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身體、氣化、政治批判--畢來德《莊子四講》與〈莊子九札〉的身體觀與主體論
書刊名: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作者:賴錫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ai, Hsi-sa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22:3=87
頁次:頁59-102
主題關鍵詞:莊子畢來德莊子四講莊子九札身體氣化政治批判身體觀主體論道家Jean François Billet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5) 博士論文(2) 專書(4)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27
  • 點閱點閱:181
期刊論文
1.賴錫三(20101200)。神話.變形.冥契.隱喻--老莊的肉身之道與隱喻之道。臺大中文學報,33,1-3+5-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小川侃(20080600)。氣與吟唱:「身」的收縮與舒張。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5(1),237-2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乏筆(20081200)。養生的生命政治:由於連莊子研究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8(4)=72,115-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錫三(20041100)。神話、《老子》、《莊子》之「同」「異」研究--朝向「當代新道家」的可能性。臺大文史哲學報,61,139-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榮灼(19920600)。王弼與郭象玄學思想之異同。東海學報,33,123-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賴錫三(20061200)。西田幾多郎《善的研究》之存有論詮釋--認識之真、倫理之善、藝術之美、宗教之神的一體觀。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8,183-2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賴錫三(20130300)。《孟子》與《莊子》兩種氣論類型的知識分子與權力批判。清華學報,43(1),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賴錫三(20120600)。莊子與羅蘭巴特的旦暮相遇--語言、權力、遊戲、歡怡。臺大中文學報,37,39-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賴錫三(20120900)。身體、氣化、政治批判--畢來德《莊子四講》與〈莊子九札〉的身體觀與主體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3)=87,59-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榮灼(20041200)。道家之「自然」與海德格之「Er-eignis」。清華學報,34(2),245-2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賴錫三(20120300)。《莊子》身體觀的三維辯證:符號解構、技藝融入、氣化交換。清華學報,42(1),1-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杜維明(19890300)。身體與體知。當代,35,46-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賴錫三(20111200)。《莊子》的死生隱喻與自然變化。漢學研究,29(4)=67,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賴錫三(20100600)。論先秦道家的自然觀--重建老莊為一門具體、活力、差異的物化美學。文與哲,16,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賴錫三(20120600)。《莊子》的文學力量與文本空間--與羅蘭.巴特「文之悅/醉」相對話。文與哲,20,4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Obert, Mathias(20051100)。生活世界、肉身與藝術--梅落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華登菲(Bernhard Waldenfels)與當代現象學。臺大文史哲學報,63,225-2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方萬全(2009)。莊子論技與道。中國哲學與文化,6,259-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賴錫三(20061200)。牟宗三對道家形上學詮釋的反省與轉向--通向「存有論」與「美學」的整合道路。臺大中文學報,25,283-3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賴錫三(20100300)。從《老子》的道體隱喻到《莊子》的體道敘事--由本雅明的說書人詮釋莊周的寓言哲學。清華學報,40(1),67-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何乏筆(20091206)。(不)可能的平淡:試論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的當代性。徐復觀學術思想中的傳統與當代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錫三(201211)。流變之體與人文化成--《莊子》的道體、主體、身體、語言文化之體的解構式閱讀。「近世意象與文化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系 (主辦) 。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紀蕙(2009)。虛空 : 作為心靈機制穿越的拓樸空間--思考畢來德的莊子。若莊子說法語 : 畢來德莊子研究工作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鈴木大拙、劉大悲(1971)。自然在禪學中所占的地位。禪與生活。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錫三(2010)。陸西星的丹道與易道。丹道與易道--內丹的性命修煉與先天易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維廉(2002)。言無言:道家知識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錫三。神話‧變形‧冥契‧隱喻--老莊的肉身之道與隱喻之道。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凱麟(2003)。從傅柯到德勒茲。德勒茲論傅柯。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亨(1997)。「天人合一」的原始及其轉化。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Foucault, Michel、洪維信(2003)。外邊思維。臺北:行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顏崑陽(2005)。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華正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Deleuze, Gilles、董強(2007)。弗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湯淺泰雄、馬超(1990)。靈肉探微:神秘的東方身心觀。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Chan, Wing-Cheuk(1986)。Heidegger and Chinese Philosophy。雙葉書廊。  new window
12.Merleau-Ponty, Maurice、龔卓軍(2007)。眼與心: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牟宗三(1985)。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儒賓(19960000)。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Billeter, Jean François、宋剛(2011)。莊子四講。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Billeter, Jean François、周丹穎(2011)。駁于連:目睹中國研究之怪現狀。無境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利器(2000)。文子疏義。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葉維廉(2002)。道家美學與西方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龔卓軍(20081200)。庖丁手藝與生命政治:評介葛浩南《莊子的哲學虛構》。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徐復觀(1988)。中國藝術精神主體之呈現。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錫三(2011)。後牟宗三時代對《老子》形上學詮釋的評論與重塑--朝向存有論、美學、神話學、冥契主義的四重道路。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錫三(2010)。陸西星的男女雙修觀與身體心性論--內丹男女雙修的批判性反思。丹道與易道--內丹的性命修煉與先天易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錫三(2008)。《莊子》精、氣、神的工夫和境界--身體的精神化與形上化之實現。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維廉(1991)。道家美學‧山水詩‧海德格。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Heidegger, Martin(1996)。物。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儒賓(2001)。技藝與道--道家的思考。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賴錫三(201108)。道家的逍遙美學與倫理關懷--與羅蘭•巴特的「懶惰哲學」之對話。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維廉(1988)。語言與真實世界--中西美感基礎的生成。比較詩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俊傑(2007)。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