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透過冥契主義重構《莊子》體道工夫的研究向度
作者:林修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IU-TE LI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吳冠宏
李賢中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工夫研究方法冥契主義莊子Gongfu(personality training)Research MethodsMysticismZhuangz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3
  冥契主義旨在探索「天人相合」現象,歷來已有多位學者認可《莊子》的冥契特質,然冥契研究者對於「冥契現象」的認定,仍有其程度上的分歧,因此筆者主張將冥契主義區分為廣狹兩類:狹義冥契主義認為「與至高者合而為一」是為唯一的冥契現象;而廣義冥契主義則將冥契對象放寬為自我之外的任何個體,亦同時將冥契關係放寬至結合或交流的程度。
  本論文旨在探究《莊子》體道工夫思想所能引發的當代實踐意義,因此在研究策略上,排除了以歷史溯源為主調的廣義性考察,而直接以狹義性的《莊子》冥契思想做為研究對象。具體而言,本研究蘊含兩個主要研究目的:其一是「透過冥契主義的協助以重新建構《莊子》體道工夫的研究方法」;其二則是「執行此新研究方法以重新呈現《莊子》體道工夫的理論內涵及其實踐智慧」。
  在重構研究方法層面,筆者參照冥契研究者探究冥契語言言說歷程的分析模式,進而將《莊子》文本的冥契語言表達策略──巵言、寓言與重言,重新轉化為三種類型:其一是「冥契體驗當下的巵言創作」;其二是「對先前冥契體驗的巵言式描述」;其三是「對先前冥契體驗的寓言或重言式的詮釋創作,此中亦可涵蓋巵言式的寓意解析。」對於《莊子》體道工夫研究者來說,第一種類型的言說情況已不可考,而針對第二種與第三種冥契語言所能提供的冥契訊息,由高至低又可進一步區分成四個層級:第一級是「作者針對自身先前冥契體驗的巵言描述」;第二級為「作者針對他人先前冥契體驗的巵言描述或記錄轉述」;第三級為「解析寓言或重言之核心寓意的巵言陳述」;第四級為「象徵或隱喻式的寓言與重言陳述」。本研究方法之建構,乃立基於此冥契語言的層級區分。
  在重現《莊子》工夫思想層面,則同時參照榮格「集體潛意識」理論,並將其視為核心的體道原理。簡要而言,透過冥契體驗以察覺我們心中的集體潛意識,乃是《莊子》所主張的體道原則,然此並不蘊含固定的實踐方法,當人們願意隨時保持價值思維的自省態度,此即表示我們正走在探索集體潛意識的體道之途上。而依此態度來待人處事,不僅得以昇華轉化自我心靈,亦得以促使世界成為更加整全而圓滿的存在!
The ‘Mysticism’ aims to explore the phenomenon of ‘Oneness between Heaven and Man’, and throughout the history there have been a good number of scholars recognizing the mystic characters of Zhuangzi. Nonetheless, since the recognition of ‘Mystic Phenomena’ still contains discrepancy in extent as far as mysticism researchers are concerned, the author proposed in this thesis to differentiate mysticism between two categories, i.e. broad sense and narrow sense. To be more specific, the narrow-sense mysticism regards ‘Being One with the Highest’ as the one and only mystic phenomenon whereas the broad-sense mysticism includes not only any individual in addition to oneself into mystic objects but also integration as well as mutual communication into mystic relationships.
This thesis aims to probe into the possible contemporary practice can be triggered by the Gongfu (personality training) and ideas mentioned in Zhuangzi for understanding and embodying the Tao, and the narrow-sense mystic ideas in Zhuangzi are therefore adop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stead of the broad-sense investigation backed up by historical review. To be more specific, this research contains two research objectives: on the one hand to ‘reconstruct the research method applicable to Zhuangzi’s Gongfu for understanding and embodying the Tao with assistance from mysticism; on the other hand, to ‘execute the new research method in question to re-present the theoretic content and the practical wisdom of Zhuangzi’s Gongfu for understanding and embodying the Tao’.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author consulted the analytic model employed by researchers into mysticism to explore mystic words and further transformed the three strategies adopted in Zhuangzi to express the mystic words, i.e. Spillover Words, Metaphorical Words (also known as fables), and Valued Words (important quotations), into another three types, and they are (1) ‘Spillover words created under mystic experience’, (2) ‘Spillover-wording description of previous mystic experience’, and (3) ‘Fables of, or quotation-like interpretation of previous mystic experience including spillover-wording interpretation of morals’.
As far as researchers into Zhuangzi’s Tao-understanding and -embodying Gongfu are concerned, the first type of words can no longer be observed nor studied, and the mystic messages can be acquired from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mystic words types are to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 in a top-down order, (1) ‘Spillover words used by the author to describe her/his previous mystic experience’, (2) ‘Spillover words used by the author to describe or record other people’s mystic experience’, (3) ‘Spillover word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e morals of fables and important quotations’, and (4) ‘Symbolic or metaphorical narration of fables and important quotations’, from which this research depart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Zhuangzi’s ideas about Gongfu, Jung’s ‘Collective Unconscious’ was also referred to and moreover regarded as the core principle for understanding and embodying the Tao. In short, the principle stated in Zhuangzi for understanding and embodying the Tao is to be aware of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within our minds via mystic experience; however, such principle does not contain any fixed way of practice. Instead, when one is willing to at all times maintain an introspective attitude bearing valued thoughts, it indicates that one is walking on the right path toward the exploration of collective unconscious. If one can hold on to the attitude in question while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one is able to not only transform one’s own body &; mind and reach a higher level, but also facilitate the world in becoming a more complete and consummate existence.
一、古籍
[清]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7月初版)。
二、專書
Jonathan R. Herman. I and Tao: Martin Buber's Encounter with Chuang Tzu.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6.
Martin Buber. “Zhuang: Sayings and Parables.”Chinese Tales. Trans. Alex Page. London: 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 1991.
R.C. Zaehner. Mysticism: Sacred and Profane ─An Inquiry into some Varieties of Praeternatural Experienc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1978.
方勇,陸永品:《莊子詮評》(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5月二版)。
王叔岷:《莊子校詮》(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6月初版)。
史泰司(Walter Terence Sta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Mysticism and Philosophy(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6月)。
艾弗‧格拉頓‧吉尼斯(Ivor Grattan Guinness)主編,張燕云譯:《心靈學──現代西方超心理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初版)。
西田幾多郎著,何倩譯:《善的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5月初版五刷)。
杜普瑞(Louis Dupré)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The Other Dimension: A Search for the Meaning of Religious Attitudes(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3月初版)。
汪淑麗:《《莊子》的神祕主義向度》(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9月初版)。
林安梧:《中國人文詮釋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7月再版)。new window
林修德:《從方東美的「機體主義」論《莊子》「道」之兩重意涵》(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9月初版)。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5月初版四刷)。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初版十二刷)。new window
徐聖心:《莊子「三言」的創用及其後設意義》(臺北縣永和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初版)。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10月修訂版六刷)。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5月初版二刷)。
黃慶明:《實然應然問題探微》(臺北:鵝湖出版社,1993年10月二版)。
楊儒賓:《莊周風貌》(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初版)。
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楊儒賓譯:《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11月初版)。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2月初版)。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3月初版)。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3月初版二刷)。new window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8月六版四刷)。
謝君讚:《先秦儒、道義理的當代詮釋與反思──以典範轉移、冥契主義與樂園思想為核心》(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4年1月)。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8月初版五刷)。
羅伯特‧奧迪(Robert Audi)英文主編,王思迅主編:《劍橋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初版)。
羅浩(Harold D. Roth):《原道︰《內業》與道家神秘主義的基礎》(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1月初版)。
三、單篇論文
《法光》雜誌編輯室採訪整理:〈每個人都是一個潛能的神秘家──專訪關永中教授〉,《法光》雜誌第118期(1999年7月)。
Harold D. Roth. “Bimodal Mystical Experience in the ‘Qiwulun’.” Hiding the World in the World. Eds. Scott Cook.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03. pp.15-32.
刁生虎:〈莊子的語言哲學及表意方式〉,《東吳哲學學報》第12期(2005年8月),頁1-62。new window
王六二:〈宗教神秘主義的性質〉,《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1期,頁1-10、156。
王六二:〈近現代神秘主義研究狀況〉,《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3期,頁125-140、156。
王六二:〈神秘主義的類型學課題〉,《宗教哲學》第8卷第2期(2002年10月),頁26-35。new window
王希佳:〈馬丁布伯對老莊思想的宗教性理解──以《莊子的對話與寓言》一書為依據〉,第七屆兩岸宗教學術論壇會議論文(輔仁大學,2013年5月6-7日),第八場次論文,頁1-8。
包兆會:〈《莊子》中的神秘主義〉,《莊子生存論美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初版),頁282-297。
何建興:〈「不可說」的弔詭〉,《世界宗教學刊》2003年第2期(2003年11月),頁89-110。new window
吳經熊著,項退結譯:〈莊子的智慧:一個新估價〉,《現代學苑》第4卷第3期(1967年3月),頁87-99。
沈清松:〈表象、交談與身體──論密契經驗的幾個哲學問題〉,《哲學與文化》第24卷第3期(1997年3月),頁262-274。new window
林久絡:〈神秘主義〉,《法光》雜誌第118期(1999年7月)。
林永勝:〈功夫試探──以初期佛教譯經為線索〉,《臺大佛學研究》第21 期(2011年6月),頁1-34。new window
林安梧:〈中西哲學會通之「格義」與「逆格義」方法論的探討──以牟宗三先生的康德學與中國哲學研究為例〉,《淡江中文學報》第15期(2006年12月),頁95-116。new window
林修德:〈《莊子》工夫論之研究方法省思〉,《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9期(2011年6月),頁1-19。new window
林修德:〈從〈聲無哀樂論〉引用《莊子》「三籟」典故探其「聲情關係」中所蘊含的工夫向度〉,《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4期(2013年4月),頁95-129。new window
威廉‧莊士頓(William Johnston, S.J.)著,李靜芝譯:〈神秘主義與時推移的不同面貌〉,《當代》第36期(1989年4月),頁49-53。
威廉‧莊士頓(William Johnston, S.J.)著,張譯心譯:〈神秘主義有未來嗎?〉,《輔仁宗教研究》第15期(2007年夏),頁1-12。
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著,宋剛譯:〈莊子九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頁5-39。new window
黃鼎元:〈書評:W. T. Stace《冥契主義與哲學》〉,《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12期(2004年12月),頁117-120。new window
楊祖漢:〈「體用不二」與體證的方法〉,《鵝湖月刊》第19卷第12期(1994年6月),頁2-6。new window
楊儒賓:〈卮言論:莊子論如何使用語言表達思想〉,《漢學研究》第10卷第2期(1992年12月),頁123-157。new window
楊儒賓:〈有沒有「道的語言」──莊子論「卮言」〉,收錄於林明德策畫《中國文學新境界》(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3月初版),頁299-340。
楊儒賓:〈莊子的「卮言」論──有沒有「道的語言」〉,收錄於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初版)第二輯(注釋,詮釋,還是創構?),頁12-40。
楊儒賓:〈莊說,說莊〉(廈門:第三屆海峽兩岸國學論壇暨第四屆海峽兩岸國學高端研討會「道家研究——學術‧信仰‧生活」會議論文,2012年11月23-24日)。
蔡岳璋:〈試論莊子文學空間──來自「嘗試言之」的考慮〉,《清華學報》新43卷第3期(2013年9月),頁431-460。new window
冀劍制:〈體證與論證的混淆:一個儒、道、佛哲學的難題〉,《鵝湖月刊》第38卷第3期(2012年9月),頁9-16。new window
賴錫三:〈老莊的肉身之道與隱喻之道──神話‧變形‧冥契‧隱喻〉,《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3月初版二刷),頁289-336。new window
賴錫三:〈身體、氣化、政治批判──畢來德《莊子四講》與〈莊子九札〉的身體觀與主體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頁59-102。new window
賴錫三:〈從《老子》的道體隱喻到《莊子》的體道敘事──由本雅明的說書人詮釋莊周的寓言藝術〉,《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3月初版二刷),頁337-393。new window
賴錫三:〈道家的自然體驗與冥契主義──神秘‧悖論‧自然‧倫理〉,《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3月初版二刷),頁225-288。new window
謝君讚:〈未始出吾宗:論莊子之冥契主義的類型問題〉,《中正漢學研究》2013年第1期(2013年6月),頁67-92。new window
謝明陽:〈王叔岷《莊子校詮》勝義舉隅〉,《臺大中文學報》第28期(2008年6月),頁197-230。new window
謝明陽:〈竟陵派詩學視野中的《莊子》詮釋──譚元春《遇莊》論析〉,《臺大中文學報》第36期(2012年3月),頁157-192。new window
羅浩(Harold D. Roth):〈內修:早期道家的主要實踐〉,收錄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7月初版),頁89-99。
關永中:〈《神祕主義:神聖與世俗》〉,《哲學雜誌》第3期(1993年1月),頁237-239。
關永中:〈「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與莊子對談神祕經驗知識論〉,《第三個千禧年哲學的展望──基督宗教與中華文化交談──會議論文集》(臺北縣新莊市:輔仁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初版),頁105-156。
關永中:〈上與造物者遊──與莊子對談神秘主義〉,《臺大哲學論評》第22期(1999年1月),頁137-172。new window
關永中:〈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與莊子懇談見道及其所引致的平齊物議〉,《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2期(2006年10月),頁45-74。new window
關永中:〈神秘主義及其四大型態〉,《當代》第36期(1989年4月),頁39-48。
蘇何誠:〈莊子卮言論:密契體驗之酒醉境界語言〉,《文明探索》第58卷(2009年7月),頁43-6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