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臺灣偶像劇之性別意識型態探討國中生性別平等意識之研究
書刊名:教育研究論壇
作者:曾承涵
作者(外文):Tseng, Cheng-ha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6:1
頁次:頁115-131
主題關鍵詞:臺灣偶像劇性別意識型態性別平等意識Taiwanese idol dramasGender ideologyCurriculum guidelinesGender equity consciousn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9
  • 點閱點閱:114
期刊論文
1.游美惠、易言嬡(2002)。男性/陽剛特質&女性/陰柔特質。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8,101-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慧芳(2011)。當代教育中所存在的性別刻板印象及其背後的文化成因。中外企業家,201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方彥蘅(2012)。剩女集合:產電視劇中的女性刻板印象分析。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游美惠(2001)。性別教育小詞庫:性別意識&性別意識形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15,10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海霞(2006)。女性廣告形象性別角色研究綜述。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4),72-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onsidine, D.(1994)。Approaches to Media Education。Telemedium: The Journal of Media Literacy,42(2),20-32。  new window
7.楊洲松(20041000)。解放與賦權--媒體素養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臺灣教育,629,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錦華、洪佩民、黃浩榮(20031100)。基礎新聞採寫教科書中的性別意識--檢視與建議。女學學誌,16,4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玉珍(2003)。澎湖縣國小教師對電視媒體中性別意識型態的解讀與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佩芳(2010)。卡通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以「真珠美人魚」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歆婕(2010)。從雜草到敗犬:台灣偶像劇中的性別意識與形象建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翁鈴雅(2008)。偶像劇的療癒系功能--本土偶像劇的閱聽人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慧珣(2010)。教職性別化--男女教師工作處境與行政/教學專業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暖雲(2006)。台灣偶像劇之優勢資源與產製策略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呂純如(2005)。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性別平權教育之研究--教科書分析與教室觀察(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素碧(2010)。國中國文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內容分析--以九十七學年度南一、康軒、翰林三版本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瑞端(2000)。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梅玲(2006)。大學倫理學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Golombok, S.、Fivush, R.(1994)。Gender development。N.Y.。  new window
2.金盛華(2010)。社會心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教育部(2009)。性別與媒體識讀教育資源手冊。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ahey, Benjamin B.、黎士鳴(2005)。心理學概要。高雄:麗文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Guralnik, D. B.(1971)。The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the American Language。NJ:Prentice Hall。  new window
6.黃淑玲、游美惠(2007)。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台北市: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美枝(1995)。女性心理學。台北市:大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Van Zoonen, Liesbet、張錦華、劉容玫(2001)。女性主義媒介研究。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蘇芊玲(1999)。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女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room, Leonard、Bonjean, Charles M.、Broom, Dorothy H.、張承漢(1993)。社會學。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asow, S. A.(1992)。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new window
12.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Shaffer, D. R.(1996)。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Brooks/Cole and ITP。  new window
14.Johnson, Allan G.、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Abbott, Pamela、Wallace, Claire、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1995)。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Basow, S. A.、劉秀娟、林明寬(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芳玫(19960000)。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兒童福利聯盟(2012)。兒少戀愛ING?!2012兒少戀愛觀與行為調查,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8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游美惠(200103)。性別意識型態、媒體識讀教育與性別教育,http://taiwan.yam.org.tw/nwc/nwc6/leisure/leisure05.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管中祥(2008)。從媒體識讀談性別平等教育(佛光大學社會教育講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順孝(20110407)。給高中生的「媒體識讀」講義,http://www.ashaw.org/201l/04/blog-post06.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天保(2007)。媒體識讀素養教育。媒體素養教育。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曬莉(2007)。性別歧視的多面性。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