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南朝宗室政治與仕宦結構:以皇弟皇子府參軍為中心
作者:趙立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hsin Chao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弱水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南朝宗室政治皇弟皇子士人參軍仕途官歷官僚制度Southern Dynastiesthe politics of princesimperial brothers and sonsscholar-officialsmilitary councilorofficial careerofficialdombureaucratic syste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9
  在早期帝制中國,中古時期是一個被形容為近似貴族社會的時代,貴族化的士族對此一時期的深刻影響,尤其表現在皇帝權力的相對弱勢,以及社會階層化在觀念與實踐層面的發達,學界通常以士族政治或是貴族制社會來概括此時特殊的政治社會現象。向來被視為是此種特殊現象極盛階段的南朝(420-589),同時也是孕含變化的時期。本文關注南朝宗室政治下的士人仕宦結構,焦點集中於皇弟皇子府僚佐群體中的參軍,特別是參軍一職在遷轉結構中的位置與重要性。並且試圖由動態的歷史發展過程,觀察政治社會的變動對士人文化風氣、仕宦途徑和政治制度的影響及互動關係,期望藉此以進一步發掘南朝政治社會的變化實態,以便開啟重新檢討與解釋中古士族政治社會現象的可能性。
  本文由許多不同的面向展開考察與探究,為求對於制度、觀念和現實層面的考察能夠更為有機地相互聯繫起來,本文主要採取了兩種取徑,其中之一是著重於政治權力的變動過程,以及社會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反應。另一個取徑是由制度面向切入,考察仕宦經歷與特定的官職遷轉組合所形成的官歷。
  在第一章的緒論之外,第二章考察士人起家以後的仕宦途徑,特別是受到政府接納社會期望、形成制度化而具有典型意義的官歷。進一步以這些官歷為比較基準,並探賾當時普遍的仕宦志願心態與目標,說明高門士族之外、中下層士人和寒人的仕宦路途,並且考察普遍存在於各種官歷之中的參軍一職,在仕宦結構中的地位和特徵。第三章則是考察南朝皇帝重用宗室的發展過程,對於士族社交風氣和官僚選用帶來怎樣的影響,並且注意宗室受到重視之外的反面,亦即皇帝對宗室的嚴格管制,這種矛盾的兩面性構成南朝宗室政治也是皇帝政治的特色。同時考察在此種宗室政治下,任用宗室的措施在制度上逐漸成形的「皇弟皇子府」。第四章則是由制度的面向,深入考察「皇弟皇子府」的組成和特徵,特別是參軍的地位和選用,主要透過以官僚組織、品位序列,以及選用參軍的人才特色和條件,在瞭解「皇弟皇子府」組織的同時,也呈現出府內參軍獨特的遷轉途徑。第五章則是結合文化風氣、社交活動和仕宦途徑三者,以求瞭解「皇弟皇子府」參軍為首的僚佐,他們的遷轉經歷具有什麼樣的才學、出身和制度特徵,特別是以具有指標性的高級參軍為例,以便瞭解「皇弟皇子府」參軍在南朝仕宦結構中的位置。
  根據本文的考察與探究可以發現,南朝的宗室政治具有矛盾的兩面性特徵──皇帝對宗室諸王既予重用同時又緊緊管控,宗室之中尤其受到重視者乃是皇子、皇弟,在制度上形成了「皇弟皇子府」的機構,同時也成為此時的重要社交和文化中心,「皇弟皇子府」參軍的獨特地位與仕宦經歷及模式,不僅具體反映南朝宗室政治的特色,也凸顯了權力結構和運作的複雜多元面貌,同時呈現出中下層士人普遍的共同仕宦經歷,揭露了與以往研究有別的中古政治社會面貌,為重新解釋中古時期的歷史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In early imperial China, the medieval period was described as a time of aristocracy, aristocratic scholar-officials and their families have overwhelming effects in the period, , and the highlight of social classification in ideal and practical level, especially when the power of emperors is at its relatively weaker time. ‘Aristocratic Society’ is usually used to summarize the unusual political and social phenomena during this period. Southern Dynasties (420-589) is usually regarded as a climax stage of this phenomenon, and it is also a time of great transition.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structure of official career under the politics of princes, and the military councilors in particular with investigation of its standing and importance. And through the dynamic politiical proces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investigate how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ety and culture cause effects to official careers and bureaucratic systems.
There are two main approaches adopted her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vity between institution, ideas and practice, one is to put the emphasis on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political power, as well as responses from socio-cultural and bureaucratic system. Another is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 angle to investigate official career experience and special ways of careers combined. Military councilors under imperial brothers and sons will be the very subject of this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dissertation, there are two sides of the politics of princes in Southern Dynasties. The emperors have relied on the imperial clan, but have watched over them at the same time. Among the members of imperial clan, imperial brothers and sons were paid extraordinary attention most. It has formed local establishments under imperial brothers and sons in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s also become center of social network and literary culture in their times. The military councilors under imperial brothers and sons with special standing and official career have reflected and appeared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itics of princes in Southern Dynasties, but also the running and structure of power. It presented the common experience of the non-first-grade scholar-officials that they have had in their official career. It means that this research discovered something important different from those research before, gives us new possibility to reinterpret the history of Aristocrac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徵引書目
◎傳統文獻(依類別和時代先後排序)
〔劉宋〕范曄撰,〔梁〕劉昭等注,宋雲彬等點校,《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陳乃乾點校,《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2版。
〔唐〕房玄齡等撰,吳則虞等點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梁〕沈約撰,王仲犖等點校,《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梁〕蕭子顯撰,王仲犖等點校,《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北齊〕魏收撰,唐長孺等點校,《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姚思廉撰,盧振華等點校,《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姚思廉撰,盧振華等點校,《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唐〕李百藥撰,唐長孺等點校,《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唐〕令狐德棻等撰,唐長孺等點校,《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
〔唐〕李延壽撰,盧振華等點校,《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唐〕魏徵等撰,汪紹楹等點校,《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許嵩撰,張忱石點校,《建康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楊晨撰,《三國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6。
張鵬一著,徐清廉校補,《晉令輯存》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杜佑撰,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梁〕蕭繹著,許德平校注,《金樓子校注》,臺北:嘉新水泥基金會,1969。
〔隋〕顏之推著,王利器撰,《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1993。
〔清〕王昶,《金石萃編》(同治11年[1872]刊本),收入《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第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清〕陸耀遹,《八瓊室金石補正》(民國13年[1924]吳興劉氏希古樓刊本),收入《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第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南朝宋〕劉義慶著,〔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余淑宜、周士琦整理,《世說新語校箋(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唐〕李善注,李堷南、李學穎、高延年、欽本立、黃宇齊、龔炳孫點校,《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唐〕歐陽詢等編,汪紹楹點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
逯欽立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鮑照著,錢仲聯增補,《鮑參軍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梁〕江淹著,俞紹初、張亞新校注,《江淹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梁〕江淹著,〔明〕胡之驥註,李長路點校,《江文通集彙註》,北京:中華書局,1984。
〔梁〕沈約著,陳慶元校箋,《沈約集校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
〔梁〕何遜著,李伯齊校注,《何遜集校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北周〕庾信著,〔清〕倪璠注,許逸民點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
〔陳〕徐陵著,許逸民校箋,《徐陵集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8。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全文資料庫」。
◎考史札記(依時代先後排序)
〔清〕錢大昕著,孫開萍、孫永如、張連生、陳文和點校,《廿二史考異》,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清〕王鳴盛著,黃曙輝點校,《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1。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蔡鏡浩,《魏晉南北朝詞語例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
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學史料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
曹道衡、劉躍進,《南北朝文學編年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專著
一、中文著作(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new window
毛漢光,《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new window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new window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安作璋、熊鐵基著,《秦漢官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1984。
朱東潤,《八代傳敘文學述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李磊,《六朝士風研究》,武漢:武漢出版社,2008。
汪徵魯,《魏晉南北朝選官體制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63。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金毓黼,《中國史學史》(初出於1941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55。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北京:三聯書店,1959。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中國封建社會的形成和前期的變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祝總斌,《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張旭華,《九品中正制略論稿》,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張亞軍,《南朝四史與南朝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張金龍,《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曹道衡、沈玉城,《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曹道衡,《蘭陵蕭氏與南朝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4。
陳長琦,《兩晉南朝政治史稿》,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陳高華主編,《中國古代史料學》,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陶新華,《魏晉南朝中央對地方軍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
陶賢都,《魏晉南北朝霸府與霸府政治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楊光輝,《漢唐封爵制度》,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合肥:黃山書社,1999。new window
趙立新,《西晉末年至東晉時期的「分陝」政治──分權化現象下的朝廷與州鎮》,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閻步克,《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
嚴耕望,《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3、1992。
二、英、日文著作及譯作(依作者姓氏拼音排序)
網祐次,《中國中世文學研究──南齊永明時代を中心として》,東京:新樹社,1960。
岡崎文夫,《魏晋南北朝通史》,東京:弘文堂書房,1932。
小尾孟夫,《六朝都督制研究》,廣島:溪水社,2001。
川勝義雄,徐谷芃、李濟滄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據《六朝貴族制社会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85年版)。
稀代麻也子,《『宋書』のなかの沈約──生きるということ》,東京:汲古書院,2004。
宮崎市定,《九品官人法の研究──科舉前史》,京都:東洋史研究會,1956。
內藤湖南原著,夏應元等譯,《中國史通論:內藤湖南博士中國史學著作選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內藤湖南著,馬彪譯,《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中村圭爾,《六朝貴族制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87。
越智重明《魏晋南朝の政治と社会》,東京:吉川弘文館,1963。
越智重明,《魏晋南朝の貴族制》,東京:研文出版,1982。
越智重明,《魏晋南朝の人と社会》,東京:研文出版,1985。
越智重明,《中国古代の政治と社会》,福岡:中国書店,2000。
安田二郎,《六朝政治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03。
Balazs, Etienne(白樂日)著,《中國文明與官僚制度》,臺北:久大文化公司,1992。(據H.M. Wright tran., Arthur F. Wright ed.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Bureaucracy: Variations on a Them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64英譯本)。
Ebrey, Patricia Buckley,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Johnson, David G., The Medieval Chinese Oligarchy, Boulder: Westvies Press, 1977.
Twitchett, Denis, The 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學位論文
李昭毅,〈魏西晉選舉制度、問題與對策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1。new window
吳慧蓮,〈六朝時期的選任制度〉,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1990。new window
徐冲,〈「漢魏革命」再研究:君臣關係與歷史書寫〉,北京: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8。
◎論文
一、中文著作(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毛漢光,〈五朝軍權轉移及其對政局之影響〉(初出1970年),《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頁281-322。new window
毛漢光,〈從中正評品與官職之關係論魏晉南朝之社會架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6:4(1972.10),頁595-611。new window
甘懷真,〈中國中古士族與國家的關係〉,《新史學》,2:3(1991.9),頁99-116。new window
甘懷真〈中國中古時期的君臣關係〉(初出1997年),《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頁207-258。new window
牟發松,〈漢唐間的荊州宗氏〉,《文史》,第44輯(1998.9),頁81-96。
李健、劉偉航,〈東晉南朝尚書郎門第考論〉,《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8:4(2007年8月),頁99-105。
汪徵魯,〈南朝「迎吏」、「送故吏」新探〉,《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4期,頁81-91。
周一良,〈《世說新語》和作者劉義慶身世的考察〉(初出於1981年),《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頁16-22。
周一良,〈南齊書丘靈鞠傳試釋兼論南朝文武官位及清濁〉(初出於《清華學報》,第4卷第2期〔1948年〕),《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63),頁94-116。
周一良,〈略論南朝北朝史學之異同〉(初出於1990年),《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續編》,頁97-105。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學發展的特點〉(初出於1987年),《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續編》,頁67-84。
林校生,〈桓溫幕府職能事功剖說〉,《北大史學》,4(1997.8),頁33-44。
洪武雄,〈後漢三國間的參軍〉,《東吳歷史學報》,9(2003.3)頁33-80。new window
唐長孺,〈士人蔭族特權和士族隊伍的擴大〉,《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64-78。
唐長孺,〈士族的形成與升降〉,《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53-63。
唐長孺,〈南朝寒人的興起〉,《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北京:三聯書店,1959),頁93-123。
祝總斌,〈晉恭帝之死與宋初政爭〉,《材不材齋文集──祝總斌學術研究文集》,上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頁240-273。
高敏、張旭華,〈南朝典籤制度考略〉,《秦漢魏晉南北朝史論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頁250-262。
張軍,〈兩晉時期公府與軍府之機構設置及層級〉,《宜春學院學報(社科版)》,第27卷第3期(2005.6),頁92-95。
張軍,〈晉元帝軍府機構設置特點考論〉,《史學月刊》,2005年第7期,頁31-36。
張軍,〈略論西晉八王軍府之僚佐及機構設置〉,《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37:6(2004.11),頁19-24。
張蓓蓓,〈齊竟陵王蕭子良「西邸」文士集團考略〉,《中古學術論略》(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頁235-276。
張興成,〈兩晉宗室官員佐官、屬吏試探〉,《社會科學輯刊》,2005年第1期,頁112-117。
陳奕玲,〈考議魏晉南朝的將軍開府問題〉,《西安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頁54-57。
陳奕玲,〈魏晉南朝軍號散階化的若干問題〉,《燕京學報》,新13期(2002.11),頁81-106。
陳春保,〈江淹事跡詩文繫年補正〉,《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年第6期,頁45-46、50。
陳群,〈劉宋建立與士族文人的分化〉,《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3期,頁23-33。
陳蘇鎮,〈南朝散號將軍制度考辨〉,《史學月刊》,1989年第3期,頁30-33。
黃文榮,〈曹操的軍事幕僚研究──以軍師、參軍與軍掾為例〉,《輔仁歷史學報》,16(2005.7)頁57-84。new window
廖伯源,〈東漢將軍制度之演變〉,《歷史與制度──漢代政治制度試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頁204-308。new window
趙立新,〈《金樓子.聚書篇》補注〉,《早期中國史研究》,1(2009.7),頁29-43。
趙立新,〈梁代的聚書風尚──以梁元帝中心的考察〉,《回顧與展望: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武漢:武漢教育出版社,2009),頁626-644。
劉偉航、李建,〈東晉尚書郎清濁散論〉,《許昌學院學報》,26:4(2007.12)頁18-23。
鄭雅如,〈齊梁士人的交遊──以任昉的社交網絡為中心的考察〉,《臺大歷史學報》,44(2009.12),頁43-91。new window
魯力,〈出鎮宗王之府州僚佐與宋元嘉中主相之爭〉,《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17(2000.4),頁60-67。
閻步克,〈仕途視角中的南朝西省〉,《中國學術》,1(2000.1),頁38-70。
顧江龍,〈魏晉宋齊低級軍號的品級變遷──以「雜號宣威以下」諸將軍為中心〉,《文史》,2007年第4輯,頁63-76。
二、英、日文著作及譯作(依作者姓氏拼音排序)
安部聡一郎,〈『後漢書』郭太列傳の構成過程──人物批評家としての郭泰像の成立〉,《金沢大学文学部論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篇)》,28(2008.3),頁13-110。
榎本あゆち,〈梁の中書舍人と南朝賢才主義〉,《名古屋大学東洋史研究報告》,10(1985),頁33-63。
藤井律之,〈魏晉南朝の遷官制度に關する二三の問題──侍中領衞を中心として〉,《東方學報》,78(2006.3),頁69-111。
福井重雅,〈『旧唐書』──その祖本の研究序説〉,早稲田大学文学部東洋史研究室編,《中国正史の基礎的研究》(東京:早稲田大学出版部,1984),頁241-265。
濱口重国,黃正建譯,〈所謂隋的廢止鄉官〉,《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2),卷4,頁315-333。
石井仁,〈参軍事考──六朝軍府僚属の起源をめぐって〉,《文化》,51:3.4(1988.3),頁219-240。
石井仁,〈南朝における隨府府佐──梁の簡文帝集団を中心として〉,《集刊東洋學》,53(1985.5),頁34-49。
石井仁,〈梁の元帝集団と荊州政権──「隨府府佐」再論〉,《集刊東洋學》,56(1987.11),頁1-19。
川合安,〈劉裕の革命と南朝貴族制〉,《東北大學東洋史論集》,9(2003.1),頁131-158。
川合安,〈南朝貴族の家格〉,《六朝學術學會報》,5(2004.3),頁75-85。
川合安,〈南朝官人の起家年齢〉,《東北大学歴史資源アーカイヴの構築と社会的メディア化》(平成16年度東北大学教育研究共同プロジェクト成果報告書)(仙台:東北大学文学研究科,2005),頁38-51。
川合安,〈日本的六朝貴族制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編,《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武漢:武漢教育出版社,2009),頁111-113。
金民寿,〈東晋政権の成立過程──司馬叡(元帝)の府僚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史研究》,48:2(1989.9),頁262-299。
金民寿,〈桓温から謝安に至る東晋中期の政治〉,《史林》,75:1(1992.1),頁42-76。
下倉渉,〈散騎省の成立:曹魏・西晉における外戚について〉,《歴史》,第86輯(1996),頁34-61。
李周鉉,〈魏晉南北朝的軍府體制〉,《東南文化》,1998年增刊2,頁129-134。
宮川尚志,〈魏晋及び南朝の寒門.寒人〉,《六朝史研究.政治社會》(京都:平楽寺書店,1956),頁339-398。
森三樹三郎,〈六朝士大夫の精神〉,《大阪大学文学部紀要》,3(1954),頁225-328。
中村圭爾著,宋金文、馬雷譯,〈「劉岱墓志銘」考〉(初出1980年),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頁145-173。
中村圭爾,〈初期九品における人事について〉,川勝義雄、礪波護編,《中國貴族制社會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7),頁73-115。
中村圭爾,〈六朝貴族制と官僚制〉,谷川道雄、堀敏一、池田溫、菊池英夫、佐竹靖彥編,《魏晋南北朝時代史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7),頁203-227。
野田俊昭,〈宋斉時代の參軍起家と梁陳時代の蔭制〉,《九州大学東洋史論集》,25(1997.1),頁79-100。
野田俊昭,〈南朝の「寒士」──その極官とその理解をめぐって〉,《東方學》,97(1999.1),頁26-39。
野田俊昭,〈南朝における家格の変動.再考〉,《久留米大学文学部紀要.国際文化学科編》,19(2002.3),頁13-26。
小尾孝夫,〈劉宋前期における政治構造と皇帝家の姻族.婚姻関係〉,《歴史》,100(2003.4),頁1-26。
越智重明,〈王僧虔の誡子書をめぐって〉,《東方學》,36(1968.9),頁30-43。
越智重明著,夏日新譯,〈梁陳政權與梁陳貴族制〉,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中論著選譯》,卷4「六朝隋唐」(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294-313。
岡部毅史,〈梁陳時代に関する將軍號性格の一考察──唐代散官との關聯から談起〉,《集刊東洋學》,79(1998.5),頁20-43。
岡部毅史,〈魏晋南北朝期の官制における「階」と「資」──「品」との関係を中心に〉,《古代文化》,54:8(2002.8),頁18-30。
岡部毅史,〈晋南朝の免官について──「免所居官」の分析を中心に〉,《東方學》,101(2001.1),頁75-88。
岡崎文夫,〈南朝貴族制の一面〉,收入氏著,《南北朝に於ける社會經濟制度》(東京:弘文堂書房,1935),頁239-272。
佐川英治,〈東魏北齊革命と『魏書』の編纂〉,《東洋史研究》,64:1(2003.6),頁37-64。
上田早苗,〈貴族的官制の成立──清官の由來とその性格〉,中国中世史研究会編,《中国中世史研究》(京都:東海大学出版会,1970),頁103-132。
海野洋平,〈梁武帝の皇子教育〉,《集刊東洋學》,75(1996.11),頁23-42。
矢野主税,〈状の研究〉,《史學雜誌》,76:2(1967.1),頁30-66。
矢野主税,〈列伝の性格──『魏書』と『宋書』の場合〉,《長崎大学教育学部社会科学論叢》,23(1974.3),頁1-26。
Grafflin, Dennis, “Great Family in Medieval South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1: 1 (June 1981), pp.65-74.
Grafflin, Dennis, “Reinventing China: Pseudobureaucracy in the Early Southern Dynasties,” in Albert E. Dien, ed., 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139-170.
Twitchett, Denis, “Chinese Biographical Writing,” in W.G. Beasley & E.G. Pulleyblank eds., Historians of China and Japa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pp. 95-114.
◎譜表及工具書
〔宋〕鄧名世撰,王力平點校,《古今姓氏書辯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丁福林,《鮑照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丁福林,《江淹年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徐紅嵐編著,《中日朝三國歷史紀年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劉躍進、范子燁編,《六朝作家年譜輯要》,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
潘光旦,潘乃穆、潘乃和整理,《存人書屋歷史人物世系表稿》,「潘光旦文集」第4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宋〕汪藻,《世說敘錄》,收入《世說新語》,下冊,北京:中華書局影印宋紹興八年(1138)本,1999。
王伊同,《高門權門世系婚姻表》,收入氏著,《五朝門第》(初出於1943年),下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
《二十五史補編》,北京:中華書局影印開明書店本,1985。
吳廷燮,《宋齊梁陳方鎮年表》,收入張徽舜編,《二十五史三編》,長沙:岳麓書社,1994。
楊勇,《汪藻世說人名譜校箋》,收入氏著,《世說新語校箋(修訂本)》,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
矢野主稅,《魏晋百官世系表》,長崎:長崎大学史学会,1960。
張忱石編,《南朝五史人名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5。
賀凱(Hucker, Charles O.)編著,《中國古代官名辭典》(A Dictionary of Official Titles in Imperial China),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影印本,2008。(據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Press英文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