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憨山德清〈唯心識觀〉試析--以「觀老莊影響論」發端
書刊名:問學集
作者:李懿純
出版日期:2003
卷期:12
頁次:頁138-157
主題關鍵詞:唯心識觀憨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25
  • 點閱點閱:32
期刊論文
1.李霞(2000)。論明代佛教的三教合一說。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4(5),54-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修平(19920200)。儒道佛三教與傳統文化的「人學」特質。哲學與文化,19(2)=213,146-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夏清瑕(2001)。從憨山和王陽明的《大學》解看晚明儒佛交融的內在深度。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曦(1988)。釋德清《道德經解》評述。五台山研究,19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朋(1982)。略論德清。世界宗教研究,198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文彬(19971100)。宗密「原人論」三教和會思想初探。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夜間部學報,3,5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邱敏捷(20010900)。憨山「莊子內篇注」之特色。中國文化月刊,258,69-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唐大潮(19970100)。「三教合一」思想成因初探。宗教哲學,3(1)=9,52-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文彬(20010600)。釋德清《觀老莊影響論》初探。文史學報. 中興大學,31,15-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霞(2001)。憨山德清的三教融合論。安徽史學,2001(1),1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開府(1998)。憨山德清儒佛會通思想述評--兼論其對《大學》、《中庸》之詮釋。第三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崔森(1997)。憨山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四川聯合大學,四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松柏(1996)。憨山禪學之研究--以自性為中心(博士論文)。東海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夏清瑕(2000)。憨山大師佛學思想研究(博士論文)。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永革(1997)。晚明佛學的復興與困境(博士論文)。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玲芳(1999)。釋德清以佛解老莊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中頤(2001)。釋憨山《觀老莊影響論》的義理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運星(1991)。儒道佛三教調合論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會通思想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中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怡(1999)。禪與老莊。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釋德清(199604)。老子道德經憨山註;莊子內篇憨山註(附觀老莊影響論一名三教源流異同論)。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釋德清。中庸直指。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釋德清(199508)。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釋德清(199508)。妙法蓮華經擊節。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釋德清(199508)。妙法蓮華經通義。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釋德清(2002)。圓覺經直解。臺南:和裕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釋曉雲(198311)。讀晚明諸師遺集。臺北:原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憨山大師(1999)。性相通說。臺北:大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杜繼文、魏道儒(1995)。中國禪宗通史。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憨山大師(1958)。大乘起信論直解。臺北市:臺灣印經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憨山大師(1997)。愣嚴經通議。臺中:青蓮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南懷瑾(2002)。愣嚴大義今釋。臺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釋夢參(1992)。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臺北:華嚴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憨山大師、福善、福徵(1998)。憨山大師年譜疏註。臺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憨山德清、釋福善、通炯(2000)。憨山老人夢遊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煜(1992)。明清思想家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洪修平、吳永和(1994)。禪學與玄學。臺北: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高柏園(2000)。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崔大華(1999)。莊學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鼓應(1995)。道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聖嚴(199311)。明末佛教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鼓應(19970100)。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鼓應(1995)。道家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郭朋(1995)。中國佛教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龔雋(1995)。《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吳汝鈞(1998)。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周群(2000)。儒釋道與晚明文學思潮。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洪修平(2000)。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高柏園(2001)。禪學與中國佛學。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袁保新(1991)。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杜而未(1985)。莊子宗教與神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莊周、陳鼓應(1999)。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唐大潮(2000)。明清之際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論。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張學智(2000)。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江燦騰(19900000)。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臺北:新文豐。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連清吉(1998)。日本江戶後期以來的莊子研究。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李焯然(1991)。明史散論。允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陳鼓應(1995)。道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松柏(200207)。憨山老學之思考方式與世間特質。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華梵大學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清瑕(2002)。憨山大師佛學思想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崔森(2002)。憨山思想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永革(2002)。晚明佛學的復興與困境。中國佛教學術論典。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姜志翰(1998)。憨山《觀老莊影響論》的三教判攝觀。淡江中研所87年度冬季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