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新詩評論轉型研究
作者:楊宗翰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系
指導教授:楊松年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文學批評台灣新詩評論現代詩學評論轉型歷史解釋框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93
本研究首先指出,「新詩評論」比「新詩批評」一詞範疇更廣闊、內蘊更豐富,也較適合作為「詩評」與「詩論」的統稱。本研究之目的在追索台灣新詩評論之「起點」、「變貌」及兩者間的中介接點「轉型」(transformation)。「新詩評論轉型」指的是新詩評論型態的轉變,即從一種評論型態轉變成另一種評論型態。任何一種成熟的評論型態,皆需具備一定的評論觀念、方法、實踐與典範,後起研究者並可從中尋找其理論體系與批評模式。當原有的評論型態不足以有效解釋或說明某些文學現象時,轉變的時機就已到來。
本研究將「新詩話」的誕生與「詩人批評家」的出現,視為台灣新詩評論的起點。從日治時期到五○年代建構出的詩人批評家樣貌與印象式批評手法,到了六○年代面臨英美「新批評」之強力挑戰。後者的代表人物有二,一為來自「民間社會」的李英豪,一為來自「學院建制」的顏元叔。在他們積極的評介下,台灣新詩評論遂正式「轉型」,連帶提升並凸顯了「詩評家」的獨立位置。自從台灣新詩評論確立「轉型」趨勢後,各式新興文學理論逐一登陸,批評手法之擴充及新變蔚為大觀。其中尤以女性詩學/後現代詩學是當代台灣新詩評論性別/性質上最重要的兩大「變貌」。
考察過女性詩學/後現代詩學這性別/性質上的兩大「變貌」後,本研究將繼續探索評論變貌下的晚近最新分衍:「十大詩人」、「青春結社」、「詩集出版」與「數位時代」。這四方分衍各有其重要象徵位置(經典評價、校園新聲、紙本詩集、數位創作),亦為詩評家未來必須正視與持續追蹤的焦點。結論將說明本次研究所獲得的成果,並分析現今新詩評論界幾個重要的變化。台灣新詩評論的變革發展,在某種意義上正可以「評論轉型」的觀察角度來呈現。本研究希望能從這個角度出發,尋求建立一個可供參考的歷史解釋框架。期待本研究所提出的解釋框架可以刺激討論,讓學界加速催生另一部更理想的相關著作。
一.中文書(依序為:單篇文章與專書、學位論文、詩集、網站)

A.單篇文章與專書
丁威仁(2005),〈台灣當代網路百大詩人票選活動〉,見「eWriter」http://ewriter.com.tw/story/story3_content.asp?TD=31667&;P=21
丁威仁,〈典律(CANON)的製造與傾斜—─論台灣詩壇的「詩人」票選〉,《文學新鑰》第7期(2008年6月),頁1-16。new window
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續編》(台北:木鐸,1988)。
子宛玉編,《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台灣篇)》(台北:谷風,1988)。
方美芬,〈有關台灣文學研究的碩博士論文分類目錄(1960~2000)〉,《文訊》第185期(2001年3月),頁53-66。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1993)。
王政、杜芳琴編,《社會性別研究選譯》(北京:三聯,1998)。
王禮溥,〈與詩人和權談詩〉,《聯合日報‧耕園副刊》,2012年1月24日。
古遠清,《台灣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武漢:武漢,1994)。
古遠清,《台灣當代新詩史》(台北:文津,2008)。
古繼堂,《台灣新文學理論批評史》(瀋陽:春風文藝,1993)。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台北:傳記文學,1991)。
本社(1976a),〈創刊號前言〉。《長廊詩刊》創刊號(1976年5月),頁4。
本社(1976b),〈編者的話〉,《長廊詩刊》第2號(1976年11月),頁80。
向明,〈詩的奧義與典範──溫習覃子豪先生的五本詩集〉,《乾坤》第8期(1988年10月),頁9-14。
向明編,《七十九年詩選》(台北:爾雅,1991)。
向明,《客子光陰詩卷裏》(台北:耀文,1993)。
向明,《新詩五十問》(台北:爾雅,1997)。
向明,《新詩後五十問》(台北:爾雅,1998)。
向明(2002a),《走在詩國邊緣》(台北:爾雅,2002)。
向明(2002b),《窺詩手記》(台北:禹臨,2002)。
向明,《詩來詩往》(台北:三民,2003)。
向明,《我為詩狂》(台北:三民,2005)。
向明,《詩中天地寬》(台北:商務,2006)。
向明,《無邊光景在詩中》(台北:秀威資訊,2011)。
向陽,〈戰爭‧和平‧蝕──讀林燿德詩輯「人類家族遊戲」〉,柯順隆、陳克華、林燿德、也駝、赫胥氏,《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台北:文鏡,1986),頁99-106。
向陽,〈五○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靜宜人文學報》第11期(1999年7月),頁45-61。
向陽,〈歷史論述與史料文獻的落差〉,《聯合報‧聯合副刊》,2004年6月30日。
向陽(2005),〈通往夢想的道路〉,見「經緯向陽」http://tea.ntue.edu.tw/~xiangyang/hiongyong/a1.htm
朱光潛編譯,《柏拉圖文藝對話集》(台北:駱駝,1992)。
朱光潛,《詩論》(台北:正中,2002),二版。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台北:源流,1982)。
朱炎,〈評顏元叔的「談民族文學」〉,《中外文學》第2卷第10期(1974年3月),頁130-153。new window
羊子喬,《蓬萊文章台灣詩》(台北:遠景,1983)。
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台北:漢京,1983)。
何金蘭,《法國文學理論實踐》(台北:秀威,2011)。new window
余光中譯,《英美現代詩選》(台北:大林,1970)。
呂秀蓮,《新女性主義》(台北:幼獅,1974)。new window
呂秀蓮,〈拓荒者的故事:從「新女性」到「民主人」〉,《中國時報》第27版,1993年7月27日。
呂嘉鴻(2002),〈高醫阿米巴 以詩替社會看病〉,見「生命力新聞」http://www.newstory.info/2002/05/_.html
李元貞,《女性詩學:台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台北:女書,2000)。
李正治,〈四十年來文學研究理論之探討〉,《文訊》革新號第40期(1992年5月),頁5-13。
李志銘,《裝幀時代》(台北:行人,2010)。
李志銘,《裝幀台灣》(台北:聯經,2011)。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台北:萬卷樓,2002)。
李癸雲,《結構與符號之間:台灣女性詩作之意象研究》(台北:里仁,2008)。
李英豪編,《沙特戲劇選》(台北:開拓,1965)。
李英豪,《批評的視覺》(台北:文星,1966)。
李英豪等,《從流動出發:現代小說批評》(台中:普天,1972)。
李健吾,《咀華集‧咀華二集》(上海:復旦大學,2005)。
杜國清,《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台北:田園,1969)。
杜國清,《西脇順三郎的詩與詩學》(高雄:春暉,1980)。
沈謙,《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台北:時報,1979)。
周棄子,〈說詩贅語〉,《文學雜誌》第1卷第6期(1957年2月),頁4-11。
孟樊,〈後現代之後:瀕臨死亡的現代詩壇〉,《現代詩》復刊第13期(1988年12月),頁3-6。
孟樊,《後現代併發症:當代台灣社會文化批判》(台北:桂冠,1989)。
孟樊,〈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孟樊、林燿德編,《世界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1990),頁143-221。new window
孟樊,〈書寫台灣新詩史的問題──簡評古繼堂的《台灣新詩發展史》〉,《中國論壇》第32卷第9期(1992年6月),頁73-76。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1995)。
孟樊,《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2003)。new window
孟樊,〈中國大陸的台灣新詩史觀〉,《當代詩學》第1期(2005年4月),頁119-141。
林以亮編,《美國文學批評選》(香港:今日世界,1961)。
林亨泰(1957a),〈關於現代派〉,《現代詩》第17期(1957年3月),頁32-34。
林亨泰(1957b),〈符號論〉,《現代詩》第18期(1957年5月),頁30-31。
林亨泰,《林亨泰全集五:文學論述卷2》(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林秋芳,〈節奏的理論及實踐──覃子豪大陸時期的詩論及詩作〉,《南亞學報》第26期(2006年12月),頁339-350。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2001)。new window
林淇瀁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5:楊熾昌》(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
林淑貞,《詩話論風格》(台北:文津,1999)。new window
林德俊,〈校園詩社/刊的跨世紀走向〉,《文訊雜誌》第213期(2003年7月),頁76-85。
林黛嫚編,《台灣現代文選:小說卷》(台北:三民,2005)。
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後》(台北:洪範,1986)。
林燿德,《不安海域》(台北:師大書苑,1988)。
林燿德,《觀念對話》(台北:漢光,1989)。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林燿德論評選》(台北:業強,1991)。
林燿德,《世紀末現代詩論集》(台北:羚傑,1995)。
青空律(紀弦),〈詩論三題〉,《詩誌》第1期(1952年8月),頁3。
侯文詠,《在生命轉彎的地方》(台北:皇冠,1994)。
姚榮松、李豐楙記錄,〈談詩之夜〉,《噴泉詩刊》第1期(1968年1月),頁37。
柯慶明,〈六十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張寶琴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5),頁87-103。new window
洛夫,〈與顏元叔談詩的結構與批評──並自釋「手術台上的男子」〉,《中外文學》第1卷第4期(1972年9月),頁40-52。new window
洛夫,《詩的探險》(台北:黎明,1979)。
紀弦,〈宣言〉,《現代詩》第1期(1953年2月),頁1。
紀弦,《紀弦詩論》(台北:現代詩社,1954)。
紀弦(1956a),《新詩論集》(高雄:大業書店,1956)。
紀弦(1956b),〈現代派信條釋義〉,《現代詩》第13期(1956年2月),頁4。
紀弦(1956c),〈談談林亨泰的詩〉,《現代詩》第14期(1956年4月),頁66-69。
紀弦(1956d),〈對「所謂『現代派』」一文之答覆〉,《現代詩》第14期(1956年4月),頁70-73。
紀弦(1956e),〈不跟他們爭一日之短長〉,《現代詩》第15期(1956年10月),頁80。
紀弦,〈回到自由詩的安全地帶來吧〉,《葡萄園》第1期(1962年7月),頁3-6。
紀弦,〈「現代詩」是邪惡之象徵〉,《葡萄園》第17期(1966年7月),頁2-3。
紀弦,《紀弦論現代詩》(台中:藍燈,1970)。
紀弦,〈何謂現代詩?〉,《新大陸》第58期(2000年6月),頁38-39。
風球詩社,〈來自風球詩社與風球詩雜誌的引力〉,《風球詩雜誌》第1期(2009年3月),頁59。
夏志清,〈追念錢鍾書先生──兼談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新趨向〉,《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6年2月9日。
夏志清,〈勸學篇──專覆顏元叔教授〉,《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6年4月16-17日。
夏志清,《人的文學》(台北:純文學,1977)。
夏志清,《新文學的傳統》(台北:時報,1979)。
夏濟安,〈評彭歌的《落日》兼論現代小說〉。《文學雜誌》第1卷2期(1956年10月),頁32-40。
夏濟安(1957a),〈白話文與新詩〉,《文學雜誌》第2卷第1期(1957年3月),頁4-16。
夏濟安(1957b),〈對於新詩的一點意見〉,《自由中國》第16卷第9期(1957年5月),頁20-22。
夏濟安(1957c),〈兩首壞詩〉,《文學雜誌》第3卷3期(1957年11月),頁9-21。
奚 密,〈邊緣‧前衛‧超現實:對台灣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的反思〉,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1996),頁247-264。
奚密,《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1998)。
奚密,〈在我們貧瘠的餐桌上──五○年代的《現代詩》季刊〉,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頁197-229。new window
徐杏宜,〈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碩博士論文分類目錄(1999~2002)〉,《文訊》第205期(2002年11月),頁36-42。
徐復觀(1979a),〈從顏元叔教授評鑑杜甫的一首詩說起〉,《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9年3月12-13日。
徐復觀(1979b),〈敬答顏元叔教授〉,《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9年7月16-17日。
桓夫,〈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自立晚報‧自立副刊》,1980年9月2日。
翁秀琪,〈我國婦女運動的媒介真實和「社會真實」〉,《新聞學研究》第48期(1994年1月),頁193-236。new window
高世澤,〈序〉,《晨曦詩刊》第2期(1996年7月),頁1-5。
高全之,〈顏元叔的文學與文化關係層面──評「文學的玄思」〉,《書評書目》第1期(1972年9月),頁38-47。
張一兵,《問題式症候閱讀與意識形態:關於阿爾都塞的一種文本學解讀》(北京:中央編譯,2003)。
張光直編,《張我軍詩文集》(台北:純文學,1989),二版。
張崇仁編,《99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2011)。
張漢良、蕭蕭(1979a),《現代詩導讀:導讀篇一》(台北:故鄉,1979)。new window
張漢良、蕭蕭(1979b),《現代詩導讀:導讀篇二》(台北:故鄉,1979)。new window
張漢良、蕭蕭(1979c),《現代詩導讀:導讀篇三》(台北:故鄉,1979)。new window
張漢良、蕭蕭(1979d),《現代詩導讀:理論、史料篇》(台北:故鄉,1979)。new window
張漢良、蕭蕭(1979e),《現代詩導讀:批評篇》(台北:故鄉,1979)。new window
張錯,《西洋文學術語手冊:文學詮釋舉隅》(台北:書林,2011),二版。
張默,《現代詩的投影》(台北:商務,1967)。
張默,《飛騰的象徵》(台北:水芙蓉,1976)。
張默(1996a),〈偏頗‧錯置‧不實?──古繼堂著《台灣新詩發展史》初探筆記〉,《台灣詩學》第14期(1996年3月),頁37-45。new window
張默(1996b),《台灣現代詩編目》(台北:爾雅,1996),二版。
張默、瘂弦編,《六十年代詩選》(高雄:大業書店,1961)。
張雙英,《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台北:五南,2006)。
梁文星,〈現在的新詩〉,《文學雜誌》第1卷第4期(1956年12月),頁18-22。
莫渝,《走在文學邊緣》(台北:商務,1981)。
許世旭,《新詩論》(台北:三民,1998)。
許津橋、蔡詩萍編,《一九八六台灣年度評論》(台北:圓神,1987)。
瘂弦,《記哈客詩想》(台北:洪範,2010)。
陳光興,〈炒作後現代:評孟樊、羅青、鍾明德的後現代觀〉,《自立早報‧自立副刊》,1990年2月23日。
陳明台,《台灣文學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1997)。
陳芳明,《詩與現實》(台北:洪範,1977)。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
陳國球,〈香港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運動與李英豪的文學批評〉。《中外文學》第34卷第10期(2006年3月),頁7-42。new window
陳義芝(1999a),《從半裸到全開:台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台北:學生書局,1999)。new window
陳義芝(1999b),〈台灣女性詩學的建立〉,《中外文學》第28卷第4期(1999年9月),頁82-105。
陳義芝,〈台灣後現代詩學的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編,《解嚴以來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2000),頁384-419。
陳義芝,《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台北:九歌,2006)。new window
陳徵蔚(2012),〈不只是電子書 電子紙張所帶來的文化創意啟示〉,見「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371108
傅東華編,《文學百題》(台北:文鏡,1985)。
游喚,〈有問題的台灣新詩發展史〉,《台灣詩學》第1期(1992年12月),頁22-27。
無人,〈綠崗詩之華〉。《復興崗詩刊》第6期(1976年8月),頁74。
琦君,《琦君讀書》(台北:九歌,1987)。
華岡詩社,〈本年度大事記〉,《華岡詩刊》創刊號(1968年5月),頁30。
覃子豪,《詩的解剖》(台北:藍星,1958)。
覃子豪,《論現代詩》(台北:藍星,1960)。
覃子豪,《覃子豪全集Ⅰ》(台北:覃子豪全集出版委員會,1965)。
覃子豪,《詩的表現方法》(台中:普天,1967)。
覃子豪,《覃子豪全集Ⅱ》(台北:覃子豪全集出版委員會,1968)。
覃子豪,《世界名詩欣賞》( 台中:普天,1969),二版。
覃子豪,《覃子豪全集Ⅲ》(台北:覃子豪全集出版委員會,1974)。
覃子豪(1976a),《詩的表現方法》(台中:普天,1976)。
覃子豪(1976b),《詩的解剖》(台中:普天,1976)。
覃子豪(1976c),《論現代詩》(台中:普天,1976)。
須文蔚(1997a),〈台灣新世代詩人的處境〉,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編,《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頁141-175。
須文蔚(1997b),〈邁向網路時代的文學副刊:一個文學傳播觀點的初探〉,瘂弦、陳義芝編,《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頁251-279。
須文蔚,〈網路詩創作的破與立〉,《創世紀》第117期(1998年12月),頁80-95。
須文蔚,〈文學上網的觀察〉,《1998台灣文學年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頁112-120。
須文蔚,〈新世代詩人的活動場域:從商業傳播市場轉向公共傳播環境的變貌〉,代橘編,《詩路1999年詩選》(台北:台明文化:2000),頁160-182。new window
須文蔚,〈台灣網路文學社群特質之初探──以《晨曦詩刊》為例〉,《東華人文學報》第4期(2002年7月),頁181-211。new window
須文蔚,《台灣數位文學論》(台北:二魚,2003)。
須文蔚,《台灣文學傳播論》(台北:二魚,2009)。
須文蔚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9:紀弦》(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
黃青選,〈批文入情〉,《中央日報‧中央副刊》,1976年6月11日。
黃宣範,〈從印象式批評到語意思考〉,《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6年6月24日。
黃英哲編(2006a),《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一》(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
黃英哲編(2006b),《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二》(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
黃維樑,〈中國歷代詩話、詞話和印象式批評〉,《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6年6月6-8日。
黃維樑,《中國古典文論新探》(北京:北京大學,1996)。
黃維樑,《期待文學強人: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評論集》(香港:當代文藝,2004)。
黃鳴奮,《超文本詩學》(廈門:廈門大學,2002)。
楊宗翰,《將軍的版圖:林德佚文選Ⅳ》(台北:華文網,2001)。
楊宗翰(2002a),《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台北:巨流,2002)。
楊宗翰(2002b),《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台北:文津,2002)。
楊宗翰(2004a),〈台灣新詩史:一個未完成的計畫〉,《台灣史料研究》第23期(2004年8月),頁121-133new window
楊宗翰(2004b),〈台灣新詩史:書寫的構圖〉,《創世紀》第140、141期合刊(2004年10月),頁111-117。new window
楊宗翰,〈關於詩的二三事〉,《自由時報‧自由副刊》,2005年9月7日。
楊宗翰,〈殊途不必同歸──與古遠清談台灣新詩史的書寫問題〉,《創世紀》第 155期(2008年6月),頁184-188。
楊松年,《中國文學評論史編寫問題論析──晚明至盛清詩論之考察》(台北:文史哲,1988)。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
楊熾昌,《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
萬胥亭,〈日常生活的極限〉,《商工日報‧春秋副刊》,1985年11月24日。
葉嘉瑩(1973a),〈漫談中國舊詩的傳統(上)〉,《中外文學》,第2卷4期(1973年9月),頁4-24。
葉嘉瑩(1973b),〈漫談中國舊詩的傳統(下)〉,《中外文學》,第2卷5期(1973年10月),頁30-61。
葉維廉,〈艾略特方法論序說〉,《創世紀》第22期(1965年6月號),頁17-20。new window
葛賢寧、上官予,《五十年來的中國詩歌》(台北:正中,1965)。
董崇選,〈我們的文學批評應如何取向?〉,《文訊月刊》第33期(1987年12月),頁13-16。。
路平,〈編後贅言〉,《青潮》革新號(1954年6月),封底。
廖咸浩,〈離散與聚焦之間:八十年代後現代詩與本土詩〉,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頁437-450。
廖咸浩,〈悲喜未若世紀末〉,林水福編,《兩岸後現代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外語學院,1998),頁33-56。
廖炳惠,〈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林水福編,《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外語學院,1998),頁107-125。new window
趙友培編,《大學文學教育論戰集》(台北:中華日報,1973)。
趙滋蕃,〈平心論印象批評〉,《中央日報‧中央副刊》,1976年8月14-16日。
趙滋蕃,《文學原理》(台北:東大,1988)。
趙毅衡,《新批評──一種獨特的形式主義文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6)。
趙毅衡編,《新批評文集》(天津:百花文藝,2001)。
齊邦媛,《一生中的一天──齊邦媛散文集》(台北;爾雅,2004)。
劉正忠,〈主知‧超現實‧現代派運動〉,陳大為、鍾怡雯編,《20世紀台灣文學專題Ⅰ:文學思潮與論戰》(台北:萬卷樓,2006),頁193-220。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2000)。new window
劉德重、張寅彭,《詩話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90)。
潘麗珠,〈新詩版圖的擴增──一九九八新詩的活動與創作〉,《文訊》第163期(1999年5月),頁52-57。
編輯室,〈誰是大詩人:青年詩人心目中的十大詩人〉,《陽光小集》第10期(1982年10月),頁81-83。
蔡源煌,《當代文學論集》(台北:書林,1986)。
蔡鎮楚,《中國詩話史》(湖南:湖南文藝,1988)。
蔡鎮楚,《詩話學》(湖南:湖南教育,1990)。
鄭明娳,〈當代台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鄭明娳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1994),頁13-68。
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1989。
魯迅,《魯迅書信集(上)》(北京:人民文學,1976)。
蕭蕭,〈談「備忘錄」〉,《文訊》第16期(1985年2月),頁115-118。
應鳳凰,《五○年代台灣文學論集》(高雄:春暉,2007),二版。
鍾明德,《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台北:書林,1989)。
鍾玲,《現代中國繆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台北:聯經,1989)。new window
簡政珍,《語言和文學空間》(台北:漢光,1989)。
簡政珍,《詩的瞬間狂喜》(台北:時報,1991)。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台北:書林,1999)。
簡政珍,《放逐詩學》(台北:聯合文學,2003)。
簡政珍,《臺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2004)。new window
簡政珍、林燿德編,《台灣新世代詩人大系》(台北:書林,1990)。
顏元叔(1970a),《文學的玄思》(台北:驚聲文物,1970)。
顏元叔(1970b),《文學批評散論》(台北:驚聲文物,1970)。
顏元叔(1972a),《文學經驗》(台北:志文,1972)。
顏元叔(1972b),〈颱風季〉,《中外文學》第1卷第2期 (1972年7月),頁4-5。
顏元叔(1976a),《何謂文學》(台北:學生,1976)。
顏元叔(1976b),《文學的史與評》(台北:四季,1976)。
顏元叔(1976c),〈印象主義的復辟〉,《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6年3月10-11日。
顏元叔,《社會寫實文學及其他》(台北:巨流,1978)。
顏元叔(1984a),《談民族文學》(台北:學生,1984),三版。
顏元叔(1984b),《鳥呼風》(台北:時報,1984),九版。
魏子雲,〈梨花一枝春帶雨──讀顏作「分析長恨歌」〉,《中華日報‧中華副刊》,1973年6月29日。
羅任玲,〈二十一世紀新詩探勘〉,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頁705-707。
羅門,〈一個作者自我世界的開放──與顏元叔教授談我的三首死亡詩〉。《中外文學》第1卷第7期(1972年12月),頁32-47。new window
羅青,〈後現代狀況出現了〉,柯順隆、陳克華、林燿德、也駝、赫胥氏,《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台北:文鏡,1986),頁3-19。
羅青,《詩人之燈》(台北:光復,1988)。
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五四,1989)。
羅青,〈古今中外二十年〉,《曼陀羅》第8期(1990年3月),頁68-72。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古典文學,1957)。
蘇紹連(2005),〈台灣大學今昔曾經兩個詩社〉,見「意象轟趴密室」http://blog.sina.com.tw/poem/article.php?pbgid=3187&;entryid=13054
顧燕翎,〈從週期理論與階段理論看我國婦女運動與女性意識的發展〉,《中山社會科學譯粹》第2卷第3期(1987年7月),頁37-59。
顧燕翎,〈台灣婦運的開展〉,《女性人》第1期(1989年 2月),頁264-270。
龔顯宗,〈發刊辭〉,《華岡詩刊》創刊號(1968年5月),頁3。

B.學位論文:
王文仁,〈光與火:林燿德詩論〉(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王正良,〈戰後台灣現代詩論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王國安,〈李魁賢現代詩及詩論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王嘉鈴,〈現代詩的魔幻寫實技巧;以台灣現代詩為例〉(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王麗雯,〈笠詩社戰後世代八家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朱天,〈詩與美感的交輝:葉維廉、杜國清詩學理論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詩人作品中的女性主體〉(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new window
林于弘,〈解嚴後台灣新詩現象析論(1987~2000)〉(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new window
林立強,〈臺灣八○年代政治詩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貞吟,〈現代詩的街頭運動:《陽光小集》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林婉筠,〈風車詩社:美學、社會性與現代主義〉(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林德俊,〈台灣網路詩社區的結構模式初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徐錦成,〈台灣兒童詩理論與批評發展之研究(1945~2000)〉(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陳全得,〈台灣《現代詩》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new window
陳怡瑾,〈李魁賢的詩與詩論〉(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思嫻,〈台灣現代圖象詩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陳政彥,〈戰後台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陳政彥,〈蕭蕭詩學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陳義芝,〈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析論〉(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new window
陳巍仁,〈台灣現代散文詩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曾琮琇,〈嬉遊記:八○年代以降台灣「遊戲」詩論〉(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解昆樺,〈論台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笠詩社為觀察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解昆樺,〈傳統、國族、公眾領域:台灣一九七○年代新興詩社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
劉正忠,〈軍旅詩人的異端性格: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瘂弦為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劉正偉,〈早期藍星詩社(1954-1971)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
劉志宏,〈一九五○、六○台灣軍旅詩歌的空間書寫:以洛夫、瘂弦、商禽為考察對象〉(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蔡明諺,〈龍族詩刊研究──兼論七○年代台灣現代詩論戰〉(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蔡欣純,〈論杜國清現代詩創作、翻譯與詩論〉(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蔡哲仁,〈白萩的詩與詩論〉(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盧苒伶,〈爾雅版年度詩選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論文,2010)。new window
顏秀芳,〈戰後台灣情色詩研究(1950-2010)〉(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羅任玲,〈台灣現代詩自然美學:以楊牧、鄭愁予、周夢蝶為中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
蘇益芳,〈夏志清與戰後台灣的現代文學批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C.詩集:
方群,《縱橫‧福爾摩沙》(台北:麋研齋,2011)。
木焱,《毛毛之書》(吉隆坡:有人,2007)。
王志元,《葬禮》(桃園:逗點,2011)。
王厚森,《搭訕主義》(台北:秀威資訊,2011)。
王離,《遷徙家屋》(桃園:逗點,2010)。
代橘編,《詩路1999年詩選》(台北:台明文化:2000)。
瓦歷斯‧諾幹,《當世界留下兩行詩》(新北:布拉格,2011)。
白靈,《五行詩及其手稿》(台北:秀威,2010)。
伊格言,《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桃園:逗點,2011)。
向明,《閒愁》(台北:釀出版,2011)。
何雅雯等,《畢業紀念冊:植物園六人詩選》(台北:台明文化,1998)。
吳文超,《深藍色PUB》(台中:白象,2011)。
吳奇叡,《成為雪》(高雄:松濤文社,2011)。
吳岱穎,《冬之光》(台北:馥林,2011)。
宋尚緯,《輪迴手札》(桃園:逗點,2011)。
彤雅立,《月照無眠》(台北:南方家園,2012)。
彤雅立,《邊地微光》(台北:女書,2010)。
李格弟、夏宇(2011a),《這隻斑馬》(台北:作者自印,2011)。
李格弟、夏宇(2011b),《那隻斑馬》(台北:作者自印,2011)。
李敏勇,《暗房》(高雄:春暉,2010)。
李雲顥,《雙子星人預感》(桃園:逗點,2011)。
汪啟疆,《哀慟有時,跳舞有時》(高雄:春暉,2011)。
周禹含,《抽取式森林》(桃園:逗點,2011)。
周慶華,《飛越抒情帶》(台北:秀威資訊,2011)。
孟樊,《戲擬詩》(台北:秀威資訊,2011)。
林立婕,《色難》(新北:角立,2011)。
林婉瑜,《可能的花蜜》(台北:馥林,2011)。
林煥彰,《關於貓的詩》(台北:釀出版,2011)。
林達陽,《誤點的紙飛機》(桃園:逗點,2011)。
林維甫,《歧路花園》(桃園:逗點,2010)。
林蔚昀《平平詩集》(台北:唐山,2011)。
林燿德,《都市終端機》(台北:書林,1988)。
枚綠金,《聖謐林》(桃園:逗點,2010)。
阿米,《要歌要舞要學狼》(台北:秀威資訊,2011)。
非馬,《你是那風》(台北:秀威資訊,2011)。
侯馨婷,《小人書》(桃園:逗點,2011)。
哈金,《錯過的時光》(台北:聯經,2011)。
奎澤石頭,《孤獨的幾何》(台北:唐山,2011)。
洪書勤,《廢墟漫步指南》(台北:釀出版,2011)。
洛夫,《禪魔共舞》(台北:釀出版,2011)。
紀弦,《檳榔樹乙集》(台北:現代詩社,1967)。
凌性傑,《有信仰的人》(台北:馥林,2011)。
唐捐,《金臂勾》(新北:蜃樓,2011)。
夏宇,《備忘錄》(台北:作者自印,1984)。
席慕蓉,《以詩之名》(台北:圓神,2011)。
翁翁,《禁忌海峽》(新北:上揚國際,2011)。
袁紹珊,《Wonderland》(台北:遠景,2011)。
袁紹珊,《太平盛世的形上流亡》(香港:kubrick,2008)。
崔香蘭,《虹 In Rainbow 》(台北:夢幻仙境工作室,2010)。
張日郡等,《停頓以前,步行之後》(新北:角立,2011)。
張錯,《連枝草》(台北:書林,2011)
張默、張漢良、辛鬱、菩提、管管編,《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台北:源成,1977)。
張繼琳,《午後》(台北:唐山,2011)。
許悔之,《有鹿哀愁》(台北:大田,2000)。
郭靜瑤,《女神打排球》(台北:田園城市,2011)。
陳允元,《孔雀獸》(台北:行人,2011)。
陳克華、湯明哲編,《桂冠與蛇杖──北醫詩人選》(台北:九歌,2005)。
陳育虹,《之間:陳育虹詩選》(台北:洪範,2011)。
陳依文,《像蛹忍住蝶》(台北:心靈工坊,2011)。
陳家帶,《人工夜鶯》(台北:書林,2011)。
陳素琰編,《蓉子詩選》(北京:中國友誼,1993)。
陳黎,《我/城》(台北:二魚,2011)。
然靈,《鳥可以證明我很鳥》(新北:角立,2011)。
黃克全,《在最深的黑暗,你穿著光》(台北:漢藝色研,2011)。
楊小濱,《為女太陽乾杯》(台北:作者自印,2011)。
楊平(2011a),《空山靈雨》(台中:白象,2011)。
楊平(2011b),《獨行的歌者》(台中:白象,2011)。
楊瀅靜,《對號入座》(台北:麥田,2011)。
葉青(2011a),《下輩子更加決定》(台北:黑眼睛,2001)。
葉青(2011b),《雨水直接打進眼睛》(台北:黑眼睛,2001)。
廖之韻,《持續初戀直到水星逆轉》(台北:聯合文學,2011)。
廖亮羽(2011a),《Dear L,我定然無法再是 一隻被迫離開又因你而折返的魚》(新北:風球,2011)。
廖亮羽(2011b),《羽林》(新北:風球,2011)。
蓉子(1995a),《千曲之聲:蓉子詩作精選》(台北:文史哲,1995)。
蓉子(1995b),《蓉子詩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5)。
銀色快手,《古事記》(新北:布拉格,2011)。
劉欣蕙,《金色蝴蝶》(桃園:逗點,2011)。
劉哲廷,《某事從未被提及》(台北:秀威資訊,2011)。
蔡秀菊,《Smangus之歌》(台北:玉山社,2011)。
鄭聿,《玩具刀》(桃園:逗點,2010)。
翰翰,《打擾了》(桃園:逗點,2011)。
翰翰,《惡露》(桃園:逗點,2011)。
蕭蕭,《情無限,思無邪》(台北:釀出版,2011)。
貓王阿圖,《九份.貓體詩》(桃園:逗點,2011)。
龍青,《有雪肆掠》(台北:釀出版,2011)。
謝三進,《花火》(台北:寶瓶,2011)。
謝三進、廖亮羽編,《台灣七年級新詩金典》(台北:釀出版,2011)。
謝予騰,《請為我讀詩》(台北:逗點,2011)。
隱匿,《怎麼可能》(新北:有河,2011)。
羅青,《吃西瓜的方法》(台北:幼獅,1972)。
羅智成,《寶寶之書》(台北:少數,1989)。
嚴韻,《日光夜景》(台北:行人,2010)。
嚴韻,《日重光行》(台北:行人,2011)。
蘇紹連,《孿生小丑的吶喊》(台北:爾雅,2011)。
顧彬,《白女神‧黑女神》(台北:釀出版,2011)。

D.網站:
《月照無眠》詩聲雜誌 中文版 http://sleeplesssoundmagazine.tumblr.com
《月照無眠》詩聲雜誌 英文版 http://fullmoonsoundmagazine.tumblr.com
中山大學 現代詩社 部落格http://mypaper.pchome.com.tw/108ps
台灣師範大學《海岸線詩刊》電子版http://www.ntnucla.com/mai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category§ionid=14&;id=29&;Itemid=56
台灣師範大學 噴泉詩社 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ntnupoetry
台灣詩學‧吹鼓吹 詩論壇 http://www.taiwanpoetry.com/phpbb3/index.php
白靈「象天堂」http://www.cc.ntut.edu.tw/~thchuang/e/index.htm
向陽「台灣網路詩實驗室」http://tea.ntue.edu.tw/~xiangyang/workshop/netpoetry/
李順興「歧路花園」http://benz.nchu.edu.tw/~garden/garden.htm
風球詩雜誌 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windsphere
高雄師範大學 風燈詩社 部落格http://mypaper.pchome.com.tw/nice0989991002
高雄醫學大學 阿米巴詩社 部落格http://amoeba-poem.blogspot.com
教育部電算中心 網際網路(Internet)簡介http://www.edu.tw/MOECC/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725
然詩社 部落格http://www.wretch.cc/album/poemcivic
須文蔚「觸電新詩網」http://dcc.ndhu.edu.tw/poem/index01.htm
蘇紹連「Flash超文學」http://home.educities.edu.tw/poem/

二.外文書(含英文書、日文書與中譯)
Abrams, M. H. &; Geoffrey Galt Harpham.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Boston :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2009. (9th ed.)
Althusser, Louis &; Étienne Balibar 著,李其慶、馮文光譯,《讀〈資本論〉》(Lire “Le Capital”),北京:中央編譯,2000。
Aristotle著,姚一葦譯,《詩學箋註》(On Poetics),台北:中華書局,1992,十版。new window
Bachelard, Gaston著,劉自強譯,《夢想的詩學》(La Poétique de la Rêverie),北京:三聯,1996。
Bachelard, Gaston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La Poétique de L'espace),台北:張老師,2003。
Barrett, William著,彭鏡禧譯,《非理性的人:存在哲學研究》(Irrational Man:A Study on Existential Philosophy),台北:立緒,2001。
Baym, Nina. et al. ed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and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1994. (4th ed.)
Beauvoir, Simone de. The Second Sex. Trans. and ed. H. M. Parshley. New York: Knopf, 1953.
Beauvoir, Simone de著,南珊譯,《第二性──女人》(台北:晨鐘,1972)。
Beauvoir, Simone de著,桑竹影、南珊譯,《第二性──女人》(長沙:湖南文藝,1986)。
Bourdieu, Pierre.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Ed. Randal Johns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3.
Butler, Judith. Bodies That Matter: 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 New York : Routledge, 1993.
Butler, Judith.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Cowan, Louise. The Southern Cr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riticism of John Crowe Ransom, Allen Tate, Donald Davidson, Robert Penn Warren, Cleanth Brooks, and Andrew Lytle. Irving: University of Dallas Press, 1971.
Crane, R. S., ed. Critics and Criticism: Ancient and Moder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2.
Eagleton, Terry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台北:書林,1993。
Eliot, T. S. The Sacred Wood: Essays on Poetry and Criticism. 7th ed. London: Methuen, 1957.
Eliot, T. S. “Hamlet and His Problem.”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Ed. Hazard Adam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71. pp.788-90.
Eliot, T. S. Selected Prose of T. S. Eliot. Ed. Frank Kermode.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87.
Frank, Joseph. “Spatial Form in Modern Literature.” Critiques and Essays in Criticism 1920-1948. Ed. Robert Wooster Stallman. New York: Ronald Press Co., 1949. pp.315-328.
Friedman, Susan Stanford. Mappings: Feminism and the Cultural Geographies of Encounter.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Gilbert, Sandra &; Susan Gubar. 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Greene, Gayle &; Coppélia Kahn, eds. Making a Difference: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London: Methuen, 1985.
Hassan, Ihab著,劉象愚譯,《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The Postmodern Turn: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台北:時報,1993。
Hobsbawm, Eric J.等著,陳思文等譯,《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台北:貓頭鷹,2002。
Hulme, T. E. 著,莊信正譯,〈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Romanticism and Classicism.”),《文學雜誌》第3卷第5期(1958年1月),頁33-46。
Liu, James J. Y.(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台北:聯經,1981。
Jameson, Fredric.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Jameson, Frederic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1989)。
Lentricchia, Frank. After the New Critici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Millet, Kate. Sexual Politics. Garden City, N.Y. : Doubleday, 1970.
Moi, Toril. Sexual / Textual Politics: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London: Methuen, 1985.
Ransom, John Crowe. The New Criticism. Norfolk, CN: New Directions, 1941.
Richards, I. A.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 1924.
Selden, Raman &; Peter Widdowson, Peter Brooker.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7. (4th ed.)
Showalter, Elaine.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ë to Lessing.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Showalter, Elaine, ed. New Feminist Criticism: Essays on Women, Literature, and Theory.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5.
Showalter, Elaine著,張小虹譯,〈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Feminist Criticism in the Wilderness.”),《中外文學》第14卷第10期(1986年3月),頁77-113。new window
Spingarn, J. E. 著,吳魯芹譯,〈新批評〉(“The New Criticism.”),《文學雜誌》第2卷第3期(1957年5月),頁4-18。
Tate, Allen. Essays of Four Decades. Wilmington, Delaware: ISI Books, 1999.
Wellek, René &; Austin Warren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Theory of Literature),台北:志文,1976。
Wellek, René.著,楊自伍譯,《近代文學批評史(第六卷)》(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 1750-1950. Vol. Ⅵ),上海:上海譯文,2005。
Welmsatt, William K. &; Cleanth Brooks.著,顏元叔譯,《西洋文學批評史》(Literary Criticism: A Short History.),台北:志文,1972。
西脇順三郎,《Ambarvalia:西脇順三郎詩集》(東京都 : 日本近代文学館,198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