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招郎」與「結盟」--加禮宛事件對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交互關係之影響
書刊名: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作者:陳逸君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I-chu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3:2
頁次:頁67-89
主題關鍵詞:招郎加禮宛事件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Zhao LangKaliawan incidentSakizayaKaval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5
  • 點閱點閱:40
期刊論文
1.詹素娟(20060300)。傳說世界與族群關係--加禮宛人在花蓮地區的歷史與傳說(1827-1930)。新史學,17(1),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亦園(19570900)。南勢阿美族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135-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潘繼道(2001)。晚清「開山撫番」下後山奇萊平原地區原住民族群勢力消長之研究。國家與東台灣區域發展史研討會,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主辦) (會議日期: 2001年12月13-14日)。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繼道(2005)。〈加禮宛社之役與台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勢力消長之研究〉。彰化。頁17-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潘繼道(2005)。加禮宛社之役與台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勢力消長之研究。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Chen, I-chun.(2000)。The Making of Ethnicity in Postwar Taiwan: a case study of Kavalan ethnic identity。  new window
2.陳俊男(1999)。奇萊族(Sakizaya人)的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宇欣(2007)。傳統?再現?--Sakizaya信仰與祭儀之初探(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修澈(2003)。噶瑪蘭族的人口與分佈。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繼道(2008)。國家、區域與族群:臺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臺東:東臺灣研究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駱香林(1983)。花蓮縣志。花蓮縣:花蓮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20010000)。臺灣原住民史: 阿美族史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傳(1960)。臺東州采訪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大春(1972)。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淑均、李祺生(1963)。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2010)。原住民人口按族別統計--中華民國98年底98年度原住民人口按族別統計年報,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0000003699&cateID=A000297&linkSelf=0&linkRoot=0&linkParent=0&url=, 201006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台灣社區通(2009)。花蓮縣撒基拉雅族重建發展協會,http://sixstar.cca.gov.tw/blog/sakizaya/communityAction.do?method=doCommunityView, 200905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亦園(1987)。南勢阿美族的部落組織。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