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遺民熊開元由儒歸佛之研究
作者:盧秀華
作者(外文):Lu Hsiu Hua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汪榮祖
張秀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復社熊姜之獄明清轉接期明遺民士人逃禪臨濟宗天童派諍Hsiung Kai-yuanthe Ming-Qing transitionFu shethe Ming loyalistRinzai ZenTiantong sectZen Buddh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6
摘 要
明清轉接期是一個由破邁向立的大變局,舉凡政治、社會、甚至民心、思想皆處在變動之中,個人的出處、抉擇無不受此影響,面對此一變局,如何選擇對自己最有利且適性的方向,以應此一世變,成為當時知識分子最重要的課題。
明遺民熊開元(1599-1676)前半生當官,推動復社成立,為實踐儒家內聖外王之道,不斷對主政者提建言,見首輔周延儒納賄賣官,朝政敗壞,遂糾周延儒,結果被下詔獄並廷杖一百,直聲震天下。南明隆武朝亡,熊開元逃禪避仕,遊走於南明治區,期待永曆政權能反清復明。至順治七年冬,熊開元見明清戰局急轉直下,永曆政權幾近瓦解,復明無望,遂返回到中土,隱於廬山,真心向佛。因順治欲知明末忠臣熊開元的下落,使熊開元入關報歸,即被朝廷盯上,將其行止往上通報,其行蹤由是傳開,臨濟宗、曹洞宗諸尊宿皆向他招手,熊開元遂下廬山,尋漢月法藏法嗣繼起弘儲為師,因而涉入清初的天童派諍。
熊開元真心歸佛後,因行佛門禮法,過孝陵不拜而被儒者批判,指僧其心之過。儒者認為士人不得已而逃於禪,不必真的成為僧人,因而以儒家禮法來要求已出家的熊開元。熊開元出世為住持,不上堂,免去拈香祝當今皇帝聖壽的儀式。但儒者不懂佛門儀軌,以為住持出世上堂,得拈香祝聖壽,因而嚴厲批判士大夫逃禪又出世上堂者。儒者之所以批判熊開元,乃因儒者恐士人為避難而逃入佛門,最後成為佛門中人,使儒門人才大量流失;而士大夫逃禪有指標作用,熊開元因忠直受杖享有盛名,故成為儒者批判的對象。
熊開元出家之初便發誓為苦行僧,以體驗身貧道不貧的感受,結果其所接之寺院多為經濟困難者,且受清初奏銷案影響,士紳減少對寺院布施,熊開元苦於寺院糧食短缺。然因江南通海案發,清廷破獲多起僧人從事反清復明活動,遂嚴令地方各級官員注意僧、道動向,寺院是否隱藏反清奸細;結果地方文武官員輪番上寺院參訪,假藉問道,實行偵察。又因文武官員對寺院不吝布施,進而解決寺院糧食不足問題。
從熊開元由儒歸佛的歷程,可知世變對個人的影響,出處抉擇自有其道理,而禍福則一時難斷定。熊開元出家是自利、利他的行為,自利是大慈,利他是大悲,大慈大悲乃是菩薩道。熊開元前半生當官,念茲在茲於實踐儒家內聖外王之道,因明清轉接期的變局,使他由悦禪的宰官居士,改以出家度眾生為職志,最後成為臨濟宗三十三世傳人,出世領眾,為僧俗說法。即熊開元由實踐經世濟民之道,改行菩薩道度化眾生,兩者皆是利他行為,故對他而言,儒佛是一致的;而與遺民相較,他當寺院住持的社會功能確實勝於隱而不出的遺民。
熊開元一生的歷程實受明清轉接期的變局影響,是世變促成他改變,去體驗另一種人生旅程。
關鍵字:復社、熊姜之獄、明清轉接期、明遺民、士人逃禪、臨濟宗、天童派諍
A Research on the Ming loyalist Hsiung Kai-yuan by the Confucian become monks
Abstract
In first half of Hsiung Kai-yuan’s life, he promoted the Fu She to be established. After, he was framed to be sent to prison because he exposed the Grand Secretary Zhou Yan-rus, who broke the law. Although he almost lost his life, he won a reputation.
In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Hsiung Kai-yuan didn’t want to continue to be an official. He abandoned to be a Confucian and decided to become a monk. However, Hsiung was criticized by another Confucians because they considered that he didn’t observe the rule of Confucianism any more that was kind of betraying behavior. On the other hand, Confucians didn’t really understand the rule of Buddhism they thought if literati wanted to escape the trouble times, they were not necessary to become a monk. Actually, Confucians were worried about too many literati becoming the monks in order to take refuges and led to decrease Confucians’ quantities. Thus, they focused on Hsiung and criticized him because he had a great reputation to impact on literati who would like to be monk instead of being Confucian.
After Hsiung becoming a monk, he got into trouble about argument between Tiantong sect of Rinzai Zen and Sanfeng sect. He was blamed for impolite to high-level monk of Tiantong sect. Despite Hsiung had been a monk, he often revealed imposing manner like an official led to the other monks dislike him.
Being an official was Hsiung’s personal ideal of realizing salvation concept of Confucianism and being a monk was for the purpose of helping more people in the trouble time rather than in order to pursue the fame and profit. Moreover, being an official and a monk was his dream at that time and he both realized them.
All of experience in Hsiung's time was impacted by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He changed himself to be a monk because of transition and promoted him to experience another journey of life.
Keyword:
Hsiung Kai-yuan,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Fu she, the Ming loyalist, Rinzai Zen, Tiantong sect, Zen Buddhism
徵引書目:
一、史料:
(一)史書、政書、地方志、文集
《大明律集解附例》(據光緒二十四年重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
《清世祖實錄》、《清聖祖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806冊。
《鄭氏史料續編(四)》,收錄在《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三輯,台北:大通書局,198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輯校,黃彰健校勘,《崇禎長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
文秉,《烈皇小識》,收錄在《筆記小說大觀》,第十編,第3冊,台北:新興書局,1987。
申時行纂,《大明會典》,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789冊。
朱衣點修,吳標等纂,《重修崇明縣志》(清康熙刻本),收錄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選編,《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一冊,江蘇:中國書店,1992。
朱保炯、謝沛霖編,《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收錄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79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
江日昇,《臺灣外記》,收錄在《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
佚名,〈江南聞見錄〉,收錄在于浩輯,《明清史料叢書八種》,第1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2005。
佟世燕修,戴務楠纂,《江寧縣志》(康熙二十二年刻本),收錄在《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10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
吳山嘉錄,《復社姓氏傳略》,收錄在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第7冊,台北:明文書局,1991。
吳偉業,〈鹿樵紀聞〉,收錄在于浩輯,《明清史料叢書八種》,第8冊。
吳偉業,《復社紀事》,收錄在《東林與復社》,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台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李瑤,《繹史摭遺》,收錄在《南疆繹史》下冊,《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
李銘皖、譚鈞培修,馮桂芬纂,《同治蘇州府志》,收錄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3冊,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汪雲銘修,方承保、張宗軾纂,《重修嘉魚縣志》(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收錄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選編,《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35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收錄在《欽定四庫全書薈要》,史部,第211冊。
周宗建,《周忠毅公奏議》,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492冊。
邵廷釆,《東南紀事》,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第332冊。
南沙三餘氏,《南明野史》,《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
查繼佐,《魯春秋》,收錄在《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
計六奇,〈金壇獄案〉,收錄在于浩輯,《明清史料叢書八種》,第8冊。
計六奇,《明季北略》,收錄在《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
計六奇,《明季南略》,收錄在《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
倪師孟,沈彤等纂,《吳江縣志》(清乾隆十二年修),中國地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163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
倪師孟,沈彤等纂,《乾隆震澤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23冊,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夏允彝,《幸存錄》,收錄在《筆記小說大觀》,第十編,第3冊。
孫承澤,《山書》,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第367冊。
徐鼒,《小腆紀傳》,收錄在《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
海外散人,《榕城紀聞》,收錄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資料》,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
馬建石,楊育裳主編,《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婁東無名氏(王家楨),《研堂見聞雜記》,收錄在于浩輯,《明清史料叢書八種》,第6冊。
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張岱,《石匱書後集》,收錄在《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
曹炳麟纂,王清穆修,《崇明縣志》(民國十三年修),收錄中國地方志叢書,華中地方,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
野史氏編,《酌中志餘》,收錄在《叢書集成續編》,史地類,第254冊。
陳子龍、徐孚遠等編,《皇明經世文編》,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655冊。
陳支平主編,《臺灣文獻匯刊》,第一輯,《清初鄭成功家族滿文檔案譯編》,厦門:厦門大學出版社、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陸世儀,《復社紀略》,收錄在《東林與復社》,《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
無名氏(陳燕翼),《思文大紀》,卷五,收錄在《筆記小說大觀》,第10編。
程正揆,〈滄州紀事〉,收錄在聾道人輯,《遇變紀略》,《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
華廷獻,《閩事紀略》,收錄在《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
溫睿臨,《南疆逸史》,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第332冊。
溫睿臨原本,古高陽氏勘定,《南疆繹史勘本》,收錄在《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
葡.曾德昭著,何高濟譯,《大中國志》,台北:台灣古籍,2003。
趙弘恩等監修,黃之雋等編纂,《江南通志》,收錄在《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第510冊。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
潘檉章,《松陵文獻》(康熙三十二年刻本),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541冊。
談遷著,張宗祥點校,《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
錢甹只,《甲申傳信錄》,收錄在《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
錢陸燦等主纂,《康熙常熟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第21冊,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方以智,《物理小識》,收錄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7冊。
毛奇齡,《西河集》,收錄在《文淵閣四庫全書》,別集類,第1320冊。
王士禎,《居易錄》,收錄在《筆記小說大觀叢刊》,第十五編。
王夫之,《船山遺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王思任等編,《祁忠敏公年譜》,收錄在祁彪佳,《甲乙日曆》附錄,此書被收在《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台北:大通書局,1987。
全祖望,《鮚埼亭集》,台北:國立編譯館,2003。(校注版)
朱彝尊,《明詩綜》,台北:世界書局,1989。
朱彝尊著,黃君坦校點,《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吳甡,《柴庵疏集、憶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吳偉業,《吳梅村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吳偉業,《梅村家藏稿》,台北:學生書局,1975。
呂留良,《呂晚村文集》,收錄在《清代文字獄史料彙編》(六),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李清,《三垣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李鄴嗣,《杲堂詩文鈔》,收入張壽鏞輯,《四明叢書》,第1輯第3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沈德潛等編,《清詩別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周同谷,《霜猨集》,收錄在《叢書集成初編》,第2287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周亮工,《讀畫錄》,收錄在《印人傳.讀畫錄》,故宮珍本叢刊第342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周亮工輯,《賴古堂尺牘新鈔》(二)、(三),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2。
周齊曾,《囊雲文集》,收錄在張壽鏞輯,《四明叢書》,第4輯第3冊。
屈大均著,歐初、王貴忱主編,《屈大均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記》,杭州古舊書店複製,1982。
邵廷釆,《思復堂文集》,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
金之俊,《金文通公集》,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93冊。
金聲,《金太史集》,收錄在故宮博務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529冊。
侯岐曾,《侯岐曾日記》,收錄在《明清上海稀見文獻五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信天翁,〈丁酉北闈大獄記略〉,收錄在于浩輯,《明清史料叢書八種》,第6冊。
姚範,《援鶉堂筆記》,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149冊。
姜埰,《敬亭集》,收錄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193冊。
施閏章著,何慶善、楊應芹點校,《施愚山文集》,合肥:黃山書社,1992。
紀蔭,《宙亭詩集》,收錄在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589冊。
范濂,《雲間據目抄》,收錄在《筆記小說大觀》,第22編,台北:新興書局,1987。
計東,《改亭文集》,收錄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28冊,台南:莊嚴文化,1996。
夏基,《隱居放言》,日本內閣文庫藏,康熙32年翰墨林刊本(中研院史語所藏,東京高橋情報景本)。
孫奇逢,《夏峰先生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徐枋,《居易堂集》,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404冊。
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袁宗道,《白蘇齋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張岱,《陶庵夢憶》,台北:漢京文化公司,1984。
張岱,《瑯嬛文集》,收錄在張岱,夏咸淳點校,《張岱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張采,《知畏堂文存》,收錄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81冊。
張溥,《七錄齋集》,收錄在《四庫禁燬書刊》,集部,第182冊。
張溥,《七錄齋詩文合集》,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387冊。
張煌言,《張蒼水詩文集》,《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八輯,台北:大通書局,1987。
張鳯翼,〈談輅〉,收錄在《叢書集成新編》,第88冊,文學類,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陳子龍撰,孫啟治校點,《安雅堂稿》,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
陳田輯,《明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陳瑚,《確庵文稿》,收錄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8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陳龍正,《幾亭全書》,收錄在《四庫禁燬叢刊》,集部,第12冊。
曾燦,《六松堂集》,收錄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柒輯,第25冊。
焦竑,《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程正揆,《青溪遺稿》,收錄在《四庫存目叢書》,集197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馮金伯輯,《國朝畫識》,收錄在故宮珍本叢刊第463冊。
黃汝成,《日知錄集釋》,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44冊。
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黃尊素,《黃忠端公集》,收錄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85冊。
黃道周,《黃漳浦集》,收錄在《叢書集成三編》,第5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
黃端伯,《瑤光閣外集》,收錄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93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1997。
楊士聰,《玉堂薈記》,收錄在《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
楊鍾羲,《雪橋詩話三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葉夢珠,《閱世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
董含,《三岡識略》,收錄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肆輯,第29冊。
董含,《蓴鄉贅筆》,收錄在《叢書集成續編》,子部,第96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
董說,《豐草菴後集》,收錄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33冊。
鄒漪,《啟禎野乘》,收錄在《明代傳記叢刊》,第127冊,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熊開元,《魚山剩稿》,台北:新興書局出版,1987。
熊開元,《熊魚山先生文集》(善本書),藏於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熊開元(正志),《檗菴別錄》(孤本),藏於北京國家圖書館。
劉洪烈注,《金正希先生年譜》,收錄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62冊,北京:北京圖書館,1999。
談遷著,羅仲輝、胡明校點校,《棗林雜俎》,北京:中華書局,2006。
鄭敷教,《鄭桐菴筆記》,收錄在《百部叢書集成三編》,乙亥叢編。
鄭敷教,《鄭桐菴筆記補逸》,收錄在《叢書集成三編》,丁丑叢編,第10函7冊。
鄭敷教自記,徐雲祥等續編,《鄭桐菴先生年譜》,收錄在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66冊。
曉青,《高雲堂詩集》,收錄在《四庫未收書輯刊》,捌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錢陸燦,《調運齋文鈔》,收錄在《四庫未收書輯刊》,柒輯,第23冊。
錢澄之,《田間文集》,收錄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45,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錢澄之撰,湯華泉校點,《藏山閣集》,合肥:黃山書社,2004。
錢謙益,《錢牧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閻爾梅,《白耷山人文集》,收錄《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94冊。
謝肇淛,《五雜俎》,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歸莊,《歸莊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顏元,《存學編》,收錄在《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魏耕,《雪翁詩集》,《叢書集成續編》,文學類,第171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
魏禧,《魏叔子文集》,外編,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408冊。
嚴元照,《蕙櫋雜記》,收錄在《叢書集成續編》,子部,第91冊。
顧炎武著,王蘧常輯注,吳丕績標校,《顧亭林詩集彙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顧炎武著,華忱之點校,《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
顧炎武撰,黃汝成釋,《日知錄集釋》,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144冊。
(二)佛教史料:禪師語錄、佛寺志
丁元公、祁駿佳編,《會稽雲門湛然澄禪師語錄》,收錄在《明版嘉興大藏經》(以下簡稱嘉興藏),第25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今釋,《徧行堂續集》,尺牘之一,收錄在《禪門逸書續編》,第6冊,台北:漢聲出版社,1987。
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收錄在《大藏經》,第48冊。
元.德煇重編,大訢校正,《勅修百丈清規》,收錄在《卍續藏經》,第111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
元來等編,《壽昌無明和尚語錄》,收錄在《嘉興藏》,第25冊。
木陳忞、牧雲門、石奇雲等編,《密雲圓悟禪師天童直說》(善本書),此書藏於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未出版),共九卷四冊。
木陳忞編,《密雲悟禪師語錄》、〈年譜〉,收錄在《乾隆大藏經》(以下簡稱《乾隆藏》),第154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
毛晋編,《牧雲和尚嬾齋別集》,收錄在《嘉興藏》,第31冊。
王伊輯,《三峰清涼禪寺》,收錄在《中國佛寺誌叢刊》,第40冊,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6。
弘忍,《五宗救》,收錄在藍吉富主編,《禪宗全書》,第33冊,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
弘歇、弘珠等編,《雪嶠禪師語錄》,收錄在《嘉興藏》第25冊。
弘儲編,《三峰藏和尚語錄》,收錄在《嘉興藏》,第34冊。
如瑩等編,《密雲禪師語錄》,收錄在《嘉興藏》,第10冊。
行正等編,《雪竇石奇禪師語錄》,收錄在《嘉興藏》,第26冊。
行岳編,《大覺普濟能仁琇國師語錄》,收錄在《乾隆藏》,第154冊。
行浚等編,《浮石禪師語錄》,收錄在《嘉興藏》,第26冊。
行猷等編,《萬如禪師語錄》,收錄在《嘉興藏》,第26冊。
行瑋等編,《牧雲和尚七會語錄》,收錄在《嘉興藏》,第26冊。
行導編,《朝宗禪師語錄》,收錄在《嘉興藏》,第34冊。
行謐等編,《林野奇禪師語錄》,收錄在《嘉興藏》,第26冊。
宏怤等編,《神鼎雲外澤禪師語錄》,收錄在《禪宗全書》,第57冊。
戒顯筆記,《現果隨錄》,收錄在《卍續藏經》,第149冊。
汪士鈜、吳菘等編纂,《黃山志續集》,收錄在《叢書集成續編》,第220冊。
汪宗衍,《明末天然和尚年譜》,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沈鑅彪撰,《雲林寺續志》,收錄在《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25冊。
函昰,《瞎堂詩集》,收錄在《四庫禁燬叢刊》,集部,第116冊。
周永年撰,《鄧尉聖恩寺志》,收錄在故宮博務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270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周永年編,《吳都法乘》,收錄在《中國佛寺誌叢刊》,第37冊。
性統編,《三山來禪師五家宗旨纂要》,收錄在《卍續藏經》,第114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
性統編,《三山來禪師五家宗旨纂要》,收錄在《卍續藏經》,第114冊。
法藏,《五宗原》,收錄在《卍續藏經》,第114冊。
金堡,《遍行堂集》,收錄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27冊。
夏瑰琦點校,徐昌治編,《聖朝破邪集》,香港:建道神學院,1996。
孫治原撰,《靈隱寺誌》,收錄在故宮博務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270冊。
益證等編,《介為舟禪師語錄》,收錄在《嘉興藏》,第28冊。
真啓編,《天童和尚闢妄救略說》,收錄在《卍續藏經》,第114冊。
真樸編,《天童弘覺忞禪師北遊集》,收錄在《嘉興藏》,第26冊。
張一留,《靈巖山志》,收錄在《中國佛寺誌叢刊》,第46冊。
張惠衣編,《金陵大報恩寺塔志》,收錄在《中國佛寺誌叢刊》,第27冊。
通門撰,《牧雲和尚宗本投機頌》附〈病遊初草〉,收錄在《嘉興藏》,第31冊。
通問等編,《天隱修和尚語錄》,收錄在《嘉興藏》,第25冊。
彭紹升編,《居士傳》,收錄在《卍續藏經》,第149冊。
智海重刻,《大溈五峯學禪師語錄》,收錄在《嘉興藏》,第25冊。
曾起莘,《天然昰禪師語錄》,收錄在《四庫禁燬叢刊》,補編,第41冊。
超永輯、超揆校,《五燈全書》,收錄在《卍續藏經》第142冊。
超德等編,《明道正覺森禪師語錄》,收錄在《乾隆藏》,第155冊。
閔麟嗣撰,《黃山定本》,收錄在故宮博務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258冊。
隆琦等編,《費隱禪師語錄》、〈費隱禪師語錄 紀年錄〉,收錄在《嘉興藏》,第26冊。
黃謙山撰,《華山書》,收錄在故宮博務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255冊。
傳我等編,《古雪喆禪師語錄》,收錄在《嘉興藏》,第28冊。
圓澄,《慨古錄》,收錄在《卍續藏經》,第114冊。
源諒著,劉霞彩編,《律宗燈譜》,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葛寅亮,《金陵梵刹志》,台北:廣文書局,1976。
道忞,《布水臺集》,收錄在《嘉興藏》,第26冊。
道忞撰,《山翁忞禪師隨年自譜》,收錄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編,《三編清代稿鈔本》,第101冊,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
雍正,《御製揀魔辨異錄》,收錄在《卍續藏經》第114冊。
趙允懷、趙奎昌輯,《三峯寺志》,收錄在《中國佛寺誌叢刊》,第39冊。
儀潤證義,《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收錄在《卍續藏經》,第111冊。
劉名芳撰,《焦山志》,收錄在故宮博務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247冊。
劉名芳纂修,《寶華山志》,收錄在《中國佛寺誌叢刊》,第53冊。
厲鶚、張熷撰,《增修雲林寺志》,收錄在《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24冊,台北:明文出版社,1994。
慧遠,《弘明集》,收錄在《大正藏》,第42冊。
濟璣等編,《南嶽繼起和尚語錄》,收錄在《嘉興藏》,第34冊。
覺浪盛,《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收錄在《嘉興藏》,第34冊。
釋元鵬撰,《雲居山志》,收錄在《中國佛寺誌叢刊》,第21冊。
釋弘儲、釋殊致輯,《靈巖紀略》,收錄在《中國佛寺誌叢刊》,第46冊。
釋紀蔭,《宗統編年》,收錄《卍續藏經》,第147冊,。
釋實月編,《理安寺志》,收錄在《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21冊。
釋德介輯,《天童寺志》,收錄在《中國佛寺誌叢刊》,第84冊。
顯裕等編,《國清大庾韜禪師語錄》,《嘉興藏》,第34冊。

二、近人研究專書:
丁功誼,《錢謙益文學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卜正民著,張華譯,《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東林党と復社》,京都:同朋舍出版社,1996。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 清代繪畫(上)》,台北:錦綉出版社,1989。
毛文芳,《圖成行樂:明清文人畫像題詠析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new window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王景琳,《古代僧尼生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古賀英彥編,入矢義高監修,《禪語辞典》,京都:思文閣出版,1999。
田培棟,《明史披揀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任道斌編著,《方以智年譜》,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朱謙之譯,忽滑谷快天撰,《中國禪學思想史(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長谷部幽蹊,《明清佛教教團史研究》,京都:同朋舍出版,1993。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
何朝暉,《明代縣政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何齡修,《五庫齋清史叢稿》,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余英時,《方以智晩節考(增訂版)》,北京:三聯書店,2004。
吳平注譯,《新譯碧巖集》,台北:三民書局,2005。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new window
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9。
孟森,《心史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6。
尚秉和著,母庚才、劉瑞玲點校,《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北京:中國書店,2001。
岸本美緒,《明清交替と江南社會》,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9。
長谷部幽蹊,《明清佛教史研究序說》,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
侯外廬、邱漢生、張岂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徐茂明,《江南士紳與江南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荒木見悟,《憂國烈火禪-禪僧覺浪道盛のたたかい》,東京:研文出版社,2000。
荒木見悟著,周賢博譯,《近世中國佛教的曙光:雲棲袾宏之研究》,台北:慧明文化,2001。
馬導源編,《吳梅村年譜》,收錄在,《民國叢書》,第四編,第85冊。
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六)》《明清佛教史篇》,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
郭朋,《明清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郭武,《《淨明忠孝全書》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陳乃乾編,《蒼雪大師行年考略》,收錄在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66冊。
陳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北京:中華書局,1989。
陳垣,《清初僧諍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
陳垣,《陳垣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
陳垣,《陳援菴先生全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陳智超編注,《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陳義海,《明清之際:異質文化之交流的一種範式》,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陳寶良,《明代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黃卓越,《佛教與晚明文學思潮》,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廖肇亨,《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台北:允晨文化,2008。
福本雅一,《明末清初》,京都:同朋舍出版,1987。
趙紅娟,《明遺民董說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趙偉,《心海禪舟-宋明心學與禪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樊樹志,《晚明史(1573-1644)》,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蔣逸雪編著,《張溥年譜》,收錄在《民國叢書》,第四編,第85冊。
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北京:中華書局,2012。
鄧爾麟(Jerry Dennerline)著,宋華麗譯,卜永堅審校,《嘉定忠臣-十七世紀中國士大夫之統治與社會變遷》,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鄭安德,《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佛教的護教辯論》,收錄在《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10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new window
鄭幸雅,《晚明清言研究:醒世癒病,自覺自解》,台北:文津出版社,2013。new window
錢鍾書,《管錐編(五)》,台北:書林出版社,1996。
薛鋒、薛翔,《髠殘》,明清中國畫師研究叢書,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
謝正光、范金民編,《明遺民錄彙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謝正光箋校,《錢遵王詩集箋校》,香港:三聯書店,1990。
謝重光釋譯,《勅修百丈清規》,台北:佛光文化有限公司,2000。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北京:中華書局,1982。
藍吉富主編,《中國文化史新論 宗教禮俗篇 敬天與親人》,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
魏斐德(Wakeman, F. E.)著,陳蘇鎮、薄小莹等譯,《洪業-清朝開國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羅振玉編,《徐俟齋先生年譜》,收錄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75冊。
嚴耀中,《佛教戒律與中國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釋見一,《漢月法藏之禪法研究》,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0。new window
釋能融,《律制、清規及其現代意義之探究》,台北:法鼓文化,2003。new window
釋圓瑛,《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台北:佛教出版社,1988。
釋聖嚴著,關世謙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8。new window
顧誠,《南明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
三、近人研究期刊論文:
王成勉,〈文史述情衷-張岱的遺民書寫〉《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台北:黎明文化,2012),頁143-167。
何齡修,〈黃毓祺的復明活動和黃毓祺案〉,《明史研究》,第四輯,(1994),頁124-130。
見長谷部幽蹊,〈三峰一門の隆替Ⅱ〉《愛知學院大學論叢一般教育研究》,32卷1期,(1985),頁3-35。
林麗月,〈明末東林派的幾個政治觀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十一期(1983),頁21-42。new window
林麗月,〈故國衣冠:鼎革易服與明清之際的遺民心態〉,《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0期,(2002),頁39-56。new window
長谷部幽蹊,〈三峰一門の隆替(I)〉,《愛知學院大學論叢:一般教育研究》,31卷4期(1984),頁29-69。
長谷部幽蹊,〈三峰一門の隆替(IV)〉,《愛知學院大學論叢:一般教育研究》,32卷3期,(1985),頁63-88。
孫立,〈屈大均的逃禪與明遺民的思想困境〉,《中山大學學報》,(2003),第5期,頁27-33。
柴德賡,〈明末蘇州靈巖山愛國和尚弘儲〉,《史學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82),頁372-414。
荒木見悟,〈金正希と熊開元〉《明清思想論考》,(東京:研文出版社,1992),頁129-189。
荒木見悟,〈葛寅亮年譜考〉,《東洋古典學研究》,第16集,(2003),頁41-53。
張兵、張毓洲,〈莊廷鑨《明史》案與清初江南文學生態〉,《文學遺產》,(2011),第5期,頁85-95。
野口善敬,〈「本來無一物」は外道法〉《禪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8號,(1992),頁1-50。
野口善敬,〈玉林通琇の禪と「主人公」論爭-名僧の条件〉《東洋古典學研究》,第24集,(2007),頁71-104。
野口善敬,〈明末に於ける「主人公」論爭-密雲円悟の臨濟禪の性格を巡って〉《哲學年報》第45輯,福岡:九州大學哲學研究會,(1986),頁149-182。
野口善敬,〈明末の佛教居士黃端伯を巡つて〉,《哲學年報》,第43輯,福岡:九州大學哲學研究會,(1984),頁113-138。
野口善敬,〈明末清初における天童寺の住持について-密雲円悟の後繼をめぐつて〉,《禪學研究》,第89號,(2011),頁17-45。
野口善敬,〈明末清初僧諍研究資料について〉(附錄一),《第一屆中國域外漢籍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頁753-789。
野口善敬,〈明末清初僧諍覺書(一)-覺浪道盛の密雲円悟批判を巡つて〉,《宗學研究》,第29卷,東京:日本宗教學會,(1987),頁179-184。
野口善敬,〈牧雲通門の「五論」をめぐつて-明末清初僧諍覺書(二)〉,日本宗教學會編,《宗學研究》第32卷,東京:日本宗教學會,(1990),頁251-256。
野口善敬,〈晦山戒顯年譜稿〉,《第四屆中國域外漢籍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頁307-332。
野口善敬,〈費隱通容の臨濟禪とその挫折-木陳道忞との對立を巡つて〉,《禪學研究》,第64號,(1985),頁57-81。
野口善敬,〈雍正帝と仏教〉收錄在《町田三郎教授退官記念-中国思想史論叢》,下卷,(福岡:中國書店,1995),頁142-164。
野口善敬,〈漢月法藏と士大夫たち-雍正から魔藏と呼ばれた僧侶〉《東洋古典學研究》,第二集,(1996),頁26-56。
馮爾康,〈清世宗的崇佛和用佛〉,收錄在趙樸初、任繼愈等編,《佛教與中國文化》,(台北:國文天地出版社,1990),頁298-307。
馮爾康,〈清初的剃髮與易衣冠:兼論民族關係史研究內容〉,《史學集刊》,(1985),第2期,頁32-42。
廖肇亨,〈天崩地解與儒佛之爭-明清之際逃禪遺民價值系統的衝突與融合〉《人文中國學報》第13期,(2007),頁409-454。new window
廖肇亨,〈金堡之節義觀與歷史評價探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九卷,第四期,(1999.12),頁95-116。new window
盧秀華,〈鄭清對抗時期雙方的間諜活動〉,收錄在《歷史與臺灣人文藝術論叢(一)》,(台北:博揚文化,2012),頁43-70。
薛瑞錄,〈魏耕和清初的「通海案」〉,《中國史研究》,(1989年),第一期,頁115-119。
謝正光,〈新君舊主與遺臣-讀木陳道忞《北游集》〉,《中國社會科學》,(2009),第3 期,頁186-20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