術創作者於藝術環境中所受到的性別歧視、她們的創作呈現何種性別意識、她們如何與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團體集結,建構屬於台灣本土的女性藝術發展之獨特性?在歷經不同的女性意識訴求階段中曾經遭遇過哪些挫折,又如何突破困境,未來又需要面對哪些考驗?
台灣女性藝術在「性別意識」解放與女性覺醒的情況下積極展開了一連串的運動,致使八O年至九O年代的藝壇空間中漫延著一股女性藝術的勢力。其中,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創作者乃積極透過個展/聯展集結、影展活動的方式,試圖介入/進入主流、商業以及替代的藝術空間,展現自己的藝術創作,進而訴求女性藝術家與男性創作者之間地位的平起平坐,以挑戰男流藝術體制的操控。同時,她們也透過撰文的方式,為台灣女性藝術發展傳記、寫史,以建立屬於她們自己的藝術史。進而推翻、顛覆藝術領域中長期以來藉由「歷史上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的敘事,以對女性藝術者進行歧視、污衊的傳統濫觴。除了個展/聯展的集結與文獻的積極論述之外,台灣當代女性藝術更藉由學會/協會的籌備與成立,試圖為女性藝術工作者建立一固定的藝術機制,鼓勵女性從事藝術創作,並提供女性藝術創作之相關資源。
台灣女性藝術在八O年代至九O年代,除了積極批判藝術體制中對女性的歧視與忽略之外,也開始透過不同藝術創作策略,而傳達自己的性別意識。女藝術家藉由自己的身體再現、展演、扮裝與操演的方式,自戀式的、個人性的描繪女人經驗,企圖製造一種性別流動與非二元對立性的觀看位置,以對男性的觀看,進行反凝視與顛覆。同時,她們也以一種自我生命經驗肯定的創作方式,透過「女性意象」的方式,來表達屬於女性的情感、經驗與情慾。此外,她們更將「性別」的討論範圍,延伸至關注社會、政治、種族、新移民族群、大自然與社區等議題,進而採取一種批判、解構的政治性實踐之行動方式,建立女性主體的社會認同。更積極的,她們還以一種主動的女性意識態度,勇敢挑戰傳統藝術歷史對女性的漠視,試圖透過藝術創作為女性的生命經驗書寫。
因此,將台灣當代女性藝術視為一種傳播的過程,八O年代至九O年代的女性藝術,乃完成了從性別自覺到文化自覺、從潛意識場景到歷史性場景、從菁英意識到底層意識、從差異性苦惱到差異性的維護,及從藝術主題的女性自覺到藝術語言的女性自覺之傳播過程,致使女性地位有了提昇的機會。然而,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在九O年代中期、末期,進入了發展窘境。她們不再如發展初期般的積極集結、論述,轉而以一種少數的、零星的方式訴求性別意識。台灣女性藝術的未來如何?如何尋求一個跨越性別藩籬的藝術創作空間,展現更多元的創意策略,都將是未來發展需要面對的課題。
This research is on Taiwan’s women contemporary visual arts, that is to say the traditional visual art such as carve, canvas, print, sketch and oil painting, the image visual art such as films, and the digital visual art such as animation, virtual interaction, installation art, intending to probe into the symbol representation, meaning and gender consciousness that are reproduced through the art museum, film show, and artistic space.
With the rise of Taiwan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and consciousnes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Taiwan’s women artists launched a succession of movements, criticizing gender discrimination and negligence of women in the artistic system, and expressed gender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tactics of different artistic creations. Women artists intended to produce a flowing gender identity instead of traditional dichotomized male gazed, overthrowing the way of seeing from male chauvinism. Besides, they created an experience of “I create, so I am” and a way of “the images of women”, expressing the emotion, experience and lust which belong exclusively to women. In addition, they extended the discussion range of the “sex”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divisions such as, politics, races, new immigrant's ethnicities, natures and communities, and then took a tactic of critical, deconstructive political practices stand, constructing a collective and yet heterogeneous identities of women’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They, furthermore, took a positive attitude with women consciousness toward traditional art history of ignoring women, attempting to write for women's life experience through the artistic creation.
一、中文書目

(一)書籍

王雅各 (1998)。<婦女運動與藝術>,《意象與美學-台灣女性藝術展》,頁21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8)。《藝術的魅力重生》。台北:遠流。(原著Gablik, Suzi [1991].The Reenchantment of Art. London:Thames and Hudson Ltd)。
-----------(1999)。《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
-----------(1999)。《性屬關係-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出版。
王麗容 (1995)。《婦女與社會政策》。台北:巨流。
王嘉驥 (2001)。<從反聖像到新聖像>。世安文教基金會(編)《流變與幻形》,
頁99-128。台北:木馬。
王慰慈 (1999)。<情慾的公開書寫>,陳儒修(編)《凝視女像:56種閱讀女性影展的方法》,頁43-54。台北:遠流。
史筱筠 (2006)。<一個動畫工作者的創作自述>,財團法人台灣性影像學會(編)《女性•影像•書》,頁120。台北:書林。
成令方(1999)。<慾浪情絲的女性主體>,陳儒修(編)《凝視女像:56種閱讀女性影展的方法》,頁17-28。台北:遠流。
羊文漪 (1998)。<內在空間與外在空間>,林珮淳(編) 《女/藝/論:台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頁89。台北:女書。
呂秀蓮 (1990)。《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new window
江滿足 (2003)。<「陰性書寫」與「圖象」的互文閱讀>,簡瑛瑛(編)《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頁133。台北:女書。new window
江文瑜 (1995)。<以「阿媽的故事」建構台灣女性生活史>,《消失中的台灣阿媽》,頁14-15。台北:玉山社。
李元貞 (1989) 。<從婦女組織的功能論婦女的社會參與>,馬以工(編)《當今婦女角色與定位》,頁125-135。台北:國際崇他社台北三社。
---------(1990)。<蔬果與乳房的歌頌-女畫家嚴明惠的追求>,《嚴明惠》。台北:輝煌時代。
李黎、劉怡明 (1994)。《袋鼠男人:電影劇本與幕後人語》。台北:遠流。
李俊賢 (1996)。<抽象的迷思-回首台灣抽象歷史>,《台灣美術的南方觀點》,頁21。台北:市立美術館。
李進發 (1993)。<日本殖民政策下台灣東洋畫的發展>,《日據時期台灣東洋畫發展之研究》,頁103。台北:市立美術館。new window
巫知諭 (2006)。<爲台灣庶民寫史的影像工作者-郭珍弟>,財團法人台灣性影像學會(編)《女性•影像•書》,頁153-156。台北:書林。
吳凡 (2006)。<紀錄與記憶-朱詩倩>,財團法人台灣性影像學會(編)《女性影像•書》,頁123。台北:書林。
吳瑪悧 (1998)。<洞裡玄機>。林珮淳(編) 《女/藝/論:台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頁197-210。台北:女書。
---------- (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台北:遠流。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台北:巨流。
林惺嶽 (1987)。《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林珮淳 (1998)。《女/藝/論:台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台北:女書。
-----------(1999.12.31)。《女性藝術家協會籌備會資料匯整分析成果報告書》。
侯宜人 (1990)。<形象與觀念-女性藝術非象徵性與非類比肢解析>,《嚴明惠》,頁23。台北:輝煌時代。
-----------(1995)。<隱藏的聲音被聽到了嗎?和嚴明惠談藝術與人生>,嚴明惠(編)《嚴明惠作品集》,頁1-15。台北:霍克國際藝術。
-----------(1995)。《女性裸體》。台北︰遠流。(原著Nead, Lynda.[1992]. The Female Nude: Art, Obscenity and Sexuality. London: Routledge.)。
侯淑姿 (2002)。《迷思之區-柔性與張力之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洪漢鼎 (1993)。《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台北:時報。
胡台麗 (1997)。<《穿過婆家村-「媳婦入門」影像記錄》>,《1997年電影年鑑》,頁10-20。台北:電影資料館。
高千惠 (2003)。《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台北:藝術家。
夏傳位譯(1997)。《女性主義思想:慾望、權力及學術論述》。台北:巨流。(原著Clough, Patricia Ticineto. [1994].Feminist Thought: Desire, Power, and Academic Discourse. Oxford: Blackwell.)。
陶幼春 (1999)。<我是女的,我有話要說>,陳儒修(編)《凝視女像:56種閱讀女性影像的方法》,頁227-228。台北:遠流。
陸蓉之 (2002 )。《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史》。台北:藝術家。
陳芸芸譯 (2004)。《視覺文化導論》。台北:韋伯。(原著Mirzoeff, Nicholas[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New York: Routledge)。
陳宓娟譯 (1997)。《穿越花朵:一個女性藝術家的奮鬥》,台北:遠流。
陳秉璋、陳信木 (2003)。《藝術社會學》。台北:巨流。
陳香君 (1999)。<尋找陰柔的聲音: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王雅各(編) 《性屬關係-性別與文化、再現》,頁151-198。台北:心理出版。new window
---------- (2000)。《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台北:藝術館。(原書Pollock, G [1988].Vision and Difference:Femininity, Feminism and Histories of Art. London: Routledge.)。
-----------(2000)。〈閱讀林珮淳的『回歸大自然』系列〉,《林珮淳個展》,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陳儒修、黃慧敏、鄭玉菁編 (1999 )。《凝視女像—56種閱讀女性影展的方法》。台北:遠流。
陳淑珍譯 (2000)。《女性笑聲的革命性力量》。台北:遠流。(原著Jo Anna Isaak, [1996]. Feminism and Contemporary Art: The Revolutionary Power of Women’s Laughter. New York: Routledge)。
連得誠 (1993)。<多元主義與替代空間>,《台北現代美術十年》,頁113。台北:市立美術館。
黃玉珊 (1999)。<女性與電影>,王雅各(編)《性屬關係-性別與文化、再現》,頁133-146。台北:心理出版。new window
-----------(2006)。<女性影像在台灣-台灣女性電影發展簡史>,財團法人台灣性影像學會(編)《女性.影像.書》,頁235-261。台北:書林。
黃仁 (1994)。《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
黃海鳴譯 (1996)。《藝術解讀》,台北:遠流。
黃淑玲(2000)。<烏托邦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37-80。台北:女書。new window
張晉芬 (1995)。<此恨綿綿,可有絶期?-女性工作困境之剖析>,劉毓秀(編) 《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頁145-148。台北:時報文化。
游惠貞編 (1994)。《女性與影像: 女性電影的多角度閱讀》。台北:遠流。
-----------(2005)。《女性,藝術與權力》。台北:藝術館。(原著Linda Nochlin.[1989]. Women Art, and Power: And Other Essays LINDA NOCHLIN)。
游鑑明 (1999)。<明明月照來時日:台灣婦運的歷史觀察>。王雅各(編)《性屬關係-性別與文化、再現》,頁199-221。台北:心理出版。
曾偉禎譯 (1997)。《女性與影像:攝影機前後的女性》。台北:遠流。(原著Kaplan Ann, E [1988]. Women and:Film Both Sides of the camera. New York: Routledge)。
葉玉靜編 (1994)。《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台北,雄獅美術。
傅嘉琿 (1998)。<藝術史中女性主義之評論>,林珮淳(編)《女/藝/論:台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頁255-294。台北:女書。
-----------(1999)。<論女性主義的藝術與女性身體向度的再現>,《複數元的視野-台灣當代藝術》,頁68。高雄市:山藝術文教基金會。
楊翠 (1993)。《日據時代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台北:時報文化。
劉紀蕙 (2006)。《文化的視覺系統: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台北,麥田。new window
薛保瑕 (1998)。<台灣當代女性抽象之創作性與關鍵性>,林珮淳(編)《女藝論:台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頁107-174。台北:女書。
廖雯 (2001)。《不再有好女孩了:美國女性主義家訪談錄》。台北:藝術家。
劉康 (200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論述》。台北:麥田。
賴美華 (1998)。《意象與美學-台灣史性藝術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賴明珠 (1998)。<日治時期留日學畫的台灣女性>,林珮淳(編)《女/藝/論:台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頁57。台北:女書。
盧非易 (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遠流。
簡扶育 (2006)。<從騎乘金馬跳舞,再看回首來時路-簡偉斯影片作品>,財團法人女性影像學會(編)《女性.影像.書》,頁174-180。台北:書林。
簡瑛瑛 (1998)。<台灣女性藝術的歷史面向>,林珮淳(編) 《女/藝/論:台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頁73-78。台北:女書。
-----------(1998)。<女兒的儀典>,林珮淳(編) 《女/藝/論:台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頁175-196。台北:女書。
-----------(2003)。《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台北:女書。
蕭菊貞 (1999)。<導演是女人>,陳儒修(編)《凝視女像:56種閱讀女性影展的方法》,頁259。
蕭瓊瑞 (1991)。《五月與東方》。台北:東大圖書館。
謝鴻均 (1998)。《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台北:遠流。(原著Broude Norma and Garrard D. Mary[1992].The Expanding Discourse: Feminism and Art History.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 Inc.)。
-----------(2002)。<關於「出走」的思考途徑>,《出走-謝鴻均2002》,台中:靜宜大學藝術中心。
----------(2003)。《陰性.酷語》。台北:藝術家。
蘇芊玲 (1996)。《不再模範的母親》。台北:女書。new window
嚴明惠 (1995)。《風格的誕生-嚴明惠繪畫創作理念》。台北。
-----------(1995)。<危機就是轉機-談女性藝術創作發展的隘口>,《台灣視覺文化》,頁252-253。台北:藝術家。
顧忠華 (1999)。《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允晨出版。new window
顧燕翎 (1989)。<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女性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頁119-120。
---------(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