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熹「人性本善」說的理論結構
書刊名:朝陽學報
作者:劉振維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Cheng-wei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0
頁次:頁187-205
主題關鍵詞:人性本善朱熹理氣心統性情Human nature is originally goodXing Ben ShanZhuXiThe thenry of Li-QiThe mind governs (human) nature and desir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09
  • 點閱點閱:67
期刊論文
1.劉振維(20040600)。孟子「性善」說芻議。朝陽人文社會學刊,2(1),37-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振維(20030600)。略論朱熹「人性本善」說與佛教中國化中之「佛性」的關聯--以朱熹《四書集注》與圭峰宗密《華嚴原人論》為例。哲學與文化,30(6)=349,43-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劉振維(2003)。略論朱熹「人性本善」與佛教中國化之「佛性」的關聯--以朱熹《四書集注》與圭峰宗密《華嚴原人論》為例。臺北:華梵大學。208-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牟宗三(1968)。心體典性禮。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熹(1999)。四書集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熹(1983)。四書或問。臺北:臺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翱(1979)。李文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寳瑔(1990)。周子全書。臺北:武陵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梁紹輝(1994)。周敦頤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勞思光(1985)。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錢穆(1995)。朱子新學案。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龐萬理(1992)。二程哲學體系。北京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宗羲(1975)。宋元學案。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宗羲(1986)。明儒學案。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榮捷、楊儒賓(1993)。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熹、黃珅(2001)。四書或問。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榮捷(1988)。朱子新探索。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立文(1994)。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向奎(1985)。清儒學案新編。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朱熹、陳俊明(2000)。朱子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馮友蘭(1993)。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榮捷(19820000)。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程顥、程頤、王孝魚、吳廷棟(1983)。二程集。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述先(19950000)。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立文(1990)。氣。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來(1987)。朱熹哲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朱熹、黎靖德、王星賢(1994)。朱子語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載、章錫琛(1983)。張載集。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蔡方鹿、李宗桂(2000)。朱熹與中國文化。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朱伯崑(19940100)。評[傅佩蓉著]《儒家哲學新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