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探究資源共享模式增進社區意識策略--以少子化趨勢之校園議題為例
書刊名:環境與藝術學刊
作者:何昕家 引用關係張子超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o, Shin-jiaChang, Tzu-chau
出版日期:2011
卷期:9
頁次:頁21-46
主題關鍵詞:校園議題資源共享社區意識少子化Campus issuesResource sharingSense of communityDeclining birth rat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0
  • 點閱點閱:67
期刊論文
1.Chavis, D. M.、Hogge J. H.、McMillan, D. W.、Wandersman, A.(1986)。Sense of community through Brunswick's lens: A first look。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4(1),24-40。  new window
2.林明地(19990800)。重建學校領導的倫理學觀念。教育政策論壇,2(2),129-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瑞欽(19941200)。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震(19950400)。論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建設,90,4-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振春(19970600)。以學校為本位推動社區文化。臺灣教育,558,10-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明地(2002)。助長學校內部社區感,塑造學校社區。教育研究月刊,95,70-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McMillan, David W.、Chavis, David M.(1986)。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4(1),6-23。  new window
8.黃幼幸(2006)。少子化問題的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新松(1983)。國民中學利用社區資源之途徑(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如晶(1993)。臺北縣市國民中學公共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幸愉(1993)。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碩玲(2001)。臺北市國民小學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姜麗娟(1993)。中小學學校設施共享可行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婉麗(2003)。學校與社區資源互享互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薇(1999)。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世孟、李永展(1996)。國民學校與鄰近社區資源共享模式之研究。台北: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振球(1990)。學校管理與績效。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鴻文(1995)。社區與學校結合的模式。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大辭典。台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臺北:文景: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益興(1992)。我國社會教育析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奧爾森、董安琪(1991)。集體行動的邏輯。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Saxe, R.(1975)。School-community interaction。Berkeley, CA:McCutchan。  new window
其他
1.王如哲(1999)。教育行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秋絨(1997)。成人經驗教學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阮玉梅(1997)。社區評估與公共衛生護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念謙(1997)。都市居民社區意識與景觀管理維護態度關係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瑞欽、劉邦富、黃秀瑄(2000)。社區居民現代性與社區意識之關係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忠文(2003)。學校、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教育部國民教育司(2008)。研擬國民中小學整併處理原則,確保學生就學權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編委會(1981)。重編國語辭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木城,鄭同僚(2007)。你可以再靠近一點--天涯海角廢校現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蕙君(1998)。運用社區資源,充實學習內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富順(2000)。學習型組織的緣起、特性與實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佩蓉、張瑞雄(2008)。由日本的少子化對策看臺灣的少子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龍冠海(1990)。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1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Kindred , Bagin , and Gallagher(1990)。The 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  new window
15.Lorne(2006)。跨越科技隔閡,前瞻學校未來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振春(1996)。終生學習與社區教育。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台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志民、王馨敏(2000)。學校建築與社區空間資源共享之探討。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臺北: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