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北縣國中中輟復學生之自我效能感、被同儕接納感與再中輟傾向之相關性研究
書刊名: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
作者:曾華源 引用關係曾淑貞
作者(外文):Tseng, Hwa-yangTseng, Shu-chen
出版日期:2005
卷期:9
頁次:頁11-29
主題關鍵詞:中輟復學生再中輟傾向被同儕接納感自我效能感Reentry studentsredrop-out tendencyPeer acceptanceSelf-efficac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6
  • 點閱點閱:31
期刊論文
1.徐新逸、黃麗鈴(19991200)。高中生學業成就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表現之探討:影響自我效能因素與成就表現相關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2(下),267-2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德祥、向天屏(19990600)。中輟學生形成原因與對策之研究。訓育研究,38(2),16-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秀汶(19990600)。國民中學中輟生問題及支援系統之研究。訓育研究,38(2),63-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翁慧圓(19960300)。從家庭系統理論探討國中少年中途輟學行為。社區發展季刊,73,63-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Finn, Jeremy D.(1989)。Withdrawing From School。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9(2),117-142。  new window
6.Bandura, Albert(1982)。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American Psychologist,37(2),122-147。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夙芬(1988)。國中復學學生之學校適應初探--以臺北縣芋國中八位復學學生為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秀真(2001)。復學生的學校適應--以花東地區為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玉(2002)。國中中輟學生輟學原因、自我態度、偏差(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秋儀(1999)。國民中學中輟復學生所知覺的問題、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秀貞(2002)。電腦媒體教學與自我效能對國中理化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桂鳳(1991)。生涯探索期男女學生職業興趣結構及其適配性、一致性、分化性與職業認定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上民(2001)。國中學生中途輟學與復學歷程的認知評估與因應策略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慶興(2003)。屏東縣國中中輟復學生輟學原因、學校生活適應與輔導需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宋家慧(2001)。危機邊緣少年自我效能團體工作方案之績效評估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程炳林(1991)。國民中小學生激勵的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厚仁(2003)。國小六年級被同儕忽視學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梅禎(2000)。中輟復學生與一般生在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永昌(1990)。臺北市國小學生對弱視學生接納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顏郁心(2002)。中輟復學生復原力建構歷程之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程秋梅(2000)。漫漫復學路--中輟生復學適應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趙柏原(1999)。國中學生自我效能、求助態度與課業求助行為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旻樺(2002)。高中學生之自我效能、成功期望、學習任務價值與課業學習動機調整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吳麗君(1987)。國民中小學師生對視覺障礙學生接納態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天主教善牧基金會(1999)。失學的年少失血的青春--中輟生關懷手冊。臺北: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明仁、黃木添(1998)。中途輟學學生服務與輔導。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鐘和(1985)。適應與心理衛生。臺北:文笙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部(2002)。各國中輟學學生現況及國家政策研究資料。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特性統計分析。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文耀(1998)。影響中途輟學學生扮演學習者的因素及其與犯罪的關係。教育部訓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亞寧(2000)。中輟生問題與輔導。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廖克玲(1982)。社會學習巨匠--班都拉。臺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McWhirter、王寶墉(2002)。新新人類五大危機綜合輔導策略。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芝儀(20000000)。中輟學生的危機與轉機。嘉義市:濤石文化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潘正德(1999)。團體動力學。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Bandura, A.、Wessels, S.(1997)。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self-control。New York:Freeman。  new window
14.Bandura, Albert(1986)。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Prentice-Hall, Inc.。  new window
其他
1.教育部訓委會(2004)。82學年至91學年國民中小學中輟生統計,http://maseduc.moe.gov.tw/dropout/boardl/title.asp?ope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北縣教育局(2004)。特教課中輟生業務,http://edu.tpc.tw/edu/a/a-8asp。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