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龍溪「見在良知」說下對良知本體之特殊洞見
書刊名:揭諦
作者:高瑋謙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ao, Wei-chien
出版日期:2008
卷期:14
頁次:頁111-158
主題關鍵詞:見在良知體用一源即存有即活動即當下即圓滿即本體便是工夫Xian-zai liang-chihTi-yong-yi-yuanChi-chuen-yu-chi-huo-tongChi-tan-hsia-chi-yuan-mangChi-ben-ti-bian-shi-gong-f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61
  • 點閱點閱:45
期刊論文
1.高瑋謙(2007)。王龍溪「見在良知」說析論。鵝湖學誌,38,117-1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永儁(1993)。朱熹哲學思想之「方法」及其實際運用。臺北。343-3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邱財貴(1990)。王龍溪良知四無說析論(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Stein(1913)。Die Zivilprozessordnung für das Deutsche Reich。Erster Band:Tübingen。  new window
2.唐順之。唐荊川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宗羲、沈芝盈(1987)。明儒學案。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熹、黎靖德、王星賢(1986)。朱子語類。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榮捷、王守仁(1988)。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彭國翔(2003)。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熹、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榮捷(1988)。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程顥、程頤、王孝魚、吳廷棟(1983)。二程集。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明)王龍溪(1970)。王龍溪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明)聶雙江。雙江聶先生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明)王陽明(1976)。王陽明全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周敦頤(1978)。周子通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月惠(2005)。本體與工夫合一--陽明學的展開與轉折。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硏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