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秦漢之際「五行」與「四方」及「四時」會合時所形成的兩種模式
書刊名: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作者:郭國泰
作者(外文):Kuo, Kuo-tai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3
頁次:頁35-48
主題關鍵詞:五行四方四時時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44
  • 點閱點閱:27
本文就「五行」與「四時」「四方」會合時,如何解決量化基數「五」與「四」相異的難題,進而論述會合後,「五行」所形成的兩種模式。其一是依循「四時」的循環模式,使「五行」中的每一項都是相關等的關係,而有「五行生剋」的理論發展;其二是順著「四方」而有「中」的概念,並形成「以土居中」的理論。本文論述之重點,有別於傳統上將「五行」系統下區分「相生」與「相剋」之兩模式,而雨「相生」與「相剋」此兩者均歸於「五行循環」之模式,而「以土居中」則為另一模式。此一論述是前所未有的。
期刊論文
1.劉起釪。《尚書》的〈甘誓〉〈洪範〉兩篇中的「五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方立天(1994)。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廣德(1993)。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來(1996)。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薄樹人、石里(1986)。中國天文學史。中國天文學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俞曉群(1994)。數術探祕:數在中國古代的神秘意義。數術探祕:數在中國古代的神秘意義。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松齡(1993)。陰陽五行與中醫學。陰陽五行與中醫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