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思想的「環中」構造─ 「絕對無」的線索
作者:劉冠伶
作者(外文):Liu, Kuan Ling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楊儒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王夫之西田幾多郎即非斷絕Wang FuzhiNishida Kitarojijifeibreak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本論文的目的在於透過顯明「環中」概念於莊子思想中的意義,進一步地指出《莊子》所展現出的「絕對無」的思維模式。此種思維模式既不同於儒、亦有別於道,其所謂之「無」蘊含著多出於「非有」之語意。這樣的「無」不再是透過「有」所思想到的「無」,而是無法為「有」所把握卻得以把握「有」之「無」,如此之「無」展現出不同於「絕對有」意義下的有無關係,這種有無關係之顯明正是莊子得以持續回應思想史之根本提問的一個明證。本論文因之區分為四個部分,首先(一)「環中」是如何在思想史的有無問題的脈絡下,獲得顯題之可能?其次(二)《莊子》之環中是在什麼意義上得以有別於王夫之用以詮釋《莊子》之環中?兩種不同意義的環中來自於兩種不同的思維體系,我們認為區別的關鍵正在於如何把握打開「環中」之立體構造之「大壑」的意義。我們嘗試指出《莊子》的「大壑」事實上意味著「深淵」,而(三)深淵只能意味著「斷絕」,此處的斷絕正是「絕對無」多出於「非有」之最核心之語意。在論文的最後一部分(四)我們嘗試透過「絕對無」之觀點回過頭來思考儒家之體用關係如何可能獲得更積極的說明。我們認為唯有把握到「即」概念中「非」的語意,亦即由「相即」轉入「即非」,體用所論及之絕對與相對的關係方能獲得更徹底的揭示,而此一轉折或許正意味著《莊子》與儒門得以展開對話並形成對決的真正關鍵。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point out the thinking pattern of "absolute nothingness" of Zhuangzi through clarifying the meaning of "huanzhong" within Zhuangzi's thought. This thinking pattern is not only different from Confucianism, but also different from Tao. The "nothingness" in this thinking pattern is beyond "non-being". Such "nothingness" is no longer thought from the "beingness", it is thought from the "nothingness" that embraces the "beingness" and not being embraced by the "beingness". Such "nothingness" expresses the beingness-nothingness relation that differs from the meaning in "absolute beingness". The clarification of this beingness-nothingness relation is an evidence that Zhuangzi is capable to constantly reply the essential query from History of Thought. This work contains four steps. Step 1, how to clarify " huanzhong" within the context of History of Thought's beingness-nothingness query? Step2, on what meaning that Zhuangzi's "huanzhong" can differ from Wang Fuzhi's "huanzhong" in interpreting Zhuangzi? "Huanzhong" with these two meanings are derived from different thinking system, and is believed to be distinguished by the way in opening "huanzhong's" structure of "dahuo's" meaning. We try to point out that Zhuangzi's "dahuo" essentially implies the "depth", and, in step 3, the "depth" can only implies the "break", which is the key message that "absolute nothingness" is beyond "non-being". Step 4, we try to think of a mor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onfucianism's "substance-function" relation through the viewpoint of "absolute nothingness". Only when one seizes the "fei" in the concept of "ji", transferring from "xiangji" to "jifei", the absolute-relative relation mentioned in "substance-function" can be fully disclosed. This transition may point out the bottleneck of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Zhuangzi and Confucianism, and forming the confrontation.
一、傳統文獻
明.方以智,《藥地炮莊》,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
清.王夫之,《老子衍 莊子通 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7。

二、近人論著

(日)大峯顯 1991 《花月の思想─東西思想の対話のために─》,京都:晃洋書房。
(日)上田閑照 2004 〈「無と空」をめぐって〉,《日本の哲学》5(2004.12):3-18。
(日)上田閑照 2002〈「死の哲学」と絶対無─田辺哲学と西田哲学〉,收於《上田閑照集 第十一巻 宗教とは何か》,東京都:岩波書店,頁107-163。
(日)小林敏明 2013 《西田哲学を開く─〈永遠の今〉をめぐって》,東京:岩波書店。
(日)小坂国継 1997《西田幾多郎をめぐる哲学者群像─近代日本哲学と宗教─》,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
(日)小坂国継 2008 《東洋的な生きかた》,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
(日)小坂国継 2008 《西田哲学を読む1》,東京:大東出版社。
(日)小坂国継 2009 《西田哲学を読む3》,東京:大東出版社。
(日)井筒俊彦 1995 《井筒俊彦著作集(9):東洋哲学》,東京:中央公論社。
(日)石神豊 1991 〈西田哲学と純粋経験高橋里美の批評をめぐって〉,《創価大学人文論集》3(1991.3):104-118。
(日)西田幾多郎 2003 《西田幾多郎全集》,東京:岩波書局。(以下簡寫為NKZ)
NKZ 1:『善の研究』
NKZ 5:『無の自覚的限定』
NKZ 10:『場所邏輯與宗教的世界觀』
(日)西田幾多郎 著 小坂国継全注釈 2014 《善の研究》,東京:講談社学術文庫。
(日)阿部正雄 1995 〈非有と無─東西における否定性の理解をめぐって─〉,《宗教哲学研究》12(1995.3):1-11。
(日)金谷治 訳注 1971 《荘子 第一冊》,東京:岩波書店。
(日)荒木見悟 著 廖肇亨譯 2006 《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臺北:聯經。
(日)藤田正勝 2011 《西田幾多郎の思索世界─純粋経験から世界認識へ》,東京:岩波書店。
(韓)曹街京 著 志水紀代子山上博史 監訳 1994 《意識と自然:現象学的な東西のかけはし》,東京:法政大学出版局。
(奧) 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 黃文宏譯 1973 《笛卡爾沈思》(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cher Vorträge, Hrsg. von S. Strasser. 2. Aufl. Photomechanischer Nachdruck, Den Haag),未刊稿。
(德)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 黃文宏譯 1977 《存有與時間》(Sein und Zeit, ed. Friedrich-Wilhelm von Herrmann, Frankfurt/M: Vittorio Klostermann),未刊稿。
(美)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 著 楊素娥 譯 2000 《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
(美)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 晏可佳 姚蓓琴 譯 2008 《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瑞士)畢來德 著 宋剛譯 2012 〈莊子九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3(2012.9):5-39。new window
牟宗三 2002《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
何乏筆 2012 〈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想實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4(2012.12):41-73。new window
周大興 2001〈王坦之〈廢莊論〉的反莊思想:從玄學與反玄學、莊學與反莊學的互動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8(2001.3):269-326。new window
袁珂 1982《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書局。
奚密 1984 〈解構之道:德希達與莊子比較研究〉,收於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台北:東大圖書。new window
唐君毅 1990《唐君毅全集 卷十八 哲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
徐聖心 2010 《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陳贇 2002 〈王船山理氣之辨的哲學闡釋〉,《漢學研究》20.2(2002.12):249-264。new window
陳來 2013 《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政楊 2014 〈張載與王廷相理氣心性論比較〉,《清華中文學報》12(2014.12):103-151。
湯用彤 1995《魏晉玄學論稿》,收於魯迅 容肇祖 湯用彤 著《魏晉思想(乙編三種)》,台北:里仁書局。
湯用彤 2000《湯用彤全集 第四卷》,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
葉維廉 1983 〈語言與真實世界〉,《比較詩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頁87-133。
葉維廉 1988 〈言無言:道家知識論〉,《歷史、傳釋與美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頁115-154。
黃文宏 2007 〈西田幾多郎與熊十力〉,《清華學報》37.2(2007.12): 403-430。
黃文宏 2010 〈西田幾多郎場所邏輯的內在轉向〉,《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3 (2010.1): 1-31。
黃文宏 2010 〈西田幾多郎的「直觀論」〉,《臺大文史哲學報》73(2010.11): 173-196。new window
黃文宏 2015 〈論西田幾多郎「絕對矛盾的自我同一」的邏輯構造〉,《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3(2015.1):39-75。new window
楊儒賓 1996〈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收入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漢學研究中心,頁125-170。
楊儒賓 2000〈注莊的另一個故事─郭象與成玄英的論述〉,收於鄭志明主編,《道教文化的精華》,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頁297-335。
楊儒賓 2001 〈技藝與道─道家的思考〉,收於《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頁165-191。
楊儒賓 2002〈渾沌與創造〉,收入張偉保編,《傳統儒學、現代儒學與中國現代化》,香港:新亞研究所,頁251-278。
楊儒賓 2004 〈《易經》與理學的分派〉,收於洪漢鼎主編,《中國詮釋學》第2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頁158-182。
楊儒賓 2004 〈儒門別傳—明末清初《莊》《易》同流的思想史意義〉,收於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頁245-289。
楊儒賓 2006 〈兩種氣學,兩種儒學〉,《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3.2(2006.12):1-39。new window
楊儒賓 2007 〈莊子與東方海濱的巫文化〉,《中國文化》24(2007.4):43-70。
楊儒賓 2007 〈莊子的「卮言」論—有沒有「道的語言」〉,收於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2輯):注釋,詮釋,還是創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12-40。
楊儒賓 2007 〈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25.1(2007.6): 247-281。
楊儒賓 2008 〈儒門內的莊子〉,收於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4輯):道德、人權和和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112-144。new window
楊儒賓 2008 〈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1(2008.6):new window
79-110.
楊儒賓 2016《儒門內的莊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蔡振豐 2006〈對反或連續:王弼與郭象思想的爭議〉,《臺大中文學報》24(2006.6):83-114。new window
戴璉璋 1995〈郭象的自生說與玄冥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7(1995.9):39-78。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