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數位學習課程輔助美術鑑賞教學成效初探--以國中美術班「我愛秀拉」單元施教為例
書刊名:藝術論文集刊
作者:邱敏芳
作者(外文):Chiu, Min Fang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3
頁次:頁71-89
主題關鍵詞:數位學習美術鑑賞教學成效E-learningArt appreciationTeaching effectiven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7
  • 點閱點閱:61
期刊論文
1.張全成(20030700)。當代教育思潮與學習理論對網路美術學習的啟示。美育,134,33-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鼎銘(20030700)。藝術教育與網路學習新思維。美育,134,27-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阿福(20050600)。數位化學習之探討。教師天地,136,16-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恬君(20030700)。複製化影像時代之美術教育網站設計美學。美育,134,20-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韓長澤(20050600)。臺北市數位學習的願景。教師天地,136,1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則剛(19940200)。建構主義知識論與情境認知對教育科技的意義。視聽教育雙月刊,35(4)=208,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童敏惠(19971000)。大學圖書館視聽服務的新嘗試--以臺大圖書館多媒體服務中心為例。大學圖書館,1(4),80-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長俊(1998)。美術史、美術教育、文化建設。美育,93,13-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統雄、陳育亮、陳仁康、游政憲、劉志皓(1998)。創意互助學習:發展金蟠桃網站的研究。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明溥(1999)。網路化電腦輔助程式設計學習之研究。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坤德(2002)。數位學習教材機制的設計與管理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Eisner, E. W.(1987)。The Role of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in America‘s schools。Los Angles, C. A.。  new window
2.趙惠玲(1995)。美術鑑賞。台北市: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春興、林清山(1982)。教育心理學。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曼麗(20000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雄獅。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東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震峰(2002)。教育與藝術教育。藝術與人文教育(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瓊花、林世華(2004)。臺灣民眾美感素養發展與藝術教育改進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高震峰(2005)。數位學習與藝術教育:資訊互動系統融入國小視覺藝術教學與評量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台北市數位學習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數位學習品質認證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lack, Robert。10 Rules of Web Design。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