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現實」到「寫實」-八0年代兩岸女性寫實小說之比較
作者:裴海燕
作者(外文):Jana Benešová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范銘如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女性文學寫實主義八0年代台灣文學中國文學women’s literaturerealism1980sTaiwanese literatureChinese litera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4
兩岸的女性小說在八0年代呈現出若干相似性,而這裡頭除了主題性傾向之外,主要包括了作品形式;換言之,別於同代的男作家對於後現代、後設小說(台灣)或先鋒尋根小說(中國大陸)的著迷,兩岸的女作家在此時段中基本上都守住了寫實手法,而並沒有像其男性同仁那麼大量的投入實驗性寫作。同時,這一點(兩岸女作家對於寫實手法的偏愛),加上就作品內容而言,與日後的女性文學比較起來,八0年代的女性小說的確表現出較為狹窄的格局,如上兩個因素恐怕逐漸造成此時段的女性文學最近極少成為學者的研究對象。
因此,為了突破既有的研究成果且開闢一些新的研究面向,本論文則除了主題性之外主要從寫實主義觀點切入,將小說形式結構與內容主題相結合進行探析;同時,也注意當時女作家所表現出來的自主性及自覺性,將之視為八○年代兩岸女性文學過去較未受到矚目的重要表現。此外,就「寫實主義」這個觀念而言,本文參考了這一二十年來中、西方學者對於寫實主義的再發現、再詮釋的成果,將寫實主義定義為一種不間斷的「過程」、一個需要不斷加以潤飾修正的文學形式,並且透過這個較為彈性的觀念,選取兩岸代表性的女作家各五位,藉由她們的作品,對兩岸女性文學在八0年代所經歷的從「現實」到「寫實」的過程進行了分析且比較。
首先,如果就台灣女性文學而言,從「現實」到「寫實」描述的是女作家與所處的社會之間的互動,即女作家對於轉型時期女性社會「現實」的高度關懷促使她們在不放棄各自藝術理想之同時有意地選擇「寫實」文學,成為作者與讀者之間主要溝通管道及作家參與、影響社會的工具(甚且社會性愈發強烈的作家/文本,其寫實成分也跟著提高而藝術性相對減少),那麼就對岸的女性文學來講,從「現實」到「寫實」所描寫的則是當時大陸女作家,包括整個新時期文學,從「現實主義」(即社會主義寫實主義)到一般觀念之下的「寫實主義」的轉變過程(把「寫實主義」當作刻意的抉擇要到「新寫實」才出現)──無可諱言,相對於具備了穩固且良好文學個性化與獨特化基礎的台灣(女性)文學,背負了長大幾十年「文學/家為政治服務」的歷史及文化債務之中國新時期(女性)文學,則不得不先經歷一個從「革命/現實主義」到作為創作論而允許作者發揮自己各自的藝術及創作理想的「寫實主義」之演變過程,我們才在論文中被稱為代表了「個人化」寫作路線的王安憶、池莉及方方的小說那裡看到像八○年代台灣女作家類似,大陸的女作家也開始按照自己所設想的創作目的及創作/審美原則(而不是集體化理想衝動所使然)來選取最為恰當的書寫模式及創作技巧。
本論文透過比較視野及文本語境化,分別探討了台、中兩岸女性文學在八○年代所經歷的從「現實」到「寫實」的特定過程,以期勾勒當時女作家的自覺性面向及兩岸女性文學的風貌,並且在彼此對照之下,重新評估八○年代女性寫實小說的價值及其意義。
During the 1980s, women’s literature from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manifested certain number of similarities, that, apart from the subject matter, include also similarities in structure and form. In other words, in opposition to male writers’ enthusiasm for postmodern fiction and metafiction (Taiwan) or avantguarde and root-seeking literature (Mainland China), both Taiwanese and Chinese women writers favoured realist fiction throughout the whole decade. However, it is my belief, that it is precisely their preference for realist modes of writing (widely criticized since the heyday of poststructuralism) together with the allegedly rather limited scope as far as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1980s women’s novels is concerned, that gradually caused its inevitable “downfall” – while previously hailed as the “Renaissance period of women’s fiction” in both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he 1980s women’s literature from these two regions has in recent years become a topic shunned by both scholars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alike.
In order to challenge the existing studies and open up new vistas for future research, this thesis adopts realism as an important point of departure, combining subject matter analysis together with the formal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texts while also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trong self-consciousness of most of the women authors that should, in view of this author, be reexamined as one of the previously overlooked aspects of the 1980s women’s fiction in both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Moreover, following the renewed interest in realist literature within academia during the last ten to twenty years, this thesis adopts a rather “flexible” definition of realism as a continuous “process”, or, in other words, a literary form in a state of flux, that is in a constant need of polishing and amendment. This concept is then applied to a textual analysis of ten representative women authors from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namely Li Ang, Xiao Sa, Liao Huiying, Su Weizhen, Yuan Qiongqiong; and Shen Rong, Zhang Jie, Wang Anyi, Chi Li, Fang Fang) in a further attempt to describe and evaluate the process from “reality/socialist realism” to “realism” that characterizes Taiwanese and Chinese women’s literature during this particular period.
一,作家文本
方方(1993a)。《方方》。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4)。〈何處是我家園〉。《花城》,5月,頁4–57。
———(1995a)。《白夢》。方方文集。南京。江蘇文藝。
———(1995b)。《風景》。方方文集。南京。江蘇文藝。
———(1995c)。《凶案》。方方文集。南京。江蘇文藝。
———(1995d)。《埋伏》。方方文集。南京。江蘇文藝。
———(1995e)。《黑洞》。方方文集。南京。江蘇文藝。
———(2004)。〈落日〉。《當代(長篇小說選刊)》,期2,2月,頁110–173。
王安憶(1982)。〈命運交響曲〉。《當代》,2月,頁211–231。
———(1983a)。《流逝》。成都。四川人民。
———(1983b)。《尾聲》。成都。四川人民。
———(1986a)。《69屆初中生》。北京。中國青年。
———(1988)。《雨,沙沙沙》。台北。新地文學。
———(1998a)。《處女蛋》。台北。麥田。
———(1991a)。《故事和講故事》。杭州市。浙江文藝。
———(1999)。《紀實與虛構 上海的故事》。台北。麥田。
———(2000a)。《男人和女人 女人和城市》。昆明。雲南人民。
———(2001)。《三戀》。杭州市。淅江文藝。
———(2002a)。《小說家的13堂課》。台北。INK印刻。
———(2002b)。《小鮑莊》。上海。上海文藝。
———(2002d)。《香港情與愛》。台北。麥田。
———(2003a)。《流逝》。台北。INK印刻。
———(2003b)。《閣樓》。台北。INK印刻。
———(2003c)。《海上繁華夢》。臺北縣中和市。INK印刻。
———(2003d)。《米尼》。台北。INK印刻。
———(2003e)。《逐鹿中街》。台北。麥田。
———(2004a)。《叔叔的故事》。台北。麥田。
———(2006b)。《冷土》。台北。INK印刻。
———(2007a)。《傷心太平洋》。台北。INK印刻。
———(2008a)。《崗上的世紀》。台北。INK印刻。
———(2008b)。《牆基:王安憶短篇小說編年:1978-1981》。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8c)。《舞台小世界:王安憶短篇小說編年:1982-1989》。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9f)。《天仙配:王安憶短篇小說編年:1997-2000》。北京。人民文學。
———(2009g)。《黑弄堂:王安憶短篇小說編年:2001-2007》。北京。人民文學。
———(2011)。《故事和講故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王安憶、茹志鵑(1986)。《母女漫遊美利堅》。上海。上海文藝。
平路(1995)。《行道天涯》。台北。聯合文學。
———(1998)。《百齡箋》。台北。聯合文學。
朱天心(1997)。《古都》。台北。麥田。
朱天文(1992)。《世紀末的華麗》。台北。遠流。
池莉(1993a)。《預謀殺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a)。《細腰》。池莉文集。南京。江蘇文藝。
———(1995c)。《一冬無雪》。池莉文集。南京。江蘇文藝。
———(1995e)。《真實的日子》。池莉文集。南京。江蘇文藝。
———(1995g)。《紫陌紅塵》。池莉文集。南京。江蘇文藝。
———(2010a)。《煩惱人生》。北京。北京十月文藝。
———(2010b)。《讓夢穿越你的心》。北京。北京十月文藝。
———(2010c)。《致無盡歲月》。北京。北京十月文藝。
———(2010d)。《成為最接近天使的物質》。北京。北京十月文藝。
李昂(1983)。《殺夫:鹿城故事》。台北。聯經。
———(1984a)。《她們的眼淚》。台北。洪範。
———(1984b)。《女性的意見》。生活叢書。台北。時報。
———(1984c)。《愛與罪──大學校園內的愛與性》。台北。前衛。
———(1985)。《花季》。洪範文學叢書。台北市。洪範。
———(1986a)。《一封未寄的情書》。台北。洪範。
———(1986b)。《走出暗夜》。前衛叢刊。台北市。前衛。
———(1990)。《非小說的關懷》。台北。社會大學文教基金會。
———(1991)。《迷園》。台北。著者發行。
———(1992)。《外遇》。台北市。貿騰。
———(1993b)。《愛情試驗》。台北。洪範。
———(1994)。《暗夜》。李昂個人系列。台北。著者發行。
———(2000)。《自傳の小說》。台北。皇冠文化。
———(2002)。《北港香爐人人插 戴貞操帶的魔鬼系列》。台北。麥田。
———(2004)。《看得見的鬼》。台北。聯合文學。
———(2007)。《鴛鴦春膳》。台北。聯合文學。
季季(1979)。《澀果:未婚媽媽系列故事》。台北。爾雅。
———(1993a)。《季季集》。(林瑞明編)。臺北。前衛。
林白(1998)。《一個人的戰爭》。台北。麥田。
袁瓊瓊(1981a)。《紅塵心事》。台北。爾雅。
———(1981c)。《自己的天空》。洪範文學叢書。台北市。洪範。
———(1985a)。《春水船》。洪範文學叢書。台北市。洪範。
———(1985b)。《滄桑》。洪範文學叢書。台北市。洪範。
———(1985c)。《又涼又暖的季節》。台北。林白。
———(1986)。《兩個人的事》。台北。洪範。
———(1988a)。《今生緣》。台北。聯合文學。
———(1988b)。《袁瓊瓊極短篇》。台北。爾雅。
———(1988c)。《隨意》。台北。洪範。
———(1990)。《情愛風塵》。洪範文學叢書。台北市。洪範。
———(1998)。《恐怖時代》。台北。時報文化。
陳染(1996)。《私人生活》。台北。麥田。
陳燁(1989)。《泥河》。自立文庫。台北。自立晚報。
張辛欣(1988a)。《在同一地平線上》。台北。三民。
———(1988b)。《我們這個年紀的夢》。台北。新地文學。
———(1988c)。《這次你演哪一半》。台北。三民。
張潔(1980a)。〈夢〉。《人民文學》,1月,頁58–59。
———(1980b)。〈白玉蘭〉。《上海文學》,3月,頁72–73。
———(1983)。〈男子漢的宣言〉。《人民文學》,10月,頁53–57。
———(1984a)。《方舟》。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4b)。《沉重的翅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張潔集》。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1989)。《只有一個太陽: 一個關於浪漫的夢想》。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0)。《方舟》。台北。新地文學。
———(1991)。〈波希米亞花瓶〉。收入李子雲編,《中國女性小說選》,頁200–216。香港。三聯書店。
———(1992)。《紅蘑菇》。北京。华艺出版社。
———(1993)。《張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4)。《來點兒蔥,來點兒蒜,來點兒芝麻鹽》。武漢。長江文藝。
———(1997)。《張潔文集:方舟日子只有一個太陽上火》。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8)。《無字》。台北。馥林文化。
廖輝英(1985)。《說愛》。皇冠叢書。臺北。皇冠雜誌社。
———(1986a)。《自己的舞台──廖輝英長短調之一》。台北。九歌。
———(1986b)。《絕唱》。台北。皇冠。
———(1986c)。《心靈曠野 廖輝英長短調之二》。九歌文庫。台北。九歌。
———(1987a)。《擦肩而過》。皇冠叢書。台北。皇冠。
———(1987b)。《落塵》。九歌文庫。臺北。九歌。
———(1988)。《藍色第五季》。台北。九歌。
———(1989)。《兩性拔河》。台北。九歌。
———(1990)。《都市候鳥》。台北。九歌。
———(2001a)。《盲點》。九歌文庫。臺北。九歌。
———(2004a)。《不歸路》。台北。聯經。
———(2004b)。《今夜微雨》。典藏小說。臺北。九歌。
———(2005)。《油蔴菜籽》。廖輝英作品(二版)。台北。皇冠。
———(2006)。《朝顔》。廖輝英作品集。臺北。九歌。
———(2007a)。《歲月的眼睛》。台北。九歌。
———(2008)。《在秋天道別》。台北。九歌。
———(2010)。《窗口的女人》。台北。九歌。
蔡素芬(1994)。《鹽田兒女》。台北。聯經。
蔣曉雲(1977)。《隨緣》。臺北。皇冠。
———(1980)。《姻緣路》。台北。聯經。
———(2011)。《桃花井》。台北。印刻。
蕭颯(1972)。《長堤》。台北。商務。
———(1978)。《二度蜜月》。聯經文學。台北。聯經。
———(1981a)。《如夢令》。九歌文庫。台北。九歌。
———(1981b)。《霞飛之家》。聯經文學(初版)。台北。聯合報出版。
———(1984)。《少年阿辛:經過整理的少年犯罪紀錄》。九歌文庫。台北。九歌。
———(1986a)。《我兒漢生》。九歌文庫。台北。九歌。
———(1986b)。《唯良的愛》。九歌文庫。台北。九歌。
———(1987a)。《日光夜景》。聯經文學。台北。聯經。
———(1987b)。《返鄉劄記》。台北。洪範。
———(1997)。《死了一個國中女生之後》。台北。洪範。
———(2002)。《走過從前》。九歌文庫(二版新排)。台北。九歌。
蕭麗紅(1977)。《桂花巷》。台北。聯經。
諶容(1975)。《萬年靑》。北京。人民文學。
———(1978)。《光明與黑暗》。北京。人民文學。
———(1981)。《諶容小說選》。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a)。《讚歌: 諶容中篇小說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b)。《太子村的秘密》。北京。人民文學。
———(1984a)。《楊月月與薩特之研究》。北京。中國文聯。
———(1986)。《諶容集》。福州。海峽文藝。
———(1987)。《諶容幽默小說選》。香港。香江。
———(1991a)。《懶得離婚》。北京。華藝。
———(1991b)。《人到老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1c)。〈錯!錯!錯!〉。收入諶容等著,《錯!錯!錯!》,女人vs.男人系列叢書,頁203–266。台北市。海風。
———(1993a)。《夢中的河》。福州。海峽文藝。
———(1993b)。《諶容》。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4)。《中年苦短──諶容隨筆》。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戴厚英(1986)。《詩人之死》。香港。香江。
———(1987)。《人啊人!》。香港。香江。
蘇偉貞(1983a)。《世間女子》。台北。聯合報社出版。
———(1983b)。《陪他一段》。台北。洪範書店。
———(1984a)。《人間有夢》。台北。黎明。
———(1984b)。《有緣千里》。台北。洪範。
———(1985)。《舊愛》。台北。洪範。
———(1986)。《陌路》。台北。聯經。
———(1987b)。《離家出走》。台北。洪範。
———(1989)。《流離》。台北。洪範。
———(1990a)。《離開同方》。台北。聯經。
———(1990b)。《歲月的聲音》。台北。洪範。
———(1990c)。《我們之間》。台北。洪範。
———(1991)。《過站不停》。台北。洪範。
———(1992a)。《熱的絕滅》。洪範文學叢書。台北。洪範。
———(1995)。《夢書》。聯合文學。台北。聯合文學。
———(1996a)。《封閉的島嶼──得獎小說選》。臺北。麥田。
———(1998)。《沉默之島》。台北。時報文化。
———(2000)。《紅顔已老》。台北。聯合報社出版。

二,研究書目
丁永強(1993)。〈新寫實作家、評論家談新寫實〉。《小說評論》,3月,頁12–18。
大方(2004)。〈漫漫長路〉。收入廖輝英,《不歸路》,頁163–165。台北。聯經。
子宛玉(1988)。《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兩性新社會叢書。台北。谷風。
方方(1993b)。〈怎麼舒服怎麼寫〉。收入方方,《方方》,頁427–430。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5f)。〈自序〉。收入方方,《凶案》,頁1–2。南京。江蘇文藝。
———(1995g)。〈自序〉。收入方方,《白夢》,頁i–iii。南京。江蘇文藝。
———(1995h)。〈為自已的文集所作的序〉。《文學自由談》,4月,頁133–138。
———(1997)。〈傾訴是心靈的舞蹈〉。《當代作家評論》,6月,頁77。
———(2000)。〈在世紀末回望文學〉。《長江文藝》,12月,頁1。
———(2002)。〈自述〉。《小說評論》,1月,頁34–37。
———(2003a)。〈我寫小說:從內心出發〉。《當代作家評論》,4月,頁16–26。
———(2003b)。〈自己的選擇最重要〉。《Women of China》,11月,頁1。
———(2005)。〈寫小說是一種傾訴的需要〉。《青年文學》。
———(2006a)。〈說“女性文學”之可疑〉。《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月,頁7–10。
———(2006b)。〈我的讀書與寫作〉。《長江文藝》,8月,頁4–8。
方方、葉立文(2002)。〈為自己的內心寫作〉。《小說評論》,1月,頁37–41。
王安憶(1983c)。〈書後獨語〉。收入王安憶,《流逝》,頁449–450。成都。四川人民。
———(1986b)。〈多餘的話〉。《上海文學》,1月,頁25。
———(1990)。〈大陸臺灣小說語言比較〉。《上海文學》,3月,頁66–72。
———(1991b)。〈寫作小說的理想〉。《讀書》,3月,頁21–23。
———(1993)。〈可惜不是弄潮人〉。《當代作家評論》,5月,頁27–28。
———(1995)。〈我們以誰的名義?〉。《文學自由談》,3月,頁78–80。
———(1997a)。〈小說的世界〉。《小說界》,1月,頁175–181。
———(1997b)。〈小說的技術〉。《花城》,4月,頁199–208。
———(1998b)。〈敘述的登場〉。收入王安憶,《獨語》,頁147–8。長沙市。湖南文藝出版。
———(1998c)。〈不要的原則〉。收入王安憶,《獨語》,頁131–4。長沙市。湖南文藝出版。
———(1998d)。〈縱深掘進〉。《獨語》。長沙市。湖南文藝出版。
———(2000b)。〈接近世紀初〉。收入王安憶,《獨語》,頁185–196。台北。麥田。
———(2002c)。〈後記〉。收入王安憶,《小鮑莊》,頁529–532。上海。上海文藝。
———(2003f)。〈自序〉。收入王安憶,《逐鹿中街》,頁5–7。台北。麥田。
———(2004b)。〈自序〉。收入王安憶,《叔叔的故事》,頁7–10。台北。麥田。
———(2006a)。〈自述〉。收入吳義勤編,《王安憶研究資料》,頁66–70。濟南。山東文藝。
———(2006c)。〈感受‧理解‧表達〉。收入吳義勤編,《王安憶研究資料》,頁3–9。濟南。山東文藝。
———(2006d)。〈挖掘生活中的新意〉。收入吳義勤編,《王安憶研究資料》,頁10–11。濟南。山東文藝。
———(2006e)。〈生活與小說〉。收入吳義勤編,《王安憶研究資料》,頁23–29。濟南。山東文藝。
———(2007b)。〈我們和“叔叔”之間〉。《安徽文學》,11月,頁7–8。
———(2009a)。〈小說的物質部份〉。收入張新穎、金理編,《王安憶研究資料》,頁49–53。天津。天津人民。
———(2009b)。〈我看長篇小說〉。收入張新穎、金理編,《王安憶研究資料》,頁74–76。天津。天津人民。
———(2009c)。〈什麼不是故事〉。收入張新穎、金理編,《王安憶研究資料》,頁55–63。天津。天津人民。
———(2009d)。〈什麼是故事〉。收入張新穎、金理編,《王安憶研究資料》,頁64–73。天津。天津人民。
———(2009e)。〈我的小說觀〉。收入張新穎、金理編,《王安憶研究資料》,頁41–3。天津。天津人民。
王安憶、周新民(2006)。〈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好的形式──王安憶訪談錄〉。收入吳義勤編,《王安憶研究資料》,頁71–81。濟南。山東文藝。
王安憶、陳思和(1988)。〈兩個69屆初中生的即興對話〉。《上海文學》,期3,3月,頁75–80+69。
王安憶、張新穎(2008a)。《談話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安憶、張新穎(2008b)。〈關于“傳承與反叛”的對話〉。《全國新書目》,頁54–55。
王安憶、斯特凡亞、秦立德(1991)。〈從現實人生的體驗到敘述策略的轉型──一份關于王安憶十年小說創作的訪談錄〉。《當代作家評論》,6月,頁28–35。
王安憶、劉金冬(2001)。〈我是女性主義者嗎?〉。《兄弟們》,頁311–348。北京。中國文聯。
王安憶、魯樞元(1991)。〈創作與評論〉。《小說評論》,4月,頁82–85。
王蒙(1994)。〈清新‧穿透與「永恆的單純」(代跋)〉。收入張潔,《來點兒蔥, 來點兒蒜, 來點兒芝麻鹽》,頁381–2。武漢。長江文藝。
王緋(1989)。〈張潔:轉型與世界感──一種文學年齡的斷想〉。《文學評論》,5月,頁117–124。
———(1994)。〈張潔對母親的共生固戀──一種文學之惡的探源〉。《文藝爭鳴》,4月,頁45–52。
———(1998)。〈池莉:存在仿真與平民故事──二十世紀末中國女小說家典范論之一〉。《當代作家評論》,1月,頁58–72。
王緋、華威(1996)。〈方方:超越與品位──重讀方方兼談超性別意識和女性隱含作者〉。《當代作家評論》,5月,頁62–72。
王德威(1986)。《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時報文化。
———(1988)。《眾聲喧嘩 三〇與八〇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
———(1991)。《閱讀當代小說 臺灣.大陸.香港.海外》。臺北。遠流。
———(1993)。《小說中國 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
———(1996a)。〈落地的麥子不死──張愛玲的文學影響力與「張派」作家的超越之路〉。收入蔡鳳儀編,《華麗與蒼涼 張愛玲紀念文集》。台北。皇冠。
———(1996b)。〈以愛慾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蘇偉貞論〉。《封閉的島嶼》,頁7–22。台北。麥田。
———(2002)。〈序論:性、醜聞、與美學政治〉。收入李昂,《北港香爐人人插 戴貞操帶的魔鬼系列》。台北。麥田。
———(2003a)。《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3b)。《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宋偉杰譯)(初版.)。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古添洪(1986)。〈讀李昂的「殺夫」──譎詭、對等、與婦女問題〉。《中外文學》,期14(10),3月,頁41–49。
司馬中原(1986)。〈對才女蕭颯的期望〉。收入蕭颯,《我兒漢生》,九歌文庫,頁205–207。台北。九歌。
尼洛(1981)。〈寫在「如夢令」前頁〉。收入蕭颯,《如夢令》,九歌文庫,頁i–v。台北。九歌。
石曉楓(2006)。《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初版.)。臺北市。里仁。
艾曉明(1997)。〈當代中國女作家的創作關懷和自我想像──以《紅罌粟叢書》〉。收入艾曉明編,《中國女性小說新選》,頁513–536。香港。三聯書店。
任一鳴(1994)。〈人生之態與女性之夢──諶容與張潔創作比較〉。《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月,頁93–98。
———(1995)。〈從理想彼岸的追尋到此岸存在的確認──論現代女性文學的衍進軌跡兼評池莉〉。《當代文壇》,5月,頁3–6。
———(1997)。《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
———(2004)。《解構與建構──中國女性文學與美學衍論》。北京。九州。
伊里(1999)。〈女強人〉。收入楊澤編,《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頁68。台北。時報文化。
冰心、汪曾祺、蔣子龍、王安憶(1985)。〈作家十人談〉。《瞭望》,期51,頁22–26+21。
江寶釵編(2012)。《不凋的花季:李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  文學。
池莉(1992)。〈兩種反抗〉。《中篇小說選刊》。
———(1993b)。〈中國不需要矯情〉。收入池莉,《預謀殺人》,頁374–37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3c)。〈「殺人」寫作前後〉。收入池莉,《預謀殺人》,頁376–37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3d)。〈掩不住的新現實〉。《文學自由談》,3月,頁42–43。
———(1994a)。〈寫作的意義〉。《文學評論》,5月,頁15–22。
———(1994b)。〈不敢與你同哭〉。《長江文藝》,5月,頁7–8。
———(1995b)。〈說與讀者〉。收入池莉,《一冬无雪》。南京。江蘇文藝。
———(1995d)。〈說與讀者〉。《細腰》,池莉文集,頁i–ii。南京。江蘇文藝。
———(1995f)。〈後記與小傳〉。《真實的日子》,頁404–407。南京。江蘇文藝。
———(1997a)。〈《對鏡梳妝》自序〉。《理論與創作》,2月,頁40。
———(1997b)。〈信筆游走〉。《當代電影》,4月,頁86–88。
———(1997c)。〈我〉。《花城》,5月,頁51–54。
———(1999)。〈我無書齋〉。《時代文學》,3月,頁101–102。
———(2003)。〈創作,從生命中來〉。《小說評論》,1月,頁32–35。
———(2004)。〈寫作的激情〉。《青年文學》,3月。
池莉、趙艷(2003)。〈敬畏個體生命的存在狀態──池莉訪談錄〉。《小說評論》,1月,頁36–40。
何一薇(1992)。〈池莉方方小說合論〉。《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月,頁20–25+12。
何春蕤(1990)。〈新都會生活中的舊男女關係──評廖輝英《都市候鳥》〉。《新地文學》,期1(3),8月,頁209–215。
余昌谷(1989)。〈她“從容地端詳現實”──論諶容小說的幽默〉。《小說評論》,3月,頁17–21+58。
吳文薇(1994)。〈論池莉小說的敘述話語〉。《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月,頁54–59。
吳孟昌(2007)。〈論白先勇《臺北人》中的「現實主義」內涵〉。《修平人文社會學報》,期9,9月,頁11–29。new window
吳達芸(1988)。〈造端乎夫婦的省思──談蕭颯小說中的婚姻主題〉。收入子宛玉,《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兩性新社會叢書,頁362–378。台北。谷風。
吳義勤編(2006)。《王安憶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
吳億偉(2002)。〈悠遊於「出」與「入」之間──訪問袁瓊瓊女士〉。《文訊》,期204,10月,頁75–8。
———(2003)。〈閱讀寫作,永遠都是新鮮事──訪問蘇偉貞女士〉。《文訊》,期211,5月,頁71–74。
吳錦發(1993)。〈論季季小說中的兩性關係〉。收入林瑞明編,季季著,《季季集》。臺北。前衛。
呂正惠(1987)。〈「虛假」的女性主義小說──張潔的「方舟」與「祖母綠」〉。《文星》,期111,9月,頁80–85。
———(1988)。〈台灣閨秀文學的社會問題〉。收入子宛玉,《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兩性新社會叢書,頁254–268。台北。谷風。
———(1992a)。〈海峽兩岸小說之比較──一個主觀印象的觀察〉。收入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頁197–206。台北。新地文學。
———(1992b)。〈八○年代台灣小說的主流〉。收入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頁75–94。台北。新地文學。
———(1992c)。〈台灣女性作家與現代女性問題〉。收入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頁245–247。台北。新地文學。
———(2006)。〈論王安憶《上種紅菱下種藕》〉。《淡江中文學報》,期14,6月,頁235–250。
呂秀蓮(2008)。《新女性主義》。台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呂明純(2002)。《徘徊於私語與秩序之間──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女性創作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徘徊於私語與秩序之間──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女性創作研究》。台北。台灣學生。
呂昱(1981)。〈臺北人的新形象──論蕭颯的「我兒漢生」〉。《書評書目》,期100,9月,頁57–67。
宋美璍(1990)。〈「朝顏」「曙光」相映紅──簡評廖輝英和葉姿麟〉。《幼獅文藝》,期71(4),4月,頁118–119。
李小江(1996)。〈背負著傳統的反抗──新時期婦女文學創作中的權利要求〉。《鄭州大學中文系》,3月,頁118–121。
李元貞(1988)。〈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下的台灣文壇──立基於一九八六年的省察〉。收入子宛玉編,《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頁197–216。台北。谷風。
———(2008)。〈從高昂的三重奏談呂秀蓮的〈這三個女人〉〉。收入呂秀蓮,《這三個女人》,頁232–240。台北。聯合文學。
李昂(1993a)。〈寫在「愛情試驗」前〉。收入李昂,《愛情試驗》,頁i–ii。台北。洪範。
———(2008)。〈大眾的女性主義小說──談〈這三個女人〉〉。收入呂秀蓮,《這三個女人》,頁241–244。台北。聯合文學。
———(2009)。〈地球村的台灣/中國愛情故事〉。收入李昂,《七世姻緣之台灣/中國情人》,頁i–xiii。台北。聯經。
李昂、王安憶(1989)。〈婦女問題與婦女文學〉。《上海文學》,期3,頁76–80。
李瑞騰(1991)。《台灣文學風貎》。三民叢刋。台北。三民。
李騫、曾軍(1998)。〈世俗化時代的人文操守──方方訪談錄〉。《長江文藝》,1月,頁58–60。
邱心(1996)。〈當代中國女作家創作路向的轉變──閱讀張潔、王安憶、池莉和陳染的小說〉。《讀書人》,期16,6月,頁18–26。
邱貴芬(1997)。《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
———(1998)。《(不)同國女人聒噪》。台北。元尊文化。
———(1999)。〈台灣女性小說及其研究概況簡介〉。《台灣文學研習專輯》。台中。國立台中圖書館。
———(2001)。《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台北。女書。
邱貴芬、劉亮雅、范銘如(2002)。如何建構台灣女性文學史?──從《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談起。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jun/9/life/article-1.htm。
邱靜慧(2000)。〈女作家座談系列——袁瓊瓊座談會〉。《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期1,3月,頁5–11。
周芬伶(2007)。〈小說家的詩意追尋〉。收入王安憶,《傷心太平洋》,頁5–12。台北。收入K印刻出版。
周英雄(1989)。〈從兩個碑石看兩個社會:〈將軍碑〉與〈小鮑莊〉的現代意義〉。《當代》,期37,5月,頁136–142。
孟元(2006)。《一九八○年代兩岸女作家小說中女性意識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
孟悦、戴錦華(2004)。《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婦女文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季季(1993b)。〈兩性關係的時代抽樣〉。收入張小鳳等,《十一個女人》,爾雅叢書,頁xi–xxii。台北市。爾雅。
於可訓(1992)。〈池莉論〉。《當代作家評論》,5月,頁54–62。
———(1993a)。〈漸入佳境:在平實中透著空靈──池莉小說藝術論〉。收入池莉,《預謀殺人》,頁337–34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3b)。〈論方方近作的藝術〉。《文學評論》,4月,頁123–129。
———(1996)。〈池莉的創作及其文化特色〉。《小說評論》,4月,頁36–40。
———(2000)。〈一個女作家的文學風景──對方方的創作印象〉。《時代文學》,2月,頁89–93。
易中天(1993)。〈池莉論──「煩惱」與池莉作品的風格和意義〉。收入池莉,《預謀殺人》,頁350–35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林玉薇(2000)。〈遊刃於人性肌理的銳筆──專訪廖輝英〉。《文訊》,期18(1),11月,頁80–2。
林秀玲(1997)。〈李昂〈殺夫〉中性別角色的相互關係和人格呈現〉。收入鍾慧玲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頁297–314。台北。里仁。new window
林芳玫(2006)。《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林依潔(1981)。〈蕭颯、小說、七十年代〉。《明道文藝》,期68,11月,頁156–161。
林純芬(1996)。〈廖輝英部分作品摘要與評價〉。《中縣文藝》,期10,12月,頁28–32。
范銘如(2002a)。〈由愛出走──八、九○年代女性小說〉。收入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頁151–188。台北。麥田。new window
———(2002b)。《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
———(2002c)。〈台灣新故鄉──五○年代女性小說〉。收入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頁13–48。台北。麥田。
———(2002d)。〈「我」行我素──六○年代台灣文學的「小」女聲〉。收入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頁49–77。台北。麥田。
———(2002e)。〈台灣現代主義女性小說〉。收入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頁79–109。台北。麥田。
———(2002f)。〈兩岸‧女性‧酒吧裡的願景〉。《台灣文學學報》,期3,12月,頁39–52。
———(2003)。〈導讀:蓬門未識綺羅香〉。收入王安憶,《閣樓》,頁5–9。台北。INK印刻。
———(2005)。〈專輯:蘇偉貞──強悍也是一種信仰:范銘如對談蘇偉貞〉。《印刻文學生活誌》,期1(12),8月,頁34–50。
———(2008a)。《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
———(2008b)。〈京派‧吳爾芙‧台灣首航〉。收入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頁109–130。台北。麥田。
亮子(1987)。〈沉重之翅、振翼難飛:訪張潔談中國大陸的「傷痕文學」〉。《當代文學史料研究叢刊》,期1,5月,頁175–177。
姚李恕信(1985)。《台灣婦女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口硏究中心。
施淑(1996)。《大陸新時期文學槪觀》。臺北市。文建會。
施淑端(1994)。〈新納蕤思解說──李昂的自剖與自省/施淑端親訪李昂〉。收入李昂,《暗夜》,李昂個人系列,頁155–179。台北。著者發行。
段崇軒(1993)。〈「屏蔽」後的重建──池莉中篇小說解析〉。收入池莉,《預謀殺人》,頁357–36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洪士惠(2000)。〈迷失的歸途──論王安憶〈小城之戀〉與〈崗上的世紀〉中的女性主義傾向〉。《問學集》,期10,10月,頁45–62。new window
胡蘭成(1995)。〈談談蘇青〉。收入于青、曉藍、一心編,《蘇青文集》,頁473–6。上海。上海書店。
荒林、張潔(2005)。〈存在與性別,寫作與超越──張潔訪談錄〉。《文藝爭鳴》,5月,頁92–103。
郝譽翔(2000a)。〈論一九八○年前後台灣新生代文學的發展〉。《中外文學》,期28(11),4月,頁161–75。new window
———(2000b)。〈荒涼虛無的故事高手──閱讀袁瓊瓊〉。《幼獅文藝》,期563,11月,頁56–9。
———(2001)。〈袁瓊瓊《自己的天空》導讀〉。《文學臺灣》,期38,4月,頁145–8。
———(2002)。《情慾世紀末:當代臺灣女性小說論》。台北。聯合。
———(2003)。〈歡迎來到上海──閱讀王安憶〉。收入王安憶,《米尼》,頁5–14。台北。INK印刻出版。
唐翼明(1996a)。《大陸「新寫實小說」》。台北。東大發行 : 三民總經銷。
———(1996b)。《大陸新時期的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市。文建會。
奚密(2002)。〈黑暗之形──談《暗夜》中的象徵〉。收入李昂,《北港香爐人人插 戴貞操帶的魔鬼系列》,頁249–272。台北。麥田。
徐剛(2000)。〈復活的意義,無聲的陰影,及寫作的姿態──閱讀蘇偉貞小說的戲劇性〉。收入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 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麥田人文,頁373–390。台北。麥田。
荻宜(1997)。〈廖輝英《不歸路》──八○年代都會男女「地下情」實錄〉。《中央月刊文訊別冊》,期6(146),12月,頁38–39。
莫言、王安憶、曹征路、嚴歌苓、張煒(2006)。〈“小說與當代生活”五人談〉。《上海文學》,8月,頁4–7。
袁瓊瓊(1981b)。〈現在的我──代序〉。收入袁瓊瓊,《自己的天空》,洪範文學叢書,頁i–iii。台北市。洪範。
———(1985d)。〈缺憾與慈悲──「滄桑」序〉。收入袁瓊瓊,《滄桑》,洪範文學叢書,頁i–iv。台北市。洪範。
連玲玲(2001)。〈婦女運動與運動婦女:評介《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9,8月,頁267–279。
郭士行(1997)。〈從語用談李昂的〈殺夫〉〉。收入鍾慧玲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頁439–456。台北。里仁。
郭清萱(2008)。〈析論廖輝英的筆下世界──從生平背景與作品風格談起〉。《南榮學報》,期11,6月,頁(D11)1–(D11)19。
陳三井編(2000)。《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陳秀如(2005)。〈從迷失到覺醒──論廖輝英小說中的女性成長迴路〉。《臺灣文學評論》,期5(4),10月,頁106–129。new window
陳芳明(2001)。〈第十二章/五○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期17(8),6月,頁164–177。
陳建忠(2007)。〈差異的文學現代性經驗──日治時期台灣小說史論(1895-1945)〉。收入陳建忠等,《臺灣小說史論》,頁15–110。台北。麥田。
陳建忠等(2007)。《臺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
陳思和(1986)。〈中國新文學發展中的現實主義〉。《學術月刊》,9月,頁39–48。
———(2001a)。〈試論90年代文學的無名特征及其當代性〉。《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月,頁21–26。
———(2001b)。〈《新時期文學概說》導論〉。《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3月,頁1–5。
陳思和編(2001c)。《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台北。聯合文學。
陳國恩、王艷(2004)。〈世俗認同與身份焦慮──論池莉的小說創作〉。《江漢論壇》,6月,頁96–98。new window
陳順馨(2007)。《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與性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碧月(2007)。《兩岸當代女性小說選讀》。台北。五南。
陳曉明(1993)。〈序 反抗危機:「新寫實論」〉。收入陳曉明編,《中國新寫實小說精選》,頁1–28。蘭州。甘肅人民出版。
———(2006)。〈勉強的解放:後新時期女性小說概述〉。收入張清華編,《中國新時期文學研究資料匯編》,頁73–90。濟南。山東文藝。
陳駿濤(1992)。〈在凡俗人生的背后──方方小說(從《風景》到《一唱三嘆》)閱讀筆記〉。《小說評論》,5月,頁9–14。
馬婀如(1987)。〈從張潔的“女性系列篇”看張潔的婦女觀〉。《文藝評論》,2月,頁58–62。
馬森(1996)。〈任督二脈是否已經打通?──評《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中外文學》,期24(8),1月,頁144–9。new window
馬薏明(1986)。〈散文──小說經驗的對話〉。《幼獅文藝》,期64:3,9月,頁81–101。
高天、王樹聲、方立天、諶容(1985)。〈中年知識分子怎么辦?〉。《群言》,6月,頁3–11。
尉天驄編(1980)。《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
康來新(1986)。〈「盲點」和「焦點」,「好看的」與「好的」[評廖輝英《盲點》]〉。《文訊》,期23,4月,頁197–200。
———(2004)。〈道德與理性之外〉。收入廖輝英,《不歸路》,頁159–162。台北。聯經。
張小虹(1996)。《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台北。聯合文學。
張小鳳等(1993)。《十一個女人》。爾雅叢書(新一版.)。台北市。爾雅。
張末民(2008)。〈何謂「中國文學」?──對「中國文學」概念及其相關問題的討論〉。《政大中文學報》,期10,12月,頁91–120。
張抗抗(1986)。〈我們需要兩個世界〉。《文藝評論》,1月,頁57–61。
張系國(1986)。〈少年漢生的煩惱──「我兒漢生」讀後〉。收入蕭颯,《我兒漢生》,九歌文庫,頁209–212。台北。九歌。
———(1997)。〈序〉。收入蕭颯,《死了一個國中女生之後》,頁i–iv。台北。洪範。
張辛欣(1986)。〈撕碎,撕碎,撕碎了是拼接〉。《中國作家》,2月,頁195–201。
張英(1999)。〈真誠的言說──張潔訪談錄〉。《北京文學(精彩閱讀)》,7月,頁90–94。
張雪媃(2005)。〈李昂小說的政治性──從「人間世」到「自傳の小說」〉。《天地之女:二十世紀華文女作家心靈圖像》,頁245–281。台北。正中出版。
張惠娟(1993)。〈直到相思了無益──當代台灣女性小說的覺醒與徬徨〉。收入鄭明娳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頁37–64。台北。時報文化。
張愛玲(1991)。〈天才夢〉。收入張愛玲,《張看》,頁240–2。台北。皇冠。
———(1995)。〈我看蘇青〉。收入于青、曉藍、一心編,《蘇青文集》。上海。上海書店。
張新穎、金理編(2009)。《王安憶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
張誦聖(1995)。〈袁瓊瓊與八○年代台灣女性作家的「張愛玲」熱〉。《中外文學》,期23(8),1月,頁56–75。new window
———(2001)。《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
———(2007)。〈台灣七、八○年代以副刊為核心的文學生態與中產階級文類〉。收入陳建忠等,《臺灣小說史論》,頁275–316。台北。麥田。
張潔(1982)。〈我為什麼寫《沉重的翅膀》〉。《讀書》,期3,頁81–85。
———(1985)。〈不是創作談〉。《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月,頁48。
張曉風(2001)。〈廖輝英和她的紙上舞台〉。收入廖輝英,《盲點》,九歌文庫,頁7–10。臺北。九歌。
梅家玲(2004)。《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
盛英(1984)。〈真誠的追求──讀部分青年女作家小說隨想〉。《朔方》,3月,頁36–40。
———(1989)。〈她們更向往現代文明──試論新時期女作家對社會人生的思考〉。《天津社會科學》,3月,頁79–84+72。
盛英(1999)。《中國女性文學新探》。北京。中國文聯。
盛英編(1995)。《二世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上下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黃心村(2011)。〈從醬園弄到鹿港:詹周氏殺夫的跨國演繹〉。《台灣文學學報》,期18,6月,頁1–26。new window
黃重添(1992)。《台灣新文學槪觀》。台北縣新莊市。稻禾出版。
黃晴(2004)。〈從「油蔴菜籽」到「不歸路」〉。收入廖輝英,《不歸路》,頁177–181。台北。聯經。
喬以鋼(2004)。《中國女性與文學:喬以鋼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彭小妍(1997)。〈李昂小說中的語言──由〈花季〉到《迷園》〉。收入鍾慧玲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頁263–70。台北。里仁。
———(1993)。《超越寫實》。台北。聯經。
彭碧玉(1986)。〈捕捉人生的廣角鏡──蕭颯和她的小說〉。收入蕭颯,《我兒漢生》,九歌文庫,頁213–218。台北。九歌。
彭碧玉、丘彥明、吳繼文紀錄、整理(1981)。〈聯合報六九年度中、長篇小說獎總評會議紀實〉。收入蕭颯,《霞飛之家》,聯經文學,頁iii–xx。台北。聯合報出版。
曾恆源(1994)。〈從女性立場看王安憶《三戀》中的女性〉。《國文天地》,期10:1(109),6月,頁27–35。new window
程德培(2006)。〈面對「自己」的角逐──評王安憶的「三戀」〉。收入吳義勤編,《王安憶研究資料》,頁98–109。濟南。山東文藝。
———(2009)。〈方的就是方的 論方方小說的敘事鋒芒〉。《上海文化》,6月,頁13–23。
葉石濤(1987)。〈「返鄉劄記」代序〉。收入蕭颯,《返鄉劄記》,頁i–iv。台北。洪範。
楊照(1995)。《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聯合文學出版。
———(1998)。《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聯合文叢。台北。聯合文學。
楊翠(1993)。《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 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台北。時報。
楊澤編(1999)。《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
詹宏志(1997)。〈評介「小葉」之二〉。收入蕭颯,《死了一個國中女生之後》,頁61–65。台北。洪範。
廖榮利、鄭為元(1985)。《蛻變中的台灣婦女 軌跡與前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硏究中心。
廖輝英(1986d)。〈嚴肅與通俗之間〉。《文訊》,期26,10月,頁94–7。
———(2001b)。〈女性成長的某種里程碑──寫在《盲點》重排新版之前〉。收入廖輝英,《盲點》,九歌文庫,頁3–6。臺北。九歌。
———(2004c)。〈遲來的告白〉。收入廖輝英,《今夜微雨》,典藏小說,頁196–204。臺北。九歌。
———(2004d)。〈不歸路一走十餘年〉。收入廖輝英,《不歸路》,頁v–ix。台北。聯經。
———(2004e)。〈今夜又微雨──《今夜微雨》初版原序〉。收入廖輝英,《今夜微雨》,典藏小說,頁191–195。臺北。九歌。
———(2007b)。〈女人的命運──原書後記〉。收入廖輝英,《歲月的眼睛》,頁253–254。台北。九歌。
蔡文婷(1999)。〈走過憂傷年代──大陸作家王安憶〉。《光華》,期23(2),2月,頁46–55。
蔡英俊(1988)。〈女作家的兩種典型及其困境──試論李昂與廖輝英的小說〉。收入子宛玉,《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兩性新社會叢書,頁344–361。台北。谷風。
蔡毅(1984)。〈寓諷刺於寫實 寓歌頌於暴露:諶容的小說〈關於仔豬過冬問題〉試析〉。收入何火任編,《諶容研究專集》,頁436–440。貴州。歸州人民出版社。
蔡毅、丁振海(1984)。〈在嚴峻的生活面前──諶容現實主義藝術特色初探〉。收入何火任編,《諶容研究專集》,頁112–137。貴州。歸州人民出版社。
蔣勳(1983)。〈我看不歸路〉。《不歸路》。台北。聯經。
鄭至慧(1999)。〈從沒有單位到集體發聲〉。收入楊澤編,《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頁61–72。台北。時報文化。
鄭國慶(2011)。〈王安憶:上海「京派」與社會主義記憶〉。《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月,頁110–116。
鄭樹森編(1989)。《現代中國小說選》。文學叢書。洪範。
齊邦媛(1990)。《千年之淚 當代台灣小說論集》。爾雅叢書。台北。爾雅。new window
劉乃慈(2011)。〈佔位與區隔──八○年代李昂的作家形象與文學表現〉。《台灣文學研究學報》,期13,10月,頁361–387。new window
劉秀美(1997)。〈廖輝英小說中的「女性形象」〉。《中國現代文學理論》,期6,6月,頁311–319。
劉紹銘(1986)。〈時代的抽樣──論蕭颯的小說〉。收入蕭颯,《唯良的愛》,九歌文庫,頁189–212。台北。九歌。
劉慧英(1992)。〈文壇女杰心路探跡──訪女作家諶容、王安憶、張潔、張抗抗〉。《炎黃春秋》,2月,頁26–30。
劉潔(2008)。《中國女性寫作文化思維嬗變史論》。北京。新華書店。
樂鑠(1989)。《遲到的潮流──新時期婦女創作研究》。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
樊星(1997a)。〈“紀實小說”與武漢作家〉。《江漢大學學報》,1月,頁7–11。
———(1997b)。〈武漢作家與「哲理小說」〉。《芳草》。
蕭義玲(2004)。〈慾望、流言與敘述──從《殺夫》到《自傳の小說》〉。《興大中文學報》,期16,6月,頁131–151。new window
薛清江(2008)。〈李昂小說《殺夫》中的倫理與人性關懷──以柏納德‧威廉斯的「道德運氣」為核心的詮釋〉。《漢學研究集刊》,期7,12月,頁197–222。new window
諶容(1984b)。〈痛苦中的抉擇──代序〉。《楊月月與薩特之研究》,頁1–7。北京。中國文聯。
賴松輝(2002)。《日據時期台灣小說思想與書寫模式之研究(1920-1937)》。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錢理群(2007)。《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的東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隱地(1984)。〈作家與書的故事:蕭颯、張系國〉。《新書月刊》,期11,8月,頁46–7。
———(1997)。〈評介「小葉」之一〉。收入蕭颯,《死了一個國中女生之後》,頁58–60。台北。洪範。
龍化龍(1984)。〈為人生唱美的讚歌──漫談諶容的小說創作〉。收入何火任編,《諶容研究專集》,頁91–106。貴州。歸州人民出版社。
應鳳凰(2007)。〈「反共+現代」:右翼自由主義思潮文學版〉。收入陳建忠等,《臺灣小說史論》,頁111–201。台北。麥田。
戴錦華(1999)。《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6)。〈奇遇與突圍──九十年代女性寫作〉。收入張清華,畢文君,王士強、楊林編,《中國新时期女性文學硏究資料》,頁154–166。濟南。山東文藝。
———(2007)。《涉渡之舟: 新时期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戴錦華編(2000)。《書寫文化英雄──世紀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鍾玲(1989)。《現代中國繆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台北。聯經。new window
鍾鳳美(1986)。〈讓缺憾從人性中躍昇:縱談袁瓊瓊小說 <滄桑>〉。《文藝月刊》,期205,7月,頁31–42。
韓少功(1993)。〈序〉。收入方方,《方方》,頁1–3。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簡瑛瑛(1998)。《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台北。聯合文學。
蘇玉普(2010)。〈敘述者的悖論──對方方〈風景〉中敘述者的解讀〉,5月,頁44。
蘇偉貞(1983c)。〈後序‧後敘〉。收入蘇偉貞,《世間女子》,頁215–218。台北。聯合報社出版。
———(1987a)。〈三十以後──「離家出走」代序〉。收入蘇偉貞,《離家出走》,頁i–iii。台北。洪範。
———(1990d)。〈曾經擁有,一旦失落〉。收入蘇偉貞,《我們之間》,頁i–iii。台北。洪範。
———(1992b)。〈返跨北回歸線〉。收入蘇偉貞,《熱的絕滅》,洪範文學叢書,頁1–3。台北。洪範。
———(1996b)。〈封閉:自序〉。收入王德威編,《封閉的島嶼──得獎小說選》,頁23–28。臺北。麥田。
———(2002)。〈岩畫紀事〉。《魔術時刻》,頁5–6。台北。INK印刻。
蘇偉貞、朱天文(1996)。〈情慾寫作——身體像一件優秀的漆器〉。收入楊澤編,《縱浪談》,頁147–156。台北。時報文化。
鍾麗慧(1983)。〈蕭颯的小說世界〉。《明道文藝》,期88,7月,頁50–3。
顧燕翎(1996)。〈從移植到生根:婦女研究在台灣(1985-1995)〉。《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4,8月,頁241–268。

三,英文研究書目
Adams, Don. 2009. Alternative Paradigms of Literary Realis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Allingham, Philip V. 2006. “The Victorian Sensation Novel, 1860-1880.” The Victorian Web. http://www.victorianweb.org/genre/sensation.html.
Anderson, Marston. 1990. The Limits of Realism: Chinese Fiction in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arlow, Tani E. 2004. The Question of Women in Chinese Feminism. Next Wav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Barlow, Tani E. 1994a. “Theorizing Woman: Funü, Guojia, Jiating (Chinese Woman, Chinese State, Chinese Family).” In Body, Subject & Power in China, ed. Angela Zito and Tani E Barlow, 253–289.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94b. “Politics and Protocols of Funü: (Un)Making National Woman.” In Engendering China: Women, Culture, and the State, ed. Christina K Gilmartin, 339–359.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rlow, Tani E., ed. 1993. Gender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Writing and Feminism.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Bassnett, Susan. 1993.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UK&Cambridge,USA: Blackwell.
———. 2006.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omparative Critical Studies 3 (1-2): 3–11.
Beaumont, Matthew. 2007a. “Introduction: Reclaiming Realism.” In Adventures in Realism, ed. Matthew Beaumont, 1–12.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Beaumont, Matthew, ed. 2007b. Adventures in Realism.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 2010. A Concise Companion to Realism. Pbk. ed., rev. ed. Chichester, West Sussex, U.K: Wiley-Blackwell.
Becker, George J. 1949. “Realism: An Essay in Definition.” 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 10 (2) (June): 184–197.
Bowlby, Rachel. 2007. “Foreward.” In Adventures in Realism, ed. Matthew Beaumont, xvi–xviii.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Brooks, Peter. 2005. Realist Vision.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Carver, Ann C, and Sung-sheng Chang, eds. 1990. Bamboo Shoots After the Rain: Contemporary Stories by Women Writers of Taiwan. New York: Feminist Press at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hang, Doris T. 2009. Women’s Movements in Twentieth-Century Taiwan.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Chang, Sung-sheng Yvonne. 1993a. Modernism and the Nativist Resistance: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 Durham: bDuke University Press.
———. 1993b. “Yuan Qiongqiong and the Rage for Eileen Zhang Among Taiwan’s Feminine Writers.” In Gender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Writing and Feminism, ed. Tani E. Barlow, 215–237.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 2004. Literary Culture in Taiwan: 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hen, Peng-hsiang, and Whitney Crothers Dilley, eds. 2002. Feminism/Femininity in Chinese Literature. Critical Studies no. 18. Amsterdam: Rodopi.
Chiang, Lan-hung Nora, and Yenlin Ku. 1985. Past and Current Status of Women in Taiwan. Taipei: Population Studies Cen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how, Rey. 1993. “Against the Lures of Diaspora: Minority Discourse, Chinese Women, and Intellectual Hegemony.” In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ed. Tonglin Lu, 23–45.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hui, Kuei-fen. 1992a. “Taking Off: A Feminist Approach to Two Contemporary Women’s Novels in Taiwan.” Tamkang Review 23 (1-4): 709–733.
———. 1992b. “Feminism in the Context of Popular Fiction: Liao Hui-ing and Popular Women’s Novels.” 中興大學文史學報 22: 91–99.
Cohn, Dorrit. 1984. Transparent Minds: Narrative Modes for Presenting Consciousness in Fi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ollins, Wilkie. 1980. The Woman in Whi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roll, Elisabeth. 1995. Changing Identities of Chinese Wome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Cvetkovich, Ann. 1992. Mixed Feelings: Feminism, Mass Culture, and Victorian Sensationalism.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Dai, Jinhua. 1999. “Rewriting Chinese Women: Gender Production and Cultural Space in the Eighties and Nineties.” In Spaces of Their Own: Women’s Public Sphere in Transnational China, ed. Mayfair Mei-hui Yang, 191–206.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2004. “Class and Gender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Women’s Literature.” In Holding up Half the Sky: Chinese Wome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d. Jie Tao, Bijun Zheng, and Shirley L Mow, 289–301. 1st Feminist Press ed. New York: Feminist Press at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Debenham, Helen. 2002. “The Victorian Sensation Novel.” In A Companion to the Victorian Novel, ed. William Baker and Kenneth Womack, 209–221.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Delmar, Rosalind. 1986. “What Is Feminism?” In What Is Feminism?, ed. Juliet Mitchell and Ann Oakley, 8–33. Oxford, UK: B. Blackwell.
Dentith, Simon. 2007. “Realist Synthesis in the Nineteenth-Century Novel: ‘That Unity Which Lies in the Selection of Our Keenest Consciousness’.” In Adventures in Realism, ed. Matthew Beaumont, 33–49.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Dolev, Yuval. 2007. Time and Realism: Metaphysical and Antimetaphysical Perspective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Donovan, Josephine. 2000. Women and the Rise of the Novel, 1405-1726.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Duke, Michael S, ed. 1989. Modern Chinese Women Writers: Critical Appraisals. Armonk, N.Y: M.E. Sharpe.
Duke, Michael S. 1985. Blooming and Contending: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Post-Mao Er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Earnshaw, Steven. 2010. Beginning Realis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Farris, Catherine S, Anru Lee, and Murray A Rubinstein, eds. 2004. Women in the New Taiwan: Gender Roles and Gender Consciousness in a Changing Society. Taiwan in the Modern World. Armonk, N.Y: M.E. Sharpe.
Farris, Catherine S. 2004. “Women’s Liberation Under ‘East Asian Modernity’ in China and Taiwan: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In Women in the New Taiwan: Gender Roles and Gender Consciousness in a Changing Society, ed. Catherine S Farris, Anru Lee, and Murray A Rubinstein, 325–376. Taiwan in the Modern World. Armonk, N.Y: M.E. Sharpe.
Felski, Rita. 1989. Beyond Feminist Aesthetics: Feminist Literatur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2003. Literature After Feminism. Chicago, 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2008. Uses of Literature.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ing.
Feng, Jin. 2004. The New Woma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Fiction. Comparative Cultural Studies. West Lafayette, Ind: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Gilligan, Carol.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ilmartin, Christina K, ed. 1994. Engendering China: Women, Culture, and the State. Harvard Contemporary China Series 10.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ldblatt, Howard. 1990. “Sex and Society: The Fiction of Li Ang.” In Worlds Apart: Recent Chinese Writing and Its Audiences, ed. Howard Goldblatt, 150–165. M.E. Sharpe.
Grant, Damian. 1970. Realism. London&NY: Methuen&Co.
Hershatter, Gail. 2007. Women in China’s Long Twentieth Century. Berkeley, Calif: Global, Area, and International Archiv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onig, Emily, and Gail Hershatter. 1988. Personal Voices: Chinese Women in the 1980’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 Press.
Hughes, Winifred. 1980. The Maniac in the Cellar: Sensation Novels in the 1860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uters, Theodor. 1993. “Ideologies of Realism in Modern China: The Hard Imperatives of Imported Theory.” In Politics, Ideology, and Literary Discourse in Modern China: Theoretical Interventions and Cultural Critique, ed. Kang Liu and Xiaobing Tang, 147–173.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Jameson, Fredric. 1977. “Ideology, Narrative Analysis, and Popular Culture.” Theory and Society 4 (4) (December): 543–559.
———. 2007. “A Note on Literary Realism in Conclusion.” In Adventures in Realism, ed. Matthew Beaumont, 261–271.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Kahler, Erich. 1973. The Inward Turn of Narrative. Bollingen Series 83.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ingsbury, Diana B., ed. 1994. I Wish I Were A Wolf: The New Voice in Chinese Women’s Literature. Beijing: New World Press.
Kinkley, Jeffrey C. 2007. Corruption, Realism, and the Political Novel.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 Press.
Ku, Yenlin. 1988. “The Changing Status of Women in Taiwan: A Conscious and Collective Struggle Toward Equality.”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11 (3): 179–186.
Lanser, Susan Sniader. 1992. Fictions of Authority: Women Writers and Narrative Voic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Larson, Wendy. 1988. “The End of ‘Funü Wenxue’: Women’s Literature from 1925 to 1935.”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4: 39–54.
———. 1989. “Women, Writers, Social Reform: Three Issues in Shen Rong’s Fiction.” In Modern Chinese Women Writers: Critical Appraisals, ed. Michael S Duke, 174–195. Armonk, N.Y: M.E. Sharpe.
———. 1998. Women and Writing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 Press.
Lau, Joseph S. M. 1973. “The Concepts of Time and Reality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Tamkang Review 4 (1) (April): 25–40.
Lee, Yuan-chen. 1999. “How the Feminist Movement Won Media Space in Taiwan: Observations by a Feminist Activist.” In Spaces of Their Own: Women’s Public Sphere in Transnational China, ed. Mayfair Mei-hui Yang, 95–115.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Levine, George Lewis. 1981. The Realistic Imagination: English Fiction from Frankenstein to Lady Chatterle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vine, George Lewis, ed. 1993. Realism and Representation: Essays on the Problem of Realism in Relation to Scienc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cience and Literature. Madison, Wi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 2008. Realism, Ethics and Secularism: Essays on Victorian Literature and Scienc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 Xiaojiang. 1999. “With What Discourse Do We Reflect on Chinese Women? Thoughts on Transnational Feminism in China.” In Spaces of Their Own: Women’s Public Sphere in Transnational China, ed. Mayfair Mei-hui Yang, 261–277.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2002. “Resisting While Holding the Tradition - Claims for Right Raised in Literature By Chinese Women Writers in the New Period.” In Feminism/Femininity in Chinese Literature, ed. Peng-hsiang Chen and Whitney Crothers Dilley, 109–115. Critical Studies no. 18. Amsterdam: Rodopi.
Li, Ziyun. 1994. “Women’s Consciousness and Women’s Writing.” In Engendering China: Women, Culture, and the State, ed. Christina K Gilmartin, 299–31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in, Maosung. 1986. “Social Realism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in Taiwan”. Ann Arbor, Mich: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PhD Thesis.
Link, E. Perry. 2000. The Uses of Literature: Life in the Socialist Chinese Literary Syste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iu, Kang, and Xiaobing Tang, eds. 1993. Politics, Ideology, and Literary Discourse in Modern China: Theoretical Interventions and Cultural Critiqu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Liu, Lydia H. 1993. “In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The Female Tradition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Gender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Writing and Feminism, ed. Tani E. Barlow, 33–57.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Löwy, Michael. 2007. “The Current of Critical Irrealism: ‘A Moonlit Enchanted Night’.” In Adventures in Realism, ed. Matthew Beaumont, 193–206.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Lu, Hwei-syin. 2004. “Transcribing Feminism: Taiwanese Women’s Experiences.” In Women in the New Taiwan: Gender Roles and Gender Consciousness in a Changing Society, ed. Catherine S Farris, Anru Lee, and Murray A Rubinstein, 223–243. Taiwan in the Modern World. Armonk, N.Y: M.E. Sharpe.
Lu, Tonglin. 1995. Misogyny, Cultural Nihilism, Oppositional Politic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 Press.
Lu, Tonglin, ed. 1993.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Lü, Zhenghui. 1990. “Postwar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In Worlds Apart: Recent Chinese Writing and Its Audiences,ed. Howard Goldblatt, trans. Marshall McArthur, 136–140. M.E. Sharpe.
McDougall, Bonnie S. 2003. Fictional Authors, Imaginary Audiences: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Bilingual Series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McDougall, Bonnie S, and Kam Louie. 1997. The Literature of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cDowell, Bonnie S. 2003. “Self-Narrative as Group Discourse: Female Subjectivity in Wang Anyi’s Fiction.” In Fictional Authors, Imaginary Audiences: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by Bonnie S McDougall, 95–113. Bilingual Series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McHale, Brian. 1986. “Change of Dominant from Modernist to Postmodernist Writing.” In Approaching Postmodernism: Papers Presented at a Workshop on Postmodernism, 21-23 September 1984, University of Utrecht, ed. Douwe Wessel Fokkema and Johannes Willem Bertens. Amsterdam: Benjamins.
Moi, Toril. 1985. Sexual/Textual Politics: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London&NY: Routledge.
———. 2009. “‘I Am Not a Woman Writer’: About Women, Literature and Feminist Theory Today.” Eurozine (June 12). http://www.eurozine.com/articles/2009-06-12-moi-en.html.
Morris, Pam. 1993.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An Introduction. Oxford&Cambridge,USA: Blackwell.
———. 2003. Realism. New Critical Idiom. London: Routledge.
Mukařovský, Jan. 1970. Aesthetic Function, Norm and Value as Social Facts. Michigan Slavic Contributions no. 3. Ann Arbor: Dept. of Slavic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Nagib, Lúcia, and Cecília Mello, eds. 2009. Realism and the Audiovisual Media. Basingstoke,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Ng, Sheung-Yuen Daisy. 1993. “Feminism in the Chinese Context: Li Ang’s The Butcher’s Wife.” In Gender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Writing and Feminism, ed. Tani E. Barlow, 266–289.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Noddings, Nel. 2003.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 Moral Education. 2nd ed.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vak, Daniel Akiva. 2008. Realism, Photography, and Nineteenth-Century Fict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ykett, Lyn. 1992. The “Improper” Feminine: The Women’s Sensation Novel And the New Woman Writing. London: Routledge.
———. 1994. The Sensation Novel from The Woman in White to The Moonstone. Plymouth: Northcote.
Ross, Deborah. 1991. The Excellence of Falsehood: Romance, Realism, and Women’s Contribution to the Novel. Lexington, Ky: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Rubinstein, Murray A. 2004. “Lu Hsiu-lien and the Origins of Taiwanese Feminism, 1944-1977.” In Women in the New Taiwan: Gender Roles and Gender Consciousness in a Changing Society, ed. Catherine S Farris, Anru Lee, and Murray A Rubinstein, 244–277. Taiwan in the Modern World. Armonk, N.Y: M.E. Sharpe.
Ryan, Marie-Laure. 1980. “Fiction, Non-factuals, and the Principle of Minimal Departure.” Poetics 9: 403–422.
Shafer-Landau, Russ,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Moral Realism A Def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owalter, Elaine. 1977.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ë to Lessing.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98. “Twenty Years on: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Revisited.” NOVEL: A Forum on Fiction 31 (3): 399–413.
Spencer, Jane. 1986. The Rise of the Woman Novelist: From Aphra Behn to Jane Austen. Oxford: B. Blackwell.
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 2003. Death of a Disciplin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torm, Carsten. 2008. “How to Be Social and Realistic: The Debate on Social Realism and Xiangtu Wenxue in Taiwan.” In Madrid, Spain.
———. 2010. “Traces of Reality: Alternative Realisms in Taiwan During the 1960s and 1970s.” Oriental Archive 78 (3): 279–302.
Strawson, Galen. 2004. “Against Narrativity.” Ration (new Series) XVII (4) (December): 428–52.
Thakur, Ravni. 1997. Rewriting Gender: Read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Women. London&New Jersey: Zed Books.
Tötösy de Zepetnek, Steven. 1998.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ory, Method, Application. Amsterdam: Rodopi.
———. 1999. “From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oday Toward Comparative Cultural Studies.” CLCWeb: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 WWWeb Journal 1 (3). http://docs.lib.purdue.edu/clcweb/vol1/iss3/2/.
Wang, Dewei. 1992. Fictional Real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Mao Dun, Lao She, Shen Congwen. Modern Asian Literature Ser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ang, Zheng. 1993. “Three Interviews: Wang Anyi, Zhu Lin, Dai Qing.” In Gender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Writing and Feminism, ed. Tani E. Barlow, 159–206.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Wellek, René. 1963. Concepts of Criticism: [essays]. Ed. Stephen G. Nichol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Wolf, Margery. 1985. Revolution Postponed: Wome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u, Hui, ed. 2010. Once Iron Girls: Essays on Gender by Post-Mao Chinese Literary Women.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Yang, Mayfair Mei-hui. 1999a. “From Gender Erasure to Gender Difference: State Feminism, Consumer Sexuality, and Women’s Public Sphere in China.” In Spaces of Their Own: Women’s Public Sphere in Transnational China, ed. Mayfair Mei-hui Yang, 35–67.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Yang, Mayfair Mei-hui, ed. 1999b. Spaces of Their Own: Women’s Public Sphere in Transnational China. Public Worlds v. 4.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Yuan, Lijun. 2005. Reconceiving Women’s Equality in China: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Models of Sex Equality.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Zhang, Jingyuan. 2000. “Breaking Open: Chinese Women’s Writing in the Late 1980s and 1990s.” I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Half of a Modern Century: A Critical Survey, ed. Bangyuan Qi and Dewei Wang, 161–179.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Zhong, Xueping. 2007. “Who Is a Feminist? Understanding the Ambivalence Towards Shanghai Baby, ‘Body Writing’ and Feminism in Post-Women’s Liberation China.” In Translating Feminisms in China: A Special Issue of Gender & History, ed. Dorothy Ko and Zheng Wang, 215–246.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Ltd.
Zhu, Ling. 1993. “A Brave New Worl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in The Red Sorghum Family.” In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ed. Tonglin Lu, 121–134.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Zito, Angela, and Tani E Barlow, eds. 1994. Body, Subject & Power i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