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班雅明的「大眾文化批判」
書刊名:問學集
作者:詹孟蓉
出版日期:2008
卷期:15
頁次:頁239-250
主題關鍵詞:班雅明批判理論大眾文化商品拜物教浪盪者Walter BenjaminCritical the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3
  • 點閱點閱:104
自盧卡奇(Lukács Georg, 1885-1971)以來,在西方馬克思主義潮流中的主流無疑是法蘭克福學派,法蘭克福學派主要批判於哲學、政治--社會學、美學等領域。而瓦爾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雖然沒有實際在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中任教,多半是發表作品於研究所的刊物《社會研究雜誌》,他以感性的論述風格和語言來批評大眾文化對於人們的操縱性、極權性的剖析,班雅明意識到大眾文化以商品、空間異化了人性。 以下筆者將從機械複製商品和商品拜物教兩方面,來論述班雅明批判資本體系下的社會中充斥了商品的魔咒。而班雅明眼中因為資本主義快速興起的巴黎大城市,短時間內經濟的成長也如魔法般的改變了整個城市的風貌,他敏銳地觀察到充斥著商品擺設的拱廊街與最時髦的建築物的城市中,出現了一群浪蕩者。筆者將根據班雅明的論述,透過對於這群特殊的社會族群的觀察,以此探究十九世紀中晚期資本主義興起的巴黎城市中的社會現象。大眾文化批判與浪蕩者社會現象是本篇兩大重點論述所在。
學位論文
1.葛淑玲(200212)。大眾文化所潛在技術的異化危機-班雅明論大眾文化(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靈宏(2000)。消費者行為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Eagleton, Terry、郭國良、陸漢臻(2005)。沃爾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評。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齊馬、吳岳添(199808)。社會學批評概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理查德‧沃天林、張國清(200112)。文化批評的觀念--法蘭克福學派、存在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本雅明、王才勇(2006)。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Frisby, David、周憲、許鈞、盧暉臨、周怡、李林艷(200312)。現代性的碎片:齊美爾、克拉考爾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現代性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石靈慧(200508)。品牌魔咒--打造奢華品牌的Branding工程。臺北:高談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小濱(1995)。否定的美學:法蘭克褔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Williams, Raymond、劉建基(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辭彙。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坤宏(2005)。消費文化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漢娜‧阿倫特、張旭東、王斑(1998)。啟迪:本雅明文選‧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